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宋仁宗趙禎(下)》:富弼:領導,這個題我不會做,換套卷子行不?

1

大宋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春天。剛過正月,風依舊刺骨。

天還沒亮,皇宮集英殿外,卻早已人頭攢動。

集英殿是大宋皇帝舉行國宴和面試學子(即殿試)的地方,非重要活動不開放。

今年雖不是三年一度的春闈年,但是,年初中書突然發文:加開一屆制科。

制科考試不同于科舉。

科舉又稱為常科,是大宋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

制科則不同,只有當國家急缺頂尖人才時才會加開一屆制科考試。

而且,科舉考試一旦中第就不再允許考了;而制科只要有朝中大員推薦,誰都可以考試。

所以,制科考試比科舉要難很多——大宋三百年歷史,科舉考出了四萬多名進士,制科只通過了四十一人。

因為跟你一起在制科考試中競爭的人,可能有初出茅廬的地方才俊,也可能有往屆科舉學霸,還可能有關系錯綜復雜的勛親貴戚。

今天正是這屆制科殿試的日子。

仁宗皇帝四更就已經起床,天不亮就開始了對這屆學子一對一的面試。

集英殿外,考生們站在寒風中不停地跺著腳,一來通過活動取暖,二來緩解即將面圣時的緊張情緒。

正在這時,集英殿的大門打開了,從里面走出一名身著青衫、垂頭喪氣的年輕人。

年輕人剛跨出大門,外面的學子們呼啦一聲就圍了過去——

“輔仁兄,官家都問了什么問題?”

“輔仁兄,官家今年是重詩賦還是策論?”

……

年輕人頭也不抬,揮揮手算是回應,在周圍幾名禁軍的簇擁下迅速離開了。

緊隨年輕人之后,走出一位手執拂塵的老公公,他尖著嗓音朝殿外的學子道:“各位才俊們,傳官家口諭。”

大家一聽皇帝有話說,趕緊閉上了嘴,原本嘈雜的廣場上立時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弓著身子,豎起了耳朵。

看大家都安靜下來,老公公整了整衣服,盡量學著官家的口吻繼續道:“官家口諭,集英殿廣場外搭建了兩座帳篷,為大家準備了姜湯、火爐,大家可自行取用。學子們都是國家棟梁、地方才俊,讓大家在這里受凍,朕實在過意不去。”

聽完老公公傳的口諭,在場的所有人一起跪在地上,山呼萬歲。可是等站起身后,卻依舊沒有人散去,更沒有人去帳篷里喝姜湯。

老公公好像早就猜到了結果,苦笑一聲,繼續叫道:“下一名學子,富弼進殿。”

話音剛落,就聽見一個爽朗的聲音從人群中傳來:“富弼到。”說著,一名身穿白衣的年輕人擠過人群,跟著老公公步入集英殿。

2

雖然天剛蒙蒙亮,但集英殿內燈炬輝煌。

常、制考試為帝國選賢擇能,歷來為各朝各代頭等重要的大事,各朝皇帝都很重視。

仁宗皇帝趙禎也不例外,為了這次制科考試,他已經和中書三省各部郎官一起連續熬了幾個通宵。

此刻,趙禎端坐在大殿中間的龍椅上,身上絲綢做的龍袍熠熠生輝。

待富弼禮畢,趙禎才悠悠道:“你就是富弼?晏殊晏丞相的乘龍快婿?”

“回官家,小民正是富弼。晏丞相不棄弼之才疏落拓久試不第,招為國婿,弼心甚慚!”

聽完富弼幾句話,趙禎不禁對他心生好感,想不到才名滿天下的富弼居然如此謙虛,難怪文章詩文與歐陽修齊名的晏殊愿意招一個布衣為女婿了。

不過,現在不是聊這個的時候。

趙禎微微斜了一下身子,拿過案旁的考生名單翻開,邊看邊道:

“朕看今年制科推薦名單上,推薦你的人并不是晏殊,而是范仲淹。”

“回官家。弼少貧,客居京城,貧甚無所依,幸虧范大人收留,得共筆硯,約交杵臼。此次制科,范大人更是不吝羽翼,與歐陽公一起推舉弼參加考試。范大人公正無私,一心為國,弼實敬佩之。”

“哦!”趙禎不禁發出一聲贊嘆。富弼的名聲早就流于坊間,就連整日困于深宮中的皇帝趙禎也多次聽說。

晏殊是他的岳父,自不必說。

范仲淹更是號稱帝國柱石,文章辭賦冠絕天下,領兵打仗亦能統攝邊疆。他既然能將居無定所、屢試不第的布衣富弼請入府中,訂為忘年之交,看來富弼絕非庸庸之才。

趙禎正在思考,這時剛才引富弼進殿的老公公亦步亦趨地走到皇帝面前,遞給他一份考卷。

趙禎接過考卷,捋了捋胡子,沉吟半晌,方道:“既如此,我們按照科舉慣例,今日考詩賦!第一題是……”

“官家,若考詩賦,今日不考也罷!”還未等趙禎說完,富弼打斷他道。

“哦?科舉考試數百年,歷朝歷代都是考詩詞歌賦,爾為何說不考也罷?”趙禎不悅道。

與太祖、太宗這些武將出身的祖宗不同,仁宗趙禎是一個徹底的文人,一向對自己吟詩作賦的水平頗為自負,所以對那些個自視甚高的清流學子們也多看不起。比如那位才氣盛名著滿天下的柳永柳三變,仁宗就打發他去“奉旨填詞”去了。

今天,聽富弼如此說,趙禎也以為富弼是那種沽名釣譽之輩,所以心里難免生厭。

富弼何等聰明豈能聽不出皇帝的不滿,不過他并不急于回答,而是緩緩抬起頭來,問道:“官家于科舉外加本次制科考試,所為何事?”

