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深入細致地剖析家庭和睦的要素,以及家庭和睦對于個人發展、家族興旺、社會穩定和諧的重要意義,同時還提供了切實有效的一些治家之法,夫妻之道,子女教育等。希望每個讀者從本中汲取養分,提高個人素質和道德品格,積極影響和教育家庭中的其他成員,以個人的積極能量去感染身邊的人,促進小家的和諧,為社會的大和諧做出一份貢獻。
謝寒梅 ·中國文化 ·18萬字
江湖、寒門、新郎官,五福、宇宙、分餐制……在這些生活中耳熟能詳的詞匯背后有著怎樣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涵義,我們一時還真難以說得清楚,問題的答案本書會為你一一道來。《文化精華(下)》從漢語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稱謂文化、孝悌文化等方面擷取中華文化中較為宏觀的基本觀念、基本現象以及具有普遍文化意義的人物或事跡作為基本的知識點設題,問題設計既貼近實際,又強調趣味性,同時又與《文化精華(上)》的框架體系形成互補,使你在短時間內能窺傳統文化全豹之一斑,吸收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養料為我所用。
尹日高 何余華 文孟君撰寫 ·中國文化 ·8.2萬字
本書是一部《論語》故事集。作者以《論語》章句為素材和綱領,以孔子及其弟子為主角,撰寫了28則小故事,既形象、直觀地闡釋了《論語》所蘊含的哲理,又生動地重現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故事,以及春秋末期的社會風尚。比如《宰予晝寢》一章,作者根據《論語·公冶長篇》的一段原文,細膩地重構了宰予的心態變化,推想出“宰予晝寢”的前因后果。其描寫能讓現代的讀者感同身受,進而更好地理解《論語》原文想要傳達的道理。本書分為28章,每章一則故事,章前附有相關的《論語》章句原文和白話翻譯。
(日)下村湖人 ·中國文化 ·11.7萬字
“楚辭”又稱“楚詞”,是戰國時代的偉大詩人屈原創造的一種詩體。作品運用楚地(今兩湖一帶)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敘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歷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漢代時,劉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襲屈賦”的作品編輯成集,名為《楚辭》。并成為繼《詩經》以后,對我國文學具有深遠影響的一部詩歌總集。它作為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創作的源頭,對后世文學影響深遠。
林家驪譯注 ·中國文化 ·12.3萬字
《了解點中國文化》一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引領讀者穿越千年歷史長河,探尋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儒家思想的仁愛之道,到道家哲學的自然和諧;從四大發明的智慧之光,到詩詞歌賦的韻律之美;從傳統節日的溫馨習俗,到書法繪畫的藝術精髓,本書全面而生動地展示了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底蘊,讓讀者在輕松閱讀中,感受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與燦爛輝煌。
沛然 ·中國文化 ·19.9萬字
風箏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是中國風箏協會官方出品的第一本風箏科普圖書。全書共7章,分文化篇、放飛篇和制作篇。文化篇講解了中國傳統風箏的起源、發展過程、種類和流派,讓讀者了解風箏相關的文化知識;放飛篇講解了如何放飛風箏以及放飛風箏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讓讀者可以用正確的方法,安全地將風箏放飛;制作篇講解了風箏扎、糊、繪三項基本技藝,然后系統講解了“干”字、“來”字、“田”字風箏的制作案例。
范軍主編 ·中國文化 ·2.6萬字
20世紀初期,由于一批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翻譯出版,德國文化界出現了一股“中國熱”,布萊希特就是在這種氣氛中接觸中國古典文化的。流亡期間,布萊希特閱讀了儒家、道家的部分經典著作,開始效仿中國古典哲學筆法,針對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陸續撰寫了一系列小故事,假托老子、墨子之名,反映其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這就是《中國圣賢啟示錄》,或名《易經故事》。本書入選“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和教育部“主題出版”重點圖書。
(德)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中國文化 ·9.3萬字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中國古代軍事典籍》生動介紹了《孫子兵法》、《吳子》、《司馬法》、《六韜》、《孫臏兵法》、《尉繚子》、《三略》七部經典軍事古籍?!吨袊幕R讀本》是一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的大型知識讀本。該叢書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的同時,結合社會發展,注入了時代精神。書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
金開誠主編 ·中國文化 ·3萬字
