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心理咨詢師札記》是一名心理咨詢師對自己多年工作中案例的總結,全書的心理咨詢案例涵蓋了個人成長和家庭教育兩個方面。全書以案例+問答+解讀的形式,列舉了心理咨詢者常常提出的問題,如信任、親密關系、個人自省、親子關系、孩子學業、性格養成等,對于咨詢者的困惑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咨詢師本人的見解和看法,不僅適用于剛好有此類困惑的讀者,也適用于對于心理問題和心理咨詢感興趣的讀者。是一本來自專業心理咨詢師的通俗易懂的心理讀本。
姚一敏 ·心理咨詢 ·21.7萬字
《聽心理咨詢師講故事》是一本充滿溫暖與智慧的書籍。書中匯聚了眾多生活當中常見問題的真實案例,例如人際關系的困擾,包括與家人、朋友、同事之間的矛盾和溝通障礙;情感方面的迷茫,像愛情中的失落、婚姻中的掙扎以及自我價值感的缺失等。讀者在閱讀這些故事時,仿佛置身于心理咨詢的現場,不僅能夠深入理解故事主角的心理狀態,感同身受他們的喜怒哀樂,還能從中獲取寶貴的經驗。這些經驗如同燈塔,為讀者在自己的生活中應對類似問題時提供指引,更好地認識自己、理解他人,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際交往能力。
王敏編著 ·心理咨詢 ·9.3萬字
“未來日記”是一本用來實現你的夢想與愿望的日記,也是一本簡單易學的吸引力法則實踐手冊。它的書寫方法是:1.寫下今天的日期;2.認真描摹淺灰色字體的文字;3.用過去時寫下你希望發生的事每天3分鐘,每周1個主題,一天一天堅持寫下去,7周之后,“未來日記”將會幫助你打破負面循環,重建內心秩序,學會用正確的方式“許愿”,以幸福的方式實現自己的夢想和愿望。從現在開始,打開“未來日記”,迎接心想事成的每一天吧!
(日)山田弘美 (日)濱田真由美 ·積極心理 ·3.7萬字
你是否曾感到好奇,為什么不同的人面對同樣的情境會有截然不同的反應?為什么有人熱衷社交,而有人偏愛獨處?為什么一些人決策時依賴邏輯分析,而另一些人更重視情感價值?這些差異并非偶然,而是源于我們獨一無二的人格類型。著名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Jung)基于文學、神話學、美學、哲學和精神病理學等多個領域的研究與分析,歸納總結出了“榮格八維模型”,直指人性心理的重要坐標:兩種人格傾向(內傾型、外傾型),以及四種心理功能(思維、感官、直覺和情感)。作為首個完整的人格分類系統,這個八維模型不僅系統地揭示了人類心理差異產生的深層結構,也為如今的人格研究與實踐應用奠定了重要基礎。本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忠于榮格原意,介紹了八維模型的精義。人格類型是心理定位工具,就好像人們在現實世界里用指南針判斷自己的位置一樣。它是一種人們了解自己、了解人與人之間產生的人際困擾的方法。
(加)達里爾·夏普 ·人格心理 ·5.5萬字
本書作者津巴多發掘了時間觀療法對我們的生活中眾多領域的治療意義和積極影響,不僅包括壓力、焦慮、人際關系、校園和職場霸凌,還包括養育子女、追尋生活意義等方面。津巴多提出我們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時間觀,過上更好的生活,發現更多的愛,擺脫“當下宿命”的心態,更專注于積極的未來。“時間觀療法”通過改變人們看待時間的方法,將焦點從過去轉移到現在,從消極事件轉移到積極事件,從而幫助任何人收獲更平衡的人生觀。本書以真實的故事為例,描述了時間觀療法如何幫助面臨抑郁、焦慮或壓力的人擺脫過去的負面經歷——從毒性關系到欺凌——的束縛,走向更積極的未來,收獲有意義且幸福的人生。時間觀療法可以幫助想獲得自我療愈的個人或他們的親人、治療師、心理咨詢師,或任何渴望擁抱更積極未來的人掙脫一切束縛,掌握和改變自己的命運。
(美)菲利普·G.津巴多 (美)羅斯瑪麗·K.M. 索德 ·應用心理 ·10.7萬字
