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降龍十八掌》終遇《九陽神功》
雁門關外,耶律洪基被迫許下有生之年不許大遼一兵一卒入侵大宋邊界的重誓,當下皮鼓號角聲響起,后軍變前軍,就要班師回京。
聽得麾下士卒歡呼之聲,耶律洪基心頭一滯,看蕭峰一動不動立在風中,不由得冷笑一聲,朗聲道:“蕭大王,你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祿,指日可待?!?
蕭峰臉上并無悲喜之色,大聲道:“陛下,蕭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迫陛下,成為契丹的大罪人,此后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間?”拾起地上的兩節斷箭,丹田運勁雙臂一回,噗的一聲插入心口。
霎時間萬籟皆靜,蕭峰昏昏沉沉就要睡去,隱約間聽得耶律洪基一聲驚叫,還有虛竹段譽兩位義弟的呼喊:
“大哥!”
“大哥!”
便失去意識,什么都不知道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蕭峰只覺得有幾只毛茸茸的手在頭上身上輕輕撫摸,睜眼看時,竟是一大一小兩只白猿。
雖然心中驚訝,但見那兩只猿猴眼中盡是關切之意,便放下心來,摸向胸口時,并無那兩段箭矢,甚至連包扎的痕跡都沒有。
起身看時,他正置身于一處洞穴之中,目之所及,有石刀、火石、火絨,泥捏的碗罐,樹枝做成的魚竿、魚叉,還有一處藏著火種的灰堆,盡是有人生活過的痕跡。身旁的石桌上擺著許多蟠桃野果,大部分已經不新鮮了。
那小白猿見蕭峰醒了,正將懷中的野果一個一個擺上桌去。
干草鋪成的床鋪邊,還有一本打開的經文。那經中的文字彎彎曲曲好似梵文,每一行中間卻都用蠅頭小楷寫滿了中國文字。
蕭峰拿起經文慢慢誦讀,這文字竟是練氣運功的訣竅,只讀了幾段,便覺得經脈中有絲絲熱力生發,方知此功非同小可。他前世拜師少林寺玄苦大師,一身內功是少林正宗的底子,這經中的口訣雖然不似少林一脈,內力生發之間卻似與佛門有些淵源。
“創此功者,大概是位得道高僧。”
若是前世見到此種功法,蕭峰定然會多看幾眼,只是眼下他方才蘇醒,腦中盡是在雁門關外自盡之景,這功法雖然玄妙,卻也沒放在心上。
邁步出了洞穴,竟是個高山環繞的翠谷,綠樹紅花交相輝映,鳴禽間關鮮果懸枝。蕭峰只覺得口干舌燥,循著水聲行了約一里路,見那峭壁之上有瀑布飛流而下,傾瀉到一座清澈碧綠的深潭之中。
捧起一把清水剛要喝時,蕭峰見到潭中的清瘦的身影不由得呆住了。
那水中倒映之人不過十五六歲,連胡須都沒長出幾根,蕭峰伸手摸下巴,那倒影也伸手摸著下巴,蕭峰向那倒影伸手,那影子也伸手向他而去。
“……”
咕咚咕咚喝了三四捧水,又狠狠地洗了兩把臉,蕭峰兀自在谷中漫步起來。他本就豁達,歷經生死后只覺得這天地廣大,無可不為亦無可為之,只在心中暗道:此處若是夢中,那便在夢中走上一遭;若是天不亡我,那便再活一世。
行不多時,忽聽得有個虛弱的聲音遠遠傳來:
“無忌,張無忌!你快拋些果子給我,不然…不然我就進來了!”
“無忌兄弟,我知你天性善良,你只要給我些果子,我定然不會加害與你!”
“小兄弟,小兄弟,若洞中實在難熬,你便出來,我們也好做個伴?!?
說話之人,正是和張無忌一同掉下懸崖的朱長齡。
這朱長齡處心積慮做局,一邊讓女兒朱九真對張無忌使美人計以俘獲其心;又設下連環計,不惜火燒山莊,讓張無忌誤以為他與張翠山和謝遜乃是過命的交情,以此騙得張無忌信任,好去冰火島奪那屠龍寶刀。
張無忌發現真相往峽谷邊逃跑時,這朱長齡因舍不得近在咫尺“號令天下”的美夢,二人雙雙墜崖落到一處山壁上的平臺之上。
得知脫困無果,朱長嶺惱羞成怒便要出手,張無忌自知不敵,仗著身小鉆入一處窄洞之中,洞后便是那座翠谷。朱長齡所在之地無吃無喝,全靠張無忌日常扔些果子以全性命。
眼下他已經又渴又餓好幾天了。
蕭峰聽那聲音中氣沉穩,想來有些內功,只是餓了幾天有些虛弱,聽他口中喊著“張無忌”,又想到洞中石桌上那些不新鮮的野果,心道:“這谷中并無旁人,莫非這身子的主人便是張無忌?”
又聽那人口中說的“不然我就進來了”“定然不會加害于你”,不由得催動丹田,發現這身中內力近無,以內功之法呼吸吐納之間,只覺得一股寒氣翻騰,滯澀經脈,身子不由得打了幾個冷戰,當下心中明了:
“定是這孩子身中寒毒從洞的另一側逃命至此,幾日前寒毒發作失了性命,那石桌上不新鮮的野果當是這孩子生前備好的果腹之物?!?
