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通過對創新實踐范疇的剖析,從馬克思立足于實踐觀實現了對傳統哲學的革命這一事實出發,把實踐進一步劃分為常規實踐和創新實踐,并指出了創新實踐更能體現實踐的“自由的自覺的活動”這一人的本質存在方式,正如馬克思通過確立實踐存在論構建了歷史存在論的唯物史觀一樣,當今時代迫切需要在創新實踐基礎上進一步確立創新實踐存在論的唯物史觀。
董振華 ·知識讀物 ·15.3萬字
《誰是誰的太陽:尼采隨筆》隨筆包括了尼采對哲學、科學、生命、自由、偏見、家庭、宗教、倫理等各個方面的見解,充滿了心理學的洞見和藝術的奧秘,以振聾發聵的真知灼見和橫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德)尼采 ·知識讀物 ·19.6萬字
謎語、悖論、難題,幾千年來,總有些棘手的邏輯問題既讓人類的心靈感到困惑,又讓人難以抗拒。如今,羅伊·索倫森教授給我們帶來了一部關于悖論的敘事史。他的敘述從古希臘開始,穿過中世紀、啟蒙運動,直到20世紀,引人入勝又讓人大開眼界。在書中,他仔細地審視了哲學史上許多著名悖論以及提出這些悖論的哲學家們——始于那些啟發阿那克西曼德去建立第一個形而上學體系的民間謎語,終于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和W.V.蒯因之類的思想家。同時,他按照編年史的體例將這些內容分為二十四章,每一章都把一位哲學家和一個重要的悖論結合起來,以親切易懂的方式闡述在解決這些謎題的過程中曾被采用的策略,并且將謎題擴充至更加廣闊的領域。隨著索倫森教授的生動講述,讀者可以與芝諾、蘇格拉底、阿奎那、奧卡姆、帕斯卡、康德、黑格爾等許多哲學家一起深入悖論的糾結之處,一同尋找思維魔方的解決辦法。
(美)羅伊·索倫森 ·知識讀物 ·20.8萬字
哲學,從來都不是哲學家的專利,每一個經常對自己及與自己有關的事務,進行反思和總結的人,都應有自己的哲學。
365天讀經典編委會編著 ·知識讀物 ·15.7萬字
我們看到的桌子是真實存在的嗎?為什么我們相信太陽明天會升起?怎樣證明自己是一個有思想、有感覺的存在?我們是否做過一個不受任何影響而完全屬于自己的決定?這些問題都是由哲學提出的,哲學家們也給出了不同的解答,然而大部分問題仍沒有確定的答案。那么,哲學到底有什么用?哲學的價值正在于這些問題本身。羅素從桌子的顏色、材質等日常事例出發,帶領我們從哲學角度思考世界,理解身邊事物的關系與本質。通過哲學所沉思的宇宙的偉大,心靈也會變得偉大。
(英)伯特蘭·羅素 ·知識讀物 ·9.7萬字
本教程的主題是系統地敘述分析哲學的分析方法。分析哲學的標志性特征就是其所采用的方法,統稱為“哲學分析”。本教程將抓住這一標志性特征,勾勒整個分析哲學傳統的深層學理動機,從而為讀者建立分析哲學運動的整體圖景。本教程將選取對哲學分析方法作出實質性貢獻的哲學家,以分析傳統中的兩大子傳統,即弗雷格傳統與羅素傳統為線索,以哲學史敘述與哲學問題討論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內容。本教程將建立分析傳統與現代哲學之間的連續性,從而使分析哲學的教學內容與西方哲學史課程銜接,與此同時,也使產生分析哲學的歷史動機得以展示。
黃敏 ·知識讀物 ·25.9萬字
