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回鑾,奉旨兼署兵部左侍郎。
十一月十三日,領同鄉京官具摺謝恩,為水災州縣蠲緩錢糧。
十二月二十二日,禮部奏元旦禮節。朱批嚴飭禮部堂官,分別交部議處察議。
尋奉旨準予抵銷處分。
是年夏間,廣西賊匪大起,巨股數十。六月,逆首洪秀全與其黨楊秀清、蕭朝貴等起于桂平縣之金田村,為數最眾且悍。詔以向榮為廣西提督,起用林則徐為欽差大臣,馳赴廣西督剿,以前云南提督張必祿督師會剿,廣西巡撫鄭祖琛革職。既而林文忠公則徐卒于道,張武壯公必祿至潯州亦卒,詔以李星沅為欽差大臣,以周天爵署廣西巡撫。
「辛亥」咸豐元年,公四十一歲。
正月初十日,領同鄉京官具摺謝恩,為上年災區借給籽種。十四日,上祗謁慕陵,行初周年禮,禮部堂官悉從,公奉旨派留署辦事。
二月,上諭廣州副都統烏蘭太馳往廣西幫辦軍務。二十六日,公弟國潢出都還湖南。粵西賊勢益熾。
三月,上命大學士賽尚阿為欽差大臣,前赴廣西督師,以都統巴清德、副都統達洪阿為之副。初九日,公奏簡練軍實以裕國用一摺。奏稱:天下大患,一在國用不足,一在兵伍不精。近者廣西軍興,紛紛征調,該省額兵竟無一足用者,他省可推而知。當此餉項奇絀,惟有量加裁汰,痛加訓練,庶餉不虛糜,而兵歸實用。謹抄錄乾隆增兵,嘉慶、道光減兵三案進呈。疏入,召見,嘉其切中時弊,諭以俟廣西事定,再行辦理,疏留中。十四日,禮部奏請以宋臣李綱從祀孔子廟廷。時福建巡撫徐繼畬原奏稱李綱所著書有《周易傳》、《論語說》二種,公復查得綱所著《中興至言》、《建炎類編》、《乘閑志》、《預備志》各書,文淵閣著錄者《梁溪集》、《建炎時政記》二種。奉旨準其從祀,在先儒胡安國之次。
四月二十六日,公奏《敬陳圣德三端預防流弊》一摺。維時上孜孜求治,在廷臣僚,鮮以逆耳之言進者。廣西軍事日棘,賽尚阿公以端揆大臣出而督師,中外驚懾。公意欲為人臣者趨尚骨鯁,培其風節,養其威棱,遇有事變,乃可倚之以折沖捍患,不至畏葸退縮。公所陳多切直之語,疏入時,恐犯不測之罪。上諭:“曾國藩條陳一摺,朕詳加披覽,意在陳善責難,預防流弊,雖迂腐欠通,意尚可取。朕自即位以來,凡大小臣工章奏,于國計民生用人行政諸大端有所補裨者,無不立見施行;即敷陳理道,有益身心者,均著置左右,用備省覽;其或窒礙難行,亦有駁斥者,亦有明白宣諭者,欲求獻納之實,非徒沽納諫之名,豈遂以‘毋庸議’三字置之不論也?伊所奏,除廣西地利兵機已查辦外,馀或語涉過激,未能持平;或僅見偏端,拘執太甚。念其意在進言,朕亦不加斥責。至所論人君一念自矜,必至喜諛惡直等語,頗為切要。自維藐躬德薄,夙夜孜孜,時存檢身不及之念,若因一二過當之言不加節取,采納不廣,是即矯矜之萌。朕思為君之難,諸臣亦當思為臣之不易,交相咨儆,坐言起行,庶國家可收實效也。”欽此。
公是疏得奉優旨,時稱盛事焉。是月,李文恭公星沅卒于軍。
五月,詔授鄒鳴鶴為廣西巡撫。十八日,唐公鑒入都,召見十馀次,極耆儒晚遇之榮。二十六日,公奉旨兼署刑部左侍郎,次日具摺謝恩,并以前疏激直未獲咎戾,具申感激之意。
六月,賽尚阿公抵桂林,疏調江公忠源隨營差遣。江公方丁憂在籍,應調赴粵。烏蘭太公一見而極重之,留于幕府,每事必咨焉。復委募楚勇五百人助剿,是為湖南鄉勇出境剿賊之始。公前官翰林時,與倭仁公、唐公鑒輩講學,逐日記注,中輟數年。劉公傳瑩為公書齋額曰“養德養身綿綿穆穆之室”,至是公乃仿程氏讀書日程之意,為日記曰《綿綿穆穆之室日記》。其說曰:“自戒懼而約之,以至于極中,而天地位,此綿綿者由動以之靜也。自謹獨而精之,以至于極和,而萬物育,此穆穆者由靜以之動也。由靜之動,有神主之;由動之靜,有鬼司之。
