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勝戰計(1)
勝戰計,是指在敵強我弱的條件下,根據對手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行動。此計要求在戰前要具備勝利的條件、方案和把握,而后在戰斗中通過計謀的運用,將我方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從而戰勝敵人,獲得更大的利益。
第一計 瞞天過海
原典
備周則意怠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②。太陽,太陰③。
注釋
①備:防備。周:周全、周密。意:思想、意識。怠:懈怠、大意。防備很周密,戒備心反而容易松懈。
②陰:在這里指隱秘的策略。陽:指公開的行動。對:相對、相反。隱秘的策略藏匿在公開的行動中,而非在公開事物的對立面。
③太:極、極大。陰、陽是古代哲學思想中矛盾對立的雙方。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的極端是陽,陽的極端是陰。全句的意思是非常公開的事物里往往蘊藏著非常機密的計謀。
譯文
守備嚴密,常常容易導致思想和意志麻痹;對平時常見的事情就不會產生疑惑以致喪失警惕。奇謀往往隱藏在公開的行動之中,并不和公開行動相矛盾。最公開的行動中常常隱藏著更大的陰謀。
■ 解讀 ■
“瞞天過海”的“瞞”并非此計的最終訴求,而只是達成“過海”目的所用的必要手段罷了。此計的原意是指瞞著“真龍天子”唐太宗,利用船造的房屋做掩飾,讓其在不知不覺中渡海,攻打高麗,無形中化解了唐太宗渡海的恐懼。“天”指代對實施者有危險的所有對象,因此“瞞天過海”的引申意是用方法、計謀隱蔽真實的目的和意圖,制造公開的假象,使對方失去警戒之心。寓言于明,寓真于假,避開麻煩,渡過難關,進而達到出其不意、出奇制勝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隱瞞完全是為了實現某種善意的目的,因此絕對不可以使用惡劣的陰謀。它是計謀,而非小人的伎倆,更不能與那些雞鳴狗盜之徒的做法相等同。“瞞天過海”的成功決定于它所采取的戰略、方針,是有鴻鵠大志之士的謀事之道,稱得上妙計。
此計的精妙之處在于“瞞”,并被廣泛地應用于諸如軍事、政治、商業及職場等不同領域。或將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藏匿于公之于眾的政治主張中,或將具有實際意義的外交行動遮蔽于華麗的外交辭令里面,或通過繁瑣的工作實現人生的遠大抱負。
在戰爭中,“瞞天過海”是一種示假隱真的疑兵之計。它意在利用人們常見不疑的心理狀態進行戰役偽裝,隱藏軍隊的集結和進攻企圖,從而把握時機,實現預期結果。“瞞天過海”如果應用到商場,可以達到進退自如、左右逢源的境界。然而,以假示真并不意味著商家可以拿假冒偽劣商品欺騙消費者,而是提醒商家,可以在戰略部署和策略上多做文章,擠掉別人,搶占商機。生活中使用“瞞天過海”,則出發點也一定要合理、客觀。總之,瞞天過海拒絕各種頑劣行徑,否則使用者不僅得不到此計所帶來的真實價值,還會反受其害。
當然,一旦有敵人使用瞞天過海之計,我們也要采取一些防范措施來應對,以免自己陷入被動。首先,對任何事物都要透過現象挖掘它的本質。所有的隱藏都不會是完美無缺的。我們完全可以透過敵人的異常表現,提高自己的警覺,并順著身邊的一切反常情況追尋可能隱匿在公開事物里的陰謀。凡事要盡可能“見微知著”,尤其不放過習以為常的人或事,才不會被表面的假象和敵人的假面具所誤導,進而努力確定別人的真實意圖,防備別人的蒙蔽。其次,要盡早地針對敵人的企圖做出反應,制定有效的遏制對策。尤其當敵人的謀劃和行動方向有所變化時,一定要及時做出完備的信息反饋。防微杜漸,切不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做到在有利的時機給敵人以反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 兵家活用 ■
日本偷襲珍珠港
1941年10月,日本法西斯甲級戰犯東條英機就任日本第40任首相,同時兼任陸軍大臣和內務大臣,集軍政大權于一身。東條英機上臺后的戰略意圖是:加速南侵。他一方面促成了與德、意兩國的同盟條約;一方面又抓緊籌劃進攻美國珍珠港,希望通過集中打擊這個美國最大的軍事基地,讓美國在軍事上的地位很快趨于被動。
