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依法治國與依法治教相關理論為切入點,圍繞大學生的主體身份,精心選取與大學生校園生活密切關聯的重點法律知識,以解決學生實際需求為導向,致力于打造大學生德法兼修的思政教育教學體系,有力提升思政教育和法治教育為主題內容的針對性和教學方式的實效性,在全面推進大學生學法知法守法尊法的同時,有效引導大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本書作為法治教育教學專著,適合廣大高校教師與學生閱讀借鑒,具有很強的參考性、指導性。
倪皓 ·教育 ·17.1萬字
本書用十個章節的內容,系統地為讀者講述大學生就業形勢與程序、角色轉換與職業生涯規劃、職業能力與職業素質、就業觀念與就業心理、就業準備與求職技巧、大學生職業發展、大學生求職權益維護、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新時代大學生創新創業、大學生創業實用技能等知識點。希望讀者通過閱讀本書,幫助大學生熟練掌握大學生創新創業所需的實戰技能,對大學生個人的發展及工作能力的提升起到積極作用。
劉韌 ·教育 ·16.9萬字
本書對高校德育教育引入傳統文化的策略進行研究,在明確傳統文化與高校德育相關聯的基礎之上,探討了中國傳統文化在大學生德育教育中的科學利用,并對高校德育主體訴求、高校德育機制與理念的創新、高校德育模式方法與形式的創新進行闡述,探索了中國和諧傳統與現代德育目標的構建、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與現代德育內容的構建以及中國傳統文化與德育教育相融合的原則和路徑。希望本書所研究的課題能夠為高校德育教育引入傳統文化提供一些具有操作性和實踐性的建議。
肖兵 ·教育 ·17.4萬字
本書從為讀者提供實戰化啟發角度出發,系統化地為讀者講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理論研究、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互聯網+”視域下思政課教育教學原則與理念、“互聯網+”視域下思政課教育教學模式與方法、網絡環境下學校思政教育平臺的拓寬研究、網絡環境下學校思政教育隊任建設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代化發展、智能手機載體建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主題網站建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基于云課堂的教學模式研究、高職思政云課堂教學研究等知識點。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將熟練掌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需的實戰技能,對個人工作能力提升及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李宗艷 ·教育 ·15.3萬字
本書是一本關于新媒體高校德育教育創新的專著,新媒體對高校的影響力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新媒體既影響到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也影響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發展。本書從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德育的形態角度著手,通過分析新媒體的應用,主要講述了當前新媒體時代對高校德育教育所產生的影響,探索新媒體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創新實施路徑,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創新尋找全新方向,從而實現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一直以來,我國高校對于德育教育都很重視。本書適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員參閱。
沈紅蘭 曾舒珩 白博 ·教育 ·17.6萬字
本書是一本關于教育管理方向的專著,從高校教育管理基礎介紹方面著手,通過研究教育管理理念與其思維創新,對高校教育管理進行了分析。本書主要針對教育管理功能、學生管理理念與方法和教學管理理念與方法,還對新時代教育理念變革中的師德建設提出了一些建議;旨在摸索出一條適合現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創新的科學路徑,幫助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在應用中運用科學方法進行工作創新,進而提高教育管理效率,對高校教育管理的應用創新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談穎 呂楊 沈嘉怡 ·教育 ·18.6萬字
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正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學習方式。本書是關于人工智能時代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模式研究的書籍,首先從人工智能與高職學生管理入手,介紹了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基礎、高職學生管理機構與隊伍建設等內容,方便讀者快速了解人工智能時代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其次,探討了高職學生管理的制度、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管理的理念、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管理模式的創新與發展等內容,幫助讀者深入理解高職學生管理模式;最后,闡述了大數據時代的高職學生教育管理、人工智能時代下的高職人才培養,隨著時代的發展,高職學生教育管理的模式也在不斷創新。本書內容詳實,對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模式的研究有一定的價值。
傅田 趙柏森 許媚 ·教育 ·17.7萬字
