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下鄉手記
  • 王慧敏
  • 1177字
  • 2020-03-13 14:58:30

14.都回家種地?那哪兒成!

剛參加工作時,我寫過這樣一篇文章:《走,回家種地去!》,說的是在京城打工的外地民工,響應中央加強農業的號召,返回家鄉種地的事兒。一位老編輯看了文章后說:“觀點需要再斟酌一下。加強農業,并不是要把農民捆綁在土地上。像中國這種國情,一味種地,農民永遠富不起來。”

文章給斃了。

當時,我很有點兒不服氣:農民農民,種地為本嘛!不種地,還叫農民?富不起來,只怪自己沒種好地。

后來,常跑農村,了解的情況多了,才意識到自己當初的幼稚可笑!你想,人均一畝來地,不管你怎樣反復挖刨,又能刨出多少效益來?事實上,在我國的許多地方,農作物單位面積的產量比發達國家都高。

和人家相比,咱們低在哪兒?低在勞動生產率。人家一人動輒種幾百甚至上千畝地,我們才種多少?不是我們種不了,而是我們無地可種。前些年,一些地方開始嘗試著搞規模經營,問題馬上來了:地,集中到了種糧大戶手里,其它農民怎么辦?得給他們尋找就業的門路呀!

隨著機械化水平的提高,農閑時間越來越多。報載:據江蘇省吳縣市農業局調查,如果農戶愿意,一年在田里勞作的時間只需要10天,因為耕田、播種、施肥、收割等各個過程,都有專業戶或專門機構提供服務。即使一些欠發達地區,現在種田的機械化程度也比以前高得多。

這些年民工潮風起云涌,一方面是農村生存的空間狹小,再就是農民有了更多的富余時間。他們要把自己多余的精力釋放出來,于是,城里人不屑干的苦、累、臟、差的活兒,他們接了過來。如此,城里的風景更絢爛,他們的日子也多了些滋味。我曾在一個國家級的貧困縣做過調查:農民貨幣收入的一半以上,來自外出務工。

轉移農民,才能富裕農民,道理很淺顯!

現在,有人把城市下崗職工增多,看成是民工鬧的。實在沒道理!隨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更少的人可以干更多的活兒,這是規律。美國鋼城底特律,1943年有27萬鋼鐵工人,現在只需4000人就夠了。再回頭看看我們自己工業走過的路,也是如此。其實,城市出現富余人員,決非從現在開始。六七十年代,城市曾經兩度出現過人員富余高峰,只不過那時候我們用行政手段進行了化解,提出“我們也有兩只手,不在城里吃閑飯”,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這兩次化解,給社會帶來的震蕩與隱痛,歷史已給了明確答案。

農業本是個弱質產業,加之相當長一段時期,我們優先發展工業,農業欠賬很多,農民富裕程度還很低。我們有8億多農民,農民富不起來,擴大內需就是一句空話,工業產品賣不出去,工廠就無法開工,工人就得下崗。

因此,給農民創造就業機會,也就是給工人創造就業機會;幫農民,也就是幫工人自己。這個道理并不深奧,稍稍想一想,都會明白。

當然,也有少數民工不走正道,影響了社會秩序,有的甚至成了害群之馬。這個問題,的確不能忽視。不過,如果僅僅因為這個問題就否定了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偉大意義,那就真真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了。

(1999.06.17)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登封市| 石景山区| 乃东县| 广宁县| 泸州市| 大田县| 内黄县| 洛隆县| 百色市| 嘉鱼县| 芜湖县| 黄浦区| 四子王旗| 平陆县| 花莲县| 慈利县| 洛宁县| 酒泉市| 于都县| 台东市| 中阳县| 陵水| 化德县| 聂拉木县| 公安县| 友谊县| 贡嘎县| 黑龙江省| 北海市| 哈巴河县| 呈贡县| 清丰县| 桃园市| 修文县| 任丘市| 日土县| 太和县| 扎兰屯市| 青州市| 潜江市| 鄂托克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