你為什么總是在意別人的臉色,在乎別人的想法?你為什么總是想東想西、患得患失?過于敏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伴隨著快節奏的生活,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而天生敏感的人會放大這種壓力,他們每天都可能生活在別人的陰影中、作繭自縛。其實,我們完全可以不要太在意生活中的“小敏感”和“小挫折”,因為它們有的是別人的無心之過,有的則只是我們自己的主觀臆測而已。情緒過敏會讓你變得脆弱,而鈍感是一種力量,能讓你更加有韌性。作者剖析敏感人群的心理特征及形成原因,提出擺脫情緒敏感的四種方法,及時給敏感的你一粒“情緒脫敏膠囊”,教你控制情緒、療愈心情、重塑自我。
(日)加藤諦三 ·心靈療愈 ·6.2萬字
本書全景再現了30億年心智從無到有的演化歷程,用17種心智故事,闡述了意識、語言、自我的起源,嘗試回答了“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到哪里去?”的哲學追問,并對人工智能是否會取代人類等數字時代的挑戰提供了獨到見解。哈佛大學神經科學家奧吉·奧加斯聯手聚焦于人工智能產品研發的賽·加達姆,首次揭示了讓心智不斷創新的四大原則,這些原則也將助力你在不確定性時代不斷成長。無論你是對人類心智充滿好奇的探索者,還是希望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找到方向的實踐者,《心智簡史》都將為你指引方向。讓我們一起踏上這場跨越30億年的心智演變之旅,重走17種心智的困境與創新之路,感受生命存在的奧秘與獨特生存智慧,重新思考數字時代下人類自我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找回掌控感,找到自己的人生路。
(美)奧吉·奧加斯 (印)賽·加達姆 ·認知心理 ·22萬字
人們在截然不同的情境中,思維和行為也會發生變化,然而大多數人并不清楚,我們受到環境影響的程度比我們以為的要大得多,性格、愛情,還有成功全都高度依賴于情境。《影響力·情境篇》探索了那些影響你生活的隱形力量,它將顛覆你頭腦中原有的人性假設,幫助你回答:在什么情況下,人的性格可以改變?那些袖手旁觀的人都是麻木不仁的混蛋嗎?無辜的人為何會認罪?女生天生數學差,男人天生有攻擊性嗎?本書迫使我們重新思考看待自己的方式,并幫助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作出更高效的決策,對周圍的世界做出更準確的觀察。它可以:幫助你預測周圍的人在各種情境下會如何反應;教會你置身事外思考問題,更冷靜地評估你所處的環境和遇到的社會困境;怎樣能通過操縱情境因素影響他人;讓你抵御情境的過度影響。《影響力·情境篇》一書富有洞見和魅力,具有高度的可讀性,是一本內容豐富而且引人入勝的入門讀物。作者用幽默風趣的語言為我們帶來了出人意料的啟示。請記住,情境的力量,足以改變一個人!
(美)薩姆·薩默斯 ·社會心理 ·14.6萬字
剛鉆進被窩,準備美美地睡上一覺,卻發現思緒總是比睡意先來:“白天說的話會不會讓對方誤解?”“明天的重要匯報要是出錯怎么辦?”“真后悔啊,那時我要是這么做就好了!”……那些讓你煩惱的事情就像“過電影似的”,接二連三浮現在腦海里,越想著“得趕緊睡”,越是翻來覆去睡不著。日本超人氣心理咨詢師大島信賴以31年臨床經驗揭示:失眠的根源不在于身體疲憊,而在于過度活躍的“意識”。本書顛覆傳統睡眠認知,提出“將一切交給無意識”的核心理念,通過獨創的10大“魔法暗示口訣”與5大意識助眠法,幫助讀者關閉思維漩渦,激活身體自帶的“睡眠開關”。書中暗藏的“催眠腳本”,文字編排巧妙,能夠擾亂活躍的意識,讓閱讀本身就成為一場安眠儀式。更令人驚喜的是,當無意識力量被激活,你將同步獲得清晨自然醒的清爽能量、職場難題的直覺破解力,以及舒心自在的人際關系。你會發現,睡眠成為潛能開發的黃金時間,焦慮記憶在夢中被自動整理,創造力也隨深度睡眠自然涌現……在本書中,大島信賴將復雜的心理學機制轉化為睡前可實操的趣味練習:無需專業指導,不必刻意訓練,翻開書頁即是療愈的開始。
(日)大島信賴 ·百科 ·4.9萬字
怎樣從歷史名人身上學習博弈心理學?怎樣才能在第一次亮相中脫穎而出?怎樣讓別人愉快地答應我們的請求?怎樣溝通才是最有效的方式?答案就在這本書里!這本書有“魔法”,會讓你愛上學習!這本書很可愛,圖解的形式很獨特!全書共六章,從職場、生活、戀愛等不同方面為你揭秘博弈心理學在不同場景中的表現與應用,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法指導,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收獲滿滿!
