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

第1章

公諱國藩,字伯涵,號滌生,湖南湘鄉人,曾氏祖籍衡陽。國初有孟學公者,始遷湘鄉荷塘都之大界里,再傳至元吉公,族姓漸多,資產漸殖,遂為湘鄉人。

元吉公之仲子曰輔臣公者,公之高祖也。曾祖諱竟希,誥贈光祿大夫,妣彭氏,誥贈一品夫人。祖諱玉屏,字星岡,誥封中憲大夫,累贈光祿大夫。妣王氏,誥封恭人,累贈一品夫人。考諱麟書,字竹亭,湘鄉縣學生員,誥封中憲大夫,累封光祿大夫。妣江氏,誥封恭人,累封一品夫人。仲父諱鼎尊,早卒。叔父諱驥云,字高軒,以公官<貝也>封光祿大夫。星岡公以嘉慶戊辰年遷居白楊坪。公兄弟五人,女兄弟四人。公則竹亭公之長子也。

「辛未」嘉慶十六年,公生。

公生十月十一日亥時,時竟希公在堂,壽幾七十矣。是夜夢有巨蟒盤旋空中,旋繞于宅之左右,已而入室庭,蹲踞良久。公驚而寤,聞曾孫生,適如夢時,大喜曰:“是家之祥。曾氏門閭行將大矣。”宅后舊有古樹,為藤所纏,樹已槁,而藤日益大且茂,矯若虬龍,樹葉蒼翠,垂蔭一畝,亦世所罕見者。

「壬申」嘉慶十七年,公二歲。

竟希公孝友敦篤,為鄉里所敬。年七十,見曾孫,極欣愛之。

「癸酉」嘉慶十八年,公三歲。

公幼小時,狀貌端重。自初生至三歲,庭戶不聞啼泣聲。母江太夫人勤操作,不恒顧復。每日依祖母王太夫人紡車之側,花開鳥語,注目流眄,狀若有所會悟。

王太夫人尤奇之。

「甲戌」嘉慶十九年,公四歲。

六月,妹國蕙生。

「乙亥」嘉慶二十年,公五歲。

冬十月,受學于庭,誦讀穎悟,竟希公益鐘愛之。

「丙子」嘉慶二十一年,公六歲。

公在家塾,以陳雁門先生為公問字師。十月,竟希公薨,壽七十有四,葬西充山。公哭泣甚哀,執喪若成人。

「丁丑」嘉慶二十二年,公七歲。

竹亭公粹然儒者,屢應童子試未售,績學不怠,名其塾曰利見齋。課徒十馀人,訓誘專勤。公稟學于庭者凡八年。

「戊寅」嘉慶二十三年,公八歲。

八月,妹國芝生。

「己卯」嘉慶二十四年,公九歲。

是年讀《五經》畢,始為時文帖括之學。

「庚辰」嘉慶二十五年,公十歲。

五月,公弟國潢生,竹亭公笑謂公曰:“汝今有弟矣。”命作時文一道,題曰“兄弟怡怡”,公文成,竹亭公喜甚,曰:“文中有至性語,必能以孝友承其家矣!”

「辛巳」道光元年,公十一歲。

「壬午」道光二年,公十二歲。

五月,公弟國華生。

「癸未」道光三年,公十三歲。

「甲申」道光四年,公十四歲。

衡陽廩生歐陽滄溟先生凝祉與竹亭公友善,常來家塾,見公所為試藝,亟賞之。竹亭公請試以題,先生以《共登青云梯》命為試律。詩成,先生覽而稱善曰:“是固金華殿中人語也。”因以女許字焉。是歲,始從竹亭公至長沙省城應童子試。八月,公弟國荃生。

