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一名深陷自卑、無能與不幸福的青年,聽到了一名哲人主張的“世界無比單純,人人都能幸福”便來挑戰,兩人展開了你來我往的思考和辯論,在一夜一夜過去后,青年開始思考,為什么“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問題不在于世界是什么樣子,在于你是什么樣子。
(日)岸見一郎 古賀史健 ·倫理學 ·10.3萬字
或許在我們這一代,沒有任何一本書能像《少有人走的路》這樣,給我們的心靈和精神帶來如此巨大的沖擊。僅在北美,其銷售量就超過了700萬冊,被翻譯成23種以上的語言;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單上,它停駐了近20年的時間。這是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跡。毫無疑問,本書創造了空前的銷售紀錄,而且,至今長盛不衰。本書處處透露出溝通與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時代限制,幫助我們探索愛的本質,引導我們過上嶄新、寧靜而豐富的生活;它幫助我們學習愛,也學習獨立;它教誨我們成為更稱職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歸根到底,它告訴我們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正如本書開篇所言:人生苦難重重。M.斯科特·派克讓我們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當漫長。但是,它沒有讓我們感到恐懼,相反,它帶領我們去經歷一系列艱難乃至痛苦的轉變,最終達到自我認知的更高境界。
(美)M.斯科特·派克 ·倫理學 ·16.4萬字
馬克斯·韋伯是當代西方影響最大的思想家。他的這本書,反映了韋伯思想的總趨勢。被西方學術界公認為世界名著。
(德)馬克斯·韋伯 ·倫理學 ·14.5萬字
本套叢書由著名院校著名學者傾心撰寫,旨在提高國民的人文素質,普及社會科學知識。此系列書涵蓋一級學科共24種,每種書均包括學科產生背景、研究對象、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學科價值及學科發展到今天的一些前沿問題。做為學術普及讀物,此套叢書獲首屆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2005)、全國輸出版優秀圖書獎(2004)、全國青年優秀讀物一等獎(2003)、國家圖書獎提名獎(2003)、全國優秀暢銷書獎(2002);被列為全國新書目推薦閱讀圖書(2005)、國家教育部、新聞出版署、團中央等單位聯名推薦閱讀圖書(2004)、全國大部分省市新聞出版局及部分企事業單位推薦圖書(2003)。
何懷宏 ·倫理學 ·13.3萬字
《論人類不平的起源和基礎》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進行翻譯。譯文尊重盧梭當年應第戎學院征文而執筆的寫作原意和部分詞匯的專業用法,更加精準流暢。開篇導讀,幫助讀者對盧梭以及對這部著作進行一個提綱概括式的了解,減輕名著入門難的障礙。本版《論人類不平的起源和基礎》新增盧梭當時于論文寫成后又添加的19個補充注釋,使讀者更加全面的了解盧梭在寫作過程中的哲學思辨,延伸的知識也令本著作更加立體。還收錄當年日內瓦著名博物學家博納(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筆名寫信反對《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后,盧梭親自雄辯答復博納質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經典版本。
(法)雅克·盧梭 ·倫理學 ·8.1萬字
本書為美國靈性大師泰德·安德魯斯絕世力作,全球范圍內探討“前世今生”話題最重要的作品。作者圍繞“人真的有前世輪回嗎”這一問題,深入探討了“人死了以后,靈魂去了哪里?”“為什么有些人會在你的今世出現?”“你們前世究竟有著怎樣的關聯?”“怎樣找到靈魂的另一半?”“潛意識里究竟隱藏著什么?”“如何走進你的前世?”“打開前世會對你的今生有何幫助?”等問題,對于想要了解前世輪回,想要深入探索自我內心世界的人來說,本書絕對不容錯過。
(美)泰德·安德魯斯 ·倫理學 ·6.2萬字
《倫理學》一書是斯賓諾莎的主要著作,他的哲學思想基本上都表述在這本書中。他寫這部著作花費了十多年的功夫,從1662年寫起,到1675年才完成。斯賓諾莎的世界觀是在尼德蘭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急劇發展的時期形成的,反映了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他的哲學思想應該看作是對資產階級自由的論證。