新時代新使命,高校德育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校德育要面對新形勢,迎接新挑戰,尋求新路徑,達到新境界。探索“怎樣培養人”,做到育人思維創新、育人內容創新、育人環境創新,提升德育品質,培養學生做到知行合一,實現鑄魂育人的教育宗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高校德育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書從高校德育教育的角度出發,具體闡述新時代德育的內容。首先分析了高校德育的基礎知識、高校德育文化的構成及體系;其次講述了高校德育的理念機制創新、方法創新及隊伍建設創新;最后分析了高校德育的環境、實踐途徑及文化與德育的價值等內容。
唐雪梅 婁瑩 段曉聰 ·教育 ·16.7萬字
本書屬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著作,由新媒體的概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的影響、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影響、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和原則、新媒體時代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實效性對策、新媒體時代下優化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內容、新媒體時代下優化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模式、新媒體文化視角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新媒體時代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時代下做合格大學生、新媒體時代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等部分構成,全書主要研究新媒體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對從事高校思政教學的研究學者與工作者有學習和參考的價值。
王逸文 劉曉明 鄔瓊 ·教育 ·15.2萬字
為適應新時期社會發展的需求,在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德育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大學生德育教育現狀進行分析,找出德育教育的機遇和挑戰。教師要建立大學生德育工作體系,完成高校德育工作者研究的任務。教師要重視大學生德育管理,積極構建大學生管理模式,運用多種管理方法,加強大學生德育工作的改進和提高。德育工作在學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德育管理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和思想品質形式的規律,進行組織、協調、實施和評價的過程。在現代德育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構建一個相互銜接、補充、協同、配套的大德育工作機制勢在必行,并具有可操作性。
張潔 黃杉 閻程 ·教育 ·19.6萬字
本書選取戰略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運營管理等模塊等新文科案例,以本土化企業管理實踐為案例內容,聚焦于當前中國企業管理的現實情境,兼顧時代性和現實性。本書案例全部是真實的原創案例,每篇案例后面設置了啟發思考題,供分析案例之用。本案例集主要供MBA、EMBA、學術研究生等學習相關課程時使用,也可供案例學習和研究者,以及經濟管理類本科生在學習時使用,旨在突出培養學生理論聯系企業管理實際、運用理論分析和解決企業管理實際問題的能力,以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該案例吸收和借鑒了工商管理案例課程改革的研究成果,對推動高等學校經濟管理類課程教學改革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何波 宋加山主編 ·教育 ·10.7萬字
本書以高校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效果評價為什么評、誰來評、評價誰、評什么、如何評為基本思路,系統梳理了高校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效果評價的緣起和發展歷程,并結合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特點,從學理上分析了高校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效果評價的基本原則,從“學”的效果和“教”的效果兩方面探討了高校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效果評價的主要內容、評價主客體、評價方法等。本書對高校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效果評價的理論研究及教學實踐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彭文英等 ·教育 ·20.9萬字
本書第一章到第四章闡述系統梳理了勞動經濟理論、人力資本理論以及人力資源產業理論,為數字人才培養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詳細闡述了數字人才培育在技術創新、數據分析、網絡安全、數字產業化等多個領域的重要意義。第五章到第八章針對數字人才培育的歷史經驗與國際借鑒,本書從技術驅動、跨界融合、戰略引領三個角度進行了深入探討,并總結了國際上的先進教育理念和多元化教育模式。在此基礎上,書中提出了數字人才培育機制與數字人才培育實施路徑部分,并對數字人才的未來展望與挑戰進行了深入探討,提出了應對策略和建議,為數字人才培養的長遠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參考,適合作為政府、國企等數字人才培養參考用書。
馬杰 肖忠海 陳耿宣 張蓉蓉 ·教育 ·19.9萬字
