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春溫病少陰熱化證
- 吳佩衡醫案
- 吳佩衡
- 345字
- 2015-12-27 01:21:39
吳××,昆明人,住昆明市繡衣街,有長子年十五歲,于1921年3月患病延余診視,發熱不退已十一日,面紅唇赤而焦,舌紅苔黃而無津,虛煩不得臥。食物不進,渴喜冷飲,小便短赤,大便不解,脈來沉細而數。查其先前所服之方,始而九味羌活湯,繼則服以黃連、梔子、連翹、黃芩、銀花、象葉、薄荷等未效。此系春溫病誤以辛溫發散,又復苦燥清熱,耗傷真陰,琊熱內蘊,轉為少陰陰虛熱化證。擬黃連阿膠雞子黃湯治之。
黃連10克 黃芩12克 杭芍24克 阿膠10克(烊化兌入) 雞子黃2枚
先煎芩、連、芍藥為湯,稍涼,兌入已烊化之阿膠,再攪入生雞蛋黃二枚和勻而服。
服一劑后即得安靜熟寐,煩渴已止,唇舌轉潤,脈靜身涼。繼以生脈散加生地、玄參、黃連。
米洋參1 0克 寸冬15克 五味子5克 甘草6克 黑玄參10克 生地12克 黃連5克 上方連進二劑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