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初識真面目
- 曲京兩含情
- 澍旻
- 2035字
- 2024-04-11 00:49:07
學習和訓練漸入佳境,為了讓學員們能身臨其境感受曲劇的舞臺和曲藝的表演,曲藝團決定讓自家的老演員們單獨演一出劇給這批學員們觀摩。就在天橋小劇場,表演的劇目是《啼笑因緣》,曲藝班、曲劇班、樂器班共七十來人,都坐在臺下翹首企盼這出大戲的上演。
《啼笑因緣》是老曲劇藝術家們在20世紀50年代根據張恨水的同名小說并參照同名滬劇而改編的一出戲,這出戲成功排演后,成為了曲劇的保留劇目。
大幕緩緩拉開,這是三十年代的BJ天橋,鼓曲藝人正在擺場吆喝,招攬觀眾,場子上有三三兩兩的聽眾,旁邊有賣布頭兒的在叫賣,再往過還有耍叉的、抖空竹的,街上人來人往,有閑逛的、有逗趣兒的、還有撿煙頭的,幕后響起拉洋片的鑼鼓演唱聲、打糖鑼聲、還有時遠時近的各種吆喝聲,眼耳交織,仿佛走進了那時的濃厚生活氣氛的老天橋。
故事開演,這是青年大學生樊家樹和貧困的鼓曲藝人沈鳳喜的戀愛故事,也是與舊社會的黑暗勢力斗爭的故事。故事里,有純潔質樸的“真情”,有唯利是圖的“貪情”,有嫉惡如仇的“豪情”;有“天橋賣藝”,有“北海相會”,有“將軍府質問”。
天橋的賣唱姑娘沈鳳喜一出場,所有人都認出來了,這是創建BJ曲劇的藝術家魏喜奎老師,只要站在舞臺,全身都是戲,“天橋賣藝”一場,開始時雖一言不發,但蹙眉、抿嘴、戰戰兢兢,通過細致的面部表情和身體的幾個小動作,就將一個過著受盡屈辱的賣唱生涯的少女的心情表露無疑。“將軍府質問”一場,是沈鳳喜與樊家樹北海相見后回到將軍府被鞭打折磨,整場戲,魏老師的唱和演,層次分明,先是剛回去時候的怕,后來被質問時的驚,到最后被打到徹底發瘋,讓人感受到了舊社會的藝人沒有一點做人的地位,不能有自己的人格和情感,只能是任人宰割的奴隸,任人擺布的玩物。
其中一段的演唱《四季相思》,在首演之后已經受到了當時很多年輕人的追捧,并且經常在廣播電臺播放。而在這場戲中魏老師唱《四季相思》時,卻是泣不成聲,讓人感受到,當時的沈鳳喜想到了樊家樹,想到了自己無力抗爭,一唱一演皆是情。
更把人帶入的是沈鳳喜看到關秀姑帶來樊家樹的信時唱的那段[怯快書],最開始低回婉轉,如泣如訴,直到唱到最后一句:“天哪,你殺我這無辜之人卻是為誰?”時忽然走高音,頓然放開,把沈鳳喜當時的又悔又恨、哭訴無門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臺下的人無不潸然淚下。
俠肝義膽的關秀姑是孫硯琴老師扮演的,也是創建BJ曲劇的藝術家,她把聰明、勇敢、性格鮮明、流落江湖的賣藝姑娘刻畫得細致入微,既有女子的淑美,又有男子的氣概,在聽到劉將軍要納自己為妾時唱的一段[流水板快書],表現出了對軍閥殘暴的恨,又唱出了對無辜的沈鳳喜的同情。
這出戲幕落下,所有人仍沉浸其中,直到所有演員老師悉數登場,全場才起立鼓掌,這是他們入學以來第一次完整地感受曲劇,整臺戲有京城的生活氣息,有老天橋的市井煙火,有表演,有念白,有唱段,就像看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帶唱的話劇,好聽好看通俗易懂,也體驗到了課本上那么多枯燥的曲牌竟然能唱出這么豐富的感情。
此刻的舞臺上,站著所有的曲藝曲劇藝術家,有剛才戲里飾演沈鳳喜的魏喜奎老師,飾演關秀姑的孫硯琴老師,有教唱腔課的曹寶祿老師,曲藝班教BJ琴書的關學曾老師還有唱單弦的顧榮甫老師和尹福來老師,都是BJ曲劇的創始人。十幾年前,就是這些老師們,不畏艱難,各顯神通,將各自的曲藝本領融進一臺大戲,才有了今天這樣如夢似幻的BJ曲劇。
曹寶祿老師向前一步,說道:“接下來,我們再各自給大家演唱一段我們拿手的曲藝唱段,就算是今天這出戲的返場節目了。”
接著,單弦、奉調、琴書、快板,讓學員們一飽耳福,到最后仍意猶未盡。
回學校路上,學員們依然在激動地討論著劇中的情節,分析著老師在表演細節上的處理,甚至還哼唱起了魏老師當年火遍街頭巷尾的《四季相思》。
“春季里相思艷陽天,桃花似錦柳如煙……”
“夏季里相思荷花透水香,蝴蝶飛舞采花忙……”
“秋季里相思丹桂花兒飄,梧桐葉落玉露兒凋……”
“冬季里相思臘梅花兒開,雪花飄飄落塵埃……”
這段唱單拎出來,也依然是那么美,一年有四季,四季在相思。而他們進入戲校的時光,也已經快要兩個四季了,什么是曲藝曲劇,懂了,唱念做打,會了,聲臺形表,步入正軌了,舞臺上的曲藝表演,看過了,完整的曲劇大戲,領略過了,接下來的日子,該排一些小戲付諸實踐了,也還是要一如既往日復一日的練功,為日后的每一出大戲打下堅實的基礎。
回到學校的許茉音久久不能平靜,她仔細回味著魏老師飾演的沈鳳喜,表演絲絲入扣,念白富含感情,一顰一笑一招一式都牽動著觀眾的心,而唱腔就更無可挑剔了,她在唐山大鼓的基礎上,借鑒了東北大鼓的行腔技巧,廣泛吸收皮影,評戲的音樂素材,獨創了奉調大鼓。魏老師的嗓音甜潤,吐字清晰,還有突出的醇厚的韻味,讓她的演唱娓娓動聽。許茉音想著,自己已然踏上了曲劇的這條道路,就應該為此而努力奮斗,老師們說了,曲劇要表演,就要多體驗,多觀察生活,曲劇還要唱,要用原汁原味的單弦牌子曲去演繹京腔京韻,而她自己現在所付出的努力,卻不過是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