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陳寅恪講國學
陳寅恪有著深厚的國學根底,他接受了嚴格的西學訓練,他的新考據學方法,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傳統文獻研究方法,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方面具有重大意義。陳寅恪與王國維、陳垣等形成了中國史學史上具有代表意義的“新考據學派”。他研究的范圍涉及中古史、宗教史、蒙古史、敦煌學等多個領域,均取得了不少開創性的成果。本書對其學術成就、治學特色以及師友關系等進行了比較深刻的闡釋,提出了一些新的見解。內容豐富、語言生動,為進一步研究陳寅恪提供了新的視角,不失為一部富有特色的了解陳寅恪生平及其學術成就、中國文化精神的著作。
目錄(30章)
倒序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陳寅恪談史學:他年清史求忠跡,一吊前朝萬壽山(1)
- 第3章 陳寅恪談史學:他年清史求忠跡,一吊前朝萬壽山(2)
- 第4章 陳寅恪談史學:他年清史求忠跡,一吊前朝萬壽山(3)
- 第5章 陳寅恪談史學:他年清史求忠跡,一吊前朝萬壽山(4)
- 第6章 陳寅恪談史學:他年清史求忠跡,一吊前朝萬壽山(5)
- 第7章 陳寅恪談儒學:精深博奧的天理人事之學(1)
- 第8章 陳寅恪談儒學:精深博奧的天理人事之學(2)
- 第9章 陳寅恪談儒學:精深博奧的天理人事之學(3)
- 第10章 陳寅恪談儒學:精深博奧的天理人事之學(4)
- 第11章 陳寅恪談儒學:精深博奧的天理人事之學(5)
- 第12章 陳寅恪談哲學:必以精神之學問為根基(1)
- 第13章 陳寅恪談哲學:必以精神之學問為根基(2)
- 第14章 陳寅恪談哲學:必以精神之學問為根基(3)
- 第15章 陳寅恪談哲學:必以精神之學問為根基(4)
- 第16章 陳寅恪談哲學:必以精神之學問為根基(5)
- 第17章 陳寅恪談修養:人生是一場學無止境的修行(1)
- 第18章 陳寅恪談修養:人生是一場學無止境的修行(2)
- 第19章 陳寅恪談修養:人生是一場學無止境的修行(3)
- 第20章 陳寅恪談文學:無自由之思想則無優美之文學(1)
- 第21章 陳寅恪談文學:無自由之思想則無優美之文學(2)
- 第22章 陳寅恪談文學:無自由之思想則無優美之文學(3)
- 第23章 陳寅恪談文學:無自由之思想則無優美之文學(4)
- 第24章 陳寅恪談文學:無自由之思想則無優美之文學(5)
- 第25章 陳寅恪談考據:詳辨而慎取之,則庶幾得其真相(1)
- 第26章 陳寅恪談考據:詳辨而慎取之,則庶幾得其真相(2)
- 第27章 陳寅恪談考據:詳辨而慎取之,則庶幾得其真相(3)
- 第28章 陳寅恪談佛學:吸收外來學說,不忘本民族地位(1)
- 第29章 陳寅恪談佛學:吸收外來學說,不忘本民族地位(2)
- 第30章 陳寅恪談佛學:吸收外來學說,不忘本民族地位(3) 更新時間:2016-01-28 15:53:23
推薦閱讀
- 一書通識五千年中華民俗(圖文典藏版·修訂2版)
- 郭象與魏晉玄學(第3版)
- 100個常用詞中的古代博物志
- 文化隨賞3:中國藝術&象征符號
- 千年古郡:南頭古城
- 香品與香器圖鑒
- 中華成語故事(元)
- 中國妖怪大全(精裝珍藏版)
- 先祖遠古背影
- 大眾語典諺語(1)
- 離離如星辰:魏晉卷
- 受益一生的國學知識
- 少年讀國學·第一輯(套裝共6冊)
- 曹雪芹生活時代北京的自然與社會生態
- 歐麗娟品讀古詩詞
- 毓老師說老子
- 國學研究文萃·考古卷
- 人文素養與中華詩教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
- 千年傳承:舞龍舞獅(文化之美)
- 兩訪中國茶鄉
- 胡適國學心得(精編插圖版)
- 中國文化投資報告(2014)
- 中原文化探微:湯陰岳飛廟
- 漫說文化名家經典-第二輯(全5冊)
- 常用熟語典故探源
- 北大國學課
- 強國之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漢字學解讀
- 地宮絕響:曾侯乙墓與編鐘(文化之美)
-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