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情緒通過神經系統誘發的疾病(2)
- 情緒是健康的良藥:如何快樂度過每一日
- (美)約翰·辛德勒
- 4817字
- 2015-06-11 14:28:00
繼續拍了第二張照片。“現在感覺怎么樣?”醫生問他。這個年輕的患者回答:“我覺著全身都在腫脹。”
情緒引起的噯氣同樣也能止于情緒
噯氣(俗稱打嗝)就是既能始于情緒,也能止于情緒的小毛病,當然除了胃部的噯氣外。這里指的噯氣也不是那些強壯結實的漢子在酒足飯飽后的打嗝。文中所說的噯氣通常指在人們受到焦慮、極大壓力困擾下發生的讓人難堪的打嗝。我認識一個非常出色的公眾演說家,他第一次登臺,正式面對觀眾作10分鐘的講演過程中,由于不自信,經常無法遏止自己,不斷地打嗝。一旦他從中找到了自我,找到了自信,就能正常發揮出水平,打嗝自然就停止了。
幾年前遇到的一個患者令我至今難忘。那個可憐的人幾乎每隔30秒鐘就會打一個嗝。不管是在家里、教堂里、還是在我的辦公室里,只要有他的地方,準能聽到他那間斷的打嗝聲。這種狀況幾乎持續了一周。毫無疑問,他也確實是真心要制止這無休止的噯氣,但幾乎用盡了所有的辦法,終未成功。有個外科醫生還曾建議切開他的膈神經,固定住隔膜,這樣就不會再打嗝了。
先讓我們來看看他的噯氣是怎么引起來的。有一年的春天,他賣掉了農場,收購了一個面包店。對于做面包店的生意,他可是個外行,一竅不通。
尤其是在那個對什么都實行限量供應的年代,蔗糖、面粉、豬油等做面包必須的原料也不例外,都得按配額限量購買。這對面包店的生意沖擊很大。不但如此,他的計算能力相當差,這可是經商人士的致命缺點。很快,他又陷入了另一個窘境,政府收回了聯邦代理權,這意味著他將失去維持生意的優惠政策,就像一個孤苦伶仃的孩子失去了父母的照顧一樣。他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一籌莫展的狼狽樣令他終日唉聲嘆氣。這個可憐的店主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不斷地打嗝。或許有些人處在他那樣的壓力下,一樣也會不停地打嗝的。
很顯然,只有一種方法能治好他的噯氣,那就是賣掉面包店,離開這里。當他聽到這個建議時,笑容第一次展現在他臉上。從我們相識以來,從未見他如此地笑過。找到買主后交易很快就達成了,12小時后,這個病人就停止了打嗝,徹底得到了放松。
一定要控制和改變不良情緒
不良情緒在消化道中是如何體現的,你現在一定已經一清二楚了。當你感覺到右邊腹部不舒服的時候,一定要改變一下情緒,讓這種情緒體現到你的左面腹部去,因為那邊可能很少有急病發生。
情緒是如何在血管肌中體現的
前面我們已經介紹了許多在情緒變化時,消化道中的肌肉是如何體現情緒的。不過,我們體內的所有肌肉都有可能會受情緒的影響,特別是那些血管壁中存在的肌肉,更容易受情緒的影響。最明顯、也是最普通的一個血管反應就是呈現紅色。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很多不同的反應表現。
位于頭骨內外中等大小的血管,對情緒帶來的刺激是最敏感的。人所共有的頭疼,不管是普通的頭疼,還是更嚴重的偏頭疼,皆由情緒引起的血管變化所致。在某些人群中,情緒困擾和頭疼之間的因果關系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偶爾也會有別的原因造成頭疼。
激動可能是程度最深的大麻煩,人們往往會極力掩飾這種激動的情緒,即使對方是個可以信賴的人,也不愿意告訴對方自己真得很激動。然而,人的嚴重頭疼很輕易地就會暴露出他正處在激動的情緒中。
舉個例子,我的一個病人每次去城里,都會有嚴重的偏頭疼,回家后不得不臥床躺上一整天,什么也干不了。她是個挑剔的家庭主婦,有潔癖,還很害羞,和她的家人住在一個農場里。每次進城之前,她都要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一塵不染,還要給孩子們擦洗干凈、穿戴整齊。除了要考慮進城后都做些什么,她還要擔心會碰到什么人,該說什么話等等。從決定進城的那一刻起,她的頭就會進入疼痛狀態了。在進行完了這趟痛苦之旅,一回到家,她什么也不做,先得臥床休息。治療她的頭疼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再也不進城了。她確實做到了,不過,偶爾還是會到城里來看病。來的時候,還是個好好的人,回去的時候,她卻得了頭疼的病。