(荷蘭)斯賓諾莎 ·倫理學 ·16.6萬字
此書是中國第一本倫理學史著作。作者先在緒論中將倫理學與修身書、倫理學史與倫理學進行區分,正文中又把中國倫理學史分為先秦創始時代、漢唐繼承時代和宋明理學時代三個時期,對各個時期倫理學說之淵源進行考察,而后分別論述倫理學家之思想,實為中國倫理學史的奠基之作。
蔡元培 ·倫理學 ·6.6萬字
2006年一次社會大調查,題目是“老年父母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調查對象是隨機抽取的10000對老年夫婦。在“老年父母最希望兒女為自己做的事情”一欄中,98%的老人都選擇了“抽時間多陪陪父母”這一選項,而選擇“給父母大量的生活和消費費用”的僅占不到1%。在“最希望過的日子”一欄中,竟有87%的老人選擇了“和兒女一起吃團圓飯”這一選項,而選擇“外出旅游”的不到10%。理由是跟兒女在一起時心情最愉快。
裴鈺 ·倫理學 ·15.8萬字
《了凡四訓》融入儒、釋、道三家的智慧精華,是一部勸人為善的書,書中所講的內容非常適合普通百姓閱讀。《了凡四訓》是明代儒者袁了凡先生為教育自己的子孫而作的四篇家訓,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數十年的學問修養,揭示了命運的原理和改變命運的方法。這四篇家訓分別為《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和《謙德之效》。這四篇文章分別來自袁了凡先生不同時期的著作,其中《立命之學》是袁了凡晚年為訓誡兒子而作的,初名《戒子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是他早年著作《祈嗣真詮》中的兩篇。《謙德之效》則取自他晚年所作的《謙虛利中》篇。清人編纂的《丹桂籍》將這四篇文章題名為《袁了凡先生四訓》,后世遂以《了凡四訓》流傳。《了凡四訓》蘊涵著豐富的歷史經驗和人生智慧,不僅可以提升個人的道德修養,而且對于世道人心、社會風氣的樹立,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了凡四訓>讀本》分原文、注釋、譯文、解讀等部分,對其主要內容做了全新解讀。
紀華傳編著 ·倫理學 ·10萬字
“股神”巴菲特認為,判定任何特定公司是否具備競爭優勢在于它是否擁有寬廣的、可持續的“護城河”。圍繞“城堡”挖掘的“護城河”將競爭者擋在“城外”,從而保證公司的利潤。該理念同樣適用于個人:人生就像一家公司,要想經營好這家公司,打造“護城河”,就要建立自己的核心優勢。《人生護城河:如何建立自己真正的優勢》通過以始為終、思行合一、高度透明、多點支撐四個理念以及基于這些理念所開展的實踐闡述如何經營人生有限公司。以始為終是指要有終局思考力,學會站在未來看今天,從而找到“對的事”,并堅持做一輩子。思行合一就是要明確支配自己行為的理念,繼而不斷地踐行。高度透明是指要經常談失敗、談焦慮、談坎坷,勇于發現自己的不足,時刻與外界交換“能量”,從而提高自己。多點支撐就是要在追求財務自由和精神自由的路上多尋找其他支點,以使人生之路更加寬闊。通過踐行以上理念,我們可以建立自己真正的優勢,獲得個人成長的方法論和策略,進而打造“護城河”,掌控自己的人生。
張輝(@輝哥奇譚) ·倫理學 ·14.9萬字
《秘密之書:赫爾墨斯智慧秘典》是一本能夠幫助人們了解與運用宇宙規律的書。它是古埃及赫爾墨斯哲學智慧的結晶,以簡練的文字明確地闡述了宇宙運行的七大原理,心智原理、對應原理、振動原理、極性原理、律動原理、因果原理以及性別原理。書中的赫爾墨斯教導能夠幫助我們覺察自己——“知己”,了解宇宙與生命的真相——“知彼”,并因此而“不殆”。它為我們提升個人心靈層次提供了智慧的洞見,以及訣竅與方法幫助我們在紅塵俗世中“駕馭自己的情緒,主宰自己的人生”。
(美)三位入門者 ·倫理學 ·10萬字
歷代家書家訓非常豐富,但是整理成著作且有規模的卻并不多。清朝名臣張英的《聰訓齋語》便是深藏在《四庫全書》中的一本頗有價值的家訓,此書深得曾國藩的推崇,可惜世人只知“六尺巷”這個著名的故事,卻不知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所著的《聰訓齋語》。《聰訓齋語》原書分為“立品”“讀書”“養身”“擇友”四綱,其下又各分三目,但常有混雜,分類不是特別清晰,編者將其按立品、讀書、修心、養身、怡情、持家、交友七個主題重新編排,對原文進行注釋、翻譯和評析。希望這位深得康熙皇帝喜歡、又深受曾國藩推崇的賢臣張英的家訓智慧能夠對廣大讀者帶來教益。
(清)張英著 劉超評注 ·倫理學 ·11.8萬字
《道德客觀性及其限度:倫理學與政治哲學的邊界問題研究》講述我們生活在一個價值碎片化的時代,當代哲學家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尋求道德客觀性,但都陷入理論困境之中。這說明倫理生活包含有無法合理解決的價值沖突是我們必須接受的事實,而不是為了理論的一致性而應該清除的東西,從而要求倫理學調整對自己的本性與限度的理解,重新思考倫理學與形而上學以及與政治哲學的邊界與關系問題。
