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

第1章 輕蔑天民,擾亂國政

輕視人民,擾亂國政

輕蔑天民,擾亂國政(輕視人民,擾亂國政)

帝天之命,主于民心,凡此蒼生,皆上帝之赤子,故曰天民。天之愛民至矣,其立君立相,立百有司,無非為此民也。其生豪杰,生圣賢,成仙佛,成神明,亦無非為此民也。其布五行[1],長萬物,奠山川,定劫運,開治亂,審報應,亦無非為此民也。故周禮獻民數于王,王必拜而受之。仲尼式負版者。然則天民固可輕蔑乎?

上天的命令,以民心為主,凡是天下蒼生,都是上帝子民,所以叫作“天民”。上天非常愛護人民,在國家中樹立君王將相,設立各種官員職司,無非都是為百姓設想。上天生豪杰之士,生圣賢之材,成仙佛,成神明,也無非都是為了人民。上天以五行作為世間最基本的物質(相生相克——譯者注),讓萬物生長,奠定山川,定下吉兇劫數和命運,開啟治亂之世(依照因果,善惡有報,故有治亂之世——譯者注),審核福禍報應,也無非都是為了人民。所以《周禮·春官·天府》篇中記載,主管戶籍的官員將人口數字呈獻國王時,國王必須先跪拜才能接受。孔子遇見背著國家圖籍的人,便伏在車前橫木上致意。由此可見,百姓怎可隨便被輕視呢?

譯者補充:“仲尼式負版者”

式:同軾,古代車輛前部的橫木。這里作動詞用。乘車者伏在橫木上,俯身扶軾向遇見的人致意,以示尊敬或者同情。負版者:背負國家圖籍的人。當時無紙,用木板來書寫,故稱“版”。

“仲尼式負版者”的意思是:孔子遇見背著國家圖籍的人,便伏在車前橫木上致意。

此語出自《論語·鄉黨》:“見齊衰者,雖狎,必變。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兇服者式之。式負版者。有盛饌,必變色而作。迅雷風烈必變。”

譯文:看見穿喪服的人,即使平常關系很親密,臉色也一定會變得嚴肅和沉重??匆婇L官和盲人,即使是經常見到,也一定要有禮貌。在乘車時遇見穿喪服的人,便伏在車前橫木上致意。遇見背著國家圖籍的人,也這樣做。作客時,如果有豐盛的筵席,就改變神色,起身致謝。遇見迅雷大風,神色也一定會改變。

帝堯曰:“吾存心于天下,加志于窮民。痛萬姓之阽危[2],憂群生之不遂。仁行而義立;德溥[3]而化廣。故不賞而民勸,不罰而民治?!碧铺谠唬骸叭苏邍?,德者身之本。德厚則人懷,民安則國固。故人主有仁厚之德,則民歸之如父母,而有土有財,自然之理也?!庇^此則古今圣王,尚且不忍輕蔑天民若此,況代人君理民者,乃不體此意乎?

堯帝說:“我心中所想的是天下安危,對貧窮百姓更是關心。百姓遇到危險時我會感到心痛,憂慮百姓不能事事順利。能行仁德則道義自然興起,推廣道德則必然教化深廣。所以不用獎賞百姓就都能接受勸化,不用懲罰就能天下大治?!碧铺谡f:“人民是國家的根本,道德是做人的基礎。德行若能寬厚,人民就會感懷;人民生活安定,國家就能鞏固。所以身為君王,若有仁厚道德,那么百姓歸順他就像依從父母一樣,如此一來,得到土地和財貨,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庇纱丝梢?,從古至今的圣王,尚且都不忍心輕視百姓,那么代理君王治理人民的地方官吏,豈能不體會這個道理!

宋鄭清臣,性刻削[4],為槐里[5]令,虐民。及去任,民遮道唾罵。清臣以部民侮官長奏聞。真宗曰:“為政在得民心,民心如是,爾政可知?尚敢怨民瀆奏耶?!彼熳H。

宋朝鄭清臣,個性苛刻嚴酷,在擔任槐里縣令期間虐待百姓。等他離任時,縣民攔住道路唾罵他。鄭清臣以屬民侮辱長官的理由將此事奏報朝廷,宋真宗說:“為政要得民心,現在人民對你如此唾棄,可知你的政績是什么樣子了。你不但不知檢點,還敢因此怨恨百姓而向上奏報?!庇谑菍⑺巫铮H官流放他處。

明陶大臨[6]曰:“吾儕[7]一列仕籍,即令念念濟人利物,一生罪業,尚不能贖萬一。我昔以差出京,自京沂[8]越,自越還朝。凡幾千里,水陸舟車,負載牽挽,所用人夫,不知若干人。念茲菜色枵腹[9]鶉衣[10]之民,皆人子也,當炎蒸,則汗淋如雨,喘息若雷;值嚴冬,則跋涉冰涂,冒沖雨雪。因而踣頓[11]道路者,何可勝數也?此等罪案,皆由我造,如果報之說不誣,能不惕然乎?!?