其時,美國的全球戰略方針重點設立為集中對付德國法西斯,暫不希望與太平洋地區的國家發生戰事。日本為成功實施偷襲珍珠港這一計劃,充分利用了美國此時的戰略心理,制造了各種與美國和平友好的假象:1941年8月7日,日本主動建議日美首腦在火奴魯魯直接會談,以解決兩國的爭端。隨后,日本內閣又很快于8月26日致信給美國總統羅斯福,表達日本與美國一樣渴望維持太平洋和平的意愿,并再次懇請美方能與日方會晤,以闡明雙方見解,消除彼此的誤會和猜疑。不僅如此,日本特使來棲還在11月4日被派往華盛頓,協助日本駐美國大使野村與美國政府周旋。日方的“努力”很快見效,美國總統羅斯福致電日本天皇:“希望美國總統和日皇共同驅散天空的烏云。”
然而令美方萬萬沒有料到的是,日本的特遣部隊、機動部隊在這時其實已經離珍珠港所在地——瓦胡島不遠了。美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天,1941年12月8日,日軍用183架從航空母艦起飛的攻擊機拉開了偷襲珍珠港的序幕,之后又有171架水平轟炸機和俯沖轟炸機輪番對珍珠港進行了猛烈轟炸。駐島美軍在心理上的毫無防備讓他們遭受了極其慘重的損失:4艘主力艦有1艘遭到重創,其余3艘被炸傷;10余艘巡洋艦、驅逐艦以及其他艦艇被炸沉或炸傷;240架飛機被炸毀;陸海軍官兵死傷多達4500余人,美國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
日方在發動這次極具毀滅性的打擊之前,成功地應用了中國古人的“瞞天過海”之計,表面與美方努力達成友好和解,其實暗中做著各種充分的襲擊準備,很好地麻痹了美方,并大大減弱了對方的還擊力度。這是美國戰爭史上極為慘痛的一次經歷,其所遭遇的損失比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所受損失的總和還要多。
英國“餡餅行動”
1943年,盟軍決定以最快的速度從北非進入納粹德國控制的歐洲。因此他們計劃在歐洲南部的西西里島登陸,然后迅速席卷整個意大利。但是令盟軍困擾的是,希特勒在歐洲南部駐有重兵,一旦他們在登陸之際就遭到希特勒軍隊的強火力壓制,損失將難以預料。于是,英國情報部門精心設計了一個代號為“餡餅行動”的瞞天過海之計,用來分散納粹在歐洲南部的兵力部署。在此次行動中,被選中實施任務的人是時年29歲、“六翼天使號”潛艇的艇長朱奧。
4月30日凌晨4時30分,行動開始。朱奧和他的手下將在西班牙卡迪斯海灣逡巡許久的“六翼天使號”浮出水面,并把一個神秘的金屬箱投入海中,同時將金屬箱上的鎖悄悄打開。據朱奧稱,這是一個先進的氣象設施,根據上級指示需要放入海中進行氣象觀測。而真實情況是,金屬箱里裝的正是這次“餡餅行動”的重要角色“餡兒”:英國皇家海軍軍官“馬丁少校”的尸體和他使用過的一個公文包。公文包里有兩張劇院演出的戲票票根,一封來自“未婚妻”的熱辣辣的情書,幾張戰略地圖。當然,這其中還有一件更為重要的物品——皇家海軍統帥蒙巴頓將軍致陸軍元帥蒙哥馬利的信函。信中提到,盟軍計劃不久從意大利西部的撒丁島和希臘南部登陸歐洲。而事實上這一切都是英國情報部門設計來迷惑納粹德國的:金屬箱里的皇家海軍軍官只是太平間里隨便搞到的一具尸體,而非馬丁少校本人。盟軍計劃登陸的地點,也不是撒丁島和希臘南部,而是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島!
一切皆如英國情報部門所料,“馬丁少校”的尸體被大海的潮汐沖到了西班牙海岸。西班牙漁民發現后,立即報告給了政府。很快,倫敦的報紙就發出了英國皇家海軍少校馬丁在一次空難事故中不幸罹難的訃告。幾天后,西班牙政府把“馬丁少校”的公文包完好無損地交還給英國軍方,并在西班牙海濱小鎮韋瓦爾為馬丁舉行了一次隆重的葬禮。但因為當時西班牙實際上已經完全被納粹德國控制,在將公文包歸還英國之前,他們復制了蒙巴頓將軍致蒙哥馬利元帥的信,并秘密交給了德國。
因為蒙巴頓和蒙哥馬利這兩個關鍵身份,希特勒一收到情報就結結實實地吞下了英國人送來的整個“誘餌”。他堅信,盟軍真的要從撒丁島和南希臘登陸了!于是按照希特勒的指示,德軍總指揮部下令加緊修筑科西嘉島,并增派兩個黨衛軍旅前往撒丁島駐防。德軍大將“沙漠之狐”隆美爾也被派到雅典督查希臘的防御計劃。更為致命的是,希特勒不顧當時的庫爾斯克坦克戰正處在最緊張的時刻,緊急下令兩個裝甲師撤出蘇聯戰場調防希臘。此次錯誤使得納粹軍隊在意大利南部的防御陷入空虛。
一切都已無法挽回,1943年7月10日,英軍發起了代號為“愛斯基摩人”的作戰行動,最終于8月10日成功占領西西里島全境。德軍共損失10艘潛艇、740架飛機,另有8000人喪生,13500人受傷,5500人被俘。
