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殺人取財,傾人取位

謀財害命,篡位奪權

殺人取財,傾人取位(謀財害命,篡位奪權)

殺人取財,不必盡是強盜。如貪吏取財,斃人于刑獄之中;豪家嗜財,迫人于顛沛之際;忍人[1]圖財,害人于險難之地;庸醫(yī)為財,致人于危急之時。皆是從財起見,其殺人一也。然未有不為厲鬼索命,隨亦死亡者,而所取之財,不亦終歸烏有乎?貪吏之案,見前已多,茲略之。

殺害他人取得財貨,并非都是強盜才會做的事。例如,貪官污吏非法取財,將人害死在牢獄中;富豪之家喜好財貨,在他人顛沛流離時加以迫害;殘忍的人貪圖財富,在人危險艱難時乘虛而入;庸醫(yī)貪財,在人處于生死之際時索要錢財。這些都是因貪財而起歹念的例子,和強盜殺人是一樣的。這些人到后來沒有不被厲鬼索命而死的,他們所奪取的錢財,到最后不也化為烏有了嗎?貪官污吏的案例,前面已有很多,在此就不贅述了。

劉鑰匙,放債為業(yè)。有借債者,積年不問,忽一日執(zhí)券算之,即倍數(shù)極廣。既償未畢,即以年系利,略無期限,遂至產盡。負債者,往往濱[2]死。后鑰匙死,鄰家生一犢,有鑰匙姓名于肋[3],日受債家鞭使,體無完膚。

夫人間征子母,茍存恕心,亦是隨處作方便,然無奈其知而不為何也?

劉鑰匙平時以借錢給人收取利息為業(yè)。有人向他借錢,他幾年都不追討,忽然有天拿著借據(jù)去清算,數(shù)額就多出當時借款的好幾倍。在償還部分后,剩下未還部分就每年計算利息,沒有期限,到最后借債人的財產都被他算盡。那些負債的人,往往被逼到瀕臨死亡的邊緣。劉鑰匙死后,鄰家母牛生了一頭小牛,胸部有“劉鑰匙”名字。小牛每天受到債家的鞭打使喚,以致體無完膚。

那些向人世間放子母債的人,若能心存寬恕,就可隨時隨地做些方便他人的事。但無奈的是,有些人雖然知道,但卻不肯這樣做,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揚子江,舟人龔撰,乘大風,擠一巨商于水,取其資,成富室。居維揚,生一子,既長,視父如仇。撰忿怒,叩乩仙。仙判曰:“庚子八月西風惡,揚子江中波浪作。二十年前一念差,貴君試把心頭摸。”撰大驚,棄家去,不得其死。

夫謀財不能自用,仍為怨家所有。所落下者,二十年提心吊膽,及不得其死耳!且陰司尚未算賬,其苦當奈何?

長江上有個船夫龔撰,趁著大風將一個富商擠落水中,取走他的錢財,成為有錢人。龔撰在揚州定居后,生下一個兒子。兒子長大后,見到父親如見到仇敵。龔撰非常生氣,就去叩問乩仙(請鬼神附于兒童身上說話,以問事——譯者注)。乩仙說:“庚子年八月的某天西風狂作,長江波濤滾滾,那天你因一念之錯,做了什么事?距離現(xiàn)在已經二十年了,請你摸摸良心想想看。”龔撰聽了大吃一驚,于是離家出走,最后不得好死。

其實謀害他人所得的錢財,自己無法享用,最后仍歸怨家所有。自己則二十年來天天提心吊膽,最后不得好死。而且陰間冥司還未算賬,將來的痛苦該有多少呢?

一卒早行,至棘野。有赍[4]輕資[5]者,見卒來,疑有他志,匿棘中。卒亦暗不辨也,第聞行止聲,近身不見,恐是虎豹。因以槍遍刺叢中,中之拽而出,則死矣,方知其誤。既無奈何,取其囊中金,棄尸于棘,人莫之知。卒由是家富,妻生一女。卒一日在門首,忽見所刺人來,亟闔戶[6]窺之,竟入對門皮匠家,遂生子。卒知因緣,厚遇匠,愛其子,以女妻之。匠喜,令其子事卒如父。卒后飲酒而臥,盛暑汗出,匠家子侍側,微以刀刮去其汗。卒醉中不辨何物,以手擊之,刀入腹,未即死,呼家人言其故。女卒歸之,并家私還焉。