諾貝爾獎獲得者埃爾溫?薛定諤的《生命是什么》是20世紀的偉大科學經典之一。作者在書中致力于將生物學與量子力學協調起來,盡管寫于1944年,但書中關于生命、分子生物學、心靈等主題的評論今天看來仍深刻精辟,極具啟發性。可以說,這本書的內容為分子生物學的誕生和DNA的發現作了概念上的準備,對于希望了解生命起源理論的讀者來說,本書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之一。薛定諤以一種令人放松和愉悅的文筆引領讀者探索生命這一令人望而生畏的主題,內容深刻而有趣,極具啟發性。
(奧)埃爾溫·薛定諤 ·知識讀物 ·4.8萬字
《南懷瑾選集》典藏版第十二卷:1.《南懷瑾講演錄》一書,匯集了南懷瑾先生2004年以來在上海、海南等地所作的五次演講。其內容既涵蓋了對文明走向和文化教育的深刻體察,也對當下新興媒體與傳統文化的結合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2.《南懷瑾與彼得·圣吉》美國管理學大師彼得·圣吉先生,1947年出生于芝加哥,現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資深講師,長期致力于有關學習與變革的研究。2003年至2006年間,彼得·圣吉及其團隊曾四次拜訪南懷瑾先生,共同探討參禪修持、生命認知等人生問題。一問一答間盡顯東西兩位智者通融的人生態度,也顯示出在全球化背景下東西文化融合的必然趨勢。3.《答問青壯年參禪者》一書是南懷瑾先生于2005年專門針對青年出家僧眾有關研習佛法的講演。其內容包括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研習和體悟佛法的正確途徑、佛法實證的精髓等多方面內容。4.《人生的起點和終站》一書是南先生于2006年回答其學友胡松年先生關于生死問題的記錄。全書超越了宗教思想的限制,以更為廣泛的生命變化歷程,結合最新現代生命科學研究的相關成果,使讀者了解了如何建立正確的生死觀。
南懷瑾著述 ·知識讀物 ·45.1萬字
《自我的超越性》是薩特最早的著作。此前出版的僅有的兩部作品嚴格說來不能算作哲學研究。其一是1927年發表的有關狄驥(Duguit)法律現實理論的文章,另一篇則是在1931年發表在《公牛》雜志上的《真理的傳說》,薩特在這篇文章中以寓言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薩特以這部著作開始了通向《存在與虛無》的探索。此外,薩特的生平紀事也可肯定它與薩特當時的哲學關注是一致的。可以說,薩特那時的所有著述,如果不是同時的,至少也是同時構思的。《自我的超越性》寫于1934年,其中一部分是薩特在柏林為研究胡塞爾現象學而寫的。1935年間,他還寫了《想象》和《想象物》(分別在1936年和1940年發表),后來在1937年和l938年間完成1934年就構思的《心理》。
(法)薩特 ·知識讀物 ·9.9萬字
人生而有求知欲,且會隨著成長對萬事萬物的真理和規律有更強的興趣。希臘哲學是西方哲學的骨干,呈現西方人思維的核心理念,不但可以借此理解今日西方世界,還可以借此認識人類社會的發展趨勢。本書以希臘哲學為主干,分述前蘇格拉底哲學、詭辯學派、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既強調各家異同,同時結合日常經驗作說明,并不時地以整體的角度回溯希臘哲學在今日社會與人們的思維中扮演的角色。
苑舉正 ·知識讀物 ·11.1萬字
