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東坡書傳箋譯(全2冊)
最新章節:
后記
《東坡書傳箋譯》是目前國內為《東坡書傳》進行整理、詮釋的創新之作。它在學術思想及學術觀點上的一大特點是充分揭示東坡的民本思想。從歷代《尚書》學中,可以看出最能真正體現“以民為本”意識的,惟獨東坡此書。縱觀歷來的各家《書傳》可以發現,朝代愈往后,崇尚德政、仁政的觀念愈加淡漠,而尊崇皇權、以帝王為中心的詮解意識愈加濃烈。忽略民眾的利益、忽略民眾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主體地位,以帝王為中心、以民眾為被動的從屬的治理對象,成為普遍的解經宗旨。這種觀點與《東坡書傳》形成鮮明對比,因此也成為《東坡書傳箋譯》一書的創新之處。在詮解方法上,本書采取了“省略注解,著重譯述”的新方式。一般解經多以注解為重點,但《尚書》的成文,原以古文字為載體,并且流傳年代達數千年,是一個動態的成書過程,可謂“真偽”錯雜,難于達詁。故本書省略注解,采取“以意逆志”的經解辦法,以正確理解經文原意為主,以現代詞語完整地表述經文原意,以便今人理解。這一“以意逆志”的讀經法影響甚大,也可以說是解經方法上的一種創新。
目錄(107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文前彩插
- 文前輔文
- 序
- 前言
- 凡例
- 書傳卷一
- 虞書
- 堯典第一
- 書傳卷二
- 虞書
- 舜典第二
- 書傳卷三
- 虞書
- 大禹謨第三
- 皋陶謨第四
- 書傳卷四
- 虞書
- 益稷第五
- 書傳卷五
- 夏書
- 禹貢第一
- 書傳卷六
- 夏書
- 甘誓第二
- 五子之歌第三
- 胤征第四
- 書傳卷七
- 商書
- 湯誓第一
- 仲虺之誥第二
- 湯誥第三
- 伊訓第四
- 太甲上第五
- 太甲中第六
- 太甲下第七
- 咸有一德第八
- 書傳卷八
- 商書
- 盤庚上第九
- 盤庚中第十
- 盤庚下第十一
- 說命上第十二
- 說命中第十三
- 說命下第十四
- 高宗肜日第十五
- 西伯戡黎第十六
- 微子第十七
- 書傳卷九
- 周書
- 泰誓上第一
- 泰誓中第二
- 泰誓下第三
- 牧誓第四
- 武成第五
- 書傳卷十
- 周書
- 洪范第六
- 書傳卷十一
- 周書
- 旅獒第七
- 金縢第八
- 大誥第九
- 微子之命第十
- 書傳卷十二
- 周書
- 康誥第十一
- 酒誥第十二
- 書傳卷十三
- 周書
- 梓材第十三
- 召誥第十四
- 洛誥第十五
- 書傳卷十四
- 周書
- 多士第十六
- 無逸第十七
- 書傳卷十五
- 周書
- 君奭第十八
- 蔡仲之命第十九
- 多方第二十
- 書傳卷十六
- 周書
- 立政第二十一
- 周官第二十二
- 君陳第二十三
- 書傳卷十七
- 周書
- 顧命第二十四
- 康王之誥第二十五
- 書傳卷十八
- 周書
- 畢命第二十六
- 君牙第二十七
- 冏命第二十八
- 書傳卷十九
- 周書
- 呂刑第二十九
- 書傳卷二十
- 周書
- 文侯之命第三十
- 費誓第三十一
- 秦誓第三十二
- 參考書目
- 后記 更新時間:2025-08-08 15:25:21
推薦閱讀
- 三朝聖諭錄
- 倫敦竹枝詞·法京紀事詩·西海紀行卷·柏林竹枝詞·天外歸槎錄
- 金史(中華古籍國學寶典文庫)
- 襄公
- 秦約詩文集:外三種
- 子平真詮(原本)
- 靈劍子
- 蓼園詞評
- 春秋三傳: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第四分冊)
- 九芝草堂詩存校注
- 玄宗直指萬法同歸
- 傷寒補例
- 要修科儀戒律鈔
- 墨子間詁
- 宋史(中華古籍國學寶典文庫)
- 唐才子傳
- 二十四詩品 續詩品(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 文心雕龍譯注
- 古史人鏡輯錄(全三卷)
- 聲律啟蒙(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 海錄:附三種(走向世界叢書)
- 南史(中華古籍國學寶典文庫)
- 利論(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 孟子詳解
- 春秋三傳: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第五分冊)
- 呂氏春秋
- 鹽鐵論
- 入大乘論
- 出洋瑣記(走向世界叢書)
- 游歷美加等國圖經馀紀(走向世界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