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為什么我們有時記不清上周做了什么,卻能記得童年往事,好像它們就發(fā)生在昨天?記憶如何存儲在我們的大腦中,隨著我們長大衰老它們又如何變化?記憶出錯時會發(fā)生什么,他人能否操縱我們的記憶?《記憶》這本迷人的小書匯集了心理學和神經(jīng)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回答了上述問題以及關于記憶科學的其他重要問題,告訴我們記憶如何發(fā)生作用、為何沒有記憶我們便無法生活,甚至教給我們改善記憶力的方法。
(澳大利亞)喬納森·福斯特 ·百科 ·7.1萬字
本書將心理學知識應用于日常工作、生活、交際中,教你在與人交往過程中,靈活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快速地學會如何讀心識人,讀懂他人內(nèi)心深處的微妙心思,并對之作出精準的判斷和剖析,從而在復雜的社會中更好地保護自己,避免他人給你帶來的傷害,也避免無意中傷害到他人,在為人處世中游刃有余,八面玲瓏,最終抵達幸福人生的彼岸。
郭志亮 ·百科 ·17.1萬字
現(xiàn)實中,一個沒有良好人際關系的女人,即使有知識、有技能,恐怕也得不到施展的空間。無數(shù)的事實一再證明了,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勝于專業(yè)本領。所以聰明的女人會知道,從一進入社會的那一刻起人際關系就是不可或缺的了。
夏沫 ·百科 ·8.8萬字
每個人都愛看故事,因為它能啟發(fā)我們繼續(xù)思考,給我們以警示。《全世界都在讀的心理學故事》所選擇的心理學故事,完全與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休戚相關,它會清晰而科學地告訴你:這些奇特的心理問題或生活現(xiàn)象,究竟是如何發(fā)生的?是否能夠得到有效預防?如何更好地避免類似問題的發(fā)生以及哪些原理或效應可以有效運用到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當中去?
紫合 ·百科 ·19.9萬字
2019年全新出版,汲取所有版本的精華,一部真正講透、講懂、簡單有趣、實際運用的墨菲定律全本,一部啟迪智慧,破除心理“魔咒”,改變命運的奇書!
張新捷 ·百科 ·7.3萬字
《暗示》內(nèi)容簡介:打開生活,一把鑰匙就夠了;征服命運,擁有一件武器就夠了——暗示的力量。石赟編著的《暗示》將告訴讀者:最強的力量在內(nèi)心,最好的醫(yī)生是自己,最好的教育者就是你!而這種力量是每個人都可掌握的,人人都可獲得幸福,成功離你只有1步!人人都可延長壽命,疾病其實離你很遠!每個父母都可以得到完美的孩子,這是教育的全部精髓!
石赟 ·百科 ·14.4萬字
《大風吹不倒》是一本心理學普及類讀物,旨在為讀者解決崩潰、焦慮、沖突、敏感、失控等八種心理困境。這八種心理困境,多來自于人們生活中所遭遇的“欲、衰、毀、譽、稱、譏、苦、樂”,即俗語中所謂的“八風”。幫助讀者克服生活中的種種心理難題、保持心理狀態(tài)的健康穩(wěn)定,進而實現(xiàn)“八風不動”的人生狀態(tài),是本書出版的根本目的,也是書名《大風吹不倒》的由來。《大風吹不倒》將從一般心理學理論出發(fā),對常見心理問題的成因、影響做深入解讀,并最終給出解決問題的答案。對于普通讀者而言,他們或許并不總是需要心理學,也不需要了解心理學的發(fā)展史、學科流派等專業(yè)問題,普通讀者真正需要的是——當我心理上遇到了一些問題、無法通過自身努力快速解決時,可以有一本書給我針對性的建議。而本書,就是這樣一本以實用性、普遍性為特色的心理學科普類讀書。
喬子青 ·百科 ·7.8萬字
研究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人都希望改變自己性格的某些方面。但是,由于性格“根深蒂固”,人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最新的科學研究表明,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性格,而且這一過程只需要30天。通過閱讀《性格的重建》,你就能對自己有一個更好地了解,理解別人眼中的自己,確定自己希望改變的方面。在一個月內(nèi),你就能獲得重建自己性格的秘訣——你不需要浪費數(shù)年時間來接受心理治療、花費數(shù)年進行自我探索以及回顧一切一切不愉快的創(chuàng)傷性經(jīng)歷。如果你已經(jīng)下定決心、愿意投入所有心思改變自我,那這本書會為你的改變之旅提供快捷有效的“路線圖”,它會幫助你實現(xiàn)目標,變得更好。
