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121章)
倒序
- 封面
- 出版說明
- 赤壁古戰場考辯
- 碣石考辨
- 明初戶口升降考實
- 明初戶口升降的基本事實
- 明初戶口升降的原因及其意義
- 牛金星降清說質疑
- 日本遣唐使者小考
- 方臘出身問題考辨
- 一、徐直之所撰《方庚傳》有無史料價值同方臘出身雇工說能否成立無關
- 二、徐直之《方庚傳》有關方臘籍貫和出身的記述皆不可信
- 三、方臘出身于“有漆園之饒”的“中產”地主的記載不容置疑
- 也論明初戶口的升降——兼與孫達人同志商榷
- 一
- 二
- 三
- 四
- 有關均田制的一些辯析
- 一
- 二
- 三
- 四
- 稷下學宮史鉤沉
- 順應歷史潮流而誕生
- 稷下之學的興盛
- 學宮的下坡路
- 鄭和使日問題初探
- 一
- 二
- 三
- 安丘漢畫像石墓主人考
- 一
- 二
- 湘軍源起辯
- “玄武門之變”起因新探
- 一、李世民與李建成間矛盾的發生和發展
- 二、李淵態度的轉變及其原因
- 三、“太白經天”與“玄武門之變”
- 戚繼光籍貫考
- 李賢注《后漢書》起訖時間考
- “夷俗仁”發微
- 東魏北齊胡漢之爭新說
- 一
- 二
- 三
- 明代錢法變遷考
- 一、鑄行大中錢時期與明初錢法
- 二、大明寶鈔初行時期的錢法
- 三、禁行錢,專用鈔時期
- 四、弛用銀之禁至專用銀時期的錢法
- 五、頒定和實施以銀為主、銀錢并行時期的錢法
- 《史記》西周世系辨誤
- 一、問題的提出
- 二、《史記》西周世系分類
- 三、西周世系糾謬
- 四、結語
- 西漢出宮人制度考實
- 一、創立與演變
- 二、文帝所出宮人考辨
- 三、歷史背景與社會基礎
- 結論與余論
- 商代繼統法新探
- 諸葛亮忠于蜀漢說再認識
- 一
- 二
- 宋朝廂軍職能新探
- 一
- 二
- 三
- 宋神宗與王安石共定“國是”考辯
- 一
- 二
- 三
- 殷墟王陵年代探論
- 北魏末年鎮民暴動新探——以六鎮豪強酋帥為中心
- 一、六鎮豪強酋帥的來源及其群體的內部矛盾
- 二、六鎮豪強酋帥的社會地位與六鎮鎮民暴動的主要原因
- 三、六鎮豪強酋帥在北魏末年六鎮鎮民暴動中的政治動向
- 四、六鎮豪強酋帥在河北暴動中的地位及作用
- 東海的“瑯邪”和南海的“瑯邪”
- 一、越王勾踐“治瑯邪”
- 二、秦皇漢武“瑯邪”之行
- 三、“填夷”命名與“亶洲”“東夷”航路
- 四、南洋“瑯邪”記憶的可能性
- 匈奴“發殉”新探
- 一、發殉的宗教意義
- 二、發殉的情感表達
- 三、發殉的禮制意義
- 北魏后期散爵制度考
- 一、散爵的爵位等級
- 二、傳承的散爵與賜授的散爵
- 三、散爵與開國爵的雙授
- 四、結語
- 先清時期國號新考
- 一、“后金”用法之可信度
- 二、文物上的堅實證據
- 三、“天命”是否為年號?
- 四、小結
- 金代度僧制度初探
- 一、遇恩度僧
- 二、試經度僧
- 三、鬻牒度僧
- 四、私度
- 五、數量規定與受戒年齡問題
- 宋代御藥院探秘
- 一、御藥院的建制與變遷
- 二、御藥院的醫藥本職
- 三、御藥院的宮廷事務
- 四、御藥院的朝廷事務
- 五、御藥院的軍事、外交、司法、搶險賑災等事務
- 六、皇帝對御藥院的親信與控制
- 七、結語
- 秦漢人身高考察
- 一、秦漢人身高推測
- 二、地域之別與身份之別
- 三、時代:高低變異
- 四、結語
- 《史記》“閭左”發覆
- 注釋
- 后記 更新時間:2025-03-04 17:55:44
推薦閱讀
- 明朝那些事兒4:增補版
- “凱叔講歷史”系列·第二輯·13宋遼金(下)
- 簡明中國歷史讀本
- 三國CT
- 華杉講透《資治通鑒》28
-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南北史演義
- 海洋與文明
- 南渡北歸·離別(增訂版)
- 茶余酒后話西漢
- 從零開始讀的中國史:從上古到戰國
- 中國帝王性格解碼
- 《史記》里的豪杰:兵家3
- 中國近代史
- 明朝故事(青少版)
- 歷史鬼才李碩作品集(套裝3冊)
- 世界歷史百科:從城邦到帝國·古羅馬(上)
- 一本書讀懂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新版)
- 春秋戰國超好看大全集
- 秦漢交通史稿(增訂版)(當代中國人文大系)
- 后宮秘史
- 知識界的抗爭
- 湘軍為什么這么牛(全集)
- 歷史上著名的50個詐術與騙局
- 魏晉原來是這樣
- 大宋群星閃耀時(下冊)
- 變革時代的亂象:五代史演義
- 過一場風雅的宋朝生活
- 國學常識
- 三國原來是這樣
- 易中天中華史:朱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