情緒引發的皮膚病
通過血管體現出來的情緒確實值得我們仔細研究。事實上,大部分的皮膚病都是由情緒變化引起的皮炎。在情緒變化過程中,當真皮層的毛細血管不斷收縮時,身體的某個部位便會出現皮炎癥狀。起先,少量血清從薄薄的血管壁被擠出血管,在組織中積聚。然后皮膚輕微地變硬,繼而發紅。
隨著被擠出的血清逐漸增多,并且都被迫流向皮膚表層,原先變硬的地方開始紅腫,腫到一定程度后便破裂,繼而流膿,我們一般采取刮治的方法祛除膿液,隨后皮膚便會結痂,瘙癢。由情緒變化引發的皮炎就這樣形成了。
我曾經有個得這種病的病人。老先生已經73歲高齡了,患有全身性皮炎多年。在他68歲之前從未得過任何皮膚病,而在他的第一個妻子去世后的第二年,也就是老先生68歲的時候,娶了一個和他同齡的太太。就在他們蜜月旅行的時候,老先生第一次發現自己得了皮炎。當他們度完蜜月回到家里,他的皮炎愈發嚴重了,于是立即被送到了醫院。住院一周后,病情明顯好轉,幾乎恢復了正常,他馬上可以出院了。不可思議的是,他回家后不久,皮炎接著就復發了。
出于工作原因,他要去離家幾百公里的一個小鎮出差。在那兒呆了一周后,皮炎竟然消失了。第二次復發同樣的病也是在他回家后不久。由于莫林的醫療費用相對較低,他不得不又回到莫林來。那之后不久,他再次離開家,到一個更遠的地方出差,同樣的事再次發生了。一周后,皮炎又消失了,一切恢復正常。再往后,他妻子離家去照顧一個生病的親戚,老先生就一個人快活地留在了家里。你瞧,一周后,皮膚又恢復正常了。不用我說,大家也一定看出這其中的原因了。
我們曾經這樣問他:“在你們度蜜月的時候,你妻子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嗎?”他立即不假思索地說:“她是個霸權主義者,專橫,不講道理,我都快受不了了。”于是,我們和他妻子單獨進行了交談,告訴她老先生的皮炎病是由她引起來的。她簡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不過,她還是答允要改掉那些壞毛病,努力克制專橫霸權的傾向。在她確實做到這些后,老先生的病也真的痊愈了。偶爾有復發的跡象時,我們只需要再次同他妻子好好談談就行了。
情緒是如何通過骨骼肌體現的
本章開頭我們就曾提到過,頸部肌肉收縮會引發頸部疼痛。
經過仔細研究,我們了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我們通常所說的纖維組織炎,或稱肌纖維鞘炎總是由情緒緊張所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在壕溝中戰斗過的士兵中有一定比例的人曾感染過這種病。我們也曾以為是壕溝中的濕冷、骯臟、沒有遮擋物等環境原因造成的。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幾乎可以確定有相同比例的士兵同樣染上了纖維組織炎,他們都曾在前線的壕溝中戰斗過。不管是在寒冷、潮濕的阿留申群島(環布于阿拉斯加半島尖端的弧形島嶼),還是溫暖、干燥的非洲北部,士兵們患病的比例數是一樣的。
此外,我們還發現,當士兵們從大本營向前線推進的時候,纖維組織炎的發病范圍便會穩定擴張。我們最終確定,某種情緒是這種病的誘因。當人們被叫去做那些本不愿意做的事情時,這種情緒就會產生。如果不強迫他去做的話,就不會產生這樣的情緒。
在那種境況下,士兵們就會不情愿地讓自己顯得更堅強些,肌肉就會不自覺地收縮,人們往往愛收縮肩帶處的肌肉。當然,這樣的事也經常發生在普通老百姓的身上。人們總會經常碰到些想要避免發生的事情,這時,人們不得不去做點什么。如果這樣的事情非常緊急,或者人們在長期忍受這種強迫,那么,疼痛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
纖維組織炎是人類極其普遍的疼痛病4之一。某些人會偶爾感染它,也有些人會經常遭受它帶來的痛苦。我碰巧是后者之一,大部分時間,我都處于纖維組織炎的痛苦之中。當然,它是由情緒變化引起的。每天,我都會看到辦公室里站著黑壓壓的一片病人,那可絕對超出了一個醫生正常就診的病人數。對任何一個醫生來說,一天內診治這么多的病人,無論從生理上,還是從精神上,都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對此,我常會感到自己備受煎熬,尤其是在某個很特別的病人家屬追著我不放,一定要將怒氣一股腦兒全撒到我身上的時候。
