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下鄉手記
最新章節:
全書后記:心往哪里安放
《下鄉手記》收錄了作者王慧敏的二百余篇文章,厘為三卷:“下鄉手記”,源自作者在人民日報開辟的同名專欄;“熱點感言”,是作者就新聞時事而寫的時評;“編余雜識”,是作者做版面編輯時配合刊發的新聞寫下的短評。其中“下鄉手記”篇幅最大,故而以之作為書名。名為“下鄉手記”,并不意味著本書限于農業、農村,實際上,它更是一部關于所有中國人的“家鄉”——中國的肺腑感言。因為,許多文章已經超出了農村的視域,介入大家都關心的時代話題。
- 全書后記:心往哪里安放 更新時間:2020-03-13 14:59:05
- 64.關鍵在于“化人”
- 63.有“約束”才能更好發展
- 62.謀長興方能長興
- 61.千萬別當“土地爺”
- 60.讓最美可感可觸
- 59.城鄉前行肩并肩
- 58.富起來更要美起來
- 57.適時推上一把
- 56.找對方式很重要
- 55.要出手,也要放手
- 54.達西靠的什么
- 53.都來培植愛的“沃土”
- 52.牢記發展的根本目的
- 51.“堅守”,這個時代仍然需要!
- 50.西瓜如何大又甜
- 49.善待員工就是善待企業
- 48.都來助一把力
- 47.為布茹瑪汗自豪
- 46.細致促進和諧
- 45.切實加大科技節水力度
- 44.值得一試的好方法
- 43.幫扶要幫心
- 42.路在腳下
- 41.用科教為農民增收鋪路
- 40.讓老百姓看到“紅頭文件”
- 39.挖溝 填溝
- 38.該出手時就出手
- 37.別再干“生態搬家”這樣的蠢事
- 36.公開透明,好!
- 35.辯證處理“管與不管”
- 34.動則活 活則興
- 33.都應該增磚添瓦
- 32.先要練好內功
- 31.“減負”須靠法制
- 30.觀念生“金”
- 29.多支持 少揩油
- 28.但借春風扶農桑
- 27.趕快診斷“小老樹”
- 26.拆掉“城墻”如何
- 25.還需補補這一課
- 24.不同之中找差距
- 23.辯證地看待“賣果難”
- 22.“靚女”緣何“丑”裝扮
- 21.拿出切實措施來
- 20.把改進服務落到實處
- 19.合理整合生產要素
- 18.將競爭進行到底
- 17.創新壽光不衰的秘訣
- 16.切勿忽視農村自身潛力
- 15.都來建設“后備隊”
- 14.抓好“加工”這一環
- 13.學會給信息“體檢”
- 12.經?;仡^看看
- 11.正視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 10.干部首先要端正認識
- 9.農民參與考核,好
- 8.“深閨之女”嫁出去
- 7.誰也離不開誰
- 6.自覺接受監督,如何?
- 5.給“愛迪生”們搭個平臺
- 4.給些“免疫力”
- 3.應成為制度
- 2.該明白的不只是海南
- 1.市場不活誰倒霉
- 編余雜識
- 66.針線·刀子·無花果
- 65.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 64.走出溺愛的漩渦
- 63.做一滴純凈的“小雨滴”
- 62.長沙聽歌
- 61.增效就必須減員嗎?
- 60.決策要過好“五關”
- 59.最大程度釋放改革紅利
- 58.高鐵,能否放下身段?
- 57.城管,別成了“不管”
- 56.每天陪老人一小時如何
- 55.光靠提價節能,難!
