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男,年二十歲,住四川省會理縣南街。于1924年2月患春溫病三日,脈來浮數(shù),發(fā)熱微惡寒,頭疼體痛。
面垢,唇赤而焦,舌苔白而燥,尖絳,渴喜冷飲,小便短赤。
此系春溫病邪熱內(nèi)壅,外有表邪閉束,遂成表寒里熱之證,以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主之。
麻黃12克 生石膏30克(碎,布包) 杏仁10克 甘草6克
服一劑后,俄而汗出淋漓,脈靜身涼,霍然而愈。
曾××,男,年二十歲,住四川省會理縣南街。于1924年2月患春溫病三日,脈來浮數(shù),發(fā)熱微惡寒,頭疼體痛。
面垢,唇赤而焦,舌苔白而燥,尖絳,渴喜冷飲,小便短赤。
此系春溫病邪熱內(nèi)壅,外有表邪閉束,遂成表寒里熱之證,以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主之。
麻黃12克 生石膏30克(碎,布包) 杏仁10克 甘草6克
服一劑后,俄而汗出淋漓,脈靜身涼,霍然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