「乙酉」道光五年,公十五歲。

竹亭公設館同族家塾,曰錫麒齋。公從受讀《周禮》、《儀禮》,成誦,兼及《史記》、《文選》。

「丙戌」道光六年,公十六歲。

應長沙府試,取前列第七名。

「丁亥」道光七年,公十七歲。

「戊子」道光八年,公十八歲。

九月,公弟國葆生。

「己丑」道光九年,公十九歲。

竹亭公設館石魚之百魯庵,公從。

「庚寅」道光十年,公二十歲。

九月,公季妹生。肄業于衡陽唐氏家塾,從事汪覺庵先生。公姊國蘭出閣,適王氏,婿名鵬遠。

「辛卯」道光十一年,公二十一歲。

公自衡陽還家塾,冬月,肄業本邑漣濱書院。山長劉元堂先生,名象履,見公詩文,嘆賞不置,以為大器。

「壬辰」道光十二年,公二十二歲。

竹亭公以府試案首入湘鄉縣學。公從應試,備取,以佾生注冊,試罷還居家塾利見齋。

「癸巳」道光十三年,公二十三歲。

本年科試,入縣學。時公名子城,提督學政為岳公鎮南。竹亭公年四十有三,應童試十七次,始補生員,積苦力學,授徒家塾者二十年,至是深喜公之繼起而早獲售也。

十二月,歐陽夫人來歸。

「甲午」道光十四年,公二十四歲。

肄業岳麓書院,山長為歐陽坦齋先生。公以能詩文,名噪甚,試輒第一。是科領鄉薦,中式第三十六名舉人。(本科鄉式《四書》首題《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次題《武王纘太王、王季、文王之緒》,三題《智譬則巧也,圣譬則力也,出射于百步之外也》。詩題《賦得翦得秋光入卷來》。座主為徐公云瑞、許公乃安,房考官為張公啟庚。)

十一月入都。是歲始見劉公蓉于朱氏學舍,與語大悅,因為留信宿乃別。

「乙未」道光十五年,公二十五歲。

公寓長沙郡館,會試不售,留京師讀書,研究經史,尤好昌黎韓氏之文,慨然思躡而從之。治古文詞自此始。

「丙申」道光十六年,公二十六歲。

會試再報罷,出都為江南之游。同邑易公作梅官睢寧知縣,因過訪之。由清江、揚州、金陵溯江而歸。公久寓京師,窘甚,從易公貸百金,過金陵盡以購書,不足則質衣裘以益之。比歸里,陳所購廿三史。竹亭公問所自來,且喜且誡之曰:“爾借錢買書,吾不惜為汝彌縫,但能悉心讀之,斯不負耳。”公聞而悚息。由是侵晨起讀,中夜而休,泛覽百家,足不出戶者幾一年。

「丁酉」道光十七年,公二十七歲。

公聞瀏陽文廟用古樂,詣瀏陽縣,與其邑舉人賀以南等諮考聲音律呂之源流,留兩月乃歸。

過長沙,適劉公蓉與湘陰郭公嵩燾均在省城應試,相見歡甚,縱談今古,昕夕無間。留月馀,始各別去。公妹國蕙出閣,適王氏,婿名待聘。

十月,公生子,命名楨第。

十二月,公謀入都會試,無以為資,稱貸于族戚家,攜錢三十二緡以行,抵都中,馀三緡耳。時公車寒苦者,無以逾公矣!

「戊戌」道光十八年,公二十八歲。

正月,入都門寓內城西登墀堂。本科會試,欽派大總裁大學士穆彰阿公及朱公士彥、吳公文、廖公鴻荃。(欽命《四書》首題《言必信,行必果》。次題《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三題《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詩題賦得《泉細寒聲生夜壑》。)公中式第三十八名進士。房考官季公芝昌。同鄉中式者五人,寧鄉梅公鐘澍、茶陵陳公源袞,尤公至好。

四月,正大光明殿復試一等,殿試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朝考一等第三名,進呈宣宗,拔置第二名。

五月初二日引見,改翰林院庶吉士。公少時器宇卓牽,不隨流俗,既入詞垣,遂毅然有效法前賢,澄清天下之志。讀書自為課程,編摩記注,分為五門:曰“茶馀偶談”,曰“過隙影”,曰“饋貧糧”,曰“詩文鈔”,曰“詩文草”。

時有論述,不以示人。讀書務內自毖,亦性然也。中式后,更名國藩。

八月請假出都,與凌公玉垣、郭公嵩燾偕行。道出襄樊,舟次安陸,遇大風,鄰舟數十,鮮有完者,公舟獨無恙。

十二月抵家。曾氏自占籍衡陽以來,無以科名顯者,星岡公始督課子姓受學。

賓禮文士。公遂以是年成進士,入翰林,星岡公年六十,健在,后公官至學士,堂上猶重慶。至侍郎,星岡公猶及見之。京朝官無及其盛者。公之以翰林歸也,親友踵門而賀,竹亭公治酒款客。比酒罷,星岡公語竹亭公曰:“吾家以農為業,雖富貴,毋失其舊。彼為翰林,事業方長,吾家中食用無使關問,以累其心。”

