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44評論

第1章 前言:氣血充盈病無蹤

我們的生命靠什么來支撐呢?

聽聽這些耳熟能詳的話吧,不經意的說法,恰恰是萬古不易的真理:

“人活一口氣”“人就活個精氣神兒”“氣息奄奄”“血肉之軀”“血氣方剛”等等,這些都說明了什么呢?恰恰說明了氣血的重要性——氣是生命最本質的體現,血是生命最有力的支撐,氣和血構成了人體健康的能量和物質基礎。

一、氣血是我們的“命根子”

我們經常把生命比喻成一棵樹,也就是生命之樹,那氣血就是樹根。無論它生長在何處,它對生長的需求是一樣的,就是空氣、陽光和水,而氣血就是滋養生命之樹的陽光雨露。

人體生理活動是以臟腑為中心的,而臟腑必須獲得氣血的滋養,才能發揮其功能。

人體之氣,由腎中精氣、脾胃消化吸收而得的水谷精氣和肺吸入的清氣三部分結合而成,充盈全身,不斷運動而產生推動人體進行生理活動的動力。氣的活動能力強,人就會生機勃勃。人體臟腑與經絡等組織器官的一系列生理活動,都是氣推動和激發的結果,由此而促進機體的生長、發育。

人體體溫的維持,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的能量,都是氣的溫煦作用。氣具護衛肌表的作用,防御外邪入侵。血在脈管內正常循環而不會溢出脈外,是氣的控制、固攝作用之果。人體之血主要來源于脾胃消化吸收所產生的水谷精微。食物經過脾胃的消化吸收,化生營養和津液等精微營養能量物質成分,上輸心肺,通過心肺的氣化作用,轉化為血,再注之于脈,運行到全身。人體臟腑、經絡等一切組織器官無不由氣血供給,以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正如《素問·五臟生成篇》所云:“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這一切都說明,氣血是我們的生命之根。

二、氣血不足是“病根子”

幾千年來,中醫治病、防病的根本就是補氣血、通經絡。而現在,早在幾年前,在求醫治病的問題上就刮起了一股復古之風,我們越來越傾向于利用這些老祖宗遺留下來的老方子,如推拿、按摩、艾灸,就是依據古人發明的經絡學說演變而來。我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呢?這是因為世人在飽受西醫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的思維所帶來的痛苦后,傾向于標本兼治,祛病除根。這絕對是人類醫療史上的一大進步。

臨床實踐證明,百分之九十九的疾病都和氣血失調有關。

六氣運行從左而升,從右而降,升而浮,降而沉。這使五臟六腑之間的運動形成一個圓形的運動。假設氣有升而不降,如肺氣之升而不降,氣升至咽部則癢而咳嗽,咳嗽之劇,氣升之劇。

氣陷于下而不升,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呢?如脫肛,即直腸下垂,如胃下垂、肝下垂、腎下垂、子宮下垂等等,皆是氣陷于下而不升造成的。從西醫學的觀點看,這是由于維系各臟器的肌肉韌帶無力固定臟器所致。

假若血不行,不通,氣也是難通的。氣為血母,血為氣帥。血為氣的載體,氣為無形之質必定依賴載體運行,當血出現瘀滯,結成塊時,必然阻礙氣的運行。如跌打傷痛癥,痛如針刺,瘀血阻絡,脈道運行不暢,不通則痛。如道路受山石阻塞,一定得通,搬掉山石,或炸開山石,才能順利通過。

所以說,治療疾病,得先調理氣血,把氣的升降浮沉理順了,病也就不藥而愈了。所以說,氣血不足是真正的病根,調理氣血萬病滅!

所以,不論是古人還是今人,不論你是有錢人還是普通百姓,不論你是男人、女人、老人、孩子,氣血對你都一視同仁,氣血足則身體安康,氣血失調則百病叢生。

三、調養氣血是養生的“慧根子”

當然,本書的目的絕不止于傳播理念,還教給大家調理氣血、益壽延年的手段。通過本書,還將告訴大家:

1.氣血有自己的表達方式,通過察言觀色就能輕松判斷自身的氣血水平。

2.五臟安康才能氣血充足,如何才能關愛我們的五臟。

3.細節決定健康,生活方式不健康是氣血失調的罪魁禍首。

4.氣血是最圣明的美容師,女人如何掌握讓美麗穿越時空的技巧。

5.食物是最好的醫藥,怎樣吃喝才能扶正祛邪。

6.人體就是仙藥田,如何通過鍛煉、按摩來疏通經絡。

關于氣血養生,雖然我們已經聽過或看過太多,但獨此一冊,從氣血調養入眼,從養生細節入手,以簡便易行為要,關注生活的方方面面,教會大家調養氣血、益壽延年的大智大慧。一旦您深入了解,就會發現長命百歲不是妄想,永葆青春不是夢想。

只要照書里所說的一招一式做下去,不生病誰都可以做到。

一旦你懂得傾聽身體深處發出的聲音,并善于掌握交流的技巧,那么你將是解救自己的觀音。

上架時間:2016-01-27 17:13:35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尔康县| 读书| 桂阳县| 比如县| 天镇县| 广丰县| 丘北县| 怀柔区| 武强县| 大庆市| 清远市| 醴陵市| 鹰潭市| 吴江市| 青冈县| 秦安县| 蓝田县| 东方市| 文山县| 方城县| 嘉禾县| 宜川县| 烟台市| 合山市| 沁水县| 仙居县| 河源市| 保山市| 枣阳市| 双桥区| 正蓝旗| 云林县| 乌鲁木齐县| 理塘县| 松原市| 娄底市| 博乐市| 工布江达县| 砚山县| 咸阳市| 博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