一個官差,凌晨出門,走到一處滿是荊棘的野外時,有個身帶錢財?shù)娜丝吹剿絹恚滤膽巡卉墸筒厣碓诓菁小9俨钜蛱煳戳翢o法看清,只聽到走動聲,靠近時卻什么也看不見,他擔心虎豹藏匿其中,就用槍在草叢中到處亂刺,結果藏匿其中的人被刺到,被拖出來時人已經死了,官差才知道自己誤殺了人。但事已至此,也無法補救,他就拿走死者囊中金錢,將尸體棄置于荊棘中。沒有其他人知道這件事。官差從此變得富有。他的妻子生下一女。有一天官差在家門口,忽然看到被他刺死的人從遠處走來,他趕緊將門關上,偷偷地觀看,只見他竟然走入對門皮匠家中。不久皮匠生了一個兒子。官差知道此事因由,就對皮匠非常好,愛護他的兒子,并答應要將女兒嫁給他兒子。皮匠很高興,就叫兒子像對父親一樣侍奉官差。有一天官差酒醉后睡覺,因暑夏炎熱,汗流如雨,這時皮匠兒子正好在旁侍候,就輕輕用刀刮去他身上的汗水。官差在酒醉中,不能辨明是何物,就猛力用手擊刀,使得刀子插進肚里。官差(知道報應來了)就馬上呼叫家人過來,將事情原委說明清楚(無意中刺死人報應如此——譯者注)。后來官差女兒嫁給了皮匠兒子,所有財產也都歸還給他。

目連[7]尊者,晨出城,見一餓鬼,泣告曰:“我之此身,有類塊肉,無有手足眼耳口鼻等,被諸禽蟲常時啖食,何罪所至?”目連曰:“汝前生行醫(yī),不精其術,妄投藥餌,使病者不生,故至于此。”

宋范文正公,不為宰相,愿為名醫(yī),以其救人多也。近世庸醫(yī),不知此意,惟識重財,多犯七殺:

如病證原有緩急,今乃緩其所急,急其所緩,一殺也。

以小為大,以輕為重,故用毒藥,使之沉苦,而徐收其功,二殺也。

病有貧富,富則用心,貧則忽略,三殺也。

懶惰游睡,畏避寒暑,博弈飲賭,四殺也。

方脈不精,疑疾試藥,眾醫(yī)相聚,彼此詆毀,五殺也。

見病不治,來請不去,致病增重,六殺也。

藥味不精,不全制度,或加或減,以致誤傷,七殺也。

有此七者,殺人甚于梃刃[8]。梃刃不傷要害,尚有可活。惟一劑入口,則五臟皆裂矣。猶得自恃曰:“吾名醫(yī)也哉!”至于服藥之家,尤當勿晦病源。若匿而不言,及藥貴則棄而不用,甚至使低銀,吝謝金,則亦自尋死路而已,與醫(yī)何尤[9]?

目連尊者有天早上出城門時,看見一個餓鬼,餓鬼哭著告訴他說:“我這身體就像一塊肉球,沒有手足眼耳口鼻等器官,還常被各種飛禽或蟲類吞食,我到底犯了什么罪業(yè)?”目連尊者說:“你在前生行醫(yī)時,醫(yī)術不精,對病人妄用藥物,使病人無法存活,所以才有這種報應。”

宋朝范文正公(即范仲淹,謚文正,前面已經介紹——譯者注),說自己如果當不上宰相,就愿意當醫(yī)生,因為當醫(yī)生可救很多人。近來很多庸醫(yī),不知此話含義,只知行醫(yī)賺錢,大多犯了七殺之罪:

病癥原本就有緩急之別,現(xiàn)在有的醫(yī)生卻將急病緩醫(yī),緩病急醫(yī),這是第一殺之罪。

把小病當大病,把輕病當重病醫(yī)治,所以猛下狠毒劇藥,使病人受更多痛苦,卻只緩慢見其功效,這是第二殺之罪。

把病人分成貧富等級,富人就用心醫(yī)治,窮人就馬虎看診,這是第三殺之罪。

生活懶散,游山玩水,玩倦就睡覺,太熱太冷都不看病,喜歡賭博下棋飲酒,以致延誤醫(yī)病,這是第四殺之罪。

對醫(yī)理處方把脈不精熟,對疾病癥狀尚不明了就亂用藥,醫(yī)生相聚不談醫(yī)理,卻互相揭發(fā)短處,這是第五殺之罪。

看見病人不治療,請其醫(yī)治不出診,導致患者病情加重,這是第六殺之罪。

對藥材性質不精熟,炮制加工過程不精細,或過度或不足,導致藥效不佳,甚至誤傷病人,這是第七殺罪。

這七種殺人的罪過,比用刀杖殺人還厲害。刀杖殺人只要不傷到要害,還有救治余地。但藥劑入口,五臟就全毀了。竟還有人大言不慚地說:“我是名醫(yī)啊!”至于患者,切不可隱瞞病情。如果隱藏不說,或怕藥物太貴就舍棄不用,或吝惜錢財,不付給醫(yī)師謝禮,這都是自尋死路,醫(yī)生又有什么錯呢?

