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楔子
北宋慶歷四年,公元1044年。
在世界歷史上,公元1044年,統治英國的是威塞克斯王朝的“懺悔者”愛德華,剛繼位不到兩年的他,正在計劃重建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就是后來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此時的英國,剛剛結束“七國之亂”,距他們最八卦輝煌的都鐸王朝,還有600多年。距離《大憲章》的簽訂,還有121年。
而中國,正好是文化、經濟最輝煌的趙宋王朝時期,宋仁宗執政,著名的“唐宋八大家”有六位在這一時期先后出現。
這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經濟、政治相對穩定發達的階段。
著名的日本學者內藤湖南曾發表學術觀點“唐宋近世說”,稱中國的北宋時期,是世界古代史上最接近現代文明的一刻。
顯然,歷史不能復刻,再輝煌的過去,如果行差踩錯,也會一夜崩塌,推倒重來。
公元1044年,第四代皇帝仁宗趙禎在位,恰逢趙宋王朝在北方統治的中間點。
此時距離趙匡胤960年黃袍加身,已過去八十四年,距離北宋滅亡的1127年,還有八十三年。
這一年春天,著名的滕子京被御史中丞王拱辰彈劾,致其被貶知岳州。
十月初二日,宋仁宗頒布宋夏和議詔書,為期耗時一年半的“慶歷和議”正式達成。
十月,遼興宗率十萬精兵攻夏,雙方大戰賀蘭山下,西夏勝后求和,最終宋、遼、西夏三足鼎立的形勢形成。
總的來說,慶歷四年,是一段和平時期的開始,東亞進入休戰期,中國開始休養生息,宋、遼、西夏的邊境陸續開放,國內經濟復蘇,老百姓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
在當時的中國,對于老百姓來說,這已經算得上是一個很好的年景。
我們的故事,便從這一年的冬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