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追逐了多年的美味與用餐的儀式感,驀然回首,所求的其實只是故鄉(xiāng)的味道和那一絲溫情。每一道菜、每一種味道,都有一段關于親情、友情、愛情或家庭或故鄉(xiāng)或旅行或童年的故事。本書是一部談美食、又不止于美食的散文故事集。作者以小橋流水式的文字,講述了大量來源于生活的喜怒哀樂,既有鮮活的故事情節(jié),又有生動絢爛的美食與民俗。
曾穎著繪 ·隨筆 ·12.9萬字
胡適是20世紀“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作為一個文化符號,胡適在當時就具有很大的感召力。而作為一個集文學、史學、哲學、教育學等學問于一身的大學者,胡適更是桃李滿天下,其思想和學術更是影響深遠。胡適一生讀書不計其數(shù),他幾乎無時無刻不在讀書,直到晚年最后的日子,依然不放棄讀書寫筆記,對于這樣一位讀書破萬卷的人,他的讀書方法理應借鑒。本書從讀書雜談、讀書與治學、讀書與做人、讀書辦刊雜記等四個方面展現(xiàn)胡適的讀書生活與讀書心得,值得讀者學習和借鑒。
胡適 ·隨筆 ·11.8萬字
傾心游山玩水,尋跡泉茶寺觀;追溯文化源頭,水墨書寫自然;沉浸武夷山水,悠然逍遙自悟。退隱山林,訪古問今。以茶為媒,以景為介。隨手記錄,積水成淵。武夷山是個好玩的地方,但是要看你玩什么和怎么玩。作者既是一位理工男,也是一位文化客。在本書中,讀者將跟隨作者的腳步,行走于武夷山水間,從獨特的細節(jié)和角度,去探尋與解讀武夷山水及茶文化精髓。作者對武夷巖茶品飲進行了多層面的解讀,既有從茶水科學分析角度的闡述,又有從口感、體感去感知巖韻的律動,達到一種味要遠、體要放、心要安的體舒心放的和諧境界。
舒放 ·隨筆 ·6.7萬字
《北京的古寺廟》一書,引領讀者穿越千年時光,探訪京城中一座座莊嚴古雅的寺廟。書中詳盡介紹了古寺廟的歷史淵源、建筑風格、佛像藝術及宗教文化,每一座寺廟都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故事與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生動的敘述,本書讓讀者在品味古寺廟的寧靜與莊嚴中,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與宗教文化的獨特魅力。
楊天杰 ·隨筆 ·3.5萬字
本書尋訪對象是國營古舊書店。中國歷史上具有悠久傳統(tǒng)的私營古舊書店,自1952年公私合營之后,紛紛并入各地的國營古舊書店。以國營體制開辦的古舊書店對歷史典籍的保護起到了重大作用。這些國營古舊書店在成立之初,曾興旺一時,后由盛轉衰,其中尤以北京的中國書店和上海的上海書店為代表。韋力先生以愛書之心、嗜書之癖,一一走訪了這些式微中的書店,兼以旁搜博采,探討衰落根由,記錄歷史痕跡,呈現(xiàn)出世界古舊書流通史上一個獨特篇章。
韋力 ·隨筆 ·13.9萬字
《北京的城門》一書,深情地描繪了古都北京那些承載著厚重歷史與文化底蘊的城門。作者以細膩的筆觸,穿梭于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不僅詳盡介紹了正陽門、德勝門、安定門、西直門等著名城門的建筑特色、歷史變遷與背后的故事,還巧妙地將城門作為切入點,展現(xiàn)了老北京的風土人情、市井生活以及城門在歷代王朝更迭中的戰(zhàn)略意義。書中既有對城門壯麗景象的贊美,也有對歲月流逝、城門逐漸淡出人們生活的感慨,讓讀者在字里行間感受到北京城的滄桑巨變與不朽魅力。
楊天杰 ·隨筆 ·3.1萬字
《惡魔幻影志》是日本文化學者、幻想文學大師澀澤龍彥關于惡魔幻想藝術的文化札記,收錄了其于1961年發(fā)表于雜志的九個珍奇篇章。從原始洞窟藝術、各大古文明神話,到《啟示錄》抄本、世界各地的教堂藝術;從德拉克洛瓦的《梅菲斯特》、老勃魯蓋爾的《叛逆天使的墮落》,到博斯的《圣安東尼的誘惑》《最后的審判》,澀澤龍彥以其令人目不暇接的博學,帶領我們步入這妖異的惡魔學迷宮。通過開掘其異色思想源泉,他以扎實而搖曳多姿的筆致,縷析了惡魔幻想藝術的前世今生及其種種元素和主題,并文之以頗具啟發(fā)意義的文化洞見,直指惡魔藝術的本質。最終,他所揭示的,是人類隱秘的心象風景;他所吐露的,是對異端幻夢的無盡鐘情。
(日)澀澤龍彥 ·隨筆 ·5.4萬字