一官一職,皆有義命。下僚修善,可至巍顯[10];平人為善,可沾官祿。若陰險相傾,坑人取位;則傾人者還為人傾,奪人者終為人奪。報應之速,翹足可待[11]。

擔任官職都有天命。做下屬的修善,也可達到高貴顯耀的職位;平常人行善,也可享受高官厚祿。若以陰險手段害人,奪取他人職位,那么害人的人還會被人陷害,從別人處奪來的職位最后也會被人奪走。報應之快,短期間內就可看到。

宋彌德超,見樞密曹彬,勛望隆重,因誣以不軌,由是彬罷,而德超拜樞密矣。未幾,趙普[12]力為辯雪,帝悟,遠竄德超,待彬如故。觀此,則傾人實以自傾,不更信乎?然此猶害之小者也。至如唐李林甫居相位,反復傾陷,以固己位。時邊帥皆名臣,功著者,入為宰相,林甫欲杜其路,乃奏言:“文臣怯當矢石,以胡人代之,能盡死力。”由是致祿山之亂,此以爵位之念,而害及天下者也。卒坐私通叛逆,剖棺斬尸。非其罪也,然以傾賢固位,而用祿山,卒以叛逆加之,詎非皇天暗中默定公案哉?

嗟乎!食君之祿,臣事惟何,乃令有此?昔人云:“委身事君,此身當非己有,故念念在于君國,豈再顧及身家,何有不忠之患乎?”此言可為前項人之藥石[13]。

宋朝彌德超,看到樞密曹彬(即慈心不殺的宋將,有關情況見“虐下取功,諂上希旨”一章——譯者注)的功勛名望都很大,就誣告他圖謀不軌,曹彬因此被罷黜,而彌德超則升任了樞密使。不久,趙普全力為曹彬辯白,皇帝終于恍然大悟,就把彌德超放逐到遠地,而對曹彬一如既往。由此可見,陷害他人其實就是陷害自己,這難道不足以讓我們信服嗎?而這種為害還算小的。唐朝李林甫當宰相時,常陷害他人以鞏固權位,這罪過就很大。當時鎮(zhèn)守邊疆的將帥都是名臣,功勞卓著的都可入朝拜相,李林甫為斷絕他們的仕途,就向皇帝奏報說:“文臣都是膽小的人,不能擋槍箭,如果啟用胡人代替他們,就能盡死力保護國家。”這才導致安祿山叛亂,這就是貪戀爵位而危害天下蒼生的實例。李林甫最后以通敵叛國的罪名被處以開棺斬尸的極刑。他并非真的通敵叛國,但他為陷害賢良以保權位,任用后來叛亂的胡人安祿山,所以最后朝廷就把叛逆罪名加在他頭上,這豈不是上天冥冥中所判定的公案嗎?

唉!食用君王的俸祿,做臣子的應該知道如何去做,怎么會弄到這種下場?從前有人說:“臣下既已委身侍奉君王,這個身體就非自己所有,每個念頭都要為國為君著想,怎可再去顧慮自己的身家性命?如果作臣子的都這樣想,哪還會有不忠的禍患呢?”這句話實在可以作為前面那些人的規(guī)誡。

【注釋】

[1]忍人:殘忍的人,硬心腸的人。《左傳·文公元年》中說:“且是人也,蠭(fēnɡ,同蜂)目而豺聲,忍人也,不可立也。”

[2]濱(bīn):接近。

[3]肋(lèi):胸部的兩側。

[4]赍(jī):攜帶。

[5]輕資:便于攜帶的財物。

[6]闔(hé)戶:閉門,關門。闔,關閉。

[7]目連:即摩訶目犍(jiān)連。簡稱目連,亦稱大目犍連。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摩揭陀國王舍城人。在佛弟子中,他有“神通(或神足)第一”的稱號。中國流傳最廣的故事是“目連救母”。

[8]梃(tǐnɡ)刃:棍棒和刀。

[9]尤:過錯,罪過。

[10]巍顯:偉大,顯耀。

[11]翹(qiào)足可待:一舉足的時間即可等到。比喻很快就能實現(xiàn)。翹足:抬起腳。

[12]趙普(922—992):字則平,北宋初年宰相。出生于幽州薊縣(今北京),后先后遷居常山(今河北正定)、洛陽(今河南洛陽)。雖足智多謀卻不好讀書,后來在趙匡胤的勸告下開始讀《論語》,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去世后太宗廢朝五日,贈尚書令,追封真定王,賜謚“忠獻”,親撰并書寫八分字神道碑賜之。咸平元年(998),被追封為韓王。次年,又被詔配饗太祖廟。

[13]藥石:藥劑和砭石,泛指藥物。在此比喻規(guī)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盘水市| 搜索| 大同县| 阿勒泰市| 崇州市| 井研县| 连云港市| 金乡县| 三江| 安岳县| 东乌珠穆沁旗| 金门县| 沅陵县| 泌阳县| 铜川市| 新宁县| 克什克腾旗| 招远市| 龙江县| 科技| 九龙县| 嘉鱼县| 德江县| 玛沁县| 新干县| 新和县| 永福县| 达尔| 开化县| 靖安县| 林西县| 鹰潭市| 怀来县| 潞西市| 二手房| 兴宁市| 富裕县| 武陟县| 永宁县| 和顺县| 砚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