速溶綜合研究所 何圣君 ·百科 ·7.1萬字
《聽心理咨詢師給女孩講性格》從心理咨詢師的專業眼光出發解析女孩性格。書中涵蓋多種性格類型,詳細講述每種性格在生活各方面的表現,包括其優勢與挑戰。通過眾多真實案例,展現不同性格的女孩在學習、社交等場景中的境遇。同時提供性格塑造的實用方法,像如何發揮優勢、克服弱點等,助力女孩認識自我性格,在成長路上更好地應對各類問題,是女孩探索性格奧秘的有益讀物。
“推開心理咨詢室的門”編寫組編著 ·青少年 ·6萬字
《聽心理咨詢師給女孩講氣質》以心理咨詢師的專業視角,為女孩解讀氣質內涵。通過眾多實例,展現氣質對女孩生活、學習、社交和情感的影響。它幫助女孩認識自己的氣質特點,了解氣質并無優劣之分。同時,還提供提升氣質修養的實用建議,涵蓋外在形象塑造、內在品質培養等方面,引導女孩接納自己的氣質,展現獨特魅力,實現自我成長。
“推開心理咨詢室的門”編寫組編著 ·青少年 ·7.6萬字
《聽心理咨詢師給女孩講情商》圍繞女孩情商的培養展開。書中詳細闡述情商的內涵,包括自我認知、情緒管理、自我激勵、同理心和人際關系處理等方面。通過豐富實例,展現女孩在生活、學習、社交中與情商相關的狀況。它為女孩提供提升情商的實用方法,例如如何覺察自己的情緒、如何應對負面情緒、怎樣理解他人感受等。幫助女孩在成長過程中,更好地認識自己與他人,以高情商應對各種挑戰,建立健康積極的人際關系。
“推開心理咨詢室的門”編寫組編著 ·青少年 ·6.6萬字
心理學大師榮格面向大眾的經典名著,幫你了解你的心靈,尋回人生的意義!德文直譯版!《現代人的心靈問題》是心理學大師榮格的代表作,收錄了榮格各個時期發表的重要作品,是一部面向大眾的經典名著。如榮格在序言中所說,“心靈這個大問題讓現在許多人腸枯思竭,而這部文集正是旨在告訴讀者探究它的方法”。本書一方面從理論上介紹了原型、無意識、自律性情結、人格類型等心理學概念,以解答人們的心理困惑;另一方面也探討了具體的案例,展現了心理學在生活中的運用,包括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人生各階段的難題、婚姻中的心理關系、心理類型等。榮格認為,對現代人來說,心靈是一個陌生的,甚至是有敵意的、不兼容的東西。我們所遭受的痛苦正是源于我們對心靈的無知。只有承認我們心靈的陰暗面,承認心理力量的存在,并且用正確的方式對待這些力量,我們才能認清自我,認清世界,尋回人生的意義。
卡爾·榮格 ·經典著作 ·17.7萬字
本書是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的情感心理學名作,收錄了弗洛伊德寫于1915—1920年的四篇重要文章,分別是《哀悼與憂郁》《當下對于戰爭和死亡的看法》《論無常》《超越快感原則》。其中《當下對于戰爭和死亡的看法》為第一次譯成中文。在弗洛伊德看來,人類最深的本質包含著一些本能沖動,這種本能沖動是“愛恨交織”的。這種沖動不僅可以解釋我們的憂郁癥、我們對死亡的態度,甚至可以解釋戰爭的起因。而身處文明社會的我們,對待這種原始沖動的正確做法就是進行“哀悼”。只有順利地完成哀悼的工作,我們才能坦然地面對生命中的死亡和失去,才能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共處。
(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經典著作 ·6.6萬字
《理解人性》是個體心理學創始人、精神分析大師阿德勒的代表作。根據阿德勒在維也納人民學院的演講整理而成,以清晰曉暢、引人入勝的方式向大眾解說人性,幫助他們確立恰當的生活態度。如阿德勒在序言中所說,本書旨在讓普通大眾了解個體心理學的基本原理,致力于“照亮人類通往更好地理解人性的前進道路”。一方面,從理論上指出個體的錯誤行為如何影響我們的社會生活及集體生活的和諧性,教會個體認識到他們自身的錯誤。另一方面,還展示了這些原理的實際應用,即如何用這些原理來處理日常的關系及組織我們的個人生活。阿德勒認為個人在實現自身目的的心理發展過程中會受到自卑情結的影響(體現于性格塑造、家庭關系、性別關系等各個方面),如果要擺脫消極心態導致的過度追求優越感的自我困境,擁抱他人與社會,就應該重視社會感的建立。如果沒有形成對人類同胞深厚的感情,不練習做人的技藝,就無法成長為合格的人。通過加深對人性的理解,就可以主動把握自身的命運,通向一種真正的幸福生活。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經典著作 ·1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