終始往來,一以貫之。“每日自課以八事:曰讀書,曰靜坐,曰屬文,曰作字,曰辦公,曰課子,曰對客,曰復信。觸事有見,則別識于其眉。
八月,欽派順天鄉試搜檢大臣。公兼攝刑曹,職務繁委,值班奏事,入署辦公,益無虛日。退食之暇,手不釋卷,于經世之務及在朝掌故,分匯記錄,凡十有八門。大學士琦善公在新疆辦理番案得罪,欽差大臣薩迎阿公前往查辦,奏請將琦善交刑部治罪,奉旨逮問。
閏八月,琦善至京師,入刑曹,欽派軍機大臣三法司會審。琦善自供摺千馀言,謂由薩迎阿之陷害。在廷諸公亦頗咎薩公原奏之過。當時薩公代琦善任,未旋京邸。會審之際,琦善爭辯不已。軍機章京邵懿辰駁詰供詞十九事,諸公不之省,乃議傳薩公所隨帶查辦之司員四人,赴法堂與琦善對訊,至有議反坐者,公獨曰:“琦善雖位至將相,然既奉旨查辦,則研鞫乃其職分;司員職位雖卑,無有傳入廷尉與犯官對質之理。若因此得罰,將來大員有罪,誰敢過問者?且諭旨但令會審琦善,未聞訊及司員,必欲傳訊,當奏請奉旨然后可。”爭之甚力,詞氣抗厲,四坐為之悚動,其事遂已。廣西逆匪竄陷永安州城,僭偽王號。賽尚阿公督師由桂林進剿。二十一日,上御門,聞永安失守之警,督兵將帥。皆奉旨申飭。二十六日,禮部考送軍機章京。二十九日,刑部考送軍機章京。
九月初一日,領同鄉京官具摺謝恩,為水災州縣豁免錢糧。
十月十二日,欽派順天武鄉試大主考,以沈公兆霖為之副。是科中式武舉一百六十六名。十七日,試竣復命,召見。十一月初三日,監視郊壇開工。十九日,領同鄉京官具摺謝恩,為新寧縣經兵亂,奉旨蠲免錢糧與倉谷之未完者;又因武陵等州縣水災蠲緩錢糧。
十二月十八日,公奏備陳民間疾苦一摺。奏稱:國貧不足患,惟民心渙散則為大患。目前之急務,其大端有三:一曰銀價太昂,錢糧難納;二曰盜賊太眾,良民難安;三曰冤獄太多,民氣難伸。其時銀價昂貴,朝野均以為苦。宣宗曾飭部院衙門、各省督撫議變通平價之法。公疏于弭盜賊請獄訟二條請申諭外省,思所以更張之。其平銀價一條,即于次日續遞銀錢并用章程一摺。奏稱:十年以來,中外臣工奏疏言錢法者,不為不多,臣之所深服者,惟吳文熔、劉良駒、朱尊三疏,謹就三臣原奏,參以管見,擬章程凡六條,并抄錄吳文等原疏,進呈御覽。奉旨交戶部議奏。二十六日,監視慕陵隧道開工。是歲,公選錄古今體詩凡十八家,又選錄古文辭百篇,以見體要。
「壬子」咸豐二年,公四十二歲。
正月二十四日,奉旨兼署吏部左侍郎,次日具摺謝恩。
二月十九日,隨扈祗謁慕陵。是月,廣西永安州賊竄出,官軍大挫,總兵官長瑞等四人陣亡。賊撲攻桂林省城,都統武壯公烏蘭太追賊至將軍橋陣亡。江公忠源之軍,初與烏公偕,至是回籍,益募楚勇赴桂林防剿。
三月初二日,奉宣宗成皇帝永安地宮,上行虞祭禮回鑾。初七日,奉神牌升附,頒恩詔于太和門。初八日,率同鄉京官遞摺謝恩,為豁免屯丁實欠。欽派會試搜檢大臣。十一日,廣西警報至都下,奉旨烏蘭太、向榮交部嚴加議處,賽尚阿交部議處。公赴部會議,以軍務關系重大,議處罪名宜從重者,不當比照成例。
會議罷后,公專摺奏請從嚴議處,詔改從寬典焉。十八日,禮部奏請以宋臣韓琦從祀孔子廟廷。二十七日,奉旨派恭送太廟冊寶。三十日,公第六女生,后字衡山聶氏,婿名緝規。歐陽夫人之兄柄銓入都。是時粵匪猖獗,河工未合,京畿亢旱,人情驚懼。上詔求直言,內閣學士勝保上疏失檢,交部嚴議,部議降三級調用。公奏請特旨寬免勝保處分以廣言路一摺。上納用焉,疏留中。
四月初一日,宣宗成皇帝升配,詔禮部諸臣各加一級。廣西省城解圍,賊竄陷全州,入湖南境,掠民船將浮湘而下。江公忠源以楚勇破之于蓑衣渡。
