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懷瑾選集:第十二卷(典藏版)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出版說明
南懷瑾先生,1918年生于浙江溫州樂清縣,以書香門第,幼承庭訓,泛覽舊學,又勤于習武。抗戰(zhàn)伊始,先生甫冠,乃投筆從戎,躍馬西南,爾后執(zhí)教于當時的中央軍校及金陵大學。先生資稟超脫,不為物羈,每逢閑暇,芒鞋竹杖,遍歷山川,訪求大德,遭逢奇人異士甚夥,轉(zhuǎn)益多師,皆助道行。曾閉關(guān)峨眉山大坪寺三載,絕頂風雪,覃思賾奧,遍窺佛藏。旋走康藏,謁密教高僧,于藏傳佛教各派教義,均有精深研究。既離藏,轉(zhuǎn)赴昆明,初講學于云南大學,后任教于四川大學。抗戰(zhàn)勝利后返鄉(xiāng),不久歸隱杭州天竺和江西廬山,潛心治學。后至臺灣,受聘于文化大學、輔仁大學,以及其他大學、研究所,又傳學日本、美國和中美洲諸國。2006年創(chuàng)建太湖大學堂于江蘇吳江的太湖之濱,絳帳傳薪,弦歌不輟。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千門萬戶,郁郁璨璨,而儒道釋為其綱要,先生會通三教,群機都攝,尤擅講論佛法,拈花一脈,紹流如緒,浩浩乎卮言日出,妙義宛然,等身著作,千言萬語,一一從智慧海中稱性流出,而皆為眾人講說,讀其書,想其人,山高水長,人所唱嘆。
復旦大學出版社于1990年梓行《論語別裁》,此先生文字首現(xiàn)于中國大陸,此后又有二十三種重要作品陸續(xù)推出,澤被讀者,甲于書業(yè)。2003年7月,經(jīng)先生和原出版單位授權(quán),復旦大學出版社將二十四種著述編成十卷,精裝刊印,風行宇內(nèi)。
辛卯之秋,值復旦大學出版社創(chuàng)業(yè)30周年,而中國大陸有先生之書亦二十余載矣,遂排印《論語別裁》線裝限量本,古雅可寶,貢獻書林。次年,經(jīng)臺灣老古文化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授權(quán),增入《莊子諵譁》、《南懷瑾與彼得·圣吉》、《南懷瑾講演錄》、《答問青壯年參禪者》、《人生的起點和終站》五書,與原十卷本合并,都為十二卷,重加校訂,善為裝幀,名之為典藏版以行世。
《南懷瑾選集》典藏版各卷收錄情況如下:
第一卷:《論語別裁》
第二卷:《老子他說》、《孟子旁通》
第三卷:《莊子諵譁》
第四卷:《易經(jīng)雜說》、《易經(jīng)系傳別講》
第五卷:《禪宗與道家》、《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
第六卷:《禪海蠡測》、《禪話》、《中國佛教發(fā)展史略》、《中國道教發(fā)展史略》
第七卷:《歷史的經(jīng)驗》、《亦新亦舊的一代》、《中國文化泛言》
第八卷:《如何修證佛法》、《藥師經(jīng)的濟世觀》、《學佛者的基本信念》
第九卷:《金剛經(jīng)說什么》、《楞嚴大義今釋》
第十卷:《圓覺經(jīng)略說》、《定慧初修》、《楞伽大義今釋》
第十一卷:《原本大學微言》
第十二卷:《南懷瑾講演錄》、《南懷瑾與彼得·圣吉》、《答問青壯年參禪者》、《人生的起點和終站》。
復旦大學出版社謹識
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學編集的《論語》,是一部記載孔子言語行事的重要儒家經(jīng)典。自西漢以來,《論語》所表述的孔子學說迅速擴展,其影響遍及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倫理道德等各個領(lǐng)域,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標識。有關(guān)《論語》的章句注疏也累代不絕。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以淵博的學識,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而撰成的《論語別裁》,就是關(guān)于《論語》的講演錄。書中對《論語》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詳細而又生動的講述。不僅有篇章結(jié)構(gòu)、段落聯(lián)結(jié)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義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闡發(fā)。尤為新穎的是,作者將對原文的串講撮編為一個個歷史故事,蘊意深邃而妙趣橫生,這在眾多的《論語》章疏中是別具一格的。原書由臺灣老古文化事業(yè)公司于1976年5月出版,迄至1988年,已印了十八版。為弘揚海峽兩岸同源的中國文化,茲征得作者和原出版單位同意,將《論語別裁》第十八版改排出版,以供研究。
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0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