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章 小兒時疫痢(小兒志賀氏桿菌性痢疾)

  • 吳佩衡醫案
  • 吳佩衡
  • 1053字
  • 2015-12-27 01:21:39

張小妹,女,一歲,于1961年8月19日園發熱一日,腹瀉十多次,糞便帶紅白粘液,經昆明市紅十字會醫院診斷為“菌痢”收住兒科病房治療。

據入院病歷所載,患兒發育較差,營養中等,未出牙,前囟未閉合,頸部淋巴可觸及。咽喉、心、肺及腹部未見異常,體溫攝氏39℃(肛表)。8月20日血象,紅細胞340萬/立方毫米,血色素66%,白細胞總數5300/立方毫米,中性68%,淋巴27%,單核3%。8月22日大便培養報告檢出志賀氏痢 疾桿菌。8月23日起用氯霉素治療。8月24日加用多粘菌素,并內服清熱解毒止痢中藥。但腹瀉不止,體溫仍在39.5℃左右(肛表)。8月28日血象,紅細胞315萬/立方毫米,血色素60%,白細胞總數1 3,600/立方毫米,中性68%,淋巴30%,單核2%。病孩住院十日,經用多種抗菌藥物及中藥治療,仍未見好轉,于8月29日邀余會診。

當日下午診視,見患兒臥床,正在輸液,面赤身熱,體溫40.5℃(肛表),衰弱無神,唇口干燥,眼瞠凹陷。但見其母頻頻喂飲,時聞啼聲,氣息低弱,不思乳食,自汗出,稍動則易驚怖。詢及今日大便已瀉十余次,每次便量不多,紅白粘液混雜,小便短少。指紋色赤而浮,舌苔粉白。此系內傷飲食,復感表邪,表證不解,邪氣又陷入陽明,遂成太陽陽明合病下痢之證。如過早施用清熱止痢及苦寒瀉下之劑,易傷里氣,若表邪深陷,則痢無止期。此證已屬二陽合病,當以解表兼以升提陷入陽明經邪之法治之。建議暫停前面所用中西藥物,擬桂葛湯一劑。

桂枝10克 葛根10克 杭芍6克 生姜2小片 小棗3枚 甘草3克

當晚喂服二次,至夜有微汗出,身熱稍退,體溫39℃(肛表)。次晨又煎服第三次,日內照方服完二劑。每次喂藥后片刻,均有熱汗徐徐外出。于30日晚體溫已降至37.8℃(肛表),大便終日未見瀉利。

9月1日復診。體溫37.2℃(肛表),大便解二次,已為糞質,色黃而溏薄,未見膿血狀物。據其母所訴,患兒熱 退之后已不再發驚,能安靜熟睡,稍進乳食。此時雖然發熱已退,腹瀉已止,但見面色轉淡,嗜臥無神,指紋色淡僅隱隱可見,口唇回潤,干渴之狀已不見,舌苔薄白轉潤。此系病邪已退,中焦脾胃虛弱,須當調補中氣,健運脾胃以善其后,擬歸芍理中湯加味治之。

潞黨參10克 炮姜6克 肉桂5克 當歸6克 杭芍5克 白術6克 砂仁3克 公丁7粒 甘草3克

上方連服三劑,9月4日診視,患兒于服藥后第二、三兩日,均未解大便,一切情況尚好,今日則大便二次,色黃微溏,體溫已平,精神轉佳,乳食如常。9月1日和5日曾各取大便標本做病菌培養,均未檢出痢疾桿菌,遂調理數日,痊愈出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泽县| 峡江县| 鹤壁市| 霍邱县| 怀化市| 青海省| 香港 | 阳朔县| 民和| 松溪县| 平度市| 达拉特旗| 南投县| 尉氏县| 扎兰屯市| 平南县| 宣威市| 长丰县| 宁津县| 明光市| 彩票| 怀集县| 呼伦贝尔市| 尚义县| 陕西省| 永靖县| 汨罗市| 红安县| 繁峙县| 莱西市| 明水县| 岫岩| 资溪县| 吉木乃县| 大庆市| 青河县| 吉木萨尔县| 苍南县| 丰原市| 兴隆县|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