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作為《秩序與歷史》系列終章的《求索秩序》,通過對柏拉圖、赫西俄德和黑格爾的深刻分析,集中闡明了前幾卷中關于超越的經驗。沃格林致力于在此書中完成“在眾多現代科學的視域下重述人性”的目標,并借此抵擋當下時代讓人的生存產生畸變的各種力量。由于沃格林的突然離世,《求索秩序》的論述未能充分展開,但是理論框架已基本完成。這本總結性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確立了沃格林作為20世紀重要哲學家的地位;同時,它也為讀者自己對秩序的求索提供了一種典范。
(美)埃里克·沃格林 ·理論流派 ·10.8萬字
本書重新闡釋了浪漫主義的定義,并認為“復數”的浪漫主義是真正把握其精髓和表現的途徑。在彼得·蓋伊的筆下,來自德國、法國和英國的浪漫派先驅具有各自獨特的風格,也呈現出某種“家族相似性”。蓋伊還證明浪漫派的影響一直延續到20世紀,其深刻的烙印可以在T.S.艾略特和弗吉尼亞·伍爾夫身上找到。
(美)彼得·蓋伊 ·西方哲學 ·7.1萬字
從美學到懲罰體系,從瘋癲與文明到尼采與先鋒思想,福柯的作品對20世紀晚期的現代思想影響深遠。然而,在涉及面廣與影響力強的同時,這些作品也以晦澀難讀著稱。《牛津通識讀本:福柯》為福柯的作品提供了可信的導讀,這些作品涉及文學、政治、歷史、哲學等廣泛領域;同時,作者加里·古廷還探究了一些關鍵主題,這些主題在福柯深入研究身份、知識、現代社會中的權力等領域時,曾讓他甚為著迷。
(美國)加里·古廷 ·西方哲學 ·6.6萬字
我們生活在一個幾乎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拿來買賣的時代。在過去的30年里,市場和市場價值觀漸漸地主宰了我們的生活,涉及醫療、教育、政府、法律、藝術、體育,甚至家庭生活和人際關系等。我們從擁有一種市場經濟滑入了一個市場社會。在《金錢不能買什么》中,邁克爾·桑德爾論述了當下突出的市場與道德的困境,市場的角色和范圍是現代政治所缺失的一場重大辯論。市場應當在公共生活和私人關系中扮演怎樣的角色?我們如何能夠決定哪些物品應當可以買賣,以及哪些物品應當受非市場觀念的支配?為了決定市場所屬之地以及市場應當與什么領域保持一定距離,我們就要首先決定如何評價相關的物品——健康、教育、家庭生活、自然、藝術、公民義務等。這些是道德問題和政治問題,而不只是經濟問題。為了決定金錢應當以及不應當買什么,我們就要首先決定,什么樣的價值觀應當主導社會生活和公民生活的各個領域,如何認真地思考這個問題,便是本書的主旨所在。桑德爾希望,這本書可以推動人們重新思考市場在我們的社會實踐、人際關系和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和范圍,展開公共討論,并為人們認真思考這些問題提供一個哲學框架。
(美)邁克爾·桑德爾 ·西方哲學 ·12.5萬字
通過本書,你能夠觀察到人類身邊的動物如何在危機四伏的波動中找尋機會、生存甚至受益。要在波動的世界更好地生存,你要習得生物學思維。生物學思維和物理學思維是理解世界的兩種方式,而復雜的技術系統更接近生物學系統,因此用生物學思維理解技術系統是個不錯的選擇。這本書展現大量生物學和生態學前沿性知識的同時,提供了一系列海洋生命在極端環境下的瘋狂生存策略和創新案例,這些案例讓我們稱贊叫絕的同時,也給身處不確定性和復雜度極高的商業環境中的我們帶來靈感火花和深刻的洞察力。
(美)塞繆爾·阿貝斯曼 (英)查爾斯·福斯特 ·邏輯學 ·48.7萬字
在許多人看來,人文學科是一種日益喪失力量和地位的職業。闡釋性的人文學科所倡導的專注而誠懇的閱讀,會給人類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這樣的閱讀能否代表或生成一種倫理規范?本書匯集了一群杰出的學者和知識分子,探討人文學科對于公共倫理的承諾。他們的交流表明,人文學科中的閱讀訓練應當被引入公共領域:在一個思維和心靈日益被操縱的世界里,批判性地閱讀席卷我們的社會、政治和文化信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必要。
(美)彼得·布魯克斯 希拉里·杰維特 ·倫理學 ·11.2萬字
