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導讀德勒茲與加塔利《千高原》(思想家和思想導讀叢書)
會員

《千高原》是一部非凡之作。按德勒茲與加塔利的話說,它是如根莖般寫就的。《千高原》中的十五座高原所提出的“問題”可以分解成五類:1.認識論問題,思想該如何運作才能與宇宙共思,而不是去思考宇宙,因而就能加速我們棲居之所的相對解域,有時足夠幸運的話,甚至達到最大解域的無限速率,或者“純粹的內在性”?“根莖”高原、“平滑與紋理”高原最直接地處理這一“問題”,“游牧學”高原的一些部分處理皇家科學與游牧科學以及公理體系和問題體系之間的差異。其目的是要發展出一種通過生成來把握存在,通過潛在來把握現實的思想圖像。2.本體論問題,宇宙以及其中的生命如何能夠以這樣一種方式存在:它們既是變化的結果,同時又總是對未來的變化敞開懷抱。我們怎樣才能依據生成來理解存在,依據差異而不是同一,來將存在理解為開放系統的一個動態的功能?最重要的是,如此這般地理解世界到底有什么好處?它怎樣給我們的社會變化帶來更好的前景?最直接而又全方位地處理這個“問題”的是“道德地質學”高原與“迭奏”高原——前者主要處理無機層的問題,而后者則主要處理異質成形層的問題。3.人類學問題,第三類問題可以被稱作人類學問題,但僅僅在結構主義(反人文主義)的意義上關涉“象征秩序”:人類的生命形式是怎樣以象征的方式占據異質成形層的;人類的社會自我組織是如何通過符號來實現并在符號中獲得反映——怎樣通過語言、貨幣與圖像來實現的?在此,相關的高原是“語言學公設”、“符號的機制”、“顏貌”和“捕獲裝置”高原。4.倫理問題,人類個體要如何自我組織,才能與他人一道盡可能地實現既有成效又愉悅的去層化?這里最切題的顯然是“怎樣使自己成為無器官的身體?”高原;但“一匹狼還是一些狼”、“三則短篇小說”和“生成”高原也同樣處理倫理“問題”。5.政治問題,我們要如何把人類生命形態理解為社會性的自我組織,才能使它既能解釋畜群行為又能解釋集群(獵群)行為,既能解釋壓抑的專制暴政又能解釋外向擴張的經濟帝國主義,既能解釋嚴苛層化的約束又能解釋去層化的逃逸?“游牧學”、“微觀政治與節段性”高原最為直接地處理這個“問題”,當然其他許多高原也會處理這個“問題”,只是不那么顯而易見罷了。

(美)尤金·W.霍蘭德 ·理論流派 ·13.1萬字

先秦諸子文獻的形成
會員

從春秋末期至秦國統一前,這一階段的文化活動主體顯然是以先秦諸子為代表的士人階層。諸子各家觀點不同,學派理念有別,但他們所從事文化活動都以一定的知識、觀念為基礎,即通過對某類知識、觀念的衍生,進而提升出學派的立身準則和價值追求,而諸子文獻則是這一文化活動的文本化成果。本書力求通過挖掘知識、觀念衍生序列背后的文化制度,來展現出先秦諸子著述的基本軌跡。本書所謂的知識、觀念、制度均是取其廣義:知識是指一個時代對自然、社會以及人類自身的看法和認識;而觀念則是知識的綜合和系統化。一定的知識、觀念通過某種文化制度、運行途徑,又衍生出新的知識、觀念,進而形成了多種類別的文獻體系。與此同時,這一文獻體系也會反過來促使新的知識、觀念、文獻文本的衍生和發展。所謂的文化制度,包括各種法律法規、政策以及各種習慣、風俗、傳統等,即它不但指朝廷的綱常政制、刑法律典,而且指民間的家規族法、習俗慣例,乃至百姓日用而不知的風俗習慣。結合這些知識、觀念、文化制度的定義,本書把先秦諸子所面對的知識、觀念分為禮樂教化、道家謀略、實用技藝、政治綜合等四個類別,力求通過這些知識、觀念背后的各種文化制度,來呈現先秦諸子著述的基本過程。

劉全志 ·中國哲學 ·18.7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仁县| 马山县| 龙门县| 门源| 乌兰浩特市| 左云县| 连南| 南澳县| 稷山县| 常山县| 岳阳县| 余江县| 阳朔县| 台安县| 呼玛县| 磴口县| 抚宁县| 积石山| 湘乡市| 永丰县| 东光县| 四平市| 石柱| 龙口市| 惠东县| 临夏市| 九台市| 黔江区| 和政县| 牡丹江市| 岑巩县| 读书| 朝阳县| 芮城县| 德安县| 乌海市| 诏安县| 哈尔滨市| 扶余县| 甘泉县| 佛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