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51章)
倒序
- 封面
- 語文教育與讀書
- 應當把閱讀放在首位
- 培養讀書興趣是語文教學的“牛鼻子” ——從“呂叔湘之問”說起
- 語文老師要做“讀書種子”
- 不關注課外閱讀,語文課就是“半截子”的
- 要讓學生多讀“閑書”
- 整本書閱讀,功夫在課外
- 處處扣著寫作來閱讀是很累的
- 和中學生談讀書
- 部編本語文教材“專治”不讀書
- 中學生如何讀魯迅
- 孩子們為什么喜歡《哈利·波特》
- 通識教育與讀書
- 為青年朋友介紹我喜歡的書
- 個性化閱讀和浸潤式學習
- 理科生的語文素養
- 大學語文不該講成“高四語文”
- 通識教育的本義是什么?
- 讀些基本的書,讀經典
- 讀經典是“磨性子”,如同思想爬坡
- 閱讀能否少點功利?
- 大學生經典閱讀建議書目
- 網絡時代與經典閱讀
- 走出信息過量的焦慮
- 讀書以養性
- 如何看待網絡閱讀
- 對經典的歪曲褻瀆是一種文化病象
- 也說為何“死活讀不下去”名著
- 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
- 不要籠統地講繼承傳統文化
- 要有一塊“自己的園地”
- 名家名作導讀
- 讀古詩五首:那不可重復之美
- 讀《九章算術》:數學與語文的融合
- 讀羅素《好的生活》:舉重若輕講哲學
- 讀愛因斯坦《我的信仰》:智者純凈的內心
- 《紅星照耀中國》魅力何在?
- 讀費孝通《鄉土中國》:學術論作的文化底蘊
- 讀魯迅:認識其獨特的價值
- 讀魯迅《朝花夕拾》:“思鄉的蠱惑”
- 讀魯迅《傷逝》:在意那些被忽略的縫隙
- 讀郭沫若《女神》:三步閱讀法
- 讀郁達夫:一種才情,一份率真
- 讀馮至《一個消逝了的山村》: 順著“冥想”讀出智性之美
- 讀林庚《春天的心》:把“通感”調動起來
- 讀穆旦《贊美》:在苦難面前揚起信念的旗幟
- 讀張愛玲《金鎖記》:工筆寫實中有蒼涼意味
- 讀莫言:歷史敘事的“野史化”與“重口味”
- 附錄 我的讀書生活
- 后記 更新時間:2022-07-22 15:5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