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勞動教育評論》是由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動教育中心主辦的教育類學術集刊,以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為指導,以勞動教育理論與實踐問題為主要研究對象,旨在弘揚勞動精神,繁榮勞動教育科學研究,構建全面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勞動教育學科體系,為勞動教育學科建設及教育改革發展服務。本刊以勞動教育政策解讀、勞動教育理論前沿、勞動教育思想研究、勞動教育案例分析、國際勞動教育比較、勞動教育評價研究以及勞動教育相關學科建設為主要內容。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動教育中心主辦 ·教育 ·10.7萬字
《高等教育評論》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高等教育評估與研究中心主辦,著力于研究現代大學教育問題,以敏銳的觸角、創新的理念,及時、全面、深入地反映國內外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研究進展,通過國際視野,立足中國問題,最終目的是服務于中國高校的發展,為高校的改革和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
楊燦明主編 ·教育 ·19.6萬字
青年是“中國夢”的踐行者,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也是造就一代青年的過程。為更準確、更深入地了解浙江青年“中國夢”的特征,把握浙江青年對其認知和踐行的狀況,本書采取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不同社會身份的浙江青年關于“中國夢”的知曉、理解與認知,對實現“中國夢”的條件的認知與信心程度,以及對實現“中國夢”面臨的挑戰與青年人應有作為的認知進行研究。
王金玲 王平 姜佳將 徐文財 ·社會學 ·14.3萬字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終于告別了在生存線上掙扎的饑荒狀況,進入了物質豐饒的時代。可以說,戰后教育體制在其中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為日本振興輸送了大量職業技術人才。然而,這種幸福神話的背后卻暗影叢生。在“能力主義”和指標化管理的指導下,學校的教育機能逐步喪失,淪為以分數取人的學歷發行所。拒絕上學的孩子年年激增,校園暴力、霸凌事件層出不窮,學生身心異常現象頻發。心懷理想的教師也在巨大的工作壓力下迷失方向,甚至自尋短見。在家庭中,親子間更是無法溝通理解。身為“企業戰士”的父親,缺席孩子的日常生活;熱衷育兒的“雞娃媽媽”,卻培養出厭學兒童或戀母的幼兒。與此同時,課外輔導班正往欲望產業的方向一路狂飆。當升學考場轉變為應試戰場,學生的思考能力卻越發薄弱。在學校和家庭內外,所有人都像是按照電腦程序的安排,過著隨波逐流的空洞生活。“內卷”而殘酷的學業競賽,閉塞而逼仄的社會環境,重新恢復的戰前國家主義教育,映射出日本經濟繁榮下令人窒息的教育現狀。
(日)齋藤茂男 ·社會學 ·14萬字
本書基于區域差異和群體差異視角,結合恩施市農村的實地調查數據,研究武陵山區恩施市農村老年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差異。研究主要圍繞三條主線展開:一是從整體上研究恩施市農村老年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的影響因素;二是基于區域差異研究恩施市近郊、遠郊農村老年人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三是基于群體差異研究恩施市農村空巢老年人及女性老年人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區域和群體差異的武陵山區農村社區居家養老模式構建,并探討了適應差異化的武陵山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有效供給的實施策略。
姚虹 ·社會學 ·11.6萬字
本書比較集中地體現了作者2007年至2018年在科研上的探索。首先探討了跟《紅樓夢》英譯研究密切相關的中文版本問題,其次分別為《紅樓夢》稱呼語研究,具體霍譯版本的研究,稱呼語對比研究,以及涉及翻譯學、功能語言學、語用學、認知語用學中一些相關話題的研究,最后還羅列出作者近年公開發表或未發表的一些中英論文,借以進一步論述對該巨著稱呼語研究的理解與認識。