王艷秀 ·倫理學 ·15.8萬字
一直到19世紀末,倫理學與規范倫理學是同一概念。1903年,摩爾的《倫理學原理》出版,宣告了另一種倫理學即元倫理學的誕生。爾后半個多世紀,元倫理學在西方倫理學王國一直居于主導地位。20世紀60年代以后,隨著美德倫理學的興起,以及道德心理學研究的復興,倫理學研究呈現出了規范倫理學、美德倫理學與元倫理學鼎足發展的局面。而由摩爾所倡導的元倫理學研究的哲學意義,仍然是當代倫理學大家關注的重心。正是基于這個原因,摩爾的《倫理學原理》才被列選為20世紀前半葉第一部倫理學經典名著。
(英)G.E.摩爾 ·倫理學 ·16.3萬字
世界變化如此之快,以至于我們很難知道該如何思考我們應該做什么。在科學進步到來之前,我們還沒來得及思考它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新的道德困境正在出現。機器人可以為他們的行為負責嗎?人工智能能預測犯罪活動嗎?我們應該用藥品來改善我們的親密關系,還是減少犯罪?人工智能在未來能否替代人類醫師?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往往不能依靠直覺迅速做出判斷,因此我們也很困惑。大衛·埃德蒙茲組建了一個哲學特別工作組來應對這些挑戰。29位哲學家撰寫了引人入勝、發人深省的文章,內容涉及今天和明天的生活——出生和死亡、健康和醫學、大腦和身體、愛情與友誼、錯誤和正義、動物和環境。當你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未來看起來不會一樣。
(英)大衛·埃德蒙茲編著 ·倫理學 ·14.6萬字
當今社會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化、多元化,高新技術和產業變革深刻影響著時代發展,也強烈沖擊著社會倫理關系和人們的道德生活。在多元力量的作用下,青年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倫理道德狀況也悄然改變。未來的道德養成模式、道德教育理念和方式也應積極改變。以發展的理念看待道德,幫助青年人建構自身的道德人格以安身立命,培植出對人類與世界的終極關懷的情懷,以實現知識階層的社會擔當,用自身的道德發展推進社會道德發展是應對時代倫理道德之變的有效路徑。
劉波 ·倫理學 ·17.2萬字
《倫理與文明》是全面介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公民道德建設問題的連續出版物(集刊),由山東省委黨校山東省倫理學與精神文明建設基地主辦。本輯分為五個部分,既有對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西方現代倫理思想、儒家道家思想等基礎理論的分析,也有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態文明建設等實踐的探索,對于深入探究中西方的倫理學基礎理論、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社會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解決現實道德問題等。
賈英健主編 ·倫理學 ·14.6萬字
《后現代道德》不是一部通常意義上的倫理學專著。利奧塔沒有專門探討道德原則、道德規范、道德權力、道德義務等道德領域的重要問題,毋寧說他的后現代道德是在寬泛意義上的“行為準則”,而且這樣的行為準則并不具有實踐理性的普遍有效性。利奧塔選取“流變”“市場”“速度”“信息”“資本”“多媒體”“制度”等主題,聚焦“文化市場”“大都市”“想象博物館”“平面藝術”“無聲音樂”“海灣戰爭”“后分析哲學”等問題,力圖反映文化人、藝術人、媒體人、政治人、哲學人的后現代行為準則:堅持異識。快速變化的后現代社會并不妨礙人們再現生活、享受生活。所謂后現代道德,就是一種“審美的”快感。利奧塔試圖讓讀者以充滿好奇、焦慮、驚訝、驚嘆的兒童心境去閱讀后現代傳說,從而設法改變以往那種追求清晰嚴密的哲學寫作方式。
(法)讓-弗朗索瓦·利奧塔 ·倫理學 ·12.6萬字
世間萬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都是黑與白、好與壞、善與惡、美與丑的調和,生而為人的我們亦如是。當我們無法接納自己的陰影部分時,就會活在假想的面具下,心理的天平就會失衡,痛苦便油然而生。當我們能夠敞開心扉,與自己的不完美特質握手言和——擁抱自己的恐懼與弱點時,我們就對所有人、對整個世界敞開了心扉,并讓真實的自己獲得成長。生而為人,我們需要為了更好的生活不懈努力,卻也可以在疲憊時幫助自己卸下盔甲;我們需要鼓勵自己保持積極的狀態,卻也可以在沮喪時允許自己掩面哭泣。我們不需要成為多么完美的人,只需要成為完整的自己,而完整就意味著光明與黑暗共存。一切也如榮格所言:“唯有從容接納黑暗的人,才有資格享受光明。
米蘇 ·倫理學 ·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