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漢末喪亂,乃是社會政治需求分化、矛盾激化的結果。西晉得以立朝并推動統一,在迎合社會需求和平衡社會矛盾方面有其獨到之處;立朝之后卻不能持久,則反映出西晉統治集團的局限與失敗。所有這些,濃縮于西晉半個世紀的“壽限”中,不啻令這一短命王朝成為我們察成敗、觀興亡的極佳樣本。本書以漢晉歷史進程為大背景,著重分析西晉時期各類政治現象的成因與結果,以期形成對這一特殊時期的系統、全景的闡釋與把握。
季社建 ·中國史 ·28.4萬字
征服世界的核心秘密!軍事征服只是成吉思汗征服世界的頭一步,將橫跨歐亞大陸的不同民族、宗教和文化的人凝聚在一起才是關鍵一步!“超會說故事的人類學家”杰克·威澤弗德全新力作,曾用整整18年時間游歷昔日蒙古帝國的疆土,只為盡可能真實復原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國的歷史。其作品曾連續13年穩居亞洲歷史人物傳記暢銷榜的桂冠!2007年,蒙古政府將代表蒙古國至高榮譽的“北極星勛章”授予杰克·威澤弗德,表彰其杰出的貢獻。翻開本書,領略成吉思汗洞悉人性,凝聚人心的不朽智慧與魅力!
(美)杰克·威澤弗德 ·中國史 ·24.2萬字
獲悉齊鹽行將運抵郢,紀陵君速將屯貨與秦抵債,獲利頗豐。莫名天價購鹽,秦朝堂競相責難,張儀請使楚以將功補過。楚制積重難返,屈原得懷王信任,主司變革事宜。不計前番鹽鐵使詐,張儀提親羋月以結王親;無計奈何政敵屈原,張儀獻策靳尚循序捧殺之;唯恐失寵,張儀出計鄭袖憂懷王之所憂。王親、靳尚、鄭袖由是深信張儀。改革伊始,屈原首令裁冗。王親、張儀強強聯手,昭陽鼎持屈原改制。懷王頒旨落實首道憲令,王親驚恐,力促張儀代昭陽令尹。眾族親登門抗議裁冗令,昭陽請辭令尹,因前屈原不遂己效秦法之愿,懷王順水推舟屈尊張儀,張儀欲張反斂讓賢屈原。初祭前夕,屈原齋戒中隨性為楚宮巫咸廟賦詩一首成絕唱。
寒川子 ·普及讀物 ·21.9萬字
本書以大量抗戰親歷者口述回憶為主線,同時結合戰役實地尋訪,使讀者在閱讀抗戰老兵真實的經歷中,亦可以對他們所經歷之歷史背景、戰爭經過等有系統了解,力求還原最真實的抗戰。作者以細膩的筆法,立足于記述真實歷史,對于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中國戰場與盟軍共同對日展開戰略反攻等抗日戰爭的有關歷史細節也都作了詳細的記錄。全書以豐富的口述歷史為基礎,力求為讀者呈現抗日戰場上不為人知的一面,在振奮精神的同時,也能觸動人的心靈,永遠銘記這段歷史。
周渝 ·中國史 ·22.7萬字
17世紀30~70年代的明末農民戰爭是中國古代歷時最長、規模最大的農民戰爭。作者充分運用官方和私家撰述,以及檔案資料,細致論述了明末農民戰爭的整個發展過程和具體作用。修訂版經作者傾力校核增訂,為讀者展現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袁良義 ·中國史 ·39.7萬字
《隋唐五代史》分上、下兩部,上部是政治史,包括王朝興亡盛衰、各種重大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政治設施的成敗得失,以及與少數民族的關系等;下部是社會經濟、文化史,分社會經濟、政治制度、民族疆域、文化學術等方面的發展情況。本書從多角度呈現了隋唐五代這段紛繁歷史期間的社會、文化、政治等風貌。
呂思勉 ·中國史 ·49.8萬字
一部由黎明到黃昏的日常生活指南,從衣食住行窺探維多利亞人的秘密!當陽光尚未灑過第一扇窗,敲窗人便手拿長竿,提著一盞燈,用“篤篤”的敲窗聲挨家挨戶地喚醒了委托人。在寒冷的冬日清晨,他們堅持在盥洗臺邊用牙刷刷牙,用肥皂洗臉。在出門前,他們會用時尚雜志提升自己的審美,用假發、散粉和雪花膏彌補自己的不足。在漫長的工作日,他們始終提著搪瓷桶,只裝清淡的食物去上工。?在睡房里,半數人至純至潔,半數人放浪不羈。體驗式歷史學家露絲·古德曼以自己為向導,通過講述維多利亞時代男女從黎明到黃昏的日常瑣事,帶我們領略了19世紀維多利亞人新奇而充滿異域風情的生活,時間跨度長達60年。古德曼以時間為序,不僅為我們展示了維多利亞人使用的洗具、服飾和化妝品,而且為我們介紹了此時的飲食文化、高新技術和日常工作等。更重要的是,她將理論與個人實踐相結合,論證了維多利亞時代在個人衛生、廚房科學和性等方面極大的觀念革新,推翻了長久以來對維多利亞人的誤解——他們一度被認為是不講衛生、過分拘謹或沉悶無聊的群體。翻開本書,你將了解到栩栩如生的歷史細節。
