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就這樣考上了
20世紀70年代,全國文藝界盛行著學習革命樣板戲的狂潮,《紅燈記》《龍江頌》等成為各個劇團各個劇種爭先排演的劇目。為認真貫徹學習推廣樣板戲培養新人,BJ文化局由軍宣隊主持工作,以BJ市藝術學校的名義,在BJ地區廣泛招收各個藝術門類的學員。
許茉音正在上高一,她好強但少言寡語,漂亮卻不喜修飾,文化課成績名列前茅,深得老師們的喜愛。當戲校老師來學校目測時,同學們蜂擁擠在教室門外,躍躍欲試的、湊熱鬧的、起哄的,而許茉音徑直走過那間教室,回到自己座位埋頭看書,她不愛熱鬧又沒有才藝,天然地認為這次目測跟她沒有關系,自己就繼續好好讀書就可以了。
戲校目測進行到尾聲,一位老師把許茉音叫出來,對她說:“你去試試吧。”
“可是我什么都不會呀!”
“沒關系,你進去講個故事。”
這位老師是許茉音的班主任,他了解班上的每一個學生,對品學兼優的許茉音更是喜愛有加,他認為這個踏實肯干的女孩兒以后不管干什么都會有一番成就。近幾年城市知識青年都逃不過上山下鄉,而進入戲校學習是一個讓這些孩子不去插隊的機會,面容姣好的許茉音或許可以借此機會走一條不同的道路。
此時的許茉音還不知道,就是這個始料未及的講故事,成為了改變她命運的里程碑。
走進教室,自我介紹,講故事,隨后,戲校老師問:“之后我們會有正式的考試,你還會別的嗎?”或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許茉音不假思索道:“會。”
就這樣,進初試了。
初試在西單劇場,考官整齊地坐在第一排,考生們在觀眾席坐著等候,輪流上臺表演。許茉音看著其他考生都穿的那么正式而亮眼,登臺后也都各顯神通,又看著自己身上穿的大棉襖大棉褲,準備的才藝也只是一篇課文,覺得今天也就是來看看熱鬧,見見世面,想著想著,竟然也不緊張了。
“下一位,許茉音。”
“到。”許茉音昂首挺胸,走上了舞臺。
“各位老師好,我今天要朗誦一篇課文《海螺渡》。”
“好,開始吧。”
“清晨,我挎上文件包,急匆匆地趕到海螺渡。渡口空蕩蕩的,看不到帆影,望不見鷗鳥。寬寬的海峽,白浪滔滔,風呼潮嘯……”許茉音平時就非常喜歡讀課文讀報紙,此刻她聲情并茂,現場的所有人也都隨著她的聲音置身于大海邊,沉醉其中。
語畢,主考官問:“許茉音,你會唱什么呢。”
“老師,我沒有學過唱。”許茉音如實回答。
“會跳舞嗎?”
許茉音笑著,害羞地搖了搖頭。
“平時做的廣播體操會吧,來做幾個動作。”
許茉音愣了一下,但馬上調整姿勢,自己喊著口令“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開始做起了每天都練的廣播體操。
“許茉音,你在臺上非常自信,聲音嘹亮,朗誦很有代入感,形體也可以,希望你下來可以學一段樣板戲,復試的時候我們了解一下你的唱功如何。”表演結束,主考官例行總結點評。許茉音一陣錯愕:樣板戲?復試?自己就是來看看熱鬧的,就這樣還進復試了?這個世面是越見越大了。
回到學校,消息已經都傳開了,誰誰誰唱了一句就下來了,誰誰誰表演了不少才藝終于通過了,當然,還有許茉音,又朗誦又廣播體操,進了復試了。老師們把通過初試的學生集中在一起,找來一名會唱戲的學生給他們上課,在復試之前臨陣磨槍,突擊表演內容。
因為考官特別提醒許茉音需要表演唱,所以她最起碼要學會一段戲,當時最盛行的就是京劇樣板戲,許茉音便學起了《平原作戰》。但苦于從小沒有接觸過樂譜,更別提樂理知識,許茉音只能靠著一遍又一遍地聽別人唱,自己再一字一句地跟著學,“槍聲響,激起我滿懷惦念……”短短幾天,靠著死記硬背,竟然也把整段戲給唱下來了。沒有感情,沒有技巧,就憑著一股認真勁兒,許茉音走進了復試的考場。
放榜的日子,消息再一次傳開,許茉音考上了,考上了BJ戲校,考上了曲藝曲劇班。
好像人生就是這樣,或許你不抱希望,甚至你一無所知,但有的路,就是為你準備的,懵懵懂懂,跌跌撞撞,便踏上了那條屬于自己的路,從此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