本書基于當前創新創業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以人為中心的教育哲學基礎上,重新梳理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的相關理論,根據已有的理論資源觀察了解高校創新創業教師如何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精神和思維,根植創業者精神的過程,并呈現當下雙創課堂中師生互動場景。本書結合師生深度訪談的結果,提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教學體系建設的對策建議,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理論分析、課堂深描、深度訪談和對策建議等,共分為8章,分別為緒論、理論概述與文獻綜述、創新創業課程教學機理研究、雙創課程教學課前準備案例分析、雙創課堂教學過程深描與解釋、雙創課堂教學的課后訪談與分析、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對策與建議、結論與展望。
羅匡 ·教育 ·12.6萬字
本書是由MPA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處組織編寫的,對MPA5年來發展的總結,含有各個MPA教育院校對近年來MPA教育的各種資料,包含教育計劃,培養目標,培養方案等等,并且著重介紹了各自院校MPA教育的特點和今后發展的方向。該書是MPA教育資料集大成者,可以為各個MPA教育院校提供參考。本書合計80多萬字,囊括了幾乎所有的MPA教育院校的教育經驗和總結。
全國公共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 ·教育 ·80.9萬字
本書就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心理、社交心理等方面的內容做了系統,詳盡的分析,并給出許多典型案例進行講解。通過案例分析的方式幫助大學的學工隊伍改進心理工作方法,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排除困擾、平衡情緒、提高認識、激勵意志,以實現提高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增進身心健康、促進良好心理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全面發展。本書適應了當前大學生心理教育的需要,針對當代大學生心理進行的工作方法探索和實踐,是有理論和現實基礎的,內容以成功的大學生心理輔導案例進行分析詮釋,具有較高的說服力和教育意義。
周明 ·教育 ·6.7萬字
本書首先著眼于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在其引領下開展高校思政教育。高校學生是國家建設和發展的棟梁,他們所認可的價值觀會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我國的發展,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須加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有關的內容,這樣才能培養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其次,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信息時代的到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在互聯網視域下,只有充分利用好互聯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優勢所在,將思想政治教育與互聯網的發展相結合,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質量得到提升,才能為我國培養出更多合格的人才。最后,本書汲取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研究將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滕興光 ·教育 ·16.9萬字
《和諧師生關系視域下的高校思政課研究》一書集中了作者近20年在高校從事學生管理工作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一些心得體會與研究成果,主要內容包括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困境成因、對策與保障機制研究,高校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研究,師生交流機制的建立與優化研究,高校新生入學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與推進文化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研究,和諧校園建設研究等。
洪富忠 ·教育 ·15.9萬字
本書由17篇論文組成,其中16篇是廣西民族大學歷史系本科生與學科教學(歷史)專業碩士生的論文,內容涉及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批判性思維、深度學習、主題教學、教師專業閱讀、紅色研學、史料教學、問題教學、大概念教學、課后作業等。有的旨在闡發舊題新知,有的重在探究時題新意,有的則從小處精研以窺斑見豹,有的從大處立論以廓清迷思。它們共同的特征是在尊重學情的前提下,運用適宜的理論或方法,著重對學生“思想技術”的培養,進而臻于“立德樹人”的目標。本書從不同角度論述歷史學科教學的特點和方法,具有現實意義。
滕蘭花主編 ·教育 ·19.5萬字
為人父母是勞心勞力的一份工作,但它很少得到政府的支持。父母不得不在孤立無援的狀態下工作,得不到認可或補償。育兒行業沒有代表其利益的組織,在研究和開發方面幾乎沒有任何投入。在《為人父母的陷阱》一書中,希爾杰解釋了這種低效、不公平和令人沮喪的狀況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我們可以做些什么。父母對子女的養育不僅限于照顧,而是必須幫助孩子培養在當今社會中生存所需的技能。然而,即便是富有愛心的父母,都沒有接受過技能發展方面的培訓;許多人想尋求幫助,又無力承擔費用。這種情況加劇了不平等,大大減少了孩子日后成功的機會。我們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希爾杰認為,政府應當提供協助父母的綜合計劃,從而減少而不是增加對父母的要求。
(美)納特·G.希爾杰 ·教育 ·18.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