自是以后,公官京師十馀年,未嘗知有家累也。

「己亥」道光十九年,公二十九歲。

正月,鄉里天行痘證大作,公季妹及子楨第皆染痘殤。季妹年十歲,楨第生甫十五月也。

四月,公至衡陽。

五月,至耒陽縣,謁杜工部祠堂,遂至永興。有曾紀詩者,執贄愿從事,公為書勖之以學。

六月,還至耒陽。舟行出昭陽河,至清泉縣之泉溪市,還寓石鼓書院,數日乃抵家。議修譜牒,清查源流。

八月,公由邵陽至武岡州,還至新化及安化縣之藍田市。

十月,抵家。公妹國芝出閣,適朱氏,婿名詠春。公弟國華出繼叔父高軒公為后。

十一月初二日,子紀澤生。是日啟行北上,竹亭公、高軒公送之長沙。

十二月,由漢囗行。次羅山縣,遇大雪,遂留度歲。是歲始為日記,逐日記注所行之事及所讀之書,名曰《過隙影》。公會試座師朱文定公士彥卒于位。

「庚子」道光二十年,公三十歲。

正月,由羅山啟行,至周家囗,換車入都。寓宣武門外南橫街千佛庵,與同年陳公源袞、梅公鐘澍聯課為詩賦。

四月,移寓淀園掛甲屯,十七日,散館。(欽命題“正大光明殿賦”,以執兩用中懷永圖為韻,詩題賦得“人情以為田”。取列二等第十九名,引見授職檢討。是科散館,改部屬者二人,改知縣者三人,馀皆留館。)

六月,移寓果子巷萬順客店,病熱危劇,幾不救。同寓湘潭歐陽小岑先生兆熊,經理護持,六安吳公廷棟為之診治。八月初,病漸減,始能食粥。

九月,乃大愈。欽派順天鄉試磨勘官。

十月,移寓達子營之關侯廟,與同年編修錢振倫同寓。

十二月,移寓棉花六條胡同路北。竹亭公入都,公夫人歐陽氏、公弟國荃、子紀澤從入都。

「辛丑」道光二十一年,公三十一歲。

正月元日,入大內,隨班朝賀。嗣是歲以為常。初十日,偕同鄉京官至淀園遞摺謝恩,為湖南岳、常、澧各處被水緩征,借給籽種。去歲大西洋英吉利國兵陷定海,宣宗命大學士琦善往廣東查辦。是月報英吉利攻破沙角炮臺,直逼虎門。

上通諭中外,授奕山為靖逆將軍,隆文、揚芳為參贊大臣,琦善革職。

閏三月,竹亭公出都還湘。

五月,梅公鐘澍在都病故。公為經理其喪,委曲周至。

六月,管理長沙府會館事。益陽胡公達源卒,公作誄詞挽之。

七月,皇上御門侍班。善化唐公鑒由江寧藩司入官太常寺卿,公從講求為學之方。時方詳鑒前史,求經世之學,兼治詩古文詞,分門記錄。唐公專以義理之學相勖,公遂以朱子之書為日課,始肄力于宋學矣。

八月,移寓繩匠胡同北頭路東。

十月,充國史館協修官。二十八日,偕同鄉京官遞摺謝恩,為岳州水災蠲免錢糧。公寓書善化賀公長齡,自陳其所學所志。

十一月十五日,公長女生,后適湘潭袁氏,婿名秉楨。公弟國荃肄業京寓,公為之講課。

「壬寅」道光二十二年,公三十二歲。

公益致力程朱之學,同時蒙古倭仁公、六安吳公廷棟、昆明何公桂珍、竇公序、仁和邵公懿辰及陳公源袞等,往復討論,以實學相砥礪。其為日記,力求改過,多痛自刻責之言。每日必有記錄,是為日課。每月中作詩、古文若干篇,是為月課。凡課程十有二條:一曰主敬,二曰靜坐,三曰早起,四曰讀書不二,五曰讀史,六曰謹言,七曰養氣,八曰保身,九曰日知所亡,十曰月無忘所能,十一曰作字,十二曰夜不出門。

