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機會只給行動起來的人 (3)
- 小故事大道理十年精選
- 雅寧編著
- 3822字
- 2013-08-02 19:18:15
比爾一上任,便一頭鉆進了實驗室,在工作最緊張的時候,比爾一連四十多個小時沒離開過工作臺。
看到這一情景,利維深深感動了,他拉著比爾的手說:“要是你再不改變一下工作方式,我就要停止新產品的研制工作。”
“為什么?”比爾驚訝地問。
“像你這樣不分晝夜地工作,不等新產品問世,人就累垮了。”利維說,“我寧愿不做這種生意,也不能賠上你的生命。我知道你是在竭盡全力干這項工作,你的心意我領了,就是研制不成功,我也不會怪你的。”
簡短的一番對話,利維便同比爾結成了至交。不到半年時間,閉路電視就研制成功。
大道理:
人生相遇貴相知,孰謂世間無伯樂。誰都懂得一些領導和管理技巧,但有誰想過:心疼你的下屬,是一切管理技巧的根本。
坐椅下的錢幣
一次促銷會上,經理見與會者都坐著磨時間。午飯后,他請與會者都站起來,看看自己的坐椅下有什么東西。
結果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椅子下發(fā)現(xiàn)了錢,最少的撿到一枚硬幣,最多的有人拿到了一百美元。
這位經理說:“這些錢都歸你們了,但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沒有人能猜出為什么。
經理說:“我只想告訴大家:坐著不動是永遠也賺不到錢的。”
大道理:
有行動就有機會,坐著不動,只是空想,便永遠不會有機會。成功不在于你想了多少,而在于你做了多少。想要成功就要在最短的時間里采取最大量的行動。
拴馬的柵欄
有一天,國王在大臣的陪同下,來到馬棚視察養(yǎng)馬的情況。見到養(yǎng)馬人,國王關心地詢問:“馬棚里大大小小的事很多,哪一件事最難做呢?”養(yǎng)馬人一時難以回答。其實,在養(yǎng)馬人心中是十分清楚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打草備料,接駒釘掌,除糞清欄,哪一件都不是輕松的事!可是在君王面前,怎能一一都列出來呢?養(yǎng)馬人一時無言以對。
大臣站在一長排拴馬的柵欄旁,環(huán)視一周,代替養(yǎng)馬人回答說:“從前我也當過馬夫,我自己的體會是,編排用于拴馬的柵欄最困難。為什么呢?因為在編柵欄時所用的木料往往有曲有直。你若想讓所選的木料用起來順手,使編排的柵欄整齊美觀,結實耐用,開始的選料就顯得極其重要。如果你在下第一根樁時用了彎曲的木料,隨后你就得順勢將彎曲的木料用到底。像這樣曲木之后再加曲木,筆直的木料就派不上用場了。反之,如果一開始就選用筆直的木料,隨后必然是直木接直木,曲木也就用不上了。
大道理:
在企業(yè)中,每個部門的工作氛圍與部門經理有非常大的關系。部門經理在招聘人才和提拔下屬時,選擇的必定是自己所認同的一類人。因此,如何提高部門經理的素質是最重要的問題。
聽聽“反調”
日本著名企業(yè)家松下之太郎在一個早上碰頭會上,對他的助手及中層管理人員宣布:“今天,我要向大家引見幾位新同事,這是……”引見完畢,他接著對大家說:“他們的職責是:專門對公司決策發(fā)表不同意見,這就是說,我要在身邊安排幾位‘專門唱反調’者。”松下之太郎解釋說:“這樣做可以使自己能及時糾正決策中的失誤。”
聞聽此言不少人大惑不解,不解其中深意。但經過實踐證明,大家最終佩服地說:“這真是企業(yè)家的精明一招。”
大道理: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而對于自己的過錯,自己往往難以察覺。如果有人及時提醒,指出過錯,就能夠避免失誤,這實在是件幸事。
縣令買飯
南宋嘉熙年間,江西一帶山民叛亂,身為吉州萬安縣令的黃炳,調集了大批人馬,嚴加守備。一天黎明前,探馬來報,叛軍即將殺到。
黃炳立即派巡尉率兵迎敵。巡尉問道:“士兵還沒吃飯怎么打仗?”黃炳卻胸有成竹地說:“你們盡管出發(fā),早飯隨后送到。”黃炳并沒有開“空頭支票”,他立刻帶上一些差役,抬著竹籮木桶,沿著街市挨家挨戶叫道:“知縣老爺買飯來啦!”當時城內居民都在做早飯,聽說知縣親自帶人來買飯,便趕緊將剛燒好的飯端出來。黃炳命手下付足飯錢,將熱氣騰騰的米飯裝進木桶就走。這樣,士兵們既吃飽了肚子,又不耽誤行軍,打了一個大勝仗。
這個縣令黃炳,沒有親自擼袖做飯,也沒有興師動眾、勞民傷財,他只是借別人的手,燒自己的飯。縣令買飯之舉,算不上高明,看來也平淡無奇,甚至有些荒唐,但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大道理:
一個優(yōu)秀的管理者,不在于他會不會做具體的事務,而在于他有無本事發(fā)動別人做事。四兩撥千斤,聰明的人總會利用別人的力量獲得成功。
為自己工作
小李高中畢業(yè)后隨哥哥到南方打工,哥倆一起在碼頭的一座倉庫里找到了工作,給人家縫補篷布。小李很能干,工作認真,做的活兒也特別精細,當他看到別人丟棄的線頭碎布便會隨手拾起來,留作備用,好像這個公司是他自己開的一樣。
一天夜里,暴風雨驟起,小李急忙從床上爬起來,拿起手電筒就沖到大雨中。這時,他哥哥不僅不在他的呼喚下一同前去,還一個勁勸他不要那么傻。
在露天倉庫里,小李察看了一個又一個貨堆,加固被掀起的篷布。這時老板正好開車過來,只見小李已經成了一個水人兒。
當老板看到貨物完好無損時,當場表示給小李加薪。
小李說:“不用了,我只是看看我縫補的篷布結不結實。再說,我就住在倉庫旁邊,順便看看貨物只不過是舉手之勞。”
