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國古代記述西漢時期政治、經濟制度的會要體史書。徐天麟著。主要版本有明南雍刊本,清嶺南學海堂刊本,江蘇書局本,廣雅書局重編??拔溆⒌罹壅浒嫒珪北荆虾H嗣癯霭嫔?976年出版的校點本是目前最好的版本。仿《唐會要》體例。采取班固撰《漢書》紀、志、表、傳中所載的典章制度,以類相從,分門編述,分為帝系、禮、樂、輿服、學校、運歷、祥異、職官、選舉、民政、食貨、兵、刑、方域和蕃夷共十五門,367類事。對于研究西漢的典章制度及其演變,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徐天麟 ·國學 ·29.4萬字
明郎瑛撰。五十一卷,續稿七卷。瑛字仁寶,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博綜文藝,積其見聞雜考成編。分天地、國事、義理、辨證、詩文、事物、奇謔七類,正續稿皆然,即取“因類立義,刊修經時”之義名書,凡一千二百五十七條,約四十九萬字,成書于嘉靖年間。國事類記元明史事,如朱元璋起義、張士誠、陳友諒始末、鄭和生平、明代科場等頗悉,足資參證。間雜叢考,其載杭州宋官署考,為《咸淳臨安志》及西湖各志所未詳;記明初進茶各種名目和漕河開鑿工程等,亦皆《明會典》及《明史》諸志所未及。有關詩文、小說的考評,亦較有參考價值。余多因襲前人,少創見,且多舛謬,清王士禛《香祖筆記》多予以辨證。其天地、奇謔類亦多涉神鬼迷信。有明嘉靖刊本,十六冊,藏北京圖書館,善本。中華書局《明清筆記叢刊》排印本。
郎瑛 ·國學 ·26.2萬字
本書為公版書,為不受著作權法限制的作家、藝術家及其它人士發布的作品,供廣大讀者閱讀交流。匯聚授權電子版權。
佚名 ·國學 ·38.8萬字
清代白話章回小說。30回。無名氏偽托曹雪芹撰。卷首有“逍遙子漫題”的序,稱“同人相傳雪芹尚有《后紅樓夢》三十卷。”“頃白云外史、散花居士竟訪得原稿,并無缺殘”。序后又有“白云外史”和“散花居士”的題詞。該書是第一部《紅樓夢》續書,有嘉慶年間坊刻本,中有圖贊共60葉。寶玉迷途知返,仍癡念黛玉。黛玉看破世態炎涼,整日參禪論道,拒與寶玉相見。黛玉表兄林良玉胸有大志,閉門苦讀,鄉試中榜,家事日興。寶玉誤為黛玉出閣,病愈重,幾欲殆。賈復向林家提親。黛玉夢中游太虛幻境,閱今世前生,心意始有回轉。寶黛婚后,黛玉整頓家事,定家法,立規矩,恩威并舉,頗有果效。后寶玉中進士,詩文得上賞識,得授侍讀學士。時惜春入宮,得封仲妃。賈政官至工部尚書,因黛玉見解精當,視為知己。仲妃省親,賈府遵術士張梅隱之言,勤儉操持而禮數周到。賈家日益興旺,寶、黛、釵亦融洽,隔閡不再。
逍遙子 ·國學 ·23.7萬字
本草著作。8卷。舊題清汪昂編撰,徐靈胎、葉天士藏本,吳謙審定。疑系托名著作。書前有序,不署姓氏年月,序中評述歷代本草。卷1~2列癥107部,分別注出應用藥物。卷3~8載藥462味,簡述性味功治、產地形狀等。今有1926年上海大成書局石印本。
汪讱庵 ·國學 ·20.2萬字
明代詩文別集。王樵(字明逸)著?!端膸烊珪肥珍浧浼瘯r,曾說明其版本情況:“其集凡有二本,一為文九卷、老子解一卷、詩一卷;一即此本,凡詩文十四卷,又《戊申筆記》一卷、《紫薇堂札記》一卷,較初本頗為完備。”前本計11卷,現已無刻本存,但有清抄本流傳,從中可知此版本情況。后者雖有明刻本傳世,但現存的兩本已有殘缺,這樣,就顯出《四庫全書》所收14卷本的珍貴?!端膸烊珪偰俊吩u其詩文說:“樵研思著述,于《易》、《書》、《春秋》及《四書》皆有解詁?!督贤ㄖ尽贩Q其性素簡默,至談經則娓娓不倦,故文章具有根柢。又《通志》述樵之言曰:“士大夫以留心案牘為俗吏,文墨詩酒為風稚,夫飽食官祿,受成吏胥,謂之風稚可乎?!惫势湮恼骂H切實際,非模山范水、嘲風弄月之詞。其詩雖不能自辟門徑、而沖和恬淡,要亦不失雅音。蓋當七子爭馳之日,尤能守成,宏先正之典型焉?!敝煲妥稹鹅o志居詩話》還指出其詩有“清婉軼倫”的特長。其詩文風格確實少見激昂蹈厲之辭。
