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4評論

第1章 太陽傷寒表實證

王××,男,四十二歲,某廠干部。

患者于昨夜發熱,體溫38.9℃,今晨來診仍發熱,頭痛,頸項強直,肢體酸楚而痛,流清涕,心泛欲嘔、食減而不渴,脈浮緊、舌苔薄白。此系風寒傷及太陽膚表所致。 《內經》云“其在皮者、汗而發之”,照仲景法,當以辛溫發散以解表邪,擬麻黃湯加味主之。

麻黃6克 桂枝10克 杏仁10克 法夏6克 防風6克 甘草6克 生姜3片囑溫服而臥,取汗自愈。殊料病者家屬畏忌麻黃一藥之溫,恐燥熱傷津,自行將藥中麻黃減除,服一碗,未得汗。

見其躁煩,熱勢反增,體溫升至39.7℃。繼服第二碗,則頭痛如裂,身痛如被仗,惡寒較昨日更甚,疑為藥不對癥,邀余急往診視,脈來浮緊急促,苔白膩,呼痛呻吟,雖言失治,幸喜表寒癥型未變,釋明其意,即囑仍用原方,萬不能再去麻黃。經照方服藥二次后,溫覆而臥,稍頃汗出熱退,表邪解,遂得脈靜身涼而愈。

按:世有畏麻、桂如蛇蝎者,以為其性溫而易傷津化燥,不知表寒實證無麻黃之辛散,何以開發腠理,驅邪外 出。無桂枝之溫通,何以助陽溫經而散寒囗不畏邪之傷于人,而畏藥性之辛溫,實為姑息養奸之弊也。蓋用藥不在醫家之喜惡,而在于審證之明確,有是證用是藥,用之得當則 藥到病除。用之不當,易變化莫測。陽熱偏勝者,辛溫固不宜用,營血不足,里虛內傷等證,亦不宜汗。倘確屬寒邪束表之癥,當用而不用,反以清涼苦寒抑其熱,勢必助邪傷正,表寒不解,熱勢更張,斯時宜以麻桂等劑因勢利導,驅邪外出,切勿坐失良機而至表邪傳里為患,此乃祛邪即所以扶正之法也。

麻黃開玄府,通達腠理。桂枝辛溫通陽,助其疏泄。杏仁利肺氣,降逆平喘,甘草保中氣而生津液。方藥化合,專發太陽傷寒膚表之汗,效如桴鼓。然服此方,一、二碗后,覆臥得汗即可,不必盡劑,更勿令其大汗淋漓以致傷津而耗氣。俗云“方是死方,法是活法”。欲求其效,宜潛心鉆研意旨,無異于(钅盧)錘之非易也。

品牌:匯聚文源
上架時間:2015-12-27 01:21:38
出版社:北京匯聚文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本書數字版權由匯聚文源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龙江省| 精河县| 会昌县| 益阳市| 吴川市| 石屏县| 枣强县| 罗城| 咸丰县| 晴隆县| 浪卡子县| 枣强县| 眉山市| 忻城县| 新绛县| 资阳市| 板桥市| 宜君县| 蓝山县| 宜兰县| 东辽县| 宕昌县| 工布江达县| 上林县| 广州市| 安福县| 固安县| 新绛县| 罗定市| 嘉兴市| 昭苏县| 咸宁市| 辽阳市| 都兰县| 闽清县| 北碚区| 仁布县| 夏邑县| 博罗县| 甘孜县| 张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