- 54.教育支出期待公平與效益
- 53.做好實業是根本
- 52.擠掉壟斷者的“肥水”
- 51.也要為企業解憂
- 50.不買房該買什么
- 49.讓工資合理漲起來
- 48.房價“虛火”警示了什么
- 47.透過審計這道“鐵閘”……
- 46.未必都爭“團體獎”
- 45.“緊箍咒”不能松
- 44.算小賬更要算大賬
- 43.攜起手來共紓時艱
- 42.給公務員一個“支點”
- 41.唐家山作證
- 40.給災后重建提個醒
- 39.又到清明掃墓時
- 38.但愿火災喚起實在的責任
- 37.讓“強制”有個結果
- 36.給水出路,人才有出路
- 35.兩“小”看變化
- 34.當審計關注壟斷企業“分配”
- 33.如何直面水資源困境
- 32.當“狗患”影響城市文明
- 31.縱情發展孩子的天性
- 30.城管應有利于創業
- 29.“省”字當頭
- 28.每個人都該悄然捫心
- 27.“撕”掉誠信誰吃虧
- 26.高估冒算該打住了
- 25.洪戰輝,為新農村建設出了題
- 24.給拆建立個規矩如何
- 23.讓制度替代“風暴”
- 22.不能光靠審計部門
- 21.要“管”不要“關”
- 20.保護文化遺產非得市場化?
- 19.“哭宴”告訴我們什么
- 18.該吸取教訓的不僅是冠生園
- 17.責任何時重于山?
- 16.是什么支撐了我們的腰板
- 15.問題食品也該問責
- 14.我們怎樣坐飛機?
- 13.別讓我為門柱擔心
- 12.“飲鴆止渴”要不得
- 11.令人窩心的半間屋
- 10.為“黃金周”支兩招兒
- 9.一不留神成了“富翁”
- 8.讓“支點”硬起來
- 7.僅保持特色還不夠……
- 6.還是要統籌兼顧
- 5.都為就業出把力
- 4.對馬虎不能馬虎
- 3.從重“量”到重“質”
- 2.一曲綠色的頌歌
- 1.但愿喚來“城市的良心”
- 熱點感言
- 附:讀者來信摘編
- 結束語:多捫心問問自己,好嗎?
- 110.走,到農村去
- 109.欲說“創牌”好困惑
- 108.記住,沒有夕陽產業
- 107.工企雙贏才是真
- 106.怎樣才能幸福一輩子
- 105.狼,羊,怎么取舍?
- 104.張越康的煩心事
- 103.旅游三勘
- 102.安吉白茶是怎么“紅”起來的?
- 101.有名茶緣何無名牌?
- 100.龍井問茶
- 99.走進“村監會”
- 98.無私才有真出路
- 97.這樣“搶”,太可貴!
- 96.都來補補這一課
- 95.蒜價猛漲,農民能笑出聲嗎?
- 94.農村信貸盼“長大”
- 93.農產品安全,納入村規民約如何?
- 92.讓惠農政策硬起來
- 91.管好鄉村的“錢袋子”
- 90.補齊“短板”的好辦法
- 89.讓農村文化土壤肥沃起來
- 88.下鄉的不應只是家電
- 87.當農民工有了自己的節日
- 86.新農村建設“三忌”
- 85.盼保障一路同行
- 84.從鄉土文化入手
- 83.擴大規模先造“腿”
- 82.巴旦木告訴我們什么
- 81.投入也有咱的份兒
- 80.千萬不要一窩蜂
- 79.這樣開荒,不是個事兒
- 78.明天還有海魚吃嗎?
- 77.“福利水”還能喝嗎?
- 76.您會照著做嗎?
- 75.種樹別成了種“數”
- 74.跳出來后腳踩在哪里
- 73.愿我們有更多的“綠色”
- 72.建些水果“綠色通道”
- 71.楊本倫的困惑
- 70.如此分流,當戒!
- 69.把大樹養好
- 68.順著這條線索查下去
- 67.青山也要“打個盹”
- 66.退耕之前先解憂
- 65.警惕“牛二”的背后
- 64.假如一個人砍,十個人栽……
- 63.記住,你的對象是農民
- 62.經貿洽談會,可別變了味兒!
- 61.坐等優惠,不是個事兒
- 60.“政績”可別變劣跡
- 59.壯士斷腕刀何在?
- 58.“車”和“路”,誰厲害?