明朝的陶大臨說:“我輩一旦擔任官職,即使每個念頭都是濟人利物的,還是很難用功德贖取這一生罪業的萬分之一。我過去曾經從京城外出辦事,路經沂州,再到越地(今浙江紹興一帶——譯者注),再由越地返京。經過的這幾千里路程,所用水陸舟車,須用人力搬運和牽挽,不知用了多少人。想到路上那些面帶菜色、空著肚子、穿著破衣的百姓,他們也同樣是人家的兒子,在暑氣上升時工作,累得汗水如雨一樣落下,喘息急促如雷鳴;若是寒冬季節,他們還要冒著風雪,在冰冷的路上跋涉。因此倒斃在路上的人,怎么可以計數呢?而這些罪業都是由我而起,如果因果報應的說法沒錯,這怎能不令人畏懼呢?”

唐大歷二年,秋霖損稼,渭南令劉澡,稱縣苗不損。上疑,遣使往視,損三千余頃。上嘆曰:“縣令字民之官,不損猶應言損,乃不仁如是!”流之。

唐朝代宗大歷二年秋天,秋雨連綿,農作物嚴重受損,渭南(今西安市東北)縣令劉澡,向上奏報稱縣里農作物并未受損?;噬细械綉岩?,就派使者察看,(使者調查后發現,渭南縣)共計有三千多頃農作物受損?;噬蠂@氣說:“縣令要愛護百姓,就算沒受到很大的損害,也應盡力為百姓向上申報損失,劉澡身為縣令,竟對百姓如此不仁!”于是將他流放。

隋義寧初,榆林大饑,郡丞王才不務賑恤。郭子和[12]號召饑民,執才數其罪而斬之,歲為亂。此雖盜賊之行,終歸梟磔[13],然亦足為不恤天民者戒。

隋義寧初年,陜西榆林發生大饑荒,當時郡丞王才根本不救助百姓。郭子和就號召饑民將王才抓起來,列舉他的罪狀后將其殺死,這一年大亂。這雖然是盜賊行徑,終歸免不了被殺害的命運(郭子和是特例,后歸順唐朝,為唐太宗立功而受重用——譯者注),但也足以給那些不體恤人民疾苦的官員以警醒。

國家須養和平之福,不可恣意變更;即有建置更革,須要十分詳慎。若只一人之私意變更,率情輕議,則有了一番施行,即有一番擾害。況祖宗成法,有司久已奉行,民亦安以為便,何必紛更擾亂耶?

國家平時就須培養和平的福氣,不可隨意變更政策;即使是有建樹的改革,也必須要經過十分詳細謹慎的研究。如果只憑個人意愿,隨意變更政策,那么即使有了一番新作為,也必會有一番擾亂侵害。何況祖宗成法行之多年,人民也安心遵從以為方便,何必要變更而擾亂百姓呢?

宋李沆[14]為相,馬亮[15]曰:“人以公為無口匏[16]?!便煸唬骸拔嵊谡?,無長才,但中外所陳利害,凡更張喜激昂者,一切報罷,聊以補國耳。今國家法制,纖若凝脂,茍徇所陳一一行之,則所傷實多。憸人[17]幸一時之進,肯念及擾亂斯民耶?”

宋朝李沆當宰相時,馬亮對他說:“有人認為李公您是悶葫蘆,沒話說?!崩钽煺f:“我對處理政事并無長處,只是將朝廷內外所呈報的有關國家利害關系的建議中要變更成法的和使用激烈手段的,全部退回,以此補益國家。現在國家法令周密完整,如果依照他們的建議一一施行,對人民的傷害實在太多。小人為了一時受到重用就進獻改革的建議,他們怎會顧及這樣會擾亂民心呢?”

