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瞞天過海

原文

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

譯文

人在防備周密時,更容易思想麻痹、意志松懈;對于司空見慣的事情,人就不會產生疑惑了。密謀往往隱藏在公開的事物里,而并不與公開事物相對立。最公開的事物中往往隱藏著最秘密的陰謀。

按語

陰謀作為,不能于背時秘處行之。夜半行竊,僻巷殺人,愚俗之行,非謀士之所為也。如:開皇九年,大舉伐陳。先是弼請緣江防人,每交代之際,必集歷陽,大列旗幟,營幕蔽野。陳人以為大兵至,悉發國中士馬,既而知防人交代,其眾復散。后以為常,不復設備。及若弼以大軍濟江,陳人弗之覺也。因襲南徐州,拔之。

譯文

施行秘密的謀略,不一定要在無人的地方進行。在深更半夜行竊,鉆進僻靜的巷子里殺人,都是愚蠢、鄙俗之人常干的勾當,真正的智謀之士對此是不屑一顧的。開皇九年,隋兵伐陳,便是運用“瞞天過海”的典例。隋將賀若弼統兵駐防江岸,每次移防時,他都把部隊調往歷陽城集中,并且大張旗鼓,營帳蔽野,聲勢浩大。第一次時,陳國以為隋將大舉進兵,便調集全國兵卒準備迎戰。后來發現隋軍只是在移防,陳國便把軍隊遣回各地。隋軍后來屢次移動部隊,陳國便習以為常,不再戒備。賀若弼趁機揮師渡江,陳國居然未曾察覺。隋軍因此攻下南徐州。

計謀精解

“瞞天過海”,實際上是利用人們對待社會現象的習慣定勢,對司空見慣的現象常常熟視無睹、深信不疑的心理,以假亂真。具體而言,也就是在外表上裝作就要采取行動,使對方保持警戒之心,但實際上卻不采取任何行動。如此反復偽裝,使對方誤以為這僅僅是虛張聲勢,而慢慢怠于警戒。這時即刻抓住對方的疏忽,乘虛而入,置對方于死地。

此計的關鍵在于“瞞”。瞞得過則萬事大吉,瞞不過則弄巧成拙。但是,“瞞”不是最終目的,而是“過海”的必要手段。

本計可以理解為以下含義:

(一)以假亂真蒙騙敵人。這是一種被優先采用的策略。就是向敵人出示一定的假象,而把真的行動或意圖隱蔽起來。此法之所以被廣泛采用,是因為虛假的東西很容易制造,而且付出極小的代價就能收到很好的蒙騙效果。

(二)隱藏行跡自由行動。敵人總是根據我們的行蹤來判斷我們的意圖,根據我們的行蹤來對我們施以干擾或進行攻擊。如果我們把行蹤隱藏起來,那么對方就無法判斷我們的行動方向和位置。我們就可趁此有利的形勢“為所欲為”,而不受任何干涉。

(三)以公開行動混淆視聽。將秘密的行動掩蓋在公開的行動之下,把敵人的注意力轉移到公開的行動上來,而使其忽略在這種公開行動中隱藏的秘密行動。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很難做到不露出蛛絲馬跡,所以我們以公開行動拋頭露面,會使敵人失去警覺,這更利于我們實施計謀。

當敵人運用瞞天過海之計時,我們可采取如下防范措施加以應對:

(一)透過現象看本質。敵人無論把事情做得怎樣隱蔽,總難免會露出一定的破綻,正所謂“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我們可依據敵人露出的破綻,順藤摸瓜,見微知著,確定敵人的真實企圖。絕不可被敵人一些表面的現象所迷惑,因為對方為了隱蔽自己,總要戴上假面具,一旦發現敵人遮遮掩掩、鬼鬼祟祟,我們就要提高警惕,尋根究底,揭開敵人的虛偽面紗。