王樵 ·國學 ·22.2萬字
《春秋》學著作。又名《公羊注疏》。東漢何休注,唐徐彥疏,陸德明音義。二十八卷。何休注本名《春秋公羊解詁》。何休,字邵公,任城樊(今山東曲阜)人。官至諫議大夫。東漢經學家,精研今文諸經,撰有《公羊墨守》、《左氏膏肓》、《文謚例》等,均佚。此書費時十七載。何休認為孔子修《春秋》有所謂“三科九旨”、“五始六輔”等“義例”。因持“義例”以釋《公羊傳》,系統闡發《春秋》之“微言大義”。較《左傳》杜預注、《榖梁》范寧注為詳。但說義理多過于深僻,遂至迂遠甚或妄誕。訓名物典制亦未可足信。但其說常成為后世今文經學家議政的主要依據。徐彥,生平不詳,約生活于中、晚唐之際。其疏或采前人舊說,或征經稽傳,或用日、月之例等以解何休之注及經文,皆有所發明。但牽合附會、鄙陋謬誤者不少。行文多喜自設問答,文繁語復。此書音義部分,取自陸德明《經典釋文》,以注音為主,時或釋義與校正文字。有《四庫全書》本、《十三經注疏》本等。
何休 ·國學 ·49.2萬字
成書于元末明初。為道教符箓咒法的總集。四十六卷。所收符咒秘法四十余種,而以雷法為主。其特點是繼承白玉蟾系之雷法,認為施法者的內煉默運存想諸功法與外界之召請相結合,內神外神合為一體,乃能顯其神靈。全書內容博雜,是研究新符箓派的重要文獻。卷45有天蓬派第五代經師章舜烈文,撰于元惠宗至正四年(1344年)。其后列仙派,將章舜烈書為五代經師。
佚名 ·國學 ·20.1萬字
(唐)澄觀 ·國學 ·39.2萬字
佛教經典。以佛傳為主體,綜合本生故事發展而成。共60品。內容敘述*釋迦牟尼及其主要弟子的前生、今世的修道活動,富于神話色彩。全經分成3大部分。第1部分講述釋迦牟尼的前生,從發菩提心開始,到上生兜率天宮,后又托胎于摩耶夫人;第2部分講述釋迦牟尼誕生,學習、結婚等在家生活,厭世、出家、訪問仙人、苦行等出家修道生活,以及成道后的初轉法輪。第3部分講述釋迦牟尼的傳道生活及其弟子列傳。本經對研究古代印度社會和佛教史有一定參考價值。隋*閣那崛多(Jnanagupta)于587—592年譯成漢文,60卷。
(北周)阇那崛多 ·國學 ·42.4萬字
李覯 ·國學 ·20.8萬字
凡四十二卷,另有目錄一卷。清代僧別庵性統編,康熙三十年(1691)刊行。收于卍續藏第一四四冊。輯錄宋末至明代禪林耆宿之略傳與機緣問答。共收錄臨濟宗大鑒下第十六世至第三十五世、曹洞宗大鑒下第十六世至第三十七世,以及法系未詳者,約計二千三百余人。
性統 ·國學 ·39.3萬字
凡四十卷。全稱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略稱止觀輔行、摩訶止觀弘決、止觀弘決、輔行、弘決。唐朝荊溪湛然(711~782)撰述。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冊。本書原分為十卷,開為四十卷,為摩訶止觀之注釋書,亦為研究摩訶止觀之最高權威著作,引用書典頗多。北宋天圣二年(1024)入藏,后由日僧最澄傳入日本。注疏有湛然著摩訶止觀輔行搜要記十卷等。
(唐)湛然 ·國學 ·47.8萬字
景德寺僧法云 ·國學 ·21.9萬字
顧靖遠 ·國學 ·28.3萬字