趙禎輕輕一笑,道:“當然是為國選材,為民選官。”

“謝官家始終以家國為重,實為天下黎庶之幸。”趙禎話音未落,富弼再次跪地,一匍到地道:“可是以草民愚見,科舉考試重詩賦義理而輕策評政論,卻于國有百害而無一益。”

“此話怎講?”趙禎疑惑道。

“回官家。”看皇帝似要聽下去,富弼這才起身斂袂侃侃道:“漢魏晉以來國家選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是中正制,這種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大軍閥、大氏族勢力的形成,以至于這些家族勢力具有與中央相抗衡的實力,比如河陽司馬家、淮南謝氏、晉陽李楊軍團。自隋文帝統一南北之后,深悟此政之弊,固大興科舉,目的就是為削弱氏族勢力,讓布衣平民亦有從政上升之途。所以,科舉之初所考內容無非策論,策論水平的高低則代表了考生的治國理政之水平。但后來,尤其是唐中以來,奢靡淫褻之風日盛,科舉考試內容也開始注重詩賦義理,講究駢詞藻句,而忽略了原本應該堅持的策論,選出的人才也多文壇巧匠,而非經世致用之才。韓愈、柳宗元這兩位前朝文豪深感長此以往,國將無可用之才、民無可侍之官,這才有了韓、柳之古文運動。”

富弼一席話下來,鏗鏘有力,余音繞梁,趙禎聽得頻頻點頭。看皇帝正聽得津津有味,富弼輕咳一聲,這才引到本朝:“自我朝太祖、太宗開元以來,雖對科舉內容數易其題,但皆都不離詩詞歌賦之宗,范(仲淹)歐(歐陽修)二公曾多次為此上書,可收效甚微。固草民冒死懇請官家易題,考策論。”

說著,富弼又是一拜。

“這個……”趙禎不禁一愣。富弼說的這些,趙禎不是不清楚,范仲淹、歐陽修這些文章大家也曾多次在廷議中談及此事,可是科舉考試乃國之重器,奈何沉疴日久,一時很難更易,趙禎是想改而又不敢改。

富弼聽出皇帝語氣中的猶豫,繼續道:“官家,更易科舉試題,廢舊朝循例,立萬世之表率,無異于昭告天下,我大宋選材不以詩詞為長,不重文章歌賦,唯有能者居。此等曠世之功,官家還有何猶豫?”

聽完富弼的話,趙禎猛地從龍椅上站起來,在空曠的大殿內來回踱著步子。是啊,科舉這么多年來選出來多少真正的經世致用之才?還不是些工讒淫巧之輩。既如此,今天朕就給他改了!

想到這里,趙禎快步走到案前,沖臺下的富弼道:“朕依你所言,今天考策論……”

史載,“(弼)以不能詩賦懇辭,詔試策論各一首”。

3

又一夜。

皇帝趙禎的寢宮里,趙禎正仰靠在龍案后面的椅子上焦急地等待著。

這時候,一個小太監雙手托著一份奏折匆匆跑了進來。

“名單出來了?”趙禎急切地問道。

“回官家,出來了。”小太監邊給皇帝展開手里的名單,邊回答道。

“富弼考上了嗎?名列第幾?”趙禎來不及看奏折上密密麻麻的字,直接問道。

“茂材異等科,第四。”

趙禎直接翻到茂材異等科,找到富弼的名字,這才如釋重負道:

“朕果然沒有看錯,富弼此考必中。”

說著,他在后面的任用建議欄下寫道:

富弼辯才了得,可堪大用,宜到郡縣任職,期滿后擢鴻臚寺留職,中書會吏部商酌。

意思是:富弼這小子能說會道,以后就干外交工作吧!讓他說個夠!

上架時間:2024-11-14 17:52:52
出版社:開明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讷河市| 鲁甸县| 舞钢市| 化隆| 达拉特旗| 西乌珠穆沁旗| 崇明县| 同心县| 华容县| 新干县| 隆林| 盐山县| 南汇区| 资中县| 民和| 南雄市| 和平区| 蓬莱市| 张掖市| 峨眉山市| 永济市| 嘉祥县| 通化县| 驻马店市| 千阳县| 抚宁县| 南宁市| 塘沽区| 临夏县| 铁力市| 宝丰县| 滨州市| 隆林| 临夏市| 丰宁| 阜城县| 万年县| 双流县| 盐边县| 化州市| 定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