(二)及早發現,及時反饋。敵人無論把事情做得多么隱秘,總會露出蛛絲馬跡,一旦發現敵人有了新動向或策略行為發生了變化,要及時進行全面的信息反饋。絕不能熟視無睹,聽而不聞,視而不見。在這里,“及時”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發現過晚或是反應遲緩,都會給對方以可乘之機,導致最后失去有利戰機,追悔莫及。

(三)嚴密防備,決不懈怠。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特別是對我們的敵人,更要提高防備意識,做到常備不懈,以防不測。敵人善于以假亂真,善于蒙騙,把敵人牢牢置于我們嚴密的監視和控制下,是預防被敵人蒙騙的最有效的措施。

(四)窮追到底,使敵人的企圖無法得逞。一旦發現敵人正在“渡海”或者已經“渡過大海”,我們也絕不要輕易放他們逃走,只要有一絲追上的希望,我們就不要放棄,直到追上為止。追趕敵人要講究方法,不可死追硬追,要選擇捷徑。另外,要把敵人“過海”之后的企圖扼殺在萌芽狀態。

智慧謀略案例

一、政治謀略

丁寶楨斬殺宦官安德海

清朝時,咸豐皇帝死后,東太后和西太后共同幫助同治皇帝處理朝政。東太后地位較高,西太后善于權謀,兩人面和心不和。

這天,山東巡撫丁寶楨正在書房讀書,只見德州知府匆匆跑來求見,而且哭得淚珠橫飛。丁寶楨見狀,忙問緣故。知府哭哭啼啼地說,安德海曾到他府上索要白銀五千兩,而且限他三天之內交出,否則性命難保。

丁寶楨明白:安德海的確不好惹,他在西太后那里可是最得寵的一個太監,貪贓枉法,無惡不作。但由于他的身份特殊,一般人都惹不起他。丁寶楨決定趁機把這個宦官除掉。

原來安德海私下里得到了西太后的恩準,出宮搜刮民財,但是他并沒有皇上的圣旨,也沒有太后的手諭。而大清祖訓規定:內監不許私自離開京城四十里,違者由地方官就地正法。丁寶楨巧妙地抓住了這一條,感覺事情有了轉機。因為東太后素來與西太后有矛盾,東太后若是知道了此事,定會降旨斬殺安德海,而西太后明知自己有錯,所以也不敢太張揚。

于是,丁寶楨立即命知府去抓安德海,同時將此事稟報了東太后。不久安德海就被抓來了,他見到丁寶楨便破口大罵,因為他以為西太后拯救他的懿旨不久就會到。可是安德海怎么也沒想到,東太后的懿旨來得更快。

丁寶楨拿著東太后的懿旨念道:“安德海私自出宮,出京城四十里,依祖訓,就地正法。”安德海一聽,兩腿頓時軟了下來。

丁寶楨大喝一聲:“來人啊!推出去斬了。”

正在此時,忽聽有人在門外高喊:“西太后懿旨到!”丁寶楨知道西太后的懿旨肯定是來救這個太監的。放了安德海,得罪東太后;不放,西太后更是不好惹。他想了一想,命令道:“前門接旨,后門斬首。”說完命人將安德海推出后門。等丁寶楨跑到前門跪聽懿旨,安德海的人頭已經落地了。

丁寶楨不僅剛正不阿,而且足智多謀。他以大清祖訓和東太后的勢力為后盾,巧妙斬殺了作惡多端、背倚西太后的安德海,而且不留余地,不禁讓人拍手稱快。

宋太祖造偽書愚民保位

唐朝人李淳風曾作過一本《推背圖》,據說能推算出上下幾百年的大事,也能推算出帝王是誰。這使得在群雄并起的五代十國大動亂時期,《推背圖》之風興盛。宋太祖趙匡胤平定中原登上帝位之后,開始頒布詔令禁止此類書籍在社會上流行。