老板見小李如此誠實,如此有責任心,就讓他到自己的另一個公司當經理。
公司剛開張,需要招聘幾個文化程度高的大學畢業(yè)生當業(yè)務員。小李的哥跑來找小李,說:“你現(xiàn)在當經理了,給哥也弄個好差事吧。”小李深知哥哥的個性,直接回絕道:“我現(xiàn)在當了經理更要為公司負責。你不行。”哥哥說:“看大門也不行嗎?”小李說:“不行,你沒有責任心,更不會把公司的活當成自己家里的干。”哥哥說:“真傻,這又不是你自己的公司。”不料小李卻說:“就是你這樣的想法讓你跑來找我,公司是不是我的并不重要,但我可以把它當成我的去干,干好它。”
幾年后,小李成了一家公司的總裁,他哥哥卻還在碼頭上替人縫補篷布。
大道理:
事實上,把公司當做自己的,能夠讓你擁有更大的揮灑空間,更多的實踐和鍛煉的機會;為自己工作,能夠讓你在工作崗位上更主動更積極地處理各項事務,為自己不斷開創(chuàng)新的工作機會和發(fā)展空間。
坦然地接受工作的一切
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人抱怨自己的工作枯燥、卑微,因而輕視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無法全身心投入工作。他們在工作中敷衍了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從來不愿多做一點兒,但在玩樂的時候卻是興致高昂,得意的時候春風滿面,領工資的時候爭先恐后。他們將大部分心思都用在如何擺脫目前工作環(huán)境上,似乎不懂得工作應是付出努力,總想避開工作中棘手麻煩的事,希望輕輕松松地拿到自己的工資,享受工作的益處和快樂。
美國獨立聯(lián)盟主席杰克·弗雷斯從十三歲起就開始在他父母的加油站工作。弗雷斯起初想學修車,但他父親卻讓他在前臺接待顧客。當有汽車開進來時,弗雷斯必須在車子停穩(wěn)前站到司機門前,然后去檢查油量、蓄電池、傳動帶、膠皮管和水箱。
弗雷斯在工作中注意到,如果他活干得好,顧客大多還會再來。于是弗雷斯每次總是多干一些,幫助顧客擦去車身、擋風玻璃和車燈上的污漬。
有一段時間,每周都會有一位老太太開著她的車來清洗和打蠟。這個車的車內踏板很難打掃,而且這位老太太每次都將它弄的很臟,人還極難打交道。每次當弗雷斯將車清洗好后,她都要仔細檢查好幾次,讓弗雷斯重新打掃,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終于有一次,弗雷斯忍無可忍,不愿意再侍候她了。
這時,他的父親告誡他說:“孩子,記住,這就是你的工作!不管顧客說什么或做什么,你都要記住做好你的工作。”
父親的話讓弗雷斯深受震動,許多年以后他仍不能忘記。
弗雷斯說:“正是在加油站的工作使我學到了嚴格的職業(yè)道德和應該如何對待顧客,這些東西在我以后的職業(yè)生涯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道理:
豐厚的物質報酬和巨大的成就感永遠是與付出辛勞的多少、戰(zhàn)勝困難的大小成正比的。坦然接受工作的一切吧,自動自發(fā)做事,你會擁有更多。
美國船王的助手
美國船王羅伯特·達拉有一位得力助手是位女士,最早她只是一名速記員。
談到她之所以能得到這個公司里所有女士都眼紅的秘書位置時,羅伯特·達拉說:
“我在最初雇用她時,她的工作只是聽取我的口述,記錄內容,替我拆閱、分類及回復我的私人信件。她的薪水同公司其他普通的職員沒什么兩樣。但是,同其他普通職員所不同的是,用完晚餐后,她還常常回到辦公室來,并且積極地做那些本來不是她分內的、也沒有報酬的工作,并把她替我寫好的回信和其他一些文件送到我的辦公室來。她的能力增長很快,有時候替我寫的信就同我寫的一樣。
“后來,當我的秘書因故辭職時,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她,因為她早已做著這樣的工作,并且早已有了這樣的能力。我多次提高她的薪水,直到她的薪水是普通職員的四倍。但是,這是沒辦法的事,她已經使她自己變得對我極有價值,是我的事業(yè)不能離開的幫手。”
大道理:
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但是這種很小的差異卻造成了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就是所具備的心態(tài)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和失敗。”
繼續(xù)尋找下去
有一個人經常出差,經常買不到有座位的火車票,后來他找到了能在火車上找到座位的方法。
不要認為他與列車員有什么關系,只是他有一個絕招而已。其實這絕招說來也簡單,就是從車頭到車尾,耐心地一節(jié)節(jié)找下去。這個人說火車上常常是一些車廂人群擁擠,而一些車廂又稀稀拉拉的幾個人,大多數(shù)人上車后見連續(xù)幾節(jié)車廂的人都那么多,便主觀地認為后面的車廂也如此,既不愿費力氣,又怕前進之后連自己現(xiàn)在站的地方也會失去,于是都停步不前,寧愿站著擠在一個車廂里。
大道理:
人生的道理就是如此。那些擠在同節(jié)車廂中的人安于現(xiàn)狀,沒有繼續(xù)尋找下去的耐心和毅力,所以只能從上車到下車一直站著。因此,創(chuàng)新思維有時并不需要奇突的思維,只要能很簡單地繼續(xù)尋找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