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成功秘訣 (3)
- 小故事大道理十年精選
- 雅寧編著
- 3802字
- 2013-08-02 19:18:15
齊瓦勃是伯利恒鋼鐵公司——美國第三大鋼鐵公司的創始人。他出生在美國鄉村,只受過短暫的學校教育。十五歲那年,家中一貧如洗的他就到一個山村做了馬夫。然而雄心勃勃的齊瓦勃無時無刻不在尋找著發展的機遇。三年后,齊瓦勃來到鋼鐵大王卡內基所屬的一個建筑工地打工。一踏進建筑工地,齊瓦勃就表現出了高度的自我規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當其他人都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并因此而怠工的時候,齊瓦勃卻一絲不茍地工作著,并且為著以后的發展而開始自學建筑知識。
一天晚上,同伴們都在閑聊,唯獨齊瓦勃躲在角落里看書。那天恰巧公司經理到工地檢查工作,經理看了看齊瓦勃手中的書,又翻了翻他的筆記本,什么也沒說就走了。第二天,公司經理把齊瓦勃叫到辦公室,問:“你學那些東西干什么?”齊瓦勃說:“我想,我們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經驗、又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或管理者,對嗎?”經理點了點頭。不久,齊瓦勃就被升任為技師。打工者中,有些人諷刺挖苦齊瓦勃,他回答說:“我不光是在為老板打工,更不單純是為了賺錢,我是在為自己的夢想打工,為自己的遠大前途打工。我們只能在認認真真的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工作所產生的價值,遠遠超過所得的薪水,只有這樣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獲得發展的機遇?!北е@樣的信念,齊瓦勃一步步升到了總工程師的職位上。二十五歲那年,齊瓦勃做了這家建筑公司的總經理。后來,齊瓦勃終于獨立建立了屬于自己的大型伯利恒鋼鐵公司,并創下了非凡的業績,真正完成了他從一個打工者到創業者的飛躍,成就了自己的事業。
大道理:
無論從事什么樣的工作,決定你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不是智商、領導力、溝通技巧、組織能力等,而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習慣。
成功的野心
法國一位年輕人很窮,很苦。后來,他以推銷裝飾肖像畫起家,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迅速躍身為法國五十大富翁之列,成為一位年輕的媒體大亨。不幸,他因患上前列腺癌,1998年在醫院去世。他去世后,法國的一份報紙刊登了他的一份遺囑。在這份遺囑里,他說:我曾經是一位窮人,在以一個富人的身份跨入天堂的門檻之前,我把自己成為富人的秘訣留下,誰若能通過回答“窮人最缺少的是什么”而猜中我成為富人的秘訣,他將能得到我的祝賀,我留在銀行私人保險箱內的一百萬法郎,作為睿智地揭開貧窮之謎的人的獎金,也是我在天堂給予他的歡呼與掌聲。
遺囑刊出之后,有四萬多人寄來了自己的答案。這些答案五花八門,應有盡有。絕大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當然是金錢了,有了錢,就不會再是窮人了。另有一部分認為,窮人之所以窮,最缺少的是機會,窮人之窮是窮在背時上面。又有一部分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技能,一無所長所以才窮,有一技之長才能迅速致富。在這位富翁逝世周年紀念日,他的律師和代理人在公正部門的監督下,打開了銀行內的私人保險箱,公開了他致富的秘訣,他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成為富人的野心。在所有的答案中,有一位年僅九歲的女孩猜對了。為什么只有這位九歲的女孩想到了窮人最缺少的是野心?她在接受一百萬法郎的頒獎之日,說:“每次,我姐姐把她十一歲的男朋友帶回家時,總是警告我說不要有野心!不要有野心!于是我想,也許野心可以讓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謎底揭開之后,震動法國,并波及英美。一些新貴、富翁就在此話題談論時,均毫不掩飾地承認:野心是永恒的“治窮”特效藥,是所有奇跡的萌發點,窮人之所以窮大多是因為他們有一種無藥可救的缺點,也就是缺少致富的野心。
大道理:
平庸的人之所以一事無成,就是因為他太容易滿足,一旦得到舒適安逸的位置,便停止了自己的努力。不要滿足于現在的自己,成功有時只需要一點野心。如果你已經很好了,不妨追求更好,時時努力超越自己,才能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人生。
成功不是來自最后的一擊
你知道石匠是怎么敲開一塊大石頭的嗎?