神話在當代社會發揮著怎樣的作用?它的功能有哪些?神話學大師約瑟夫·坎貝爾為你揭示神話的4大功能,帶你看清神話的表面與實質,你會看到,古老的神話依然存在幫助現代人走過生命之旅的神奇力量,它是讓人們走向幸福之路的指明燈。為什么說神話最直接的功能在于它對人類心理層面的影響?作者通過對神話作用機制與弗洛伊德、榮格的心理模型的剖析發現,神話的意象能夠引導心靈,幫人心甘情愿地跨越難關,戰勝本我,克服自卑,實現自性化和人格的完善。神話是每個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們應該如何尋找屬于自己的個人神話?坎貝爾將跨文化神話故事與現代心理學相融合,以生命必會經歷的重要問題為著眼點,討論了探尋我們個人神話的方法。
(美)約瑟夫·坎貝爾 ·知識讀物 ·13.8萬字
何為科學?科學是否客觀?科學能否解釋一切?本書《科學哲學》為當代科學哲學中的主要問題提供了一幅清晰準確的鳥瞰圖。薩米爾·奧卡沙開篇扼要介紹科學發展的歷程,繼爾探討科學推理的本質、科學領域的革命以及實在論與反實在論等理論問題。《科學哲學》作者還審視了專門科學領域中的哲學問題,科學和宗教之間的爭端,以及科學作為雙刃劍的利與弊。
(英國)薩米爾·奧卡沙 ·知識讀物 ·7.9萬字
本書旨在幫助讀者建立哲學思維。雅斯貝爾斯對哲學的意義、宇宙與生命、歷史與當下、人、愛,以及死亡等問題的闡述,使讀者置身于終極思考之中,進而理解哲學思維究竟是什么以及如何從哲學角度去思考問題。通過這本書,他為讀者指引了一條通往哲學世界的道路,使我們對自己、人生和世界的認識更加清晰。
(德)卡爾·雅斯貝爾斯 ·知識讀物 ·6.9萬字
讓—雅克·盧梭既是歐洲啟蒙運動的中心人物,也是這一運動的強大批評者。他大力抨擊政治、經濟、神學及性的文明裝飾物,并沿著這一路線激發著浪漫個人主義者和激進革命者的狂熱。在這本研究盧梭生平及其著作的小書中,羅伯特·沃克勒向我們表明,盧梭的歷史哲學,他的音樂和政治理論,他的小說、教育和宗教作品,甚至是他的植物學創作,如何受其有關人類在無拘無束自由狀態下自我實現的空想理念所激發。作者還解釋了,在回歸古典共和主義、古代神話、與神直接交流及孤獨狀態中,盧梭如何預見到了后現代主義者對啟蒙運動的某些拒斥。
(英國)羅伯特·沃克勒 ·西方哲學 ·9.3萬字
在書中,作者敏銳地指出,人類利用高科技手段追求完美正在成為一種愈演愈烈的趨勢:父母將可以在基因超市中自由定制子女的先天特質;運動員將可以通過基因改造提升賽場表現;學生將可以通過服用記憶藥片代替寒窗苦讀……這究竟會帶來個體的徹底解放,還是社會的無限混亂?
(美)邁克爾·桑德爾 ·邏輯學 ·8.1萬字
榮格及其分析心理學,與中國和東方文化有著深刻淵源。他本人曾研習漢字,熟讀《易經》等中國古代典籍,對于中國文化及其象征有著獨到的見解與發揮。《東方的智慧》收錄七篇榮格論東方哲學與思想的經典文章,內容涉及中國的陰陽、日本的禪宗、印度的瑜伽等諸多方面。在這些文章中,榮格采用心理學的視角,對東方的智慧進行了重新闡釋,強調并升華了東方文化中向內探尋自我、明心見性的傾向。
(瑞士)C.G.榮格 ·知識讀物 ·9.3萬字
不論是對宗教信徒還是非信徒,牛津通識讀本《基督教神學》都為他們提供了對當代神學核心問題的公允概述。戴維·福特提問式的敘述方式引導讀者去思考作為宗教信仰之基礎的那些原則:拯救在世界幾大宗教中的核心地位,古代、現代以及后現代背景下的上帝觀念,祈禱與敬神活動對神學提出的挑戰,罪與惡的問題,等等。作者還探究了神學中體驗、認識和智慧的本質,以及今人解讀神學文本的恰當方式。
(英國)戴維·福特 ·西方哲學 ·10萬字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是盧梭應法國第戎科學院的征文而寫的論文,提出了私有制的出現是人類不平等的起源這一鮮明思想,在政治觀點上,其重要性僅次于后來的《社會契約論》;而在思想體系上,本書可視為《社會契約論》的基礎和緒論。在這篇論文中,盧梭一方面借助當時有關野蠻人的人類學資料,一方面展開辯證的想象,回顧了人類自然狀態向社會狀態過渡的歷史進程,指出人類的進步史也就是人類的墮落史,而私有制的確立,是造成人類不平等及其后果的關鍵環節。這篇論文可謂盧梭整個政治學說的導言。
(法)讓-雅克·盧梭 ·經典著作 ·8.5萬字