(英)露絲·古德曼 ·普及讀物 ·23.5萬字
北洋軍閥的興衰與末路;革命志士的抗爭與探索;國共十年的沉浮與教訓;近代日本的崛起與野心……本書以故事的形式,講述了近代中日兩國發生的大事件,細致地還原了近代中國各大派系的發展進程,多角度、全方位展現了近代中國的社會軍政、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的變化,展現了那個時期中國青年們的奮斗不息的精神。書中附有不少珍貴報刊文獻資料,為讀者提供了看待那段歷史的新視角,是了解紛亂復雜的中國近代史的極佳讀本。
(日)陳舜臣 ·普及讀物 ·38.9萬字
本書介紹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一生,從朱元璋貧苦的出身講到他建立明朝,將天下握于掌心。在書中,不但能看到朱元璋在與陳友諒、張士誠等人交鋒中的殺伐果斷,也能在明初四大案中看到朱元璋的心狠手辣。本書作者完全忠于史實,以《明史》《明通鑒》等史書為基,融入自己的見解,通過剖析史事,深度挖掘朱元璋的性格,從朱元璋打天下的過程中,看朱元璋性格中的堅毅、勇敢、機智;從朱元璋治天下的過程中,看朱元璋性格中的殘忍、多疑、果斷。
顧道驚城 ·普及讀物 ·20.2萬字
秦國星耀智囊團為何多是商鞅、張儀等外籍人士?漢武帝如何賺錢又燒錢?隋煬帝南巡開鑿了大運河,西巡時又干了什么?李淵何以憑借3萬兵馬7年定天下?戰術天才李存勖吃了哪些戰略短板的虧?王安石如何成為靖康之變的背鍋俠?胡惟庸為何必須死?崇禎是如何遠程“幫倒忙”的?袁世凱為何策劃了清末“PS門”事件?……歷史就是一出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的戲劇,這些熟悉的名字背后,不僅有跌宕起伏的故事,也濃縮了每個時代承襲、變革和發展的偶然性與必然性。本書是《國家人文歷史》雜志公眾號的精華結集,以時間為脈絡,以“變化”為核心,精選制度、經濟、軍事、戰略、朝堂5大主題、53個有戲又有料的話題,由點著面地縱向梳理了古代中國多個領域的承襲與變革,以動態的思維挖掘其背后的邏輯與本質,不僅還原了一個個鮮活多元的大時代,道出成敗興衰之理,更以詼諧的語言、獨特的視角、嚴謹的考證,勾勒了今天中國的疆域版圖、文化思想、經濟格局、風俗人情和法度制度等多個領域的歷史脈絡。細節決定成敗,格局決定結局。翻開本書,讀懂古代中國的承襲與變革,就能讀懂中國幾千年的風云流轉,更能讀懂中國何以傳承至今,歷久彌新。
國家人文歷史 ·普及讀物 ·27.6萬字
白虹編撰的《圖解二戰全史》力爭完整重現二戰的全過程,詳細解讀前因后果,客觀點評歷史。撥開迷霧,還原歷史真相,破解重重謎團。不僅從宏觀上講述戰爭,還從細微之處著眼,努力搜尋歷史的蛛絲馬跡,為讀者呈現不一樣的全史。
白虹 ·世界史 ·39.1萬字
本書以百科全書的形式,對世界海洋史進行了全景梳理。本書致力于從大背景、全視角提供一個對海洋歷史的跨文化研究,尤其突出了海洋聯系不同人群和種族的重要職能,以及海洋在世界歷史形成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從古至今,海洋促進了人類的交往、貿易和旅游;航海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海洋本身引人遐想,產生了不少關于它的文學藝術作品。本書分為上、下兩卷,前后共分八章,按年代順序排列。每一章都以該時期(或年代)重要的海洋發展總論和大事年表為開端;其后是關于探險家、發明家、重大事件、港口、船舶、科技等主題的重點詞條及解釋,基本圍繞探索探險、貿易和旅游等幾個方面;每章末都附有拓展閱讀、文獻資料,通過強調不同時代對探險家、商人、旅行者、戰士等的觀察記錄,對不同時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海洋文學進行描述和總結。
(美)斯蒂芬·K.斯坦因編著 ·專業史 ·30.2萬字
本書重點圍繞1931年中國政局的演變,考察國民黨改組后,黨內高層蔣、汪、胡三派勢力在黨內斗爭中的權力消長,特別是通過蔣介石的下野與再起,探尋三人間分合的復雜過程與蔣介石最終獲得黨內“最高領袖”地位的緣由。借以解釋此前國民黨內矛盾的發展脈絡。
金以林 ·中國史 ·25.5萬字
