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56評論第1章 在自己的人生開天辟地
成長對每個人都是深刻的。每個都是一個世界,這世界有大有小,有繁茂也有荒蕪,需要我們去用心營造。在自己的人生里開天辟地,不是我是我們對人生發起的沖鋒,也非口號,它是必須的,是我們已做的,和每天正在做的。只不過用心不同,效果自然也不同。
飛翔的夢想
多年前,一位窮苦的牧羊人領著兩個年幼的兒子以替別人放羊來維持生計。一天,他們趕著羊來到一個山坡,這時,一群大雁叫著從他們的頭頂上飛過,并很快消失在遠處。牧羊人的小兒子問他的父親:“大雁要往哪里飛?”,“它們要去一個溫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過寒冷的冬天。”牧羊人說。他的大兒子眨著眼睛羨慕地說:“要是我們也能像大雁一樣飛起來就好了,那我就要飛得比大雁還要高,去天堂,看媽媽是不是在那里。”小兒子也對父親說:“做只會飛的大雁多好啊!那樣就不用放羊了,可以飛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后對兩個兒子說:“只要你們想,你們也能飛起來。”兩個兒子試了試,并沒有飛起來。他們用懷疑的眼神看著父親。
牧羊人說,讓我飛給你們看,于是他飛了兩下,也沒飛起來。牧羊人肯定地說,我是因為年紀大了才飛不起來,你們還小,只要不斷努力,就一定能飛起來,去想去的地方。
兒子們牢牢記住了父親的話,并一直不斷地努力,等他們長大以后果然飛起來了,他們發明了飛機,他們就是美國的萊特兄弟。
大道理:
信念和渴望加在一起就是這樣一支火把,它能最大限度地燃燒一個人的潛能,指引他飛向夢想的天空。
夢想是生命的源泉
萊特兄弟并未受過正統教育,就是讀高中也是中途輟了學。但兩人所具備的東西,卻遠遠超過擁有學士頭銜的大學生。那就是他們豐富的創意與遠大的志向。在接觸飛行創作之前,他們曾嘗試過很多工作,但全告失敗。最后他們開了一間規模很小的自行車行,從事修理及販賣。然而,無論做任何生意,兩兄弟始終對飛翔在空中的夢想無法忘懷。不久,他們在自行車店里成立了風動試驗場,開始實驗機翼風阻的情形。
經過數年滑翔機的不斷試驗后,萊特兄弟便將引擎裝設在滑翔機上使其成為飛行機。1903年12月17日,是人類歷史上值得紀念的一日,萊特兄弟商議,由擲銅板決定誰先坐上飛機,結果由弟弟奧威利先上。
上午十時三十五分,奧威利坐上已發出爆裂聲的飛行機,他雙腿伸直俯臥,并拉動引擎桿,飛行機頓時發出轟隆的巨響,起飛時排氣管也發出怪聲,直至它緩緩升高,在天空中搖搖晃晃,足足盤旋了二十秒之久,才降落在一百米以外的沙地上。
這就是人類最初的飛機,它的出現是人類飛行史上的一樁大事。人類自遠古以來的飛行夢想終于實現了!自此以后,人類的雙腳終于可以離開地面,向著無垠的星空飛去。
兄弟二人終生獨身,因為他們的父親說過:“妻子與飛行機之間,你們只能選擇其一。”結果,萊特兄弟毅然選擇了飛行機而放棄婚姻。
大道理:
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純真夢想,只不過最終夢想成真的人,從來也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夢想,而那些無所作為的人,早已遺棄了自己的夢想。夢想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毫無意義,如果你有一個夢,你一定要抓緊它,千萬不要松開它。
數學天才的夢想
伽羅瓦是一個將夢想當做生命的人,這位法國數學家二十一歲時死于愛情的決斗場上。他的數學群論在他去世后十四年才得到理解,被公認為是近代代數的里程碑。
伽羅瓦的數學“群論”萌生于中學時期,這個1811年出生在巴黎附近一個小城的少年,不為當時的數學理論所束縛。十七歲時,伽羅瓦在五次方程的代數解法中首次提出了“群”的概念,這種對于數學世界的嶄新描述,橫空出世,解決了那時困擾數學界已三百年之久的難題。但一是由于發明這個創見的人年齡太小;二是由于這個創見超出當時數學學者的素養和學術水平太遠了,無論從面子上還是在實質上都沒人能接受它。
當伽羅瓦將這篇論文寄給法蘭西科學院審查時,最有名望的大數學家柯西對此根本就不予理睬,并把這個中學生的論文給弄丟了。
事隔兩年,伽羅瓦又將他的研究創想寫成一篇詳細的論文,寄給科學院的秘書傅立葉(微積分“傅立葉級數”的創始人),不幸的是,那年5月傅立葉病逝,伽羅瓦的文稿再次丟失。
1831年頑強的伽羅瓦第三次將論文送交法國科學院,名聲顯赫的統計數學家泊松院士看了四個月后,給的評語是“完全不能理解。”
就這樣,一代數學奇才的驚世之作在其有生之年被處以死刑。
當他的遺稿真正作為重大貢獻用于數學研究時,他的同行、名人拉格朗日承認說伽羅瓦的群論是在“向人類的智慧挑戰”。而他活著時,卻因此而備遭冷落,只是一個無知音的孤獨探索者。但伽羅瓦并沒有因此放棄自信。一個有膽量在十七歲就創建自己的數學思想的人,肯定是一個對未來充滿夢想的人,他懂得怎樣堅持自己的夢想,他從不懷疑夢想是否真實。
這個如此短暫又凝重的生靈一直在為夢想、為真理、為至情、為人格而拼搏,他潛意識中那無窮的生命沖動在自己心愛的領域里奔突暢想,不屈地向一切阻擋自己意志的惡劣環境抗爭。
也許是他還太年輕。還沒來得及脫離青少年成長的“風暴期”,也許是他太少遇到懂他、愛他的人間溫情,逼得他不得不頑強地表達自己。但是在二十一年的生存中他從未迷失過、背叛過自己那顆純真、智慧的心。為此,才得以讓自己的夢想長久地存在于他曾夢想過的大地上。
大道理:
真正為夢想奮斗的人,是值得尊重的人。志在峰頂的人,決不會因留戀半山腰的奇花異草而停止攀登的步伐。
志向繪制藍圖
19世紀末的某一天,有兩個小孩來到廟里,看著許多善男信女虔誠地膜拜堂上那些泥土、木頭做的人兒,愈看愈生氣,覺得這些人真是迷信呀!于是,兩個人便合力把這些假人給拆了。這下子惹來的麻煩可不小,家人沒辦法,只好將這兩個孩子送到外地去讀書了。這兩個孩子沒有因為被趕出家鄉而學乖,反而因為在外地所受的新式教育,漸漸感受到,不僅是自己的家鄉有些不對勁,整個緩慢而不進步的中國,問題更大。他們認識到國家沒有出路,個人也就沒有出路,于是,他們計劃更遠大的下一個目標:推翻清朝政府。這兩個孩子就是孫中山和陸皓東。
在他們之前的人想革命,不過是要自己當皇帝。可是,他們卻不這么想,他們要讓所有的人民當國家的主人。正如你所知的,這個革命的計劃,費了十次的工夫,到了第十一次才成功。
而且,這中間灑下了多少烈士的鮮血。陸皓東更是在第一次革命的時候,就因為要保護革命人士的名冊而壯烈犧牲。
大道理:
每個人的前途,都取決于他所擁有的志向。如果沒有志向,人類就會在無盡的荒野中跌跌撞撞地苦苦摸索,前途和光明都將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