- 57.西部“淘金”,千萬慎行
- 56.別讓“優惠”嚇跑了客商
- 55.外國的樹比中國的高貴嗎?
- 54.其實你在幫自己
- 53.鼓勵員工說“不”
- 52.“有機大麥”的啟示
- 51.“空殼城鎮”要不得
- 50.讓“擠水者”無從下手
- 49.還農民一面潔凈的墻
- 48.那個喝“天水”的小山村
- 47.你對下情知多少
- 46.不妨分流些人跑信息
- 45.何必家家買農機
- 44.別拿了權利丟了義務
- 43.心要熱 頭要冷
- 42.身價為何翻筋斗
- 41.警惕這種“造勢”
- 40.鄉長和我來談心
- 39.還要“救救”什么
- 38.“包谷肚子,毛料褲子”
- 37.別墅外的爛泥塘
- 36.有特色土變金
- 35.“懷藥”別成壞藥
- 34.養臺車一年花多少錢
- 33.縣里干部為啥多
- 32.減負別忘這些角落
- 31.增收關卡知多少
- 30.執法檢查怎么走了過場
- 29.治貧先得治愚
- 28.選舉“水分”從何來
- 27.一年開會二百多
- 26.市場秩序誰來管?
- 25.農民負擔重在哪兒
- 24.告訴你一個發財秘訣
- 23.改改這樣的“建房觀”
- 22.張師傅的種田辯證法
- 21.大家評一評
- 20.三次挫折說明啥
- 19.超生緣何成“痼疾”
- 18.愧對柳丙寅
- 17.表面文章誰來改
- 16.黃牛雕塑有何罪
- 15.變來變去卻為誰
- 14.都回家種地?那哪兒成!
- 13.為農民撐起“保護傘”
- 12.擰干“水分”看領導
- 11.這種好事哪兒找去?
- 10.謹防“上訪”偏了向
- 9.鄉土文化哪兒去了?
- 8.來一次文憑打假如何?
- 7.這樣的文憑,值幾何?
- 6.讓苗兒自己長
- 5.退耕更要節耕
- 4.野豬·群居鼠·彩電
- 3.假如遍地都是“熊掌”
- 2.真想再見到老楊的菜車
- 1.別硬著頭皮烤“炊餅”
- 下鄉手記
- 教誨將伴筆耕老(代序)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教誨將伴筆耕老(代序)
- 下鄉手記
- 1.別硬著頭皮烤“炊餅”
- 2.真想再見到老楊的菜車
- 3.假如遍地都是“熊掌”
- 4.野豬·群居鼠·彩電
- 5.退耕更要節耕
- 6.讓苗兒自己長
- 7.這樣的文憑,值幾何?
- 8.來一次文憑打假如何?
- 9.鄉土文化哪兒去了?
- 10.謹防“上訪”偏了向
- 11.這種好事哪兒找去?
- 12.擰干“水分”看領導
- 13.為農民撐起“保護傘”
- 14.都回家種地?那哪兒成!
- 15.變來變去卻為誰
- 16.黃牛雕塑有何罪
- 17.表面文章誰來改
- 18.愧對柳丙寅
- 19.超生緣何成“痼疾”
- 20.三次挫折說明啥
- 21.大家評一評
- 22.張師傅的種田辯證法
- 23.改改這樣的“建房觀”
- 24.告訴你一個發財秘訣
- 25.農民負擔重在哪兒
- 26.市場秩序誰來管?