陳毅平 ·語言文字 ·13.2萬字
《俠士道:金庸小說與中國精神》重啟關于金庸小說人文意義的討論,對金庸小說之所以成為20世紀中國文學的偉大經典進行了重新梳理和深度闡述。作者認為,金庸小說與真正的孔子思想和中國精神一脈相通,突顯孔子思想的“君子道”本質上就是一種俠士道,而理解金庸小說的核心價值需要把握兩個關鍵詞:孔子思想和中國精神;在這個意義上講,金庸小說并非是通常意義上以儒釋道為主體的中國正統文化的載體,而是對這種正統意識形態的反思和重新解釋。
徐岱 ·社科總論 ·33.5萬字
《普通話“了1”“了2”的語法異質性》通過盡量充分地觀察語言事實,證明普通話的時體詞“了1”“了2”共時上存在梯度異質性。具體而言,這兩個“了”句法性質上皆存在“動相補語→助詞”的連續統,它們均有多個時體功能,這可稱為“漢語‘了’的梯度異質假設”。該假設的直接證據來自普通話“了1”“了2”的分布態勢和語義效果,間接證據是北方方言里“了”類詞的語音變體現象。另外,全書的分析支持了雅洪托夫(1958)以來提出的“了1”“了2”是時體混合標記的觀點,認為兩個“了”除卻標示結果達成、完整體等情狀體貌義,它們的大多數功能還兼有相對非將來時的意義。
范曉蕾 ·語言文字 ·30.3萬字
《社會理論的核心問題》是當代著名思想家安東尼·吉登斯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吉登斯龐大的思想體系主要包括對馬克思、涂爾干、韋伯等經典思想家著作的反思,社會學研究方法的重建,現代性理論體系,第三條道路理論等。本書在吉登斯的思想體系中扮演著承前啟后的角色。一方面,它秉承了反思三大思想家的理論成果,另一方面又加入了對結構主義思潮的反思,從而對社會學理論傳統進行了系統的檢視。在此基礎上,吉登斯系統提出了其對于社會學研究方法的理解。本書以能動與結構作為兩個支點,沿著意識、權力、再生產、制度化和社會變遷等線索,系統建立起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本書在社會學理論領域具有崇高的地位。它不僅是了解吉登斯社會學理論思想的重要著作,而且是理解20世紀中后期社會學理論發展的基本著作。它將20世紀中期有關能動與結構、個人與社會等社會學基本問題的討論進一步推向深入。它超越結構主義、功能主義和解釋社會學在這些問題上形成的尖銳對立,從實踐的角度將它們融合在一起,將社會學理論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
(英)安東尼·吉登斯 ·社會學 ·19.5萬字
本書從宏觀層面的生育形勢和微觀層面的家庭生育決策兩個方面回應“為什么中國當下的生育水平偏低;生育政策調整能否提升生育水平;生育率的適度區間是多少;生育數量回升到什么水平才能促進人口的長期均衡發展”等相關命題,并基于研究結論提出完善我國生育政策、構建家庭政策相關建議。
薛君 ·人類學 ·14.2萬字
本書聚焦南都公益基金會好公益平臺的10個優質項目,涵蓋兒童發展、為老服務等關鍵領域。采用“項目模式”框架,深度剖析公益項目的設計、技術與關鍵問題,呈現從理念到實踐的全過程。書中既有操作細節,又剖析理念、結構與社會效果,為公益從業者、研究者及愛好者提供實踐案例與理論支持,是理解公益項目復雜性與專業性的優秀讀物。
戴影 陶傳進 戴蕉嶷 何磊 ·社會學 ·22.5萬字
現代鄉規民約是鄉民自發合意形成的行為規則,以道德教化的方式引導鄉民行為,對其施行范圍內的每一位鄉民都有效,體現出鄉村自治主體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的能力。現代鄉規民約在我國農村社會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書從歷史發展的視角、多學科交叉研究的維度、農村社會管理制度創新的角度、理論研究的高度以及實踐分析的層面全面剖析農村社會管理中的現代鄉規民約,探究其理論基礎、生成機理、運作方式以及社會價值,以更好地發揮現代鄉規民約在農村社會治理中的功能。
卞輝 ·社會學 ·21.8萬字
本書由三個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語文核心素養與語文教學,闡述了這兩者之間的關系,表達了我們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愿景,厘清了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第二部分是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設計。
曾敬主編 ·教育 ·20.9萬字