李林甫,廣彍騎[18]之法,朝議紛紛,林甫力持之,而唐兵因之不振。王安石創行新法,繁急擾民,宋家元氣,從此索然。此皆擾亂之流害也。

唐朝李林甫,大力推廣彍騎法,朝廷上下議論紛紛,但他仍然堅持己見,因而使得唐朝的兵力從此一蹶不振。宋朝王安石創行新法,政令變化頻繁,擾亂人民,使得宋朝的元氣從此衰微。這些都是擾亂國政所引發出來的禍害。

【注釋】

[1]五行:張仲景說:“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臟”(見《傷寒論·自序》),“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見《金匾要略方論·臟腑經絡先后病脈證第一》)

[2]阽(diàn)危:臨近危險。阽:臨近邊緣,一般指險境。危:不安全,危險,危殆。

[3]溥(pǔ):廣大、普遍。

[4]刻削:苛刻,嚴酷。

[5]槐里:古縣名。秦為廢丘,漢高帝三年(前204)改廢丘為槐里縣。治所在今陜西興平東南。東漢為右扶風、三國魏為扶風郡、晉為始平郡治所。公元394年十六國后秦姚興稱帝于此。

[6]陶大臨(1526—1574):字虞臣,號念齋,浙江會稽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1556)榜眼。隆慶六年(1572),陶大臨出任東宮侍讀。每日進講以“正心、窒欲、法祖”為言。神宗即位,升為吏部侍郎,在官員的選拔、任免等重大決策上都沒有大的失誤。陶大臨為官處事一向小心謹慎,惟恐有失,尤其清正。事關取予,無論金帛、書畫、名玩一概拒受。他淡泊無所好,去世之日,囊無贏金。陶大臨去世后,贈吏部尚書,謚文僖。

[7]吾儕(chái):我輩,我們這些人。吾:我,我的。儕:等輩,同類的人們。

[8]沂:古州名,州治在今山東省臨沂市。

[9]枵(xiāo)腹:空腹,空著肚子,指饑餓。

[10]鶉(chún)衣:破爛的衣服。鶉,即鵪鶉。鶉衣,鵪鶉的尾巴禿,像補丁一樣,比喻破爛衣服。

[11]踣(bó)頓:跌倒。踣:向前撲倒;泛指跌倒,摔倒;倒斃。

[12]郭子和(?—664):隋末唐初同州蒲城人,本為左翊衛,因為犯罪被流放榆林,正逢地方大饑,郭子和結集地方士人殺郡丞王才,開倉賑民,自立為永樂王,建元為正平,尊其父為太公。618年郭子和歸降唐朝,拜云州總管,封金河郡公,隔年又封郕國公。624年從秦王李世民平劉黑闥,因作戰奮勇,戰后受到唐高祖李淵禮遇而賜姓李氏,封右武衛將軍。李世民登基后加封郭子和三百戶封邑。656年被任為黔州都督。后以年老申請告老還鄉,加封至金紫光祿大夫。

[13]梟(xiāo)磔(zhé):指誅戮。

[14]李沆(hànɡ)(947—1004):字太初,洺州肥鄉(今屬河北)人。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舉進士甲科。秉性亮直,內行修謹,時稱“圣相”。文學上,以繼承韓愈、柳宗元自許,倡導古文運動。李沆是真宗最早的宰相之一。他在太宗朝就得到重視,太宗稱“李沆風度端凝,真貴人也”。李沆病逝,真宗得知消息之后很是悲痛,前往拜靈痛哭,對左右說:“沆為大臣,忠良純厚,始終如一,豈意不享遐壽!”說完又哭了起來。同朝的名相王旦嘆曰:“李文靖真圣人也?!庇谑钱敃r人就稱李沆為“圣相”了。

[15]馬亮(957—1031):字叔明,廬州人(今合肥)。太平興國五年(980)進士。有智略,敏于政事,然無廉稱。官工部侍郎、兵部侍郎、尚書右丞、工部尚書、太子少保,卒贈尚書仆射,謚忠肅。

[16]無口匏(páo):沒口的葫蘆,悶葫蘆,指沉默寡言。

[17]憸(xiān)人:小人,奸佞的人。

[18]彍(ɡuō)騎:由“府兵制”過渡到“募兵制”?!案啤钡年P鍵是耕者有其田,所謂士有恒產方有恒心,政府沒有能力給士兵土地封賞,于是府兵制就崩潰了。“募兵制”是指士兵職業化,平時都訓練,戰斗力自然高于半耕半戰的府兵。但是,募兵所需軍費龐大,故大規模募兵備受指責,于是募兵數量減少,但數量太少會導致作戰時寡不敵眾。唐朝末年,軍隊戰斗力的急劇下降就與此有關。

上架時間:2021-01-18 11:13:00
出版社:藏文古籍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力市| 武川县| 红河县| 石家庄市| 阿拉尔市| 怀安县| 二连浩特市| 鸡西市| 达拉特旗| 木兰县| 赤水市| 全椒县| 康保县| 郑州市| 宜兰市| 鄂州市| 商都县| 晋宁县| 郎溪县| 长海县| 宜宾市| 海门市| 保康县| 德安县| 新蔡县| 简阳市| 焉耆| 东源县| 太白县| 大城县| 许昌市| 阳春市| 原阳县| 调兵山市| 织金县| 德钦县| 个旧市| 称多县| 昌黎县| 涡阳县| 白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