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表面文章誰來改
日前到某市采訪,市領導極力推薦我去A縣,說這個縣位于深山區,自然條件非常差,長期以來經濟發展一直居全省倒數第幾。可自從去年一位年輕的縣委書記接任后,勵精圖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二天,正好省里的一位主要領導到A縣視察,我便跟隨前往。
出發不久,下起了雨,到A縣時,雨更大了,四周混沌一片。驀然,透過雨簾,我們看到路兩邊的山坡上全是人:群眾正在冒雨種樹。群眾的積極性顯然很高,東邊唱歌西邊答,雨聲淅瀝笑語歡。細聽歌詞,還真有些創意,全是對縣委、縣政府富民政策的熱情歌頌。
前來迎接的縣委書記介紹:新的縣委班子把種樹作為脫貧致富的突破口,短短一年時間綠化的荒山面積,比前十年的總和還多。
省領導聞言頻頻點頭——這位省領導上任后,大會小會提倡種樹。
就在此時,從山坡上逶迤下來一荷擔老者,徑直走到省領導面前,似是不經意地說:“要致富,先種樹。這決策太英明了。”省領導興致更高,請老者細說端詳。老者如數家珍般敘述種樹的諸多好處,隨后話鋒一轉猛夸縣委書記如何造福鄉里,如何清正廉潔……這時,又適時走來幾位或牽牛或趕羊的農民模樣的人,爭先恐后加入了夸獎行列。
只是這些人的敘述過于有條理,過于具體,“做秀”之感畢現。不過,省領導一直沉浸在激動之中,拍著縣委書記的肩不停地說:“不錯!不錯!好好干。你為全省帶了個好頭。”
A縣緯度較高,但縣城街兩旁種滿了只有南方才有的闊葉喬木,放眼看去,蔥蘢一片。從樹根翻起的新土推測,樹剛栽下不會超過一個禮拜。省領導余興未息,吩咐跟隨的省電視臺的記者:“多拍些鏡頭,一定要多拍些鏡頭。”又轉向我:“王記者,你們黨中央的機關報,也該多多推廣我們的經驗啊。”下午的座談會上,省領導大聲疾呼:“全省都要向A縣學習!”
省領導走后,我留在該縣采訪了幾天,經驗最終沒能總結出來,倒是深深為這里的百姓擔憂了:那些從南方運過來的花草樹木,在這兒很難存活。縣委書記上任一年多,街上的植被換了3茬,全縣數百萬扶貧款幾乎用光。而這個縣至今尚有大半人口沒有解決溫飽。
一路發生的一切,稍有一點判斷力的人都不會看不出個中的彎彎繞!為什么就沒有人去點破呢?
(199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