三十二卷,明朱國楨撰。此書作于萬歷三十七年到天啟元年(1609—1621),歷時十三年。共一千四百五十二條,約四十萬字。所記多為作者耳聞目睹的明代朝野典故、遺聞逸事,也有一些考證方面的內容。其中有關明代掌故和人物的記載有很高的史料價值。上自朝章典制、政治、經濟、徭役、清軍勾補等軍國大事,下及社會風俗、人物傳記、瑣事遺聞,都有所涉及。尤其是對明代中葉的人物,如戴冠、王守仁、沈周、吳昂等人事跡的記載,相當生動詳備,可以與史傳互相參證。此外還記載了東南倭寇騷擾情況,以及隆慶、萬歷以來農民起義和市民抗稅暴動的史實。其他如關于均田定役、關于遵化冶鐵爐的記載、關于延安石油的記載,反映了明代的社會經濟、礦產及提煉技術已相當發達。書中還有關于明代官修書籍的情況的記載以及對一些習見名詞的解釋等,可以據此考證文獻流傳、名物制度。該書深受學者重視。版本主要有明萬歷本、天啟本、《筆記小說大觀》本等。1959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出版了標點本。
朱國禎 ·國學 ·40.5萬字
凡四十卷。唐代李通玄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六冊。本書系就實叉難陀所譯之新華嚴經明其玄旨,并隨釋經文而成。初于文前立依教分宗、依宗教別、教義差別、成佛同別、見佛差別、說教時分、凈土權實、攝化境界、因果延促、會教始終等十門。次釋經文,先總敘經意,二明經宗趣,三明其教體,四總陳會數,后釋其文義。本論與法藏等論相比,頗多特殊之處。如法藏等謂華嚴經之說處說會及品數為七處九會三十九品,本書則為十處十會四十品。法藏之主旨在成就事事無礙,本書則闡發凡夫一生感得心內理智不二之佛等。撰者歿后,唐大歷九年(774)二月,僧廣超于逝多寺合寫本論與十二緣生解迷顯智成悲十明論,流通于并汾之地。大中年間,開元寺僧志寧合經與論,題為大方廣佛新華嚴經合論,共一二零卷。宋乾德五年(967)以其義類尚嫌繁衍,慧研奉帝旨,整其漏略,重新開印。
(唐)李通玄 ·國學 ·45.4萬字
佚名 ·國學 ·33.7萬字
民國版《南平縣志》,是民國六年(1917年)開始修編的,由前清舉人蔡建賢總纂、前清舉人章云漢協纂,歷時4年方始修竣。負責督修的署南平縣知事(縣長)吳栻對這本縣志贊譽有加,認為“條目整齊,門匯分析。令人一覽,而知其事實悉備也”。
吳栻 ·國學 ·47.3萬字
又名《素問集注》。醫經類著作。清張志聰(1610—1674)著。九卷。志聰字隱庵,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世代醫家,師事張子卿學醫,業醫數十年,在杭州胥山建“侶山堂”,聚同道者講論醫學,攻研古典醫籍,辨其是非,從學者甚多。張氏醫理宗《內經》、《傷寒論》、《神農本草經》。撰有《素問集注》、《靈樞經集注》、《傷寒論集注》、《侶山堂類辨》、《本草崇原》等。著書必守經法,有尊經思想。注釋《內經》“惟求經義通明,不尚訓詁詳切”(《素問集注紀要》)。本書刊于康熙十一年(1672)。為張氏及其門人集體注釋。全書八十一篇,約四十萬字。張氏治學嚴謹,注釋本書,晝夜悟思,深究岐黃精義,善抒己見,對《素問》原文逐句注釋?!胺步浿姓鹿澴志?,均釋得融洽分明”(浙江醫官局增補凡例)。盡管有所不足,但對學習《內經》仍有一定參考價值。有康熙九年(1670)刻本,光緒十六年(1890)浙江書局刻本,一九五九年上??茖W技術出版社鉛印本。
張志聰 ·國學 ·44.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