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前言
中華民族是一個充滿智慧的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在人類的知識寶庫里留下了極其珍貴的財富,傳習久遠、博大精深而又婦孺皆知的《三十六計》便是寶庫中的瑰奇。《三十六計》在眾多的兵書中獨樹一幟、雄踞一流,它是中華民族智慧寶庫中的經典,與《孫子兵法》一起,并稱為世界軍事史上的“雙璧”。故古書中稱:“用兵如孫子,策謀三十六。”
追根溯源,“三十六計”一語,先于著書之年,語源可考自南朝宋將檀道濟(?—公元436年),據《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意為敗局已定,無可挽回,唯有退卻,方是上策。此語后人賡相沿用,宋代惠洪《冷齋夜話》曰:“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語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書,編撰成《三十六計》。但此書為何時何人所撰已難確考。
《三十六計》全書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計謀中,每六個為一套。這六套依次是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并戰計、敗戰計。每套都有開始和結尾,順序相接,作戰謀略,盡在其中。所謂“三十六計”就是對戰的策略,六六三十六,數中有術,術中有數。陰陽燮理,機在其中。機不可設,設則不中。
第一計 瞞天過海:此計是一種示假隱真的疑兵法,主要用于戰役的偽裝。瞞天過海用在兵法上,就是把秘密之計隱藏在公開的行動中,以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第二計 圍魏救趙:“圍魏救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十分成功的戰例,它主張對敵方避實就虛,善于抓住敵方的弱點,使敵人受到牽制,從而用最少的代價取得最完滿的成功,此乃轉化敵我地位的迂回戰略。
第三計 借刀殺人:此計就是借助別人的力量去消滅自己的敵人,以達到保全自己的目的。
第四計 以逸待勞:這是一條養精蓄銳、以守為攻、使敵人疲勞的謀略。此計策說明強敵當前,不一定只用直接進攻的方法,而是積極防御,慢慢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使敵人由強變弱,再等待時機一舉消滅敵人。
第五計 趁火打劫:運用此計的關鍵是找準敵人遭遇困難、力量薄弱、無力還擊的時機,趁機加以打擊,這樣就可以就勢取勝。這也是乘危取利,攻其不備之策,也叫落井下石或火上澆油之策。
第六計 聲東擊西:就是故意制造假象,引誘敵人做出錯誤判斷,然后出其不意地采取行動,一舉殲滅敵人。
第七計 無中生有:此計的妙處就在于真中有假,假中有真,使敵人判斷失誤,從而出其不意地把敵人擊敗。這就是沒有條件創造條件達到目的之計謀。
第八計 暗度陳倉:此計是一種以迂為直、以明隱暗、以正隱奇的戰術。就是以虛擬的正面攻擊來迷惑敵人,當敵人集結力量固守時,又悄悄派出部隊迂回到敵人后方,乘虛而入,使敵人因措手不及而戰敗。
第九計 隔岸觀火:在敵人內部有矛盾時,我們不必急于進攻,而是安靜地等待敵人內訌,讓他們互相仇恨,互相爭斗,最后自取滅亡,這樣我方不用一兵一卒,就可以達到預期效果。
第十計 笑里藏刀:“笑里藏刀”的意思是表面裝出十分友好、充滿誠意的樣子,使對方信以為真、放松警惕,但實際上卻暗中策劃、積極準備,一有機會就立刻行動,使對方措手不及。此乃一種剛中柔外的偽裝策略。
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此計用在兵法上,是說當戰局發展到必然會有所損失時,就要放棄局部的利益來保全大局的利益。這也是丟卒保車、棄子爭先之策。
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這是一條乘敵之隙、補己之短的謀略。為了削弱敵人的力量,不斷發展和壯大自己,要善于利用敵方的弱點和失誤,捕捉戰機,眼疾手快,果斷采取行動,順手撈一把,以削弱敵人的力量。
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此計是一條間接的偵察謀略。它提醒我們對有懷疑的事要了解清楚,等明了以后再行動,否則會一敗涂地。
第十四計 借尸還魂:原意是說已經消亡的、不存在的東西,又借助某種形式得以復活。作為一個軍事計謀,則是說要善于抓住一切機會,甚至看上去是毫無用處的東西也可加以利用,爭取主動,擴大成果。
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此計是一種調動敵人的策略,把“虎”調開,使敵人部署上出現漏洞,自己則乘虛而入,這樣就可以輕易取得勝利。
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在敵我交手時,如果逼得敵人走投無路,他就會反撲。而故意放他一條生路,反而會削弱他的氣勢,瓦解他的斗志。我方就可以尋找適當時機,征服敵人。
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此計是指用相類似的事物去迷惑、誘騙敵人,引敵人入圈套,然后乘機擊敗敵人。
第十八計 擒賊擒王:本計認為攻打敵軍主力,捉住敵人首領,這樣就能更快地瓦解敵人的整體力量。敵軍一旦失去指揮,就會不戰而潰。
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此計是當兩軍對壘時,一方不直接針對敵人的鋒芒與敵人抗衡。而是另想辦法,從根本上削弱敵方的氣勢,這樣就可以以弱勝強。