(美)加里·斯摩爾 吉吉·沃甘 ·百科 ·8.1萬字
一個故事是如何構想出來的,人物如何塑造,結構如何安排,節(jié)奏如何掌控,對這些有所了解,你會知道,一部電影為什么會成為經(jīng)典,為何激動人心,讓人笑中帶淚,感慨萬千?電影觀眾如果了解了編劇是如何構思劇本,心理學在其中發(fā)揮的巨大作用時,便會珍惜每一部優(yōu)秀作品中凝結的艱苦努力和巨大才情。鑒于一定的觀感體驗和閱讀經(jīng)驗,筆者以觀影人的角度切入,分析劇本的構成要素、編劇中的心理學規(guī)律,從劇本到電影這一文字到影像的轉(zhuǎn)換過程如何發(fā)生以及著名的編劇是怎么寫出經(jīng)典作品的。
隋巖 ·百科 ·13.5萬字
為什么有的人總是試圖逃避他人,不想跟世界發(fā)生聯(lián)系?為什么有的人把愛視為活著的唯一目的,為了愛不惜委屈自己?為什么有的人不顧一世地追求名利,終日汲汲營營?本書將人格分為屈從型、孤立型、攻擊型三種類型:屈從型的人缺少安全感,他們努力地讓自己迎合別人;孤立型的人找不到與世界相處的方式,別人的接近只會讓他們感到焦慮不安;攻擊型的人把生活視作一場戰(zhàn)斗,他們的世界里充滿了功利和對抗。人本身就是矛盾的統(tǒng)一,但是當我們看清內(nèi)心的沖突,試著重新發(fā)展自己,我們也就找到了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和生活的意義。
(美)卡倫·霍妮 ·百科 ·12.1萬字
憑借智慧、幽默、好奇心和敏銳的洞察力,戴維·布魯克斯的《紐約時報》專欄和暢銷書吸引了許多讀者。通過手中的筆,布魯克斯一如既往地從令人意想不到的角度深入剖析我們的日常生活。在《社會動物》一書中,他探索了愛、性格和成就的潛在根源。在《品格之路》一書中,他重點探討了培養(yǎng)高尚品格的路徑。針對強調(diào)外在成功的“大我”文化,布魯克斯對我們——也包括他自己——發(fā)起了挑戰(zhàn):如何在“簡歷美德”和“悼詞美德”之間再次取得平衡。
(美)戴維·布魯克斯 ·百科 ·21.2萬字
本書提出了其中11種長期的、自我傷害的人格模式,書中將其稱為“性格陷阱”。這本書把非常復雜的原材料變得簡單易懂。讀者將非常容易理解性格陷阱的概念,并能快速地辨別出自己身上的性格陷阱。作者從其真實的臨床經(jīng)驗中提取的豐富案例材料,也有助于讀者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情況,認清性格陷阱。此外,作者在書中展現(xiàn)的技術,對于幫助人們實現(xiàn)改變具有異乎尋常的力量。他們使用多元整合的方法,既保留了認知療法實操性強、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特點,也融入了行為療法、精神分析和體驗性療法的技術。
(美)杰弗里·E.楊等 ·百科 ·22.7萬字
本書作者從一名心理學者的角度,以生活中的夢境為例,并結合夢者的生活背景,來分析夢境中蘊含的心理學意義,揭示那些埋藏在我們心底的秘密。對夢者和讀者了解自己的生活都有啟發(fā)意義。作者特別強調(diào)解夢時與生活背景的結合,強調(diào)夢者要感覺自己的內(nèi)心,不主張一一對應式的刻板地解讀。所以他常說:“最好的解夢者,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
武志紅 ·百科 ·14.6萬字
《親密關系心理學》告訴我們,在愛情和婚姻中,兩個人的情緒對彼此的親密關系質(zhì)量有著很大影響。大多數(shù)的愛情都會經(jīng)歷坎坷,而《親密關系心理學》中介紹的SMART愛情原則幫我們認識到親密關系中的5個注意事項,以期讓更多的愛情能有個美滿的結局。SMART愛情原則包括自我意識、情緒管理、責任心、共情能力和情感舒適區(qū)5個原則,并且每個原則都有相應的行動計劃,操作清晰簡單。通過這5個原則的學習,能更深刻地認識愛的本質(zhì)。
(美)大衛(wèi)·斯杜普 簡·斯杜普 ·百科 ·7.8萬字
本書以個體發(fā)展的時間順序為主線,結合大量臨床案例和治療經(jīng)驗,分析了兒童、青少年及現(xiàn)代人所面臨的社交、職業(yè)、婚戀、教育等問題,深入剖析了抑郁、強迫、拖延、懦弱、叛逆等負面心理,通過科學又專業(yè)的建議和治療給人們以希望和指導。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百科 ·7萬字