但此書流傳甚久,根本不可能一下子消除。宰相趙普也主張不可能把違犯此詔令的人都抓來嚴懲。為了有效地降低推背之風所帶來的危害,宋太祖想出一條妙計:他命趙普取來舊存的刻本,親自加檢驗后,對于其中沒有應驗的內容,打亂順序重寫一遍。然后秘密命人把這些偽書投放到民間與原來的《推背圖》一起發行。于是,傳習“推背”之學的人也不清楚書中的內容先后順序到底如何。他們無法辨別書中內容的真偽,再加上內容煩瑣,就丟棄了舊本而不再收藏。宋太祖以假亂真,最終瞞天過海,達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

二、軍事謀略

蘇軍施障眼法破敵防線

1945年3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已接近尾聲,德國法西斯在東西兩線受到蘇聯紅軍和英美聯軍的沉重打擊,陷入絕境。為了徹底擊敗負隅頑抗的德軍,占領德國首都,與英美盟軍會師,蘇聯最高統帥部決定發動柏林戰役。柏林戰役動用了蘇聯大規模的武裝力量,共有4個方面軍和10支艦隊參加。圍殲德軍殘余主力和包圍、突入柏林的任務,由朱可夫元帥指揮的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和科涅夫元帥指揮的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共同完成。

4月14日,柏林戰役打響。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挺進到奧得河畔。奧得河是一個關鍵的戰略要地,德軍在這里建立了兩道堅固的防御帶。朱可夫元帥決定對奧得河防御區實施堅決、迅速、集中的突破,為此調集了強大的兵力與火力。同時,為了使進攻更具突然性,加強突擊的奇效,更有力地摧毀敵軍的抵抗,朱可夫采取了巧妙的戰術措施。進攻開始前,蘇軍實施了戰斗偵察,先頭部隊越過敵軍雷區,弄清了敵軍主防部位。4月16日夜間3點,進攻正式開始,蘇軍從空中和地面向敵軍陣地猛烈轟擊。20分鐘后,轟擊停止。就在轟擊停止的一瞬間,蘇軍的143部強大功率的探照燈突然同時打開,光束強烈地射向德軍,整個戰場亮如白晝。這一前所未見的沖擊方法使德軍頓時驚慌失措,亂作一團。一時之間,德軍弄不清楚這是什么新式武器,更弄不明白蘇軍下一步要做什么。劇烈刺目、迎面而來的燈光使處于黑夜里的德軍幾乎全成了瞎子。他們看不清蘇軍的位置,不知道要向哪里還擊。同時,炫目的強光也使德軍看不清自己陣地的情況,軍官找不到士兵,下級找不到上級,炮兵弄錯了武器結構的位置。而德軍陣地則在蘇軍眼底暴露無遺,毫無遮攔地遭到蘇軍的強烈打擊。蘇軍步兵和坦克兵未費多大力氣,就沖入德軍陣地近兩公里。

在朱可夫元帥指揮大軍向奧得河德軍陣地突擊的同時,科涅夫元帥領導的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在尼斯河畔也向德軍發起了突擊。德軍在尼斯河沿岸構筑了兩道防御陣地,企圖以此阻擋蘇軍的攻擊。16日凌晨,科涅夫指揮先頭部隊渡過尼斯河對敵發起沖擊,查明了敵軍沿河岸的陣地。天亮后,炮火準備和航空火力準備同時發起,蘇軍陣地上大量煙霧沖天而起。濃煙緩緩向河對岸德軍陣地飄去。很快,尼斯河和德軍陣地被濃重的煙幕所籠罩。德軍被蘇軍釋放的煙霧弄得眼前混沌一片,既看不清對岸蘇軍的情況,也看不見自己陣地上軍隊和裝備的情況,頓時喪失了視野。蘇軍乘機強渡尼斯河。工程兵迅速開始架設載重舟橋,步兵則利用就便器材渡河。幾個小時后,舟橋和可以通過炮車、坦克車的低水橋全部架設完畢。蘇軍的步兵、坦克兵、炮兵順利越過尼斯河。這時,席天卷地的煙幕還未散去,德軍明明知道蘇軍在強渡過河,但他們無法判明蘇軍強渡尼斯河的突破地段在哪里,因而更無法瞄準射擊,就只能這樣,眼睜睜地讓蘇軍渡過大河,突入自己陣地。蘇軍當天晚上就突破德軍第一道防御帶,并楔入第二防御帶近兩公里。

