- 區塊鏈原理、設計與應用(第2版)
- 楊保華 陳昌
- 1108字
- 2020-08-11 18:07:59
3.6 物流與供應鏈
物流與供應鏈行業被認為是區塊鏈一個很有前景的應用方向。Gartner一項調查顯示,接近60%的物流相關企業計劃考慮使用分布式賬本技術。
該行業往往涉及諸多實體,包括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這些實體之間存在大量復雜的協作和溝通。傳統模式下,不同實體各自保存各自的供應鏈信息,嚴重缺乏透明度,造成了較高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而且一旦出現問題(冒領、貨物假冒等),難以追查和處理。
通過區塊鏈,各方可以獲得一個透明可靠的統一信息平臺,可以實時查看狀態,降低物流成本,追溯物品的生產和運送全過程,從而提高供應鏈管理的效率。當發生糾紛時,舉證和追查也變得更加清晰和容易。例如,運送方通過掃描二維碼來證明貨物到達指定區域,并自動收取提前約定的費用;冷鏈運輸過程中通過溫度傳感器實時檢測貨物的溫度信息并記錄在鏈等。
下面,介紹幾個物流與供應鏈行業的應用案例。
1.馬士基跨境供應鏈解決方案
2017年3月,馬士基和IBM宣布,計劃與由貨運公司、貨運代理商、海運承運商、港口和海關當局構成的物流網絡合作,構建一個新型全球貿易數字化解決方案——TradeLens。該方案利用區塊鏈技術在各方之間實現信息透明性,降低貿易成本和復雜性,旨在幫助企業減少欺詐和錯誤,縮短產品在運輸和海運過程中所花的時間,改善庫存管理,最終減少浪費并降低成本。
馬士基早在2014年就發現,僅僅是將冷凍貨物從東非運到歐洲,就需要經過近30個人員和組織進行超過200次的溝通和交流。大量的文書工作可以替換為無法篡改的數字記錄,類似問題都有望借助區塊鏈得到解決。
基于區塊鏈的供應鏈方案,預計每年可為全球航運業節省數十億美元。
2.國際物流區塊鏈聯盟
2017年8月,國際物流區塊鏈聯盟(Blockchain In Transport Alliance,BiTA)正式成立。該聯盟目標為利用分布式賬本技術來提高物流和貨運效率,并探索新的行業標準。
目前,聯盟已經覆蓋20多個國家,500多家會員企業,包括聯合包裹(UPS)、聯邦快遞(FedEx)、施耐德卡車運輸公司(Schneider Trucking)、SAP等。
3.全球航運商業網絡聯盟
2018年11月6日,9家領先的海運承運商和碼頭運營商合作成立全球航運商業網絡(Global Shipping Business Network,GSBN),以構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開放的貨運數字化基礎架構。該聯盟首批成員包括海運承運人達飛輪船(CMA CGM)、中遠海運(COSCO SHIPPING Lines)、長榮海運(Evergreen Marine)、東方海外(OOCL)以及陽明海運(Yang Ming),碼頭運營商迪拜環球港務集團(DP World)、和記港口集團(Hutchison Ports)、PSA國際港務集團(PSA International Pte Ltd)和上海國際港務集團(Shanghai International Port),以及軟件解決方案供應商貨訊通(CargoSmart)。
聯盟采用了甲骨文公司提供的區塊鏈平臺和技術方案,針對傳統貨運難追蹤、易出錯、信息孤島等問題,將整個貨運生命周期進行數字化和自動化,在提高運輸效率的同時降低了管理成本。該聯盟吸引了眾多海運物流企業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