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緒是健康的良藥:如何快樂度過每一日
最新章節
書友吧 2評論第1章 人的很多生理疾病往往由情緒所致(1)
辛德勒博士健康忠告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生病,可能是你,可能是我。通常情況下,普通病癥的病因有很大可能是因為情緒上受到了影響,我們把這種病叫做情緒誘發病。
·情緒誘發病,就像某種精神病一樣,也是一種生理疾病,而且還有很多癥狀。
·人類的任何一種情緒都是由體內的化學和物理變化形成的(別人可以從臉上看到這種變化,或者我們自己可以從體內感覺得到),這些變化就是我們所認為的思想上的感覺。
·在憤怒情緒中,人類臉部的物理變化就會顯現出一股怒氣,而體內的變化就是血壓的升高,有時還會嚴重到大腦血管破裂,帶來致命的打擊。人在發怒時,另一個體內變化就是對心臟的負面影響,有時還會導致心臟病發作。
·那些能誘發疾病的體內變化,就是所謂的“不愉快”情緒。而“愉快”的情緒所產生的變化能讓我們感覺舒服,或者說,這些變化對人體本身來說,是最理想的變化。
對那些不懂醫學的人們來講,他們常常在自己的腦子里將一種生理紊亂錯誤地理解為“這是由于神經緊張而造成的”。在我們生活的這一混亂模糊的世界里,可能沒有哪種紊亂比它更讓人琢磨不透了。
即使是那些精通醫術的人,他們的頭腦中也會發生這種紊亂,所以對于那些不懂醫學的普通人來說,他們根本不會對這種紊亂引起足夠的重視。直到20世紀30年代,醫學界才開始對那些會誘發人的生理疾病的情緒進行系統研究,了解造成這種紊亂的機理。
我們常說的官能性疾病,或稱情緒誘發的疾病,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
官能性疾病時下正盛行
最突出的官能性疾病之一就是情緒誘發病(Emottionally Induced Illness下稱EII病),目前大多數正尋找醫療幫助的人都患有這種病。
換句話說:如果你感覺身體某個部位非常難受,像是要生病了,或者你現在已經病倒了,那么你極有可能是得了EII病。
對于任何一個像你這樣的醫學外行來說,可能很難相信這個事實,但諸多的事例卻證明了這個結論的真實性。幾年以前,位于新奧爾良的奧克思那診所發表了一篇論文,聲稱在500個連續接受過腸胃疾病治療的病人中,有74%的病人得過EII病。耶魯大學醫院門診部也在一篇報告中指出院到他們醫院就診的病人中,有76%的人得過情緒誘發病。從以上的數據中不難看出,官能性疾病時下盛行。
人們自然會有疑問:“既然這種疾病如此流行,為什么從來沒有聽說過更多有關它的介紹呢?”對于這一問題的答案就像這種疾病本身那樣特殊,耐人尋味。
EII病是現代醫學中的盲點
由于情緒是人本身固有的一種生理反應,所以在人生的某個階段,包括你、我在內的每個人,都有可能患上情緒誘發病。如果在你感覺不舒服的時候去看醫生,而醫生卻沒有告訴你究竟得了什么病,那么有如下兩個原因可以對此做出解釋:
第一個原因是,盡管很多年來,醫生們都知道這種病,也能作出診斷,但僅僅是在近幾十年,他們才對這種病有足夠的了解,并且開始討論研究它。因為醫生們還未對此有充分了解,所以他們不敢妄然加以診斷。
第二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醫生之所以沒有告訴你得的是什么病,因為他們也不知道用什么特殊的方法才能治好這種病。
作為一個醫生,不應該在長期行醫的過程中養成應付差事的習慣和處事方法,更不應該只看病而不治病。例如,僅僅告訴病人“你沒有什么毛病,你的問題是由情緒產生的”,或者對病人敷衍塞責:“這是由于你神經緊張造成的”,這樣不僅讓病人感覺不好,還會激怒他們,使其產生對立情緒。而患者必定會再去尋找另外一個醫生看病,如此惡性循環下去,病人終究得不到任何有效的診治。假如醫生能對病人的需要(而不僅僅是病人的狀況)有更好的?
由于這些情緒過分刺激了器官和肌肉,它們就會產生一種不舒服的感覺。人們一直很自然地把它稱之為“不愉快的情緒”,如憤怒、憂慮、恐懼、氣餒、悲痛、不滿等都是眾所周知的不愉快的情緒。實際上,對這類情緒的劃分類型和細微差別是沒有限制的,誰都可以羅列出很多不愉快的情緒來。
第二大類情緒體現在身體上的變化就是,給它一個最理想的刺激,既不太強,也不太弱,這個刺激能讓人們感到很舒服。我們把所有這類經常發生的情緒歸到一起稱之為“愉快的情緒”。之所以叫做愉快的情緒,是因為這類情緒產生的變化能帶給人們一種愉快的感覺。如希望、喜悅、鼓舞、鎮定、友愛、關懷等都是愉快的情緒。同樣,大家也可以列出很多有關愉快的情緒來。當然,如果真要按順序列表的話,恐怕這個表會有幾公里那么長。
憤怒情緒的幾種體現
讓我們來看看憤怒這種特殊情緒的真實表現。當然,看過這本書后的你和我永遠都不會被感染了,可是我們卻能從別人身上看到這種憤怒情緒。誠然,每種情緒都有它的客觀體現——換句話說,就是我們能從身體表面看到的一些變化。通過模仿各種各樣情緒的外在體現,表演成為當下的一種職業。與演技稍遜的演1相比,一個好的演1能更好地克制自己的情緒,而我們通常所說的差演1則做不到這一點。人們完全能通過觀察演1是否能很好地表現喜、怒、哀、樂等情緒,來判斷他(她)是不是個出色的好演1。
哈佛大學的W·B·坎農博士一直在研究憤怒這種情緒的細微體現,而它的體現實在是太多了,W·B·坎農博士用了一整頁紙來羅列,僅僅是寫下了這些客觀體現的名字而已。
憤怒情緒的客觀體現主要是:臉部皮膚變紅,眼瞼增寬,嘴唇和下巴收縮變緊,拳頭握緊,胳膊震顫,甚至聲音震顫。當你看到有以上癥狀的人時,立刻就會意識到他正處于憤怒的情緒中。
但是這種情緒的內在體現,換句話說,就是發生在體內的變化,則更深刻而獨特。例如,當你生氣的時候,你的血液就會比往常凝結得更快。這種情緒是一種非常基礎的生物變化,它的大部分內在體現有著生物學的意義。很顯然,憤怒時的血凝變化達到了一個生物學的目的。人們處于憤怒的情緒中時,很容易傾向于戰斗,一有斗爭就會有受傷、流血的現象發生,這時血液的迅速凝固對人的身體是很有好處的。
另一個相似的生物學方面的價值體現是,在你憤怒的那一瞬間,循環系統中的血細胞數量會增加。此外,當一個人憤怒時,血液會自動遠離消化道。
人們在憤怒時的心跳速度會明顯加快,直到憤怒情緒過去以后,心跳才會恢復正常。除此之外,人體的血壓也會陡然升高。這種內在體現經常會帶來可怕的后果。你可能會聽說,正處在一股怒氣中的某個人經常會突然遭受致命的打擊,那是因為他的血壓迅速升高,使大腦血管爆裂而導致的。
當然,憤怒情緒給人帶來的壓力也會使心血管系統發生變化,產生心絞痛,甚至會誘發致命的心臟病。這種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