至此,英國情報部門的“餡餅行動”完美實施!用虛假的信息騙過敵人,將敵人引到錯誤的進攻方向上,為盟軍的正面行動爭取到了十分有利的時機。對盟軍來說,此次戰役積累的寶貴的登陸戰略經驗,為他們后來諾曼底登陸的成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 商家活用 ■
百度智高一籌
從2003年起,谷歌在中國互聯網市場的總點擊量就開始落后于百度。2004年,谷歌董事長兼CEO埃里克·施密特謙虛地放下架子開始與百度往來。表面上施密特欲與百度共發展,其實他是想控制百度,全面攻占中國市場。
當時,實力和財力都不雄厚的百度自然不能將業界的鼻祖拒之門外,那樣不僅會惹怒對方,說不定還會有企業夭折的危險。百度總裁李彥宏不得不從長計議,友善地接受施密特的“好意”,表面上也做出與谷歌共謀大業的樣子。隨后,在新一輪1470萬美元的融資中,百度欣然接受了谷歌投資的499萬美金,讓谷歌占有其2.6%的股份。谷歌上上下下包括施密特在內都認為,打垮百度,重振搜索巨頭地位的這一仗已是勝券在握。
一年后的6月份,施密特秘密到達北京。在李彥宏的辦公室里,他才恍然大悟。原來李彥宏所謂的“與谷歌合作”只是“瞞天過海”的“緩兵之計”,其實是想利用與谷歌的合作關系麻痹對方,從而推遲其大舉進攻中國市場的步伐。2005年8月5日,當百度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為同年全球資本市場上最引人注目的上市公司時,施密特后悔莫及,連稱失算。更糟糕的是,他為輕敵和大意付出的代價遠沒有停止。在接下來的兩年里,百度一騎絕塵,而谷歌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則因為百度的強力沖擊急劇下降。
百度巧用“瞞天過海”之計,成功地破解了谷歌設下的陷阱。不僅避免了與業內老大的直接沖突,保全了其萌芽產業,而且在谷歌盟友的亮麗光環下,業績一路飆升,成功地將產業越做越大,可謂聰明至極,一舉兩得。
李嘉誠“醉翁之意不在酒”
李嘉誠是香港地產界有名的地產大王。他的成功并非一夜暴富,而是幾十年臥薪嘗膽,獨樹一幟,用膽量和智謀贏得的。上世紀80年代,李嘉誠先后開發了黃埔花園、海怡半島、麗港城、嘉湖山莊四家大型屋村。在1985年收購港燈時,他就看準了港燈地盤的潛在利益,使出了“瞞天過海”的戰略。港燈的港島南岸有一家發電廠,與之毗鄰的是蜆殼石油公司油庫,蜆殼另有一座油庫在新界觀塘茶果嶺。港燈被收購后,李嘉誠很快便將電廠遷到南丫島。他的運籌帷幄,給公司同時賺得了兩處極其適宜發展大型屋村的地塊,并最終獲利100多億港幣。
麗港城、海怡半島兩大屋村同樣如此,李嘉誠對它們的構想開始于1978年著手收購和記黃埔之時。經過長時間的耐心等待和精心策劃,他的籌劃在港燈被成功收購之后又順利向前推進了一大步。1988年,李嘉誠終于將此項計劃全面推出。堅持不懈的耐心不僅幫助他接連不斷地打出了漂亮的勝仗,而且為他收獲了諸多業內專業人士的贊譽。
嘉湖山莊計劃的推出,也歷經10年之久。收購這塊地盤的大股東華潤和李嘉誠的長江實業曾經雄心勃勃,計劃在15年內建成一座可容納50萬人口的新城市,而此時的李嘉誠正在為收購和記黃埔殫精竭慮,因此他未能參與開發工作。主持開發計劃的華潤最終因為沒有地產開發的經驗和不懂得香港的商業秘訣,讓這一龐大計劃在港府的介入下過早夭折。眾股東唉聲嘆氣,李嘉誠則胸有成竹,不動聲色,很是看好嘉湖山莊的前景。他開始一步步收購其他股東的股份,經過10年馬拉松式的吸股,終于在1988年控得了除華潤外的49%股權。同年12月,李嘉誠與華潤簽訂協議,保證讓華潤在此項開發計劃中獲利7.52億港元,并即付四分之三即5.64億港幣給華潤。如果以后樓宇售價超過了協議范圍,其超額盈利由長江實業與華潤共享,華潤占51%。同時,長江實業接下了所有的發展及銷售工作,并愿意承擔所有風險,華潤只需坐等收成即可。但李嘉誠深知,擔風險者比坐享其成者的收入要高得多。工程完成后,僅是第一期樓盤,華潤就已贏得協議范圍中7.52億港元的利潤。以后六期,華潤等于“額外”所得,而實際上長江實業的利潤,遠遠超過了華潤,無法估量。整個計劃中,李嘉誠一箭三雕:不僅為公司創下巨額利潤,而且挽救了華潤,幫助它坐收了豐厚利益,同時還大大促進了與中資公司的良好關系,因為華潤正是一家典型的國家外貿部駐港貿易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