《安樂哲比較儒學哲學關鍵詞》是由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溫海明和孔子研究院研究員路則權等人整理而成,書稿匯集了安樂哲對中國哲學概念的解讀和梳理,具體內容是從安樂哲歷年所撰成、出版的儒學著作中摘選匯總,并附有相對應的英文以供參照。本書分主題詞、形上學、倫理學、認識論、政治哲學、修養論等幾個部分,涵蓋了“人”“天”“天人合一”“道”“帝”“天命”“陰陽”“混沌”“仁”“禮”“義”“忠”“孝”“君子”“小人”等五十九個核心的中國哲學概念,可以說是選取了安樂哲儒學研究的精華,為海內外研究儒學哲學的學者及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了一本好讀、好用的工具書。
溫海明 路則權主編 ·知識讀物 ·19.3萬字
他是啟蒙運動的巨擘,又是浪漫主義的先驅;他是時代的叛逆者,單槍匹馬地對抗整個法國上流社會和知識精英;他是憂郁的尋夢者,大聲疾呼自由與平等、道德與良心;他被自己國家驅逐以致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心中卻洋溢著熱忱的愛國之情;他生前毀譽參半,死后卻被包括大哲學家康德在內的世人所深深景仰;他就是讓—雅克·盧梭。盧梭于1712年6月28日出生于日內瓦的一個新教徒家庭。他自幼失母,童年時期就歷盡艱辛。他生性敏感、感情豐富,與多位女性有情愛關系。“媽媽”華倫夫人在風雨晦暝的日子中溫暖著少年盧梭那顆敏感多疑的心,而善良淳樸的女仆黛萊絲·勒·瓦瑟則溫暖了盧梭的余生歲月。他還與烏德托夫人有過一段“真正的愛”,因此招致了大量非議。盧梭在理性占主導地位的時代里公然以樸實無華的天然情感來反對矯揉造作的理性,在功利主義甚囂塵上的社會里大聲疾呼一種天國情調的道德良心,在傳統宗教遭受滅頂之災的氛圍中義無反顧地承擔起拯救信仰的崇高使命。由于其離經叛道、與時代精神背道而馳的思想觀點,他與曾經的好友反目成仇,受到法國啟蒙運動代表伏爾泰、狄德羅等人的排擠和抨擊,還遭到法國當局的通緝,流離顛沛,貧窮潦倒,最終郁郁而終。盧梭生前困頓窘迫、四面楚歌,死后卻聲名遠揚,備受世人景仰。他的政治、道德、宗教、教育、美學思想影響了至今兩百多年的世界。他的《社會契約論》《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愛彌兒》等已成為不朽之作。巴黎先賢祠的地下墓室的入口處,盧梭的靈柩與伏爾泰的棺槨相對而立,盧梭靈柩的門縫中伸出一只手,舉著熊熊火炬,照亮了時代,照亮了全世界。
趙林 ·知識讀物 ·16.1萬字
在他人眼里,我是怎樣一個人?我是個成功者還是失敗者?每個人的內心,都潛藏著對自身身份的一種難言的“焦慮”。可有誰曾真正審視過這種身份的焦慮呢?睿智的德波頓做到了,他首次引領我們直面這一人心深處的焦慮“情結”。德波頓援引藝術家、思想家及作家的觀點與作品,抽絲剝繭般地剖析身份焦慮的根源,并從哲學、藝術、政治、宗教等各個角度探索舒緩和釋放這種焦慮的途徑。一枝生花妙筆,伴以廣博的學識和獨特的視角,澄清種種心性的困惑和社會的壁障,讓你不經意間峰回路轉,解開心結,感悟人生更加豐盈適意的含義。
(英)阿蘭·德波頓 ·知識讀物 ·12.1萬字
本書為《跨界對話》系列第一部,精選具有挑戰性的研究主題,匯聚國內外一流學者,以對話爭鳴的方式,生動呈現認知科學這一交叉領域的前沿動態和人文關切的焦點所在,旨在探微人類認知和心智的本質,以及進行認知科學前沿的人文反思。全書以六場圓桌對話為主體,主題分別為:1.哥德爾定理與認知科學的局限;2.理解;3.什么是洞見;4.無知與偏見;5.主體性建構;6.記憶。此外還附有三個主題報告,分別為:1.貝里特·布羅加德談心靈認知;2.朱銳談藝術視覺;3.朱銳談顏色視覺。本書通過科學與哲學和藝術的跨界交流,對腦神經科學、人工智能和認知科學的新進展給予深入淺出的解讀,對理論困境與走向作出路徑指南式梳理,對認知科學研究范式的創新和理論漏洞給予深刻而不失幽默的點評,并鼓勵跨領域專家直言不諱地表達各自的真知卓見。