- 27.一年開會二百多
- 28.選舉“水分”從何來
- 29.治貧先得治愚
- 30.執法檢查怎么走了過場
- 31.增收關卡知多少
- 32.減負別忘這些角落
- 33.縣里干部為啥多
- 34.養臺車一年花多少錢
- 35.“懷藥”別成壞藥
- 36.有特色土變金
- 37.別墅外的爛泥塘
- 38.“包谷肚子,毛料褲子”
- 39.還要“救救”什么
- 40.鄉長和我來談心
- 41.警惕這種“造勢”
- 42.身價為何翻筋斗
- 43.心要熱 頭要冷
- 44.別拿了權利丟了義務
- 45.何必家家買農機
- 46.不妨分流些人跑信息
- 47.你對下情知多少
- 48.那個喝“天水”的小山村
- 49.還農民一面潔凈的墻
- 50.讓“擠水者”無從下手
- 51.“空殼城鎮”要不得
- 52.“有機大麥”的啟示
- 53.鼓勵員工說“不”
- 54.其實你在幫自己
- 55.外國的樹比中國的高貴嗎?
- 56.別讓“優惠”嚇跑了客商
- 57.西部“淘金”,千萬慎行
- 58.“車”和“路”,誰厲害?
- 59.壯士斷腕刀何在?
- 60.“政績”可別變劣跡
- 61.坐等優惠,不是個事兒
- 62.經貿洽談會,可別變了味兒!
- 63.記住,你的對象是農民
- 64.假如一個人砍,十個人栽……
- 65.警惕“牛二”的背后
- 66.退耕之前先解憂
- 67.青山也要“打個盹”
- 68.順著這條線索查下去
- 69.把大樹養好
- 70.如此分流,當戒!
- 71.楊本倫的困惑
- 72.建些水果“綠色通道”
- 73.愿我們有更多的“綠色”
- 74.跳出來后腳踩在哪里
- 75.種樹別成了種“數”
- 76.您會照著做嗎?
- 77.“福利水”還能喝嗎?
- 78.明天還有海魚吃嗎?
- 79.這樣開荒,不是個事兒
- 80.千萬不要一窩蜂
- 81.投入也有咱的份兒
- 82.巴旦木告訴我們什么
- 83.擴大規模先造“腿”
- 84.從鄉土文化入手
- 85.盼保障一路同行
- 86.新農村建設“三忌”
- 87.當農民工有了自己的節日
- 88.下鄉的不應只是家電
- 89.讓農村文化土壤肥沃起來
- 90.補齊“短板”的好辦法
- 91.管好鄉村的“錢袋子”
- 92.讓惠農政策硬起來
- 93.農產品安全,納入村規民約如何?
- 94.農村信貸盼“長大”
- 95.蒜價猛漲,農民能笑出聲嗎?
- 96.都來補補這一課
- 97.這樣“搶”,太可貴!
- 98.無私才有真出路
- 99.走進“村監會”
- 100.龍井問茶
- 101.有名茶緣何無名牌?
- 102.安吉白茶是怎么“紅”起來的?
- 103.旅游三勘
- 104.張越康的煩心事
- 105.狼,羊,怎么取舍?
- 106.怎樣才能幸福一輩子
- 107.工企雙贏才是真
- 108.記住,沒有夕陽產業
- 109.欲說“創牌”好困惑
- 110.走,到農村去
- 結束語:多捫心問問自己,好嗎?
- 附:讀者來信摘編
- 熱點感言
- 1.但愿喚來“城市的良心”
- 2.一曲綠色的頌歌
- 3.從重“量”到重“質”
- 4.對馬虎不能馬虎
- 5.都為就業出把力
- 6.還是要統籌兼顧
- 7.僅保持特色還不夠……
- 8.讓“支點”硬起來
- 9.一不留神成了“富翁”
- 10.為“黃金周”支兩招兒
- 11.令人窩心的半間屋
- 12.“飲鴆止渴”要不得
- 13.別讓我為門柱擔心
- 14.我們怎樣坐飛機?
- 15.問題食品也該問責
- 16.是什么支撐了我們的腰板
- 17.責任何時重于山?
- 18.該吸取教訓的不僅是冠生園
- 19.“哭宴”告訴我們什么
- 20.保護文化遺產非得市場化?