明明還很年輕,怎么搞得一身傷病!我們的身體每分鐘都在變化,懂得觀察它的一舉一動,找回健康通透的生活,才不會疲于奔命!南師認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我們身體及情緒的感覺也有春夏秋冬。人的生命是個小天地,天地的大法則與人的身體是一樣的,這叫天人合一。不是這個天跟人怎么合,而是說生命的法則、那個動力跟天地是同一個規(guī)律的。
南懷瑾 ·隨筆 ·11.4萬字
《胡桃中的世界》是一本內容駁雜而有趣的文化散文集。作者擷取有圖案的石頭、多面體、螺旋、卵形、紋章、時鐘、怪物等諸多在歷史上曾經(jīng)被寄寓象征意味的事物,通過梳理這些事物的演變,探尋其意涵,旁征博引地書寫了凝縮于符號與象征之中的另類思想系譜。本書也是作者1970年代“形象的博物志”寫作的新起點。
(日)澀澤龍彥 ·隨筆 ·10.5萬字
《北京的王府》一書,深入挖掘并細膩展現(xiàn)了北京城內眾多皇家貴族府邸的輝煌歷史與獨特魅力。從恭王府的精致園林到醇親王府的宏偉建筑,作者不僅描繪了這些王府的建筑美學與布局藝術,還深入剖析了它們作為權力與地位象征的深刻內涵。書中穿插著王府主人的傳奇故事與家族興衰,讓讀者在品味建筑之美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通過對王府的詳盡介紹,本書不僅是對北京古都文化的一次致敬,更是對中華歷史文脈的一次深刻探索。
楊天杰 ·隨筆 ·2.5萬字
該書沿用一貫優(yōu)美輕松的筆調帶領讀者們深入到我們日常最關心的問題——工作,工作與生活是人生兩大主題,工作是如何發(fā)展的,我們今天是如何工作的?為什么我們要工作?工作給我們帶來的是什么?德波頓的特點就在于一個很平常的主題也能寫得引人入勝,而且使讀者在讀后有所領悟,本書也是如此。相信本書的出版對于每一位職場上的人來說,都會是有益處的,可以讓每一個人重新審視他的工作,也更加地享受生活。
(英)阿蘭·德波頓 ·隨筆 ·10.8萬字
奧野先生熱愛美食,人送綽號“食癡”。他有著豐富的美食經(jīng)驗,對食物也有獨到的研究。《燕京食譜》收錄了他關于美食的隨筆散文,“覓食”足跡從東京一直延伸到北京。寫中國美食,他嘗遍古都經(jīng)典豪華菜肴,也喜愛酸梅湯、烤羊肉這樣的市井小吃,更忘不了雪里蕻、荷葉粥等私房風味。寫東京味道,更多是對舊時食物的懷念,如小時候“緣日”活動的葡萄餅,天然且純粹的天婦羅、蕎麥面和壽司等。奧野先生寫美食,不單單是寫食物,他把生活的滋味、往昔的回味融進食物的酸甜苦辣里,筆調生動又真摯,文辭優(yōu)美,從中可以感受到作者詩意且浪漫的生活態(tài)度,飽含對所經(jīng)歷的深切感恩以及對逝去過往的淡淡愁思。
(日)奧野信太郎 ·隨筆 ·10.9萬字
《談資》涵蓋了國學、妙語、名人、軍事、政治、經(jīng)濟、藝術、萬事由來、時尚、運動、幽默故事、名句集錦、奇書一覽、未解之謎等內容,每個知識點都力求取其精華,言語簡潔精練,強調概括性和代表性,以便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輕松了解到最廣泛的知識。當然,書中選材也緊扣現(xiàn)代口才藝術的脈搏,旨在幫助所有渴望擁有好口才的人真正掌握和駕馭談資。《達·芬奇手記:珍藏版》達·芬奇一生勤于記錄,寫下了數(shù)以萬計的手記,大部分是用左手顛倒寫的意大利文反書,之所以寫反書,是因為可以避免字跡變得模糊。但是,達·芬奇的大部分手記寫的比較雜亂,因此難以辨認,必須鏡像過后才能正確閱讀。他的作品散落在歐洲各個國家,雖然后世努力保存,但仍未避免被拿破侖毀掉了一部分,而今留存的僅5000多頁。《達·芬奇手記:珍藏版》中的72頁手記來自達·芬奇最著名的一份手記,涉及眾多領域,包含大量對天文、地理、建筑、水利和化石等內容的闡述和草圖,甚至還有光學。其中無奇不有,各種超越時代認知的知識層出不窮。這份手記在1994年由微軟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以3080萬美元競拍所得,成為了世界上極其昂貴的書,也使得這份手記真正為世人熟知。
(意)列昂納多·達·芬奇 ·隨筆 ·15.3萬字
過去您要是聽先生說書,一定注意,別起太早。過去說書先生沒有一大早就去的,除非是天橋的“地下買賣”。一般都是下午或者晚上,下午那場是正式演出。當然也有比這早的,叫“說板凳頭兒”,行話叫“早兒”。也有晚上演的,那個叫“燈碗兒”。顧名思義,過去電燈不普及,太晚了就點油燈碗兒。過去還有觀眾坐在臺上聽的!您比如說,有時候來了有身份的觀眾,臺下坐著不合適,就在臺上坐著!跟演員隔開三五步,搬把椅子就在那兒看。所以說,那時候臺上除了穿戲裝的演員之外,再有二三十個穿便裝的觀眾,很正常!對了,咱跟這兒說的這些東西,大伙呢一聽一樂。相聲說的東西,“理不歪,笑不來”嘛,您不能當紀錄片看,那就違背了快樂的原則!