蕭峰順手摘了些果子,對著那小洞道:“你還沒死?!?
朱長齡登時大喜道:“無忌兄弟,你菩薩心腸,快快扔些果子給我,他日你我脫困出了這絕谷,我家中之資便分你一半!”
此言一出,以上種種猜測便得了印證,蕭峰也不搭話,只將果子扔進洞中便往回走。
方才吐納之間,蕭峰已知此身寒毒侵入臟腑,非得是深厚內功方可化解,前一世中他雖然武功蓋世,內功卻只是少林正宗為主,但寒毒已入臟腑,滯澀經脈不成周天,這少林派的內功已然是練不成了。
轉瞬之間,蕭峰對眼前的形勢已有分明:“這少年武功平平被困于此,出口有人把守,此是外患,身中寒毒危在旦夕,此是內憂。外患尚不打緊,內憂才是當務之急,眼下破局之處,便是洞中的那本內功心法。”
想了分明,蕭峰便大踏步往洞中行去。
蕭峰本就天賦異稟,任他什么招數從來都是一學就會,一用即精,臨敵之際,自然而然生出諸般變化……此番再世為人心境更上一層,武學境界不覺間已達宗師之境,那第一本經文短短幾日便已融會貫通,體內那股寒毒之氣更是無影無蹤。
這本是大大的好事,蕭峰卻覺得有些異樣:“這經中的內功法訣直指武學至高之境,卻是中道而止,應該還有下文才是。”
在洞中一番尋找,終于在三塊大石頭下的干草中找到剩余的三卷經書,蕭峰心道:“這洞中常有猿猴往來玩耍,大概這少年是怕經書意外損壞才如此保存。一個少年孤苦伶仃被人追殺,只能在谷中與猿猴為伴直至毒發身亡,想來身世定然凄苦。我既托你之身再世為人,他日重出江湖,定然為你了卻一切生前身后之事,有仇便為你報仇,有恩便代你報恩?!?
蕭峰盤膝而坐翻開第二卷經文,讀到那句:“呼翕九陽,抱一含元,此書可名《九陽真經》”才知這門功夫的真名,當下潛心修煉。
蕭峰所學極為精深,前世的種種感悟自然而然與經中的口訣法門相互映照,那三本經書隨看隨練,原本不出一個月就能全部練成。但蕭峰深知內力一途絕無半點捷徑可走,于是每一本練完都要用一兩個月的時間沉淀積累,如此七八個月才將余下三本《九陽真經》全數練成。
吐納之間,只覺得丹田中一股溫暖之氣一呼一吸間流遍全身,不需催勁便綿綿不絕、源源不斷,輕輕一躍便有丈余之數,心中暗道:
“方才半年有余,此身內力竟已隱隱窺得前世之境,這《九陽真經》當真博大精深,前世二十幾年苦修領悟的周天循環之法,竟然盡在其中。縱是傳聞中內家頂尖的《易筋經》,大概也無出其右。還需繼續穩扎穩打,方能精純渾厚,運用自如?!?
“我在這小小山谷之中便有如此境遇,更不知這世間的武學究竟發展到何等境界,切不可輕視了天下英雄,需得再下苦功才是?!?
于是,蕭峰每日除了采些果子、抓些白魚以充肚腹,其余時間都在練功。
《降龍十八掌》《打狗棒法》《龍抓手》《擒龍功》……前世種種武功在九陽真氣的催動下不僅威力倍增,更因內力蓬勃而生出無窮變化。
一日,蕭峰在瀑布下練功,左手一揮右手打出一招亢龍有悔,掌力逆流而上三丈有余,忽然想起《九陽真經》中的口訣綱領“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
心道:“九陽神功一口真氣應變武學萬法,便如山峰挺立不畏狂風云海,正與降龍十八掌外出十分勁內含二十分的宗旨不謀而合,那山峰挺立自是以靜制動,若以山峰之勢對一人欺身而上,何嘗不是以靜制動之法。”
想到此處,蕭峰忽地緩步而行,雙手將十八招降龍掌法緩緩拍出,那掌力在周身一丈循環流轉,柔軟似棉絮,堅硬如鋼鐵,頭上的瀑布澆在掌力之上,便如澆在巖石上一般水花四濺,不能碰到蕭峰一絲一毫。
只見蕭峰左手運勁一帶,便將周身掌力全部引來,右手對著頭上的瀑布呼的一掌,周身勁力以排山倒海之勢迸發而出,其后又跟著九陽神功的綿綿后勁,直將這百丈之水生生打回了十四五丈。
以后天真氣之力強撼先天自然之勢,蕭峰氣海中積聚的九陽真氣在連續一十八次激引之后突然爆發,如江河決堤一般灌溉經脈,行遍諸穴,暢通任督二脈,引領氣血周天。
掌力收容,水簾垂天。
九陽神功,終至大成。
天下至剛至陽的《降龍十八掌》,
終究得遇至剛至陽的《九陽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