約瑟夫·坎貝爾是20世紀偉大的神話學大師,因其對神話的獨特解讀在西方享有盛名,他提出的“英雄之旅”的模型最為人熟知,這一理論推動了西方流行文化的發展,使坎貝爾成為眾多藝術家、學者、政治家的靈魂導師。《英雄之旅》由坎貝爾與世界各領域的精英人士的對話交織而成,頗具巧思。這些人士包括詩人羅伯特·布萊、人類學家安杰利斯·阿里恩、電影制作人戴維·肯納德、大門樂隊鼓手約翰·登斯莫爾、精神病學先驅斯坦尼斯拉夫·格羅夫、諾貝爾獎獲得者羅歇·吉耶曼等。坎貝爾一生專注于思考神話的起源與功能、藝術家的責任,以及愛與浪漫的儀式化問題。他用詩一般的語言闡述了自己的追求,為一生都在探索神話傳統興奮不已。在坎貝爾的眼中,神話傳說就是“人類最偉大的故事”。脫離你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溫柔鄉,勇于接受各種超出你日常認知的的試煉和磨礪,在坎貝爾提供的武功秘籍的幫助下,你也許就會超越繁瑣日常的羈絆,將自己鍛造為人生之路上的英雄。
(美)約瑟夫·坎貝爾 ·知識讀物 ·14.8萬字
我們作為正人君子的自我形象總要接受懷疑主義、相對主義、虛無主義的拷問。許多人憂心忡忡,擔心在一個諸神退隱的世界中,科學已揭下我們的面具,使我們顯形為由基因所命定的生物:狹隘自私、黨同伐異,或爭強好勝、咄咄逼人。作者在本書《我們時代的倫理學》中探討了出生、死亡、幸福、欲望、自由等主要倫理問題,努力想說明人應該如何思考生活的意義;并提醒我們,應該對那些經常主導著道德論辯、事實上不過是誘人噱頭的絕對原則保持懷疑。
(英國)西蒙·布萊克本 ·倫理學 ·7.2萬字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革命性變化的時代,技術創新和人口增長相互融合,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為了生存和發展,我們需要采用一種不同于以往的方式衡量自己的能力,并付諸實踐。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是,我們需要以一種新的方式來經營學校、企業和社會。我們不能用19世紀的教育理念去應對21世紀的挑戰,所以我們需要發起一場新的文藝復興運動,重視不同的智力模式。在不同的學科之間,在教育、商業和大眾之間建立一種創造性關系,激發人的潛在創造力,讓思維自由!
(英)肯·羅賓遜 ·思維科學 ·14.9萬字
自1987年9月始的十年里,葉禮庭定期拜訪伯林,同他一起回憶人生,重新經歷他在俄國度過的童年、牛津的求學歲月、美國的外交生涯、對蘇聯的訪問,以及不曾遠離思想前線的學術生活。這不是一部用文獻堆砌而成的人物評述,而是用伯林自己的回憶寫成的思想傳記。在本書中,你會看到伯林如何經歷暴風驟雨的20世紀,度過誠實且負責任的一生,并且從這個世紀的災難和成就中提煉出他回響至今的原創思想。
(加拿大)葉禮庭 ·西方哲學 ·24.8萬字
他是有史以來自稱“哲學家”而最名不副實的人?是納粹主義的辯護者?還是大陸哲學當仁不讓的領軍人物?作為20世紀最為重要的哲學家之一,海德格爾令人難以捉摸,其思想復雜而浩瀚。本書《海德格爾》作者主要圍繞海德格爾的代表作《存在與時間》中所論及的在世存在、非本真性、負罪、天命、真理等主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釋,讓這位哲人走出固有的語言和風格,與別樣的思路連接。
(英國)邁克爾·英伍德 ·西方哲學 ·9萬字
本書集中討論了動物倫理學有關的問題意識,并希望由此使不同背景的讀者在個人生活與公共環境中,找到人類和動物的相處、共存之道。本書從追溯“人類中心主義”的起源與演變并剖析這一癥結開始,說明“動物也應是值得討論的道德問題”。接著回溯動物倫理學興起的社會和思想背景,并進入哲學領域,逐一介紹效益主義、康德主義、亞里士多德的“致善論”、女性主義,以及德性倫理語境中的動物倫理學。作者力求用簡練、平實的語言,嚴密、明晰的論證,理性而溫暖地邀請讀者看待動物的問題,因為動物倫理不僅僅希望減少動物的苦難,也著眼于改善人性的道德品質、推動社會的道德進步。本書源自“看理想”熱門音頻節目,整合修訂后出版。
錢永祥 ·倫理學 ·8.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