凱利·麥格尼格爾教授(KellyMcGonigal,Ph.D.),是斯坦福大學廣獲贊譽的心理學家。她結合心理學、神經(jīng)學、經(jīng)濟學的新成果,在斯坦福大學為專業(yè)人士和普通大眾開設心理學課程,將《自控力科學》變成學生稱之為“能夠改變一生”的課程。基于該課程,她寫作《自控力》,告訴人們什么是自控力,自控力如何發(fā)生作用,以及自控力為何如此重要。
(美)凱利·麥格尼格爾 ·百科 ·9.9萬字
北大中文系的錢理群教授講過一個故事,他上課時,有一個學生每次必定坐在第一排,對他的授課頻頻點頭微笑,于是,他對這個學生產(chǎn)生了好感,并經(jīng)常交流。就在他以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可造之才”時。這個學生突然提出一個請求,說自己正在申請美國常青藤名校,希望錢教授可以幫忙寫推薦信。錢教授欣然答應,可是當他把推薦信交給那個學生后,這個學生從此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再也沒來上他的課,也沒有私下里找他討論過問題,到這時,錢教授才明白這個學生與他建立關系的目的。他將這種人稱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就是生活在“我與它”的世界中,他們在與別人建立關系時,帶有明確的目的性、功利性,而目的達到后,關系也就中斷了。之不同,在“我與你”的世界中,“我”將帶著自己的全部存在與“你”的全部存在相遇。這種相遇是全身心、毫無隱藏、真誠的交流。當我們敞開心扉,不帶任何企圖與世界相遇時,這既是一種緣分,更是一種治愈,它可以治愈物欲橫流,以及由此帶來的緊張、焦慮、抑郁和恐懼,讓我們在生活之中,卻活在了生活之上。
(德)馬丁·布伯 ·百科 ·7.7萬字
太多的人因為缺乏自信、害怕失敗、自我懷疑,錯過了很多生活中的機會。無論是公開演講、擔任領導,還是邀請某人約會,他們都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應對所面臨的挑戰(zhàn)。在本書中,作者解釋了缺乏自信的根源,是因為你在玩“自信游戲”時使用了錯誤的規(guī)則,對錯誤規(guī)則的堅持導致許多人牢牢地被困在“自信的陷阱”中。事實上,并不是先獲得自信的心理感受,然后才能擁有自信的表現(xiàn),相反,“自信的行為要先于自信的感覺”。作者將一步一步指導你通過清晰、簡單的練習,來管理恐懼、焦慮、自我懷疑等負面情緒,建立真正持久的自信。
(澳)路斯·哈里斯 ·百科 ·14.2萬字
勒龐的《烏合之眾》自1895年出版以來被翻譯為二十幾種語言,一版再版,成為享譽世界的名著。在書中,勒龐闡述了群體以及群體心理的特征,指出了當個人是一個孤立的個體時,他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化特征,而當這個人融入了群體后,他的所有個性都會被這個群體所淹沒,他的思想立刻就會被群體的思想所取代。而當一個群體存在時,它就有著情緒化、無異議、低智商等特征。他極為精致地描述了群體心態(tài),對人們理解群體行為的作用以及對社會心理學的思考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備受戴高樂、丘吉爾及羅斯福等政治名人推崇。
(法)古斯塔夫·勒龐 ·百科 ·9.9萬字
威廉·詹姆斯觀察人們的情緒和行為聯(lián)系時,發(fā)現(xiàn)了“表現(xiàn)”原理,認為人們可以通過對某種行為的表現(xiàn)而獲得相應的情緒感受。本書以“表現(xiàn)”原理為核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地闡述了行為是如何影響人的認知,改變認知,改變思想的。本書充滿世界著名哲學家,思想家在行為與思想方面進行的經(jīng)典實驗和案例,開闊了讀者視野,令人耳目一新。同時,生動地列舉出日常生活中人們的各種行為對思想情緒產(chǎn)生的影響,使人們更容易反觀自己的行為,有目的地改變自己的行為,從而使得自己越來越靠近預設的目標。
威廉詹姆斯 ·百科 ·11.9萬字
網(wǎng)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wǎng)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滬網(wǎng)文 (2023) 3296-228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wǎng)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wǎng)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