《孫子兵法》,俗稱為《孫子》,《漢書?藝文志》著錄為《吳孫子兵法》,它是現存我國歷史上的第一部兵書?,F在的傳世本共有《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十三篇。其內容博大精深,理論高度概括,邏輯縝密嚴謹,實踐層出不窮,不但是我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而且也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陳曦譯注 ·中國文化 ·11.1萬字
《書法雅言》是明代項穆所作的一部極具整體觀和系統性的書學著述。全書共分書統、古今、辨體、形質、品格、資學、規矩、常變、正奇、中和、老少、神化、心相、取舍、功序、器用、知識等十七篇。作者從儒家的觀點出發,把書法推到“同流天地,翼衛教經”的地位。項穆強調書法的“正統”觀念,將王羲之與孔子并列。書中既有獨到的見解,又飽含著作者的責任意識以及豐富的情感,《四庫全書總目》評此書為“書家之圭臬”。
(明)項穆 李永忠 ·中國文化 ·10.2萬字
本書為南懷瑾先生歷年來為自己及他人的著作、整理出版的古籍所撰的序跋等,總計七十二篇,分為儒家、易經、道家、經義、禪宗、密宗、健身、歷史、其他等九大類,對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作了精深的闡述。
南懷瑾 ·中國文化 ·19.9萬字
本書介紹中國的風俗習慣百余種,有:春節、門神、年畫、守歲、燈會、賽龍舟、賞月、生肖、迎親等。
齊東野 魯賢文 ·中國文化 ·7.1萬字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北國臥龍(耶律楚材)》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能為弘揚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各民族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
任傳華編著 ·中國文化 ·2.9萬字
《國學有滋有味》一改國學嚴肅、高深的固有印象,所選取的文章貼近學習、生活與工作的方方面面,讀者從中也可以看到大師們活潑的另一面。論求學,開篇有梁啟超高屋建瓴地講解為什么要求學;繼而有華羅庚以曾經身處困境依然發奮求進的經歷,鼓勵讀者要正確認識困難。論交友,有弘一大師與夏丏尊的十年遺書之托;有胡適、郁達夫、林徽因對徐志摩的深深懷念;有辜鴻銘與胡適、林語堂與魯迅之間縱有誤會也胸懷磊落。論家庭,有梁實秋述說子女與父母之間的代溝;有朱自清面對五個兒女時的痛與快樂;有蔡元培寧愿改變以往的觀點,轉而相信逝者有知的喪妻之痛。這些沉默的文字背后,相信讀者能感受到國學大師們諄諄教誨之殷切、傾心相交之赤誠及克服困難之篤定。
陳寅恪等 ·中國文化 ·14.8萬字
三代以前,即傳說中的三皇時代是巫醫一體,而又以巫為主,是巫兼任醫,而不是醫兼任巫。西周以后醫學逐漸從巫醫中獨立出來,可是獨立的醫學教育沒有出現,醫學人才大多來自于民間,但對于醫療相關事務的管理已經有了比較完備的制度。總體上,中國古代醫學教育在整個發展過程中,不斷地豐富和發展自身的各個方面,形成了一個有規矩、有規律、有規范的完整體系。王燕編著的《中國古代的醫學教育》為“中國文化知識讀本”系列之一,圖文并茂地介紹了中國古代的醫學教育。
金開誠主編 王燕編著 ·中國文化 ·3.4萬字
《墨子間詁》是集清代《墨子》校勘大成之作。被公認為清代樸學家研治《墨子》最重要的學術成果,是研究先秦墨家學派及其創始人墨翟思想學說的重要著作。對傳統經典文化感興趣的讀者,本書值得一讀?!赌印芬粫谥袊L期備受冷落,但書中保留有大量科學知識,如力學、幾何、光學,到了清朝中葉才開始有大量的學者考據。孫詒讓吸收王念孫、王引之、洪頤煊、戴望、俞樾、黃仲弢、楊葆彝等人的研究成果寫《墨子間詁》,把《墨子》校注推向高峰。在這之前,《墨子》長期以來“傳誦既少,注釋亦稀,樂臺舊本,久絕流傳,闕文錯簡,無可校正,古言古字更不可曉”。本書是公認清末墨學研究的重要作品。梁啟超曾說“自此書出,然后《墨子》人人可讀,現代墨學復活,全由此書導之,古今注《墨子》者固莫能過此書?!?/p>
孫詒讓 ·中國文化 ·4.3萬字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本書以中西文明互鑒為大背景,從中華文明的起源、演變,中國歷史上的制度、思想、價值,以及藝術與審美等方面,簡明又系統地闡釋了中華文化的主要內容。器物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等多角度的闡發,并吸收當前學術界的經典觀點,是本書的鮮明特征。本書是我們理解中國的歷史發展、文明特征、智慧形態的門徑,對于弘揚中國精神、增強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
干春松 ·中國文化 ·17.8萬字
本書是蔡元培公民道德修養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收錄他重要的道德思想代表作品《華工學校講義》和《中學修身教科書》,并收錄其他幾篇有關道德修養的文章,充分體現了作者對于現代中國人應具有的道德素養的總體構想。
蔡元培 ·中國文化 ·10.6萬字
中國人把人類與十二種動物聯系起來,將自我對世界和人生的理解投射于它們,便產生了生肖文化。生肖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
李世化 ·中國文化 ·16.8萬字
本書是宋朝時出現的一部在我國圍棋發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著作,是第一部系統論述圍棋理論、全面探討圍棋戰略的作品。《棋經十三篇》總結了歷代下棋的經驗,全面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古典的圍棋理論,是圍棋史上最重要的理論著作之一。同時本書收錄有班固的《弈旨》、馬融的《圍棋賦》等七篇經典篇目以及《圍棋近譜》,對讀者了解圍棋文化,有現實意義。
張擬 ·中國文化 ·2.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