本書是大學教育基金研究領域第一部公開出版的年度發展報告,在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治理研究院資助下完成,旨在通過反映大學教育基金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行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突出問題,推動教育基金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書中根據大學教育基金行業特點與發展狀況,分為總報告、實務操作篇、理論篇、制度環境篇等若干部分。
《中國大學教育基金會發展報告》編寫組 ·教育 ·21.7萬字
本書旨在以美學美育基礎理論為指導,以腦科學、認知心理學、情緒心理學、倫理學、美學、美育的最新研究成果為依據,在交叉學科視野下運用多學科資源,揭示審美教育“以美育德”過程在神經生理水平及心理水平上的發生機制和作用機理。書中大量引入了認知心理學、情緒心理學及神經科學的原理,清晰揭示了美育過程中審美主體對審美對象信息的加工過程,審美情感、道德情感的誘發及作用過程,情感智慧和道德智慧的意會和積淀過程,并總結了該過程中教學要素的選擇及控制原則。
王敬艷 ·教育 ·24.9萬字
本書從專家心理學研究出發,以新教師到專家教師這一成長過程為線索,剖析了教師在專業化發展中出現的主要問題與階段性特征,動態性是展現了教師成長的內在原因與實質,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促進新教師成為專家教師的系列化教學理念、觀點與方法,這有助于教育研究者與實踐工作者深入理解教師專業發展的規律,有利于在觀念層面上樹立科學的教師人才觀,以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師培養方法與措施。
《“四特”教育系列叢書》編委會編著 ·教育 ·11.9萬字
人類文化與生態環境的關系研究一直是生態人類學最主要的研究課題之一。生態人類學一般認為,文化是人類對特定環境適應的產物。本書基于生態人類學的視角,以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達里雅博依綠洲為個案,在田野調查中所獲得的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對沙漠綠洲文化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考察和研究。對達里雅博依綠洲維吾爾族人文化適應的研究表明,在生態環境極為脆弱的沙漠干旱地區,人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是十分脆弱的。這一點在干旱地區的可持續發展中非常值得注意。
依麗米古麗·阿不力孜 ·人類學 ·20.8萬字
清末至新中國成立前期,眾多中國近現代的歷史學家及國學大師開始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學術理論進行系統、科學的整理,形成了一大批“國學概論”性質的文獻。這些珍貴的文獻對于研究中國學術思想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也是學習國學的重要門徑之一。《國學概論選粹》收錄了洪北平《國學研究法》、陶庸生《國學概要》、曹聚仁《國故學大綱》、甘鵬云《經學源流考》、馬瀛《國學概論》、王易《國學概論》六種文獻,選擇精良的版本,重新高清掃描影印,每本典籍之后附錄相關材料,作為補充,前撰對作者生平、內容、優劣等進行簡要說明。
杜澤遜主編 ·作品集 ·1633字
科技服務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具有重要意義。本書聚焦于研究開發、技術轉移、檢驗檢測認證、創業孵化等6大專業科技服務行業,從發展背景與趨勢、發展模式、發展經驗、典型企業案例等維度對其發展模式問題進行探討,有助于讀者了解當前科技經濟深度融合背景下主要科技服務行業的發展動態,力求反映我國科技服務業發展新特點、新問題、新趨勢,供科技管理職能部門以及相關機構決策參考。全書同時聚焦廣東省科技服務業發展現狀和前景,通過借鑒發達國家的科技服務業,為廣東科技服務業的發展提出切合實際的建議。
顧乃華主編 ·社科總論 ·22萬字
本書在充分考察洪武、建文、永樂時期出版情況、出版特點的基礎上,探討出版與文學的互動關系,屬于跨中國印刷史、古籍版本學、明代文學史的交叉性、綜合性研究,研究方法具有鮮明創新性。本書不僅從宏觀上統計了洪、永年間出版書籍種類,還就出版成本、各地出版業水平差異等問題展開專題探討,更從出版的角度考察文學,分析了宋濂、高啟、閩中詩派等若干典型個案,為觀察當時文學發展演變提供了一個重要角度,具有一定方法論意義。
高虹飛 ·新聞傳播 ·26.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