第二十計 渾水摸魚:“渾水摸魚”意即乘亂取勝。中國古代軍事家運用這一計策時,大都是先設法把“水”攪渾,然后利用敵人互相混戰之機,把他們一一消滅掉。
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金蟬脫殼”本意是:蟬在蛻變時,本體脫離皮殼而走,留著蟬蛻還掛在枝頭。此計用于軍事,是指通過偽裝擺脫敵人,以實現我方戰略目標的謀略。
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此計是說對弱小的敵人要采取四面包圍的策略,這樣就可以全殲敵人。當然,這個計策如果運用得好,甚至可以圍殲比自己強大的敵人。
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此計是指當實現軍事目標的企圖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時,先攻取就近的敵人,而與遠隔的敵人取得暫時的聯合。等攻取了近敵之后,再一一擊破遠敵。
第二十四計 假道伐虢:對于處在敵我兩個強國中的弱國,當敵方逼迫它屈服時,我方立刻出兵援救,借機把軍事力量滲透進去,控制其局面,再乘機發動突然襲擊,就可輕而易舉取得勝利。也可理解成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滅乙,達到目的后,回過頭來連甲一起消滅。
第二十五計 偷梁換柱:運用此計的關鍵是要暗中抽換敵人的主力,然后乘機控制或吞并敵人。
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指桑罵槐”的意思是故意利用某些人的過失,通過對這些人的懲罰,去警誡那些不服從自己指揮的人。“殺雞儆猴”“敲山震虎”均屬此列。
第二十七計 假癡不癲:此計重點在一個“假”字。“假”的意思是偽裝。裝聾作啞,軟弱忍讓,使敵人放松警惕。等時機成熟,再出其不意地向敵人發起進攻,敵人猝不及防,必然失敗。
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此計用在軍事上,是指利用小利引誘敵人向前而斷其后路,最后將敵人圍殲的策略。
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樹上開花”是指樹上本來沒有花,但可以借用假花點綴在上面,讓人真假難辨。此計用在軍事上,是指當自己的力量薄弱時,可以借別人的勢力或某種因素,使自己看起來強大,以此虛張聲勢,懾服敵人。
第三十計 反客為主:“反客為主”的意思是在日常生活中,主人不去招待客人,反而受客人招待。用在軍事上,就是趁支持盟軍的機會,把自己的力量安插進去,然后有計劃地逐步控制盟軍。
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美人計”的實質是面對兵力強大的敵人,要先制服他的主帥;對足智多謀的主帥,要設法腐蝕他的意志。只要讓敵人的將帥斗志衰退,士兵士氣消沉,那么敵軍就沒有戰斗力了。因此,針對敵人的弱點滲透瓦解,就可以更容易地消滅敵人。
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此計是一種心理戰術,它不是通過實力來戰勝敵人,而是通過研究敵人主帥的心理活動,以謀勝敵。運用此計就要故意示其空隙,使敵人更加難以揣摩,在敵眾我寡的緊急時刻,運用這種策略就更加奇妙莫測。
第三十三計 反間計:本計實質是利用巧妙的計策,使敵方間諜反過來為己方服務。
第三十四計 苦肉計:“苦肉計”是一種特殊的離間計。運用這條計,“自害”是真,“他害”是假,以真亂假。己方要做成內部矛盾激化的假象,再派人裝作受迫害,借機打入敵人內部進行間諜活動,以達到操縱敵人、打擊敵人的目的。
第三十五計 連環計:多計并用,計計相連,一計累敵,一計攻敵,這樣在面對任何強敵時,都會攻無不破。
第三十六計 走為上: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己方采取有計劃的主動撤退,暫時避開敵人鋒頭,而后再尋找機會。以退為進,以弱勝強乃此計之要旨。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為便于人們熟記這三十六條妙計,有位學者在三十六計中各取一字,依序組成一首詩,全詩除了檀公策外,每字都包含了三十六計中的一計。全詩如下:
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癡故,釜空苦遠客,屋梁有美尸,擊魏連伐虢。
《三十六計》雖說是一部軍事著作,但其蘊含的深刻哲理在政治、軍事及商業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是歷代政治家、軍事家和商業巨子都潛心研究的著作之一。緣于此,讀者手上捧著的這本《三十六計》,在我們的精心策劃下新鮮出爐了。
該書在忠于原書原解的基礎上,力求使譯文通俗易懂,對每條計策都有詳細的智慧解析,并分別從政治、軍事、商業領域辟加了妙趣橫生的中外謀略案例。本書一改俗規常勢,以新的視角和立意對古典計謀做現代釋析;以謀略故事為主體,加深讀者對計謀的感受和思悟。嚴密的邏輯結構,精辟的謀略案例,融知識性、哲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于一體,令人深刻感悟三十六計的博大精深,不僅開闊視野、豐富談資,更啟迪智慧、增長才干。
鑒于編者水平有限,《三十六計》原書的原解部分文字又過于艱深晦澀,難于理解,版本亦繁多冗雜,所以在編著該書過程中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朋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