朱銳主編 ·知識讀物 ·19.9萬字
《我在北大聽哲學》通過透視孔子、老子、莊子、慧能、魏晉名士等先哲的生命哲學,在引入北大教授樓宇烈、王博、楊立華、王中江、王岳川等觀點的同時,也融入了作者自己的生命體驗和精神追索,所涉及的面向,揭示的問題,指出的方向,將給你種下解決生命中根本問題的種子。《我在北大聽哲學》所闡述的先哲,他們或為理想而生,或回歸大道,或沉痛逍遙,或救度眾生,或隱遁鄉野,了解他們在各種環境下的選擇與作為,以及他們的哲學思想,不僅能為我們認識自我,理解中國哲學打開一扇窗,也可以為我們透視當下的社會以及自我的生存,提供不一樣的視角。
于仲達 ·知識讀物 ·20.5萬字
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我們需要學會選擇。1.選擇接受自己正在體驗的“人生劇本”。你不過是戲中的演員,戲怎么演歸根結底取決于導演的選擇。不管分配給你什么角色,技藝高超的演員都會接受任務。2.在人和人的關系中,選擇關注自己,少在意對方。只要關心自己必須做什么,讓自己順應自然。如果沒有你的配合,沒有人能真正傷害你,你覺得自己受傷害的那一刻,才真正受了傷害。3.只能選擇成為一種人要么關心自己的精神,要么關心物質的東西;要么專精于內在的東西,要么專注于外在之物。也就是說,你要么專心致志地當一個哲學家,要么就認認真真地當一個門外漢。
(古羅馬)愛比克泰德 ·知識讀物 ·1.5萬字
“發展倫理”作為一個新興研究領域,主要對發展從倫理層面進行反思,其研究成果雖不斷增多,但是在發展倫理學的研究對象、目標和方法上只是達成了有限度的一致性,關于更實質性的問題,如發展倫理研究的具體范圍、涉及的具體領域等都存在廣泛的爭議。本書的理論旨趣即在于,為“發展倫理”的研究提供可能的普遍合理性基礎,即一致性前提。全書將從“發展”本身的涵義出發,考察其與倫理的內在關聯,論證“發展倫理”在內生性上并不具有充要性,具有倫理涵義的“發展”只能是一定限定條件下的“X發展”(人的發展、社會發展和人化自然發展。全書對當前最具代表性的兩位發展倫理學家——阿馬蒂亞·森和德尼·古萊——的思想進行比較分析,根據他們分別在人類學視角和實踐中介兩個層面思想的優勢,深入具體的分析如何構建“發展倫理”的合理性,為其深入研究尋求一致性前提。
黃薈 ·知識讀物 ·15.3萬字
本書以“柏拉圖的倫理思想”為論壇專題,刊載陳斯一、樊黎、盛傳捷、蘇峻、吳鴻兆等學者的論文《“生育”還是“觀看”——柏拉圖<會飲篇>中的愛欲與不朽》《<斐德若>前兩篇演說詞中的理性與欲望》《正義與數——重思<理想國>中克法洛斯父子的正義觀》《理解柏拉圖“日喻”的“三重障礙”》《盤詰、真理與真誠——重審弗拉斯托的蘇格拉底“標準盤詰”解釋》等。
仰海峰主編 ·知識讀物 ·29.8萬字
由于把許多事都視為『好大』、『好美』,所以,我從不將心思局限予人我比較上,而能從心靈的提升,來擴大自己;從見識的增長,來完成自我,故能知足常樂。
星云大師 ·知識讀物 ·12.2萬字
《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于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簡煉明雋,兼采雅俗。似語錄,而有語錄所沒有的趣味;似隨筆,而有隨筆所不易及的整飭;似訓誡,而有訓誡所缺乏的親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靜鐘聲,點染其間,其所言清霏有味,風月無邊。
洪應明編著 ·知識讀物 ·8.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