是春,英吉利洋船駛入鎮江,沿江諸城多不守,和議成后,乃退出海囗。

七月,公弟國荃出都。公送之都門外盧溝橋,以詩為別。有句云:“辰君平正午君奇,屈指老沅真白眉。”公弟國潢生庚辰歲,國華生壬午歲,國荃字沅甫也。

「癸卯」道光二十三年,公三十三歲。

三月初十日,上御正大光明殿考試翰詹。(欽命題《如石投水賦》,以陳善閉邪謂之敬為韻。《烹阿封即墨論》,詩題賦得《半窗殘月有鶯啼》。)欽定一等五人:萬青黎、殷壽彭、張芾、蕭良城、羅衍。公列二等第一名。十四日引見,奉旨以翰林院侍講升用。

五月,考試差。

六月,欽命公充四川正考官,以趙楫副之。

七月,公第二女生。公出都,行至保定府,病暑不能食,扶病而行。

閏七月,行至西安。李公星沅時為陜西巡撫,延之署中,治醫藥,數日病漸愈,即啟行入蜀。

八月初四日,抵成都,接準吏部咨文,已于七月十五日補授翰林院侍講之缺,具呈四川總督寶興公代奏謝恩摺。(是科四川鄉試首題《不知言,無以知人也》,次題《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三題《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詩題賦得《萬點蜀山塵》。)揭曉得士宋文觀等六十二名,副榜十二名如例。

九月二十一日,由成都回節。

十一月二十日,抵都門復命,充文淵閣校理。

公居京師四年矣,宦況清苦,力行節儉,而遇窮困及有疾病死亡者,資助必豐。四川差竣,得俸千金寄家,為饋遺族姻之用。

「甲辰」道光二十四年,公三十四歲。

正月,陳公源袞之妻易安人病卒于京寓。其子遠濟生甫一月,公攜之宅中,雇乳嫗字養之,以次女許字之。

二月,侍班于文淵閣,贊經筵大典。

三月二十四日,移寓前門內碾兒胡同西頭路北。

四月,考試差。五月初十日,奉上諭:“翰林院自侍讀下,詹事府自洗馬以下,每日召見二員。”公于二十日召見勤政殿,派充翰林院教習庶吉士。

八月,新寧江公忠源以公車留京師,因郭公嵩燾求見公。江公素以任俠自喜,不事繩檢。公與語市井瑣事,酣笑移時。江公出,公目送之,回顧嵩燾曰:“京師求如此人才不可得。”既而曰:“是人必立功名于天下,然當以節義死。”時承平日久,聞者或駭之。江公自是遂師事公。二十八日,公第三女生,后適羅氏忠節公澤南之子,名兆升。九月,分校庶常館。

十二月初七日,上御門,轉補翰林院侍讀。公作字初學顏、柳帖,在詞垣兼臨褚帖。于詩則五、七古學杜、韓,近體專學杜,而于蘇、黃之古詩,溫、李之近體,亦最為致力。還書家中,訓勉兄弟,以立志有恒為本,作《五箴》以自警:一曰立志,二曰居敬,三曰主敬,四曰謹言,五曰有恒。公子紀澤是歲入家塾,塾師為長沙馮樹堂先生卓懷。

品牌:匯聚文源
上架時間:2015-11-10 19:32:31
出版社:北京匯聚文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本書數字版權由匯聚文源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仪征市| 汨罗市| 临颍县| 普兰县| 平定县| 北辰区| 铁岭市| 曲阜市| 华蓥市| 达孜县| 邵东县| 固镇县| 静乐县| 苗栗市| 河池市| 门源| 万山特区| 盐源县| 滕州市| 临城县| 文登市| 宁陕县| 郸城县| 西城区| 宜昌市| 庆安县| 西吉县| 黑龙江省| 麻栗坡县| 岢岚县| 礼泉县| 土默特左旗| 乌鲁木齐市| 彭泽县| 毕节市| 大荔县| 清涧县| 温宿县| 玉田县| 伊春市| 嘉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