《大分流》是加州學派代表人物彭慕蘭的代表作,暢銷20年而不衰。在這本書中,基于大量的材料,彭慕蘭考察了舊世界歐亞兩洲各個主要國家及其核心地區經濟發展,探討了一系列影響現代世界經濟形成的關鍵問題:為什么英格蘭沒有成為江南?為什么中國和歐洲為什么走上了不同道路?在彭慕蘭看來,1750年,英格蘭和中國的經濟核心區,在人均預期壽命、農產品市場、勞動體系、土地利用、資本的積累和技術等方面非常相似。中國和日本核心地區的生態環境也并不比西歐差,整個18世紀舊世界的核心地區都面臨著土地密集型產品的局部短缺。東西方走在大體相近的經濟發展道路上,西方并無明顯優勢。
(美)彭慕蘭 ·世界史 ·31.3萬字
歷史是承載民族文化密碼的不朽碑文。也正是歷史才能夠塑造獨特的民族性和民族特點,比如思維方式、世界觀、價值觀、語言及文化傳統等。沒有歷史就沒有未來,發展前行首先取決于對民族史的深刻了解,而對友好國家的歷史認知則能夠拉近民心,鞏固國家間的關系。正如哈薩克斯坦總統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所說:“欲縱觀當下且極目未來,必要回首審視過去。”本書引用最具說服力的史料和公認的通理,從不同角度剖析史實,展現了哈薩克斯坦古往今來的歷史精華。本書將有助于中國專家和讀者更好地了解哈薩克斯坦,并以不同于以往的固有觀念和看法的新視角去眺和感悟哈薩克斯坦的歷史。
(哈)坎·格奧爾吉·瓦西利耶維奇 ·世界史 ·26.2萬字
大明,一個輝煌又腐朽的朝代,一個血性又刻薄的朝代,一個奇才輩出又奸佞頻生的朝代。大明一朝近300年,16位皇帝各有特點,他們或明或暗,或剛或柔,或暴虐或仁慈,或勤政或懶政,或奇葩或多疑……有的口碑極好,有的風評很差。在十六個皇帝中,甚至找不出兩個“雷同”之人。但無論如何,他們在國家層面上均守住了兩條原則:一是“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二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縱觀明朝風氣,雖不如唐朝奔放,不如宋朝瀟灑,但自有一股凌厲之氣貫穿始終。無論文人、武士、市民、才子,他們都像紫禁城里的帝王一樣,身上流露出這個朝代的精神氣質。這是明朝可以誕生于謙、王陽明、海瑞、張居正的原因,也是明朝覆滅后依然可以走出張煌言、史可法、李定國、顧炎武的原因。這,或許就是孟子所說的“氣”。
艾公子 ·中國史 ·26.9萬字
本書講述三家分晉之后的戰國史事,揭露七雄之間的爾虞我詐、戰亂背后的本質。為讀者呈現出一個紛爭不斷而又浪漫的時代,讀來酣暢淋漓。
烽武野 ·普及讀物 ·38.8萬字
本書不是關于長城本體或直接針對歷史上的長城戰守的研究,也不是關于歷史上中原王朝與游牧政權之間關系的宏觀敘述,而是盡可能地從生活在長城這個巨大的墻體兩側的人群出發,觀察歷史上與長城有關的制度、事件如何影響到這些人群的生活,也注意這些人群的生活如何與上述制度、事件一起,共同構成了地方社會的結構。全書結合田野調查和歷史文獻考據的方法,利用搜集民間文獻、觀察儀式活動、進行訪談等研究手段,由地方社會的視點出發,通過對地方社會的歷史重構,重新審視相關傳世文獻以及它們對發生在這里的重大歷史事件、制度、人物的看法,試圖以此對明清時期長城兩側的族群關系及地方社會的建構提出新的問題。
趙世瑜 ·歷史地理 ·30.2萬字
《三千年來誰著史;明清時期的進退定律》為人大著名歷史系教授冷成金憑借幾十年對中國歷史的不斷求索與研究,在探尋了每一條蛛絲馬跡后,大膽提出“歷史的真實意義”,以及剖析其深度涵義。對一個個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進行了解讀,創作了真實、鮮活、完整的歷史謀略文化全集。如何在風云變幻的政壇存身?愛情、親情、仕途,古人如何抉擇?少年皇帝,是勇奪皇權還是淪為傀儡?《三千年來誰著史:明清時期的進退定律》帶你回到帝國最后的時刻,看古人的官場進退,權利得失!
冷成金 ·中國史 ·23.5萬字
作者通過閱讀大量的明清實錄、起居注、朱批、奏疏、檔案、筆記、方志等,在《清史不忍細讀》中用一種“歷史書寫”方式來說大清王朝,有朝堂之爭,有宮廷探秘,有真偽辨析,有褒揚貶斥,正評反批,直擊清史中戲劇性與轉折性事件,覺察偶然因素導致帝國巨變的連鎖反應,明暗交替,驚心動魄。全書共分五篇,分別是“遼東天命”“定中原”“康雍迷局”“乾嘉榮衰”“帝國余暉”。翻開此書,您將看到近三百年大清王朝的嬗變:多情與冷血,放蕩與克制,智慧與昏庸,興盛與衰亡……
向敬之 ·中國史 ·21.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