在戰場上,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有效地打擊敵人,必須使用各種各樣的方式讓敵人成為瞎子、聾子,看不見、摸不著自己,而使敵人暴露在自己面前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

三、商戰謀略

初東明絕地逢生奪商機

1981年,初東明就任鄭州化學試劑廠廠長。他上任之時,工廠產品滯銷,困難重重,瀕臨破產。初東明沒有被困難嚇倒,他四方打聽有利信息,希望工廠能絕地逢生。幾經周折,他了解到一條非常重要的信息:國家商業部所屬有關部門進口了一批價值9000萬元的油漆,但這批油漆都是按照歐洲地中海區域的特點配制的,在中國不適用,必須重新配制,否則全部報廢。商業部連續向國內十多家工廠求援,可是誰也不敢接這種差事,商業部為此一籌莫展。

初東明經過認真分析認為:油漆市場前景看好,他們的化學試劑廠完全有條件攬下這筆業務。可是他的這種想法遭到了廠里其他幾位領導的反對,他們都認為這樣做風險太大了。初東明認準了這其中蘊藏著的巨大商機,于是他力排眾議,果斷地接下了這筆業務。廠里的職工不知道新廠長葫蘆里到底賣的是什么藥,他們也不知道這其中的風險有多大,但是只要有一線生機他們都會努力去做。經過全廠職工一個多月的苦戰,油漆終于按照中國市場的需要調制完畢,油漆一上市,馬上銷售一空,當月創產值40萬元,工廠隨之扭虧為盈。

有時,讓員工知道要做什么,而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是十分必要的。每一種商業行為都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如果把全部的計劃和盤托出,勢必會造成員工心理的恐慌,從而直接影響工作的開展。初東明廠長在工廠危難之際,果斷把握商機,但他并未告訴員工其中的風險,而只是給他們以希望和鼓勵,工廠在他的帶領下終于走出了困境。

假耳聾真推銷

美國人德魯比克兄弟二人合伙開了一家服裝店,他們對顧客熱情、周到,而且善于經營。每天,哥哥都站在服裝店門口招徠顧客,弟弟在店里照顧顧客,兩人配合默契。兩兄弟有他們獨特的銷售謀略。

有一天,兩兄弟中的哥哥十分熱情地把顧客請到店中,大講特講衣服的好處,勸說顧客買一件,顧客就問多少錢一件。

“耳聾”的哥哥把手放在耳朵上問道:“你說什么?再說一遍好嗎?”

顧客又高聲問道:“這衣服多少錢一套?”

“你是問價格嗎?請等我問一下老板吧,不好意思,我有些耳聾,呵呵……”他轉過身去向那邊的弟弟大喊道:“喂!這套全毛衣服賣多少錢?”

弟弟站了起來,看了顧客一眼,又看了看服裝,然后回答說:“那套嘛,至少72美元。”

“42美元?”哥哥回轉身來,微笑著對顧客說:“先生,42美元一套。”

顧客一聽,趕緊掏錢買下了這套“便宜”的衣服匆匆走了,還以為自己撿了個大便宜。其實,德魯比克兄弟誰也不聾,兄弟倆假耳聾真推銷,巧妙地運用了瞞天過海之計,既讓顧客高興地買走了商品,自己也賺了錢。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中县| 锡林浩特市| 邢台市| 绥滨县| 许昌县| 塘沽区| 义马市| 涪陵区| 承德县| 南丰县| 英德市| 西吉县| 曲阳县| 岳西县| 沛县| 儋州市| 正蓝旗| 双鸭山市| 若尔盖县| 谷城县| 眉山市| 澄江县| 巫溪县| 旬阳县| 汶川县| 阳春市| 永新县| 祁门县| 南乐县| 大厂| 奎屯市| 松潘县| 盱眙县| 祁连县| 奇台县| 新昌县| 奉节县| 临夏市| 许昌县| 同仁县| 平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