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智慧與哲學》從跨文化的角度探討了智慧與哲學之間的本質關系,論述了東西方在尋求智慧方面的相似與不同之處,并反思了將二者結合起來的嘗試。孔子、莊子、朱熹與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海德格爾等大家跨越時空,思想碰撞。內容包括諸子百家、奇聞逸事、希臘名篇、哲學經典等,并呈現了全球化、環境倫理學、分析形而上學等當代論題。全書提供了理解智慧如何與哲學聯系的新途徑,并強調了將其重新引入當下哲學實踐的意義和必要性。
(德)漢斯-格奧爾格·梅勒 (美)安德魯·k.懷特海德 編 ·知識讀物 ·13.7萬字
全書共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標題是“人”,施蒂納說明所有意識、宗教、道德、法律、真理、國家、社會、人民、民族、祖國、人類以至世界本身都是旨在通過各種非個人的普遍的東西來奴役個人,都是“否定你自己”的,由此說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本身都是利己主義的,因而“唯一者”當然也是利己主義的。第二部分標題是“我”,指出了自我徹底解放的道路,即“回到你自己那里去”的道路。他主張自我的解放不能依靠在自我之外的什么永恒的觀念或原則來實現,而只有靠使自我君臨這些觀念或原則之上來達到。顯而易見,這種立論結構是模仿費爾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質》一書的。《基督教的本質》就分成“宗教之真正的,即本身的本質”和“宗教之不真的(或神學的)本質”兩大部分來分別論述神和人的。
(德)麥克斯·施蒂納 ·知識讀物 ·26.3萬字
《實用主義的中國之旅》將實用主義在中國之旅大體分為5個時期:五四運動前后,實用主義中國之旅順利啟程,果實累累;20世紀三四十年代,實用主義中國之旅的深入發展;20世紀五六十年代,實用主義遭受挫折,陷入困境;20世紀80年代初到20世紀末,實用主義中國之旅迎來繁榮的新時代;21世紀以來,實用主義中國之旅向廣度和深度前進。《實用主義的中國之旅》的最后一部分是作者對實用主義中國之旅的反思。
楊壽堪 王成兵 ·知識讀物 ·24.6萬字
《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于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簡煉明雋,兼采雅俗。似語錄,而有語錄所沒有的趣味;似隨筆,而有隨筆所不易及的整飭;似訓誡,而有訓誡所缺乏的親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靜鐘聲,點染其間,其所言清霏有味,風月無邊。
洪應明編著 ·知識讀物 ·6.3萬字
在700年間,人文主義蓬勃發展,誕生了一批代表著人類在哲學、文學、藝術、教育領域的代表人物與人類英雄,但在這些光環的背后,當我們深入他們的生活細節與人生軌跡,會發現其中更多包含了鼓勵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的典范:用理性探究的精神,無論何時都不要放棄希望,永遠追尋個體價值的實現。作者從海量西方古典文獻中搜集了大量的一手檔案資料,憑借文采斐然的語言,將700年人文主義哲學大師們的精神與生活實踐描寫地深入淺出,讓我們可以身臨其境地回望一代又一代大師走過的路,其中的哲思與幽默十足的生活與歷史細節為當代年輕人的困境給出了極具價值的指引。
(英)莎拉·貝克韋爾 ·知識讀物 ·26.6萬字
《哈佛大學的哲學課》作者威廉·詹姆斯是美國本土第一位哲學家和心理學家,實用主義的倡導者、美國機能主義心理學派創始人之一。在美國哲學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哈佛大學的哲學課》建立在實用主義的基礎上,實用主義是美國土壤里生出的、影響最大的哲學流派,是代表美國人精神和生活方式的官方哲學。而本書正是美國實用主義的奠基之作。在《哈佛大學的哲學課》中,作者將正義賦予商業行為,將商人、企業家、資本家的行為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更是讓本書成為每一名商業人士必讀之物。《哈佛大學的哲學課》內容全面,通俗易懂。無論是在哲學深度上,還是對現實活動的分析,本書都有著獨到的地方,從而讓讀者更加清晰透徹地了解其根本,無論對于初學者還是內行人士都有著不小的裨益。
(美)威廉·詹姆斯 ·知識讀物 ·14萬字
中國倫理思想有著悠久的歷史,但作為學科的倫理學的產生在中國只有100多年的時間。本書旨在探討倫理學這門學科在中國創立初期的社會環境以及路徑選擇的方式等。中國倫理學學科產生的過程,是一個從夾縫中生長的過程,新與舊之間、中與西之間、學術內因素與學術外因素之間的張力充斥于學科誕生和發展的整個過程,了解中國倫理學學科成長的規律和歷史使命,對于中國倫理學事業的深入發展和不斷突破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發意義。