每當我去度假,離開辦公室的時候,我的纖維組織炎癥就會乖乖地留在辦公室。它就像我工作時必須穿的白大褂一樣,等我一回到辦公室,就得再次披上它。現在我來舉個例子,我的右肩部位有非常嚴重的纖維組織炎,以致有時連一扇紗窗門都推不開。這倒不怎么重要,我從不擔心這樣的小毛病,因為我知道疼痛是怎么回事,也知道疼痛是怎么產生的。而那些不懂醫學的普通患者就會十分擔心這樣的纖維組織炎病。對此病的恐懼、憂慮讓他們不得安生,終日擔心是不是快要發展成癌癥了,或者會得什么能致殘的風濕病等等。不但如此,人們還總在掛念著是不是有一天他們再也沒有能力做事了,會成為一個無用的人。實際上,他們除了纖維組織發炎外,其他一點毛病沒有。
纖維組織炎永遠也不可能發展成能導致殘廢的疾病;除非你自己什么也不想干了,否則,它不會讓你成為無用的人。這種病并不嚴重,它僅僅是一種令人討厭的滋擾。
大多數人幾乎都會受到EII病的傷害
我必須提醒大家注意一點,我們經常會忽略掉腹部疼痛的原因,其實,探究腹部疼痛的原因也是一條漫長而艱苦的路。
某一天,當我們在緊張忙亂中忽然停下來問自己:“我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嗎?”答案毋庸置疑,你一定會找到一處有疼痛感覺的地方,要么在腳上,要么在下腹部。有時,說不出是什么地方,忽然會產生瞬間的劇痛,或許會在大腿處,或許會在胸前。劇烈的疼痛還會使得我們臉色發白,沒有一點血色。這都是正常的疼痛反應。因刺激而產生的疼痛和血管收縮產生的疼痛,以及肌肉痙攣產生的疼痛,都是些無法解釋清楚的病癥。有些人對這樣的疼痛非常敏感,因為他們痛覺接受器的閥們比其他人的都低。
紐約的耘·里博曼博士是美國一位杰出的內科醫生。幾年前,他就指出那些較為敏感的人并不是真的成熟,只不過因為他們比別人更容易感受到疼痛。為了說明人類對疼痛有多敏感,他還設計了一個臨床測試——用手擠壓位于耳闊正下方、頜角后的莖突,即可測出被測試者的敏感度。通過擠壓莖突,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感覺不敏銳的人不會畏縮,而一個感覺敏銳的人則會因疼痛而逃開,出現可怕的面部表情。一個敏感度極高的人甚至會將腸蠕動的收縮也感覺成一種疼痛。如果這些人沒有意識到腹部疼痛的真正原因,對自己特有的敏感還沾沾自喜的話,那他們以后將一輩子處于這樣的慢性疼痛病中。
有一點是大家共有的,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感受到這里或那里的疼痛。如果一個人將注意力集中到這樣一個普遍發生的疼痛上,那么你的生活中將到處充滿著疼痛的感覺。不但如此,疼痛還會更加厲害了。除非他能轉移一下注意力,不再去想自己的疼痛,否則,疼痛的感覺會無限蔓延。
當人們處于緊張狀態時,小的疼痛也會加劇,甚至惡化。大量事例表明,焦慮狀態中的人們,一碰就會疼。在處于愉快、幸福狀態中時,即便有輕微的小疼痛,也會忽略不計了。然而,隨著情緒的轉變,會因痛苦、煩惱、焦躁等情緒而急劇惡化成劇烈的疼痛。
從某種程度上說,某些人在緊張的情緒中會染上輕微的背部疼痛。這種疼痛就是上面所說的原因造成的。無論現在還是將來,每個人都有機會體驗一下這種輕微的背痛。
通常情況下,肌肉扭傷后都會產生一點點疼痛的感覺,人們往往都不大去理會它。然而,如果當時處于有壓力的情緒中,痛覺的大門就會打開,背部的疼痛刺激會越來越嚴重,甚至讓人寸步難行。
本章中,有關在肌肉中體現出來的由情緒引發的疾病,我僅列舉了一些較普遍并且有意思的癥狀。還有更多其他的癥狀沒有一一列出來。一來是怕浪費時間,二來是怕如果我全部列出的話,讀者可能早就厭煩了。
我希望能讓讀者明白我們的情緒,或者說你們的情緒,是如何誘發疾病的。
假如我們都明白了這點,對于平常我們感受到的一些小毛病就不必大驚小怪了,更不必去擔心憂慮什么了。能對這些疾病的起因有個了解就已經使我們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同時,我們還可以預防一些疾病的發生,不會再讓自己陷入任何煩惱、憂慮中,也不會再去瞎想自己能力喪失,或者發生不幸,出現意外事故等等。
對于每個人,這都是重要的,而且非常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