五月,賊竄陷道州。
六月十二日,欽命充江西鄉試正考官。次日遞摺謝恩。附片奏請試竣后,賞假兩月回籍省親。公自己亥之冬入都供職十有馀年,由翰林七遷至侍郎,眷遇甚隆,中間星岡公衰老疾篤屢恩乞假歸省,于勢未得。至是得江西試差,乃請假回籍,朱批允之。二十四日,馳驛出都。二十九日,過河間府,吳公廷棟權守河間,相見于途次。
七月十三日,道過宿州。周公天爵方引病在籍,以函約公相見于旅店,縱談今古,自夜達旦,乃別去。二十五日,行抵安徽太和縣境小池驛,聞訃:江太夫人于六月十二日薨逝。公大慟,改服奔喪,取道黃梅縣,覓舟未得,乃乘小舟渡江,至九江府城,雇舟溯江西上。賊于六月由道州竄出,陷桂陽州。是月陷郴州,由安仁、醴陵下犯長沙省城。湖南各郡舊有會匪蠢焉欲動。湘鄉尤多匪蹤,縣令朱孫詒緝治甚勤,禮請邑中儒士羅公澤南、李公續賓兄弟、王公鑫、劉公蓉等,團結鄉勇,加以訓練,而竹亭公以鄉老巨望總其成。是時鄉團以湘鄉為稱首。
八月十一日,公舟至黃州登陸。十三日,抵武昌。常公大醇為湖北巡撫,來唁。公始聞逆匪撲長沙之警。十四日,由武昌啟行,十八日,抵岳州,取道湘陰、寧鄉。二十三日,抵家哭殯,旋謁星岡公墓。逆賊大股均至長沙,官軍亦漸集。
江公忠源于南門外近賊壘為營,賊不得逞。詔以張亮基為湖南巡撫。張公入守長沙,以左公宗棠入贊軍幕。
九月十三日,江太夫人葬于下腰里宅后山內。賊用地道轟長沙城,官軍拒卻之。時承平日久,驟經兵亂,人心懼怯,偽言四起,雖未見賊之地亦相率挈家驚走。公在家遇鄉里人,則教之以保守之方、鎮靜之道。賽尚阿公至長沙,奉旨逮問。以徐文縉為欽差大臣,督兵剿賊。
十月,長沙圍解。賊渡湘西竄寧鄉、益陽,東出臨資囗,大掠民船,竄湘陰,陷岳州。官軍數自長沙拔營追之。
十一月,賊船蔽江而下,陷漢陽府城。張公亮基于賊退后搜捕土匪甚嚴。留江公忠源之楚勇二千人駐省城防守,札委湘鄉羅澤南、王鑫等招募湘勇千人入省垣防守。時巴陵匪徒晏仲武等作亂,江公忠源以楚勇往討擒之。是月,湖南巡撫奉上諭:“前任丁憂侍郎曾國藩籍隸湘鄉,于湖南地方人情自必熟悉,著該撫傳旨,令其幫同辦理本省團練鄉民搜查土匪諸事務,伊必盡力,不負委任”等因。
欽此。
十二月,武昌省城失守,湖北巡撫常文節公大醇等殉難。十三日,公奉到寄諭,草疏懇請在家終制,并具呈請巡撫張公代奏,繕就未發,適張公專弁以函致公,告武漢失守,人心惶恐,懇公一出。郭公嵩燾至公家,力勸出保桑梓。公乃毀前疏,于十七日起行,二十一日抵長沙,與張公亮基籌商,一以查辦匪徒為急務。二十二日,拜摺敬陳團練鄉民搜查土匪大概規模;且稱長沙省城兵力單薄,行伍空虛,不足以資守御,因于省城立一大團,就各縣曾經訓練之鄉民招募來省,實力操練,既足資以剿捕土匪,于防守省城不無裨益。是摺奉朱批:“知道了,悉心辦理,以資防剿。”欽此。公又附片奏稱:臣在京供職十有四年,今歲歸來,祖父母之墓已有宿草,臣母之葬亦未盡禮。若遽棄庭闈出而蒞事,萬分不忍。請俟賊氛稍息,團防之事辦有頭緒,即當回籍守制,以遂烏私。維時羅公澤南,領所招湘鄉練勇三營,已至省城,仿前明戚繼光束伍成法,逐日操練,公為之酌定訓練章程,故疏中及之。其后良將輩出,實濫觴于此。瀏陽會匪煽亂,號曰征義堂,其匪酋為周國瑜,聚黨逾萬人。江公忠源以楚勇往,出其不意,一戰破平之。
武昌陷后,詔授向榮為欽差大臣,徐廣縉逮問,前湖廣總督程采革職;詔以張亮基署總督,又特命琦善為欽差大臣,偕直隸提督陳金綬、內閣學士勝保督兵馳赴楚豫之交,堵賊北竄;又以兩江總督陸建瀛為欽差大臣,出省堵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