趙清文 ·知識讀物 ·20.3萬字
《給青年人的哲學十二講》是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寫給青年人的一本哲學入門書。這原本是他的一系列電臺講演,雅斯貝爾斯將自己深邃的哲學思想用通俗化、大眾化的方式闡釋出來,并在講稿的基礎上成就本書。這本書從什么是哲學、哲學的本原、人、世界、信仰和啟蒙、人類的歷史、哲學思考者的獨立性、哲學的生活方式、哲學的歷史等十二個方面,闡述了哲學的一些基本思想,讓讀者對哲學有具體的感受。對于一些歷史上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以及西方和東方哲學,他都提出了簡明扼要的評論,還就青年人如何學習哲學提供了自己的樸素而坦誠的建議。與一般的哲學著作不同,這本書簡明而有深度,語言流暢好讀,沒有難記而惱人的哲學名詞和教條,對于青年人了解哲學的基本命題,培養對哲學的興趣和愛好多有幫助。
(德)卡爾·雅斯貝爾斯 ·知識讀物 ·7.9萬字
法蘭西學院院士、深受福柯贊賞的法國暢銷書作家皮埃爾·阿多代表作,以古代哲學的智慧引領新的生活方式。本書是法國當代哲學家皮埃爾·阿多和芝加哥大學教授戴維森以及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副教授卡爾利埃的對話錄。阿多是一個優秀的哲學家,也是一個能夠把奧勒留、普羅提諾、斯多葛派說清楚的傳遞者。他以淵博的學識指出,在古代,哲學并不是體系的建構,而是對生活的選擇,是旨在建立一種智慧效果的親身體驗,簡言之,是走向智慧之路的實踐。在《哲學的生活方式》這部訪談錄中,我們會發現皮埃爾·阿多是一位出色的學者,他的詼諧而又遠離“訓言”式的判斷,不但對學者、思想家極富教益,也會深深啟迪現實中的普通人。在他時而諷刺、時而如格言般的判斷里,展現的是一個隱秘、靦腆、樸素的人。跟隨皮埃爾·阿多,讀者將領會如何閱讀和詮釋古代的智慧,為什么古希臘、羅馬的哲學(尤其是馬克·奧勒留的哲學)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生活。“做哲學,即學習面向死亡”,要學會“活在此刻,猶如最后一次也是初次看到世界一樣”。不再注意未來,而是觀察自身,不把世界視為我們行動的簡單框架,而是在自身中看它,為自己看它。這是既具存在價值也具倫理價值的立場。
(法)皮埃爾·阿多 ·知識讀物 ·16.1萬字
《中國哲學簡史》成稿于1946年至1947年馮友蘭受聘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期間,初為中國哲學史課程講稿。在20多萬字的篇幅里,馮友蘭先生以中國哲學的精神、背景、主要哲學家及主要流派的變遷和發展為主線,簡要梳理了中國哲學的發展歷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并融入了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智慧等方面的理解。是迄今為止西方人了解、研究中國哲學的書,是世界各地許多大學教授中國哲學課程的教材。
馮友蘭 ·知識讀物 ·19.9萬字
喜悅是一種能讓我們心跳加速、身心愉悅的情緒,能激活我們的身體,讓我們想要唱歌、跳舞、互相靠近,處于一種超然于物的境界。喜悅是一種內在的狀態,是身體為我們指明道路的內部信號,讓我們能夠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和活著的樂趣,促使我們共同奏響偉大的生命交響樂。本書主要講述了喜悅的根源、表達方式、勝利表現和與喜悅相關的荷爾蒙,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以及如何促發喜悅之情。在閱讀的過程中,使人能夠拓展意識的領域,并增加日常生活中的喜悅。
(法)伊莎貝爾·菲約扎 ·知識讀物 ·10.4萬字
為什么我們要道德?死亡讓我們找到人生意義?什麼是理想的教育?為何要環保?愛是什么?何謂真實?我是誰?作者通過由逾七十部新舊中外電影組成的光影世界,引領讀者探討「道德」、「死亡」、「教育」、「環保」、「自我」、「情愛」、「自由」等八個議題,在閑聊電影的同時,思索人生的種種疑問。
梁光耀 ·知識讀物 ·7萬字
阿甘本視角下的荷爾德林當代最偉大的哲學家如何呈顯歐洲最偉大詩人瘋狂的后半生?居住在一個地方意味著什么?自我意味著什么?什么又是習慣?對于人類來說,生活不是首先意味著居住嗎?吉奧喬·阿甘本的新書結合了德國詩人弗里德里希·荷爾德林多年的所謂瘋狂的詳細年表,對通常被認為其不可讀的文本進行了新的審視,旨在描述和理解詩人自己所說的習慣性和寓居性的生活。荷爾德林的一生被整齊地分為兩部分:從1770年到1806年的前36年,以及從1807年到1843年的后36年。在他的后半生中,他像個瘋子一樣躲在木匠恩斯特·齊默爾的家里。詩人的前半生在相對廣闊的世界里四處游蕩,會關心外界和時事,但在后半生,他卻完全與世隔絕。根據荷爾德林最早的傳記作者所記,他經常固執地重復:“我這里啥事都沒有發生!”或許,這正是荷爾德林向人類提供的一個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的概念,盡管我們還尚未完全把握他這種前所未有的生活方式的哲學意義。