郭德綱 ·隨筆 ·7.2萬字
湯里發(fā)現(xiàn)了蒼蠅怎么辦?日本女人擇偶要求高嗎?天皇祖先到底是中國人還是朝鮮人?豐田總裝廠的工人自后留下什么字條?狗和馬桶間還能奄什么講究?北京的“驢屎蛋”為什么會大驚小怪?“小肥羊”和孔子學院哪個更有名氣?奧巴馬夫人的羊毛衫是什么材料?中國企業(yè)“收購日本”進程如何?……《日本VS中國: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從不同于以往的新穎角度出發(fā),在文化歷史、庶民生活,社會細節(jié)、企業(yè)經(jīng)營等諸多方面,對中日兩國這對長期糾結互動的近鄰進行了剝繭抽絲般的觀察和分析。
姚耀 ·隨筆 ·13.9萬字
孔子是儒家的開創(chuàng)者,是道德的楷模,對社會對政治有著非人的理想抱負。同時,他又是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這樣一個集諸多令人敬佩的品德和才能的人,是值得我們一再閱讀和研究的。本書以散文式的寫法,從道德修養(yǎng)、社會政治理想、教育思想、孔門人物品藻、生死天命觀等方面,對孔子進行再認識,對孔子的作品、言論和思想進行再解讀。用優(yōu)美的文學語言,結合歷史的筆觸,細細品味這位偉大的中國古人的智慧與卓越。同時挖掘這些偉大的遺存在現(xiàn)代社會的價值和意義,以及給予人們的啟示與指引,從而傳遞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力量與魅力。
鮑鵬山 ·隨筆 ·9.9萬字
岡倉天心在20世紀初旅英美期間,意識到西方人對東方世界充滿了荒謬的想法及誤解,用英文相繼寫出了《理想之書》(TheIdealsoftheEastwithSpecialReferencetotheArtofJapan,1903)、《覺醒之書》(TheAwakeningofJapan,1904)和《茶之書》(TheBookofTea,1906)等著作,被世人稱為岡倉天心三部曲,對二十世紀之初西方人對日本的印象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其中,《茶之書》影響最大,被列為美國中學教科書。“茶道”為日本傳統(tǒng)美學之精髓,作者文筆清雅雋永,蘊藏文人氣息,帶領讀者一窺日本古典美學的世界。
(日)岡倉天心 ·隨筆 ·5.5萬字
在一個反智的年代,是否人人都可以是知識分子?本書為《單向街》系列文集的第5輯,本輯專題欄目圍繞“反智主義”,將美國當代競選文化造成的對歷史的無知、蘋果公司精明的設計和銷售哲學,以及同時作為“反傳統(tǒng)英雄”與“時代病人”的吳虞的事略貫穿在一起,這些看似毫無關聯(lián)的事物,背后其實都有著反智主義的實質。本輯其他文稿還有:對兩位蜚聲世界的漢學家舒衡哲和宇文所安的精彩訪談,青年攝影師張克純拍攝的黃河地景,印度記者在中國的見聞、20世紀著名漢學家衛(wèi)禮賢的孫女尋訪并傾聽祖父促進中西交流的事業(yè)的“回聲”、本雅明在柏林的童年生活,等。
許知遠主編 ·隨筆 ·12.8萬字
美國傳奇殯葬師凱特琳·道蒂游歷印尼、日本、墨西哥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qū),親身走訪科羅拉多州的露天火葬、印尼公共墓室、墨西哥亡靈節(jié)、日本琉璃殿骨灰供奉等等。在這些葬禮文化中,既蘊涵著當?shù)氐臍v史傳統(tǒng),也讓我們看到關于葬禮更多的可能性。我們沒有義務遠離死亡,也沒有義務對死亡感到羞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現(xiàn)身,然后出席,然后參與。死亡需要被重新認識和接納,以便讓我們學會好好告別。如果你曾失去過親人,哀悼過逝去的友人,或者想象過自己的死亡,那么,你一定不能錯過這本書!
(美)凱特琳·道蒂 ·隨筆 ·9.2萬字
本書由32篇文化散文構成,通過漢字和英文單詞的構成分析兩種語言的文化思維模式。文字是在一定的文化思維模式中構成的,我們使用文字就會很自然地接受這一文化思維,并潛意識地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之中,因此語言使用者都具備了一定的文化屬性。詩歌對字詞的選擇實際上也是一種文化思維的體現(xiàn)。本書采用可讀性強的散文筆調解構文字,揭開文字所含的文化密碼,引導讀者感悟文化,感悟人生。
謝艷明 ·隨筆 ·9.6萬字
網(wǎng)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wǎng)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滬網(wǎng)文 (2023) 3296-228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wǎng)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wǎng)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