石匠所擁有的工具只不過是一個小鐵錘和一只小鑿子,可是這塊大石頭卻硬得很。當他舉起錘子重重地敲下第一擊時,沒有敲下一塊碎片,甚至連一絲鑿痕都沒有,可是他并不以為意,繼續舉起錘子一下再一下地敲,一百下、二百下、三百下,大石頭上依然沒出現任何裂痕。
可是石匠還是沒懈怠,繼續舉起錘子重重地敲下去,路過的人看他如此賣力而不見成效卻還繼續硬干,不免竊竊私語,甚至有些人還笑他傻。石匠并未理會,他知道雖然所做的還沒看到立即的成效,不過那并非表示沒有進展。
他又挑了大石頭的另一個地方敲,一錘又一錘,也不知道是敲到第五百下還是第七百下,或者是第一千零幾下,巨大的石頭終于在他最后一擊中,裂成了碎片。
這時,有路人看見,禁不住為他鼓掌。他回頭平靜地望了一眼,繼續敲起另一塊石頭。
大道理:
成功不是來自最后的一擊。對石匠而言,巨石的碎裂,來自自己的每一次敲擊。對于成功而言,也正是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連續努力,直到敲碎一切橫在成功旅途上的巨大石塊。
56美元買一輛56型福特車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是美國最早、最大的汽車公司之一。1956年,該公司推出了一款新車。這款汽車式樣功能都很好,價錢也不貴,但是很奇怪,竟然銷路平平,和當初設想的完全相反。公司的經理們急得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但絞盡腦汁也找不到讓產品暢銷的辦法。這時,在福特汽車銷售量居全國末位的費城地區,一位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對這款新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就是艾柯卡。
艾柯卡當時是福特汽車公司的一位見習工程師,本來與汽車的銷售毫無關系。但是,公司老總因這款新車滯銷而著急的神情,卻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里。他開始琢磨:我能不能想辦法讓這款汽車暢銷起來?終于有一天,他靈光一閃,于是徑直來到經理辦公室,向經理提出了一個創意,在報上登廣告,內容為:“花56美元買一輛56型福特?!?
這個創意的具體做法是:誰想買一輛1956年生產的福特汽車,只需先付20%的貨款,余下部分可按每月付 56美元的辦法逐步付清。
他的建議得到了采納。結果,這一辦法十分靈驗,“花56美元買一輛56型福特”的廣告人人皆知。“花56美元買一輛56型福特”的做法,不但打消了很多人對車價的顧慮,還給人創造了“每個月才花56美元,實在是太合算了”的印象。
奇跡就在這樣一句簡單的廣告詞中產生了:短短三個月,該款汽車在費城地區的銷售量,就從原來的末位一躍而為全國的冠軍。
這位年輕工程師的才能很快受到賞識,總部將他調到華盛頓,并委任他為地區經理。
后來,艾柯卡不斷地根據公司的發展趨勢,推出了一系列富有創意的舉措,最終坐上了福特公司總裁的寶座。
大道理:
如同禾苗的茁壯成長必須有種子的發芽一樣,艾柯卡之所以成功,得到老板青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善于思索并勇于挑戰難題。
一次絕妙的宣傳
一家中等規模的保健品廠的推銷員,工作很賣力,公司的產品不錯,但知名度卻很有限。因此干了幾年仍是個小主管。一次他坐飛機出差,不料卻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劫機。度過了驚心動魄的十個小時之后,在各界的努力下,問題終于解決了,他可以回家了。就在要走出機艙的一瞬間,他突然想到在電影中經??吹降那榫埃寒敱唤贆C的人從機艙走出來時,總會有不少記者前來采訪。
何不利用這個機會,宣傳一下自己的公司形象呢?
于是,他立即做了一個在那種情況下誰都沒想到的舉動:從箱子里找出一張大紙,在上面濃描重抹了一行大字:“我是××公司的××,我和公司的××牌保健品安然無恙,非常感謝搶救我們的人!”
他打著這樣的牌子一出機艙,立即就被電視臺的鏡頭捕捉住了。他立刻成了這次劫機事件的明星,很多家新聞媒體都對他進行了采訪報道。
等他回到公司的時候,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帶著所有的中層主管,都站在門口夾道歡迎他。原來,他在機場別出心裁的舉動,使得公司和產品的名字幾乎在一瞬間家喻戶曉了。
公司的電話都快打爆了,客戶的訂單更是一個接一個。董事長動情地說:“沒想到你在那樣的情況下,首先想到的竟然是公司和產品。毫無疑問,你是最優秀的推銷主管!”
董事長當場宣讀了對他的任命書:主管營銷和公關的副總經理。之后,公司還獎勵了他一筆豐厚的獎金。
大道理:
推銷員的成功顯然不是偶然的,凡認真對待事業并善于思考問題的人,總能發現機會,并因此一舉成功。
奇怪的摩根
在美國近代企業界里,與人接洽生意能用最少時間產生最大效率的人,非金融大王摩根莫屬。為了珍惜時間他招致了許多怨恨,人稱奇怪的摩根。
摩根每天上午九點三十分準時進入辦公室,下午五點回家。有人對摩根的資本進行了計算后說,他每分鐘的收入是二十美元,但摩根說好像不止這些。所以,除了與生意上有特別關系的人商談外,他與人談話也不在五分鐘以上。
通常,摩根總是在一間很大的辦公室里,與許多員工一起工作,他不是一個人待在房間里工作。摩根會隨時指揮他手下的員工,按照他的計劃去行事。如果你走進他那間大辦公室,是很容易見到他的,但如果你沒有重要的事情,他是絕對不會歡迎你的。
摩根能夠輕易地判斷出一個人來接洽的到底是什么事。當你對他說話時,一切轉彎抹角的方法都會失去效力,他能夠立刻判斷出你的真實意圖。這種卓越的判斷力使摩根節省了許多寶貴的時間。有些人本來就沒有什么重要事情需要接洽,只是想找個人來聊天,而耗費了工作繁忙的人許多重要的時間。摩根對這種人簡直是恨之入骨。
大道理:
浪費時間是生命中最大的錯誤,也是最具毀滅性的力量。大量的機遇就涵含在點點滴滴的時間當中。每一個成功者都非常珍惜自己的時間。浪費時間往往是絕望的開始,也是幸福生活的扼殺者……明天的幸福就寄寓在今天的時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