(意)吉奧喬·阿甘本 ·知識讀物 ·10.4萬字
《時光文庫:菜根譚(白話全譯)》分為修身篇、勸學篇、處世篇、經世篇、治家篇、出世篇、養生篇七部分,近400余則。每一則格言都添加標題,配有注釋、譯文、解讀,方便閱讀。在解讀部分,我們用中華古典人物故事來解讀原文,力求廣大讀者對每一條名言加深理解,加強讀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
洪應明 ·知識讀物 ·22.3萬字
《生命這出戲》是一本讓你重新提煉生命價值的偉大著作。人生沒有假設,當下即是全部。在基本的衣食住行得到保障之后,只有擁有一顆受過訓練的心,才能得到安樂。生命這出戲,沒有重來一次的機會,因而要珍惜與他人、與其他生命之間的種種緣起。而我們要如何演好自己的戲,又不妨礙他人演戲?在《生命這出戲》中涉及眾多人生問題和生活中尋常事物,希阿榮博上師開闊又致密地引導我們每個人如何錘煉一顆心去去離苦得樂,隨緣自在,發現自由。
希阿榮博堪布 ·知識讀物 ·9.3萬字
遇事寵辱不驚,處世無愧于心。領略王陽明此心光明的人生境界!本書通過講述王陽明一生中重要的幾個轉折點——龍場悟道、江西為政、紹興講學,介紹王陽明心學“致良知”“知行合一”“親民”等學說,感悟王陽明“此心光明”的人生境界。王陽明的一生就是踐行“此心光明”這一境界的最好注解。面對寧王叛軍壓境,王陽明內心毫無波瀾,用計謀虛張聲勢,迅速平定叛亂。面對朝廷、權臣的多次猜忌質疑,王陽明坦然對之,把榮辱置之度外,濟世救民,問心無愧。在人生的最后階段,當學生問他有什么遺言時,王陽明坦蕩地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遇事寵辱不驚,處世無愧于心。這是王陽明對自己一生的總結。……翻開本書,領略王陽明“此心光明”的人生境界。
方志遠 ·知識讀物 ·10.3萬字
每日一句心學名言,每月一則心學故事,日積月累通曉知行合一大智慧!《知行合一王陽明》作者度陰山白話講解心學!4大人生主題,12則翻開本書,每天進步一點點,通曉知行合一大智慧!圣人故事,366句心學名言,天天有收獲!每日一句心學名言,每月一則心學故事,日積月累通曉知行合一的大智慧!每個人都能在王陽明心學中尋找到智慧和力量。《王陽明心學日歷》從大量王陽明心學著作中,挑選出了366句對生活有用的心學金句,你不必花大把時間研究學習,只需在翻過一頁頁日歷的零碎時間里,每天讀一句心學語錄,就能在日積月累中通曉知行合一的心學智慧。
(明)王陽明著 度陰山解讀 ·知識讀物 ·7.6萬字
《鈴木大拙禪論集》是世界禪學權威鈴木大拙先生的重要著作,被世界各國學者、專家視作權威而廣泛援引。本書為論集系列之一,主要從歷史源流分析禪的根本精神和發展軌跡,徹底分析從中國起源的禪宗如何一步步融入到日本文化之中,進而演變成獨具日本民族特性的禪學傳統,可作為后面兩個系列的基礎。鈴木先生試圖通過系統梳理禪學在日本的發展脈絡,破除人們對于禪的一些誤解。本書結構布局合理均衡,分析深刻透徹,語言生動富含哲理,適合作為禪學基礎理論讀物。
(日)鈴木大拙 ·知識讀物 ·21.1萬字
哲學能夠改變一個人的生活,在于它能夠給人的生活指明正確的方向,提供正確的方法。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每天都面臨著許多的選擇,是非善惡、得失成敗之間的選擇經常讓我們痛苦不堪,同樣,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也會面臨著如何選擇生活的態度,生老病死、痛苦歡樂的遭遇時常讓我們措手不及。一個人的選擇構成了他個人歷史的進程,一個選擇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讓人所有的努力化為虛無,而讓個人的成功與幸福遙遙無期。好在有了哲學,我們的選擇就有了一個參照的標準,我們的前進也就有了一個正確的方向,它能讓我們在錯綜復雜的生活中始終堅持正確的選擇,堅持正確的態度,始終走在一條光明大道而不是羊腸小路上,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樂和幸福。
東淵編著 ·知識讀物 ·25.7萬字
本書從思想、文學、政治、哲學等角度,重回近現代德國歷史現場,在德國現實政治和政治哲學思想的相互闡釋中,發掘其政治思想的復雜面向,并試圖通過對“德國問題”的多層面發掘,探索納粹思想在近現代德國政治哲學思想傳統中的起源與發展,探究有別于德意志帝國思想的其他政治思想資源的可能,即從“文化政治”走向“政治文化”的可能。
李哲罕 ·知識讀物 ·12.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