- 21.要“管”不要“關”
- 22.不能光靠審計部門
- 23.讓制度替代“風暴”
- 24.給拆建立個規矩如何
- 25.洪戰輝,為新農村建設出了題
- 26.高估冒算該打住了
- 27.“撕”掉誠信誰吃虧
- 28.每個人都該悄然捫心
- 29.“省”字當頭
- 30.城管應有利于創業
- 31.縱情發展孩子的天性
- 32.當“狗患”影響城市文明
- 33.如何直面水資源困境
- 34.當審計關注壟斷企業“分配”
- 35.兩“小”看變化
- 36.給水出路,人才有出路
- 37.讓“強制”有個結果
- 38.但愿火災喚起實在的責任
- 39.又到清明掃墓時
- 40.給災后重建提個醒
- 41.唐家山作證
- 42.給公務員一個“支點”
- 43.攜起手來共紓時艱
- 44.算小賬更要算大賬
- 45.“緊箍咒”不能松
- 46.未必都爭“團體獎”
- 47.透過審計這道“鐵閘”……
- 48.房價“虛火”警示了什么
- 49.讓工資合理漲起來
- 50.不買房該買什么
- 51.也要為企業解憂
- 52.擠掉壟斷者的“肥水”
- 53.做好實業是根本
- 54.教育支出期待公平與效益
- 55.光靠提價節能,難!
- 56.每天陪老人一小時如何
- 57.城管,別成了“不管”
- 58.高鐵,能否放下身段?
- 59.最大程度釋放改革紅利
- 60.決策要過好“五關”
- 61.增效就必須減員嗎?
- 62.長沙聽歌
- 63.做一滴純凈的“小雨滴”
- 64.走出溺愛的漩渦
- 65.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 66.針線·刀子·無花果
- 編余雜識
- 1.市場不活誰倒霉
- 2.該明白的不只是海南
- 3.應成為制度
- 4.給些“免疫力”
- 5.給“愛迪生”們搭個平臺
- 6.自覺接受監督,如何?
- 7.誰也離不開誰
- 8.“深閨之女”嫁出去
- 9.農民參與考核,好
- 10.干部首先要端正認識
- 11.正視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 12.經?;仡^看看
- 13.學會給信息“體檢”
- 14.抓好“加工”這一環
- 15.都來建設“后備隊”
- 16.切勿忽視農村自身潛力
- 17.創新壽光不衰的秘訣
- 18.將競爭進行到底
- 19.合理整合生產要素
- 20.把改進服務落到實處
- 21.拿出切實措施來
- 22.“靚女”緣何“丑”裝扮
- 23.辯證地看待“賣果難”
- 24.不同之中找差距
- 25.還需補補這一課
- 26.拆掉“城墻”如何
- 27.趕快診斷“小老樹”
- 28.但借春風扶農桑
- 29.多支持 少揩油
- 30.觀念生“金”
- 31.“減負”須靠法制
- 32.先要練好內功
- 33.都應該增磚添瓦
- 34.動則活 活則興
- 35.辯證處理“管與不管”
- 36.公開透明,好!
- 37.別再干“生態搬家”這樣的蠢事
- 38.該出手時就出手
- 39.挖溝 填溝
- 40.讓老百姓看到“紅頭文件”
- 41.用科教為農民增收鋪路
- 42.路在腳下
- 43.幫扶要幫心
- 44.值得一試的好方法
- 45.切實加大科技節水力度
- 46.細致促進和諧
- 47.為布茹瑪汗自豪
- 48.都來助一把力
- 49.善待員工就是善待企業
- 50.西瓜如何大又甜
- 51.“堅守”,這個時代仍然需要!
- 52.牢記發展的根本目的
- 53.都來培植愛的“沃土”
- 54.達西靠的什么
- 55.要出手,也要放手
- 56.找對方式很重要
- 57.適時推上一把
- 58.富起來更要美起來
- 59.城鄉前行肩并肩
- 60.讓最美可感可觸
- 61.千萬別當“土地爺”
- 62.謀長興方能長興
- 63.有“約束”才能更好發展
- 64.關鍵在于“化人”
- 全書后記:心往哪里安放 更新時間:2020-03-13 14:5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