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

第1章 導讀

法國作家莫泊桑,全名居伊·德·莫泊桑,1850年8月5日出生于法國諾曼底地區濱海塞納省。他以爐火純青的短篇小說技巧,被全世界讀者譽為“短篇小說之王”,與美國作家歐·亨利、俄國作家契訶夫,并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

莫泊桑擁有天才卻短暫的一生:從小深受文學素養深厚的母親熏陶,在家鄉諾曼底度過了青少年時光。十九歲時,赴巴黎大學學習法律。次年,普法戰爭爆發,他應征入伍,擔任后勤兵,從軍經歷使他得以目睹戰爭的殘忍、當權者的卑劣和丑陋的人性。戰爭結束后,莫泊桑回到巴黎,先后擔任海軍部和教育部職員,進而對政府小職員生活的苦辣酸甜有了更為深切的體驗。在此期間,他拜大文豪福樓拜為師,練習小說寫作。二十九歲,與五位作者一同以普法戰爭為題材創作短篇小說,結集為《梅塘夜話》出版。初出茅廬的莫泊桑以一篇《羊脂球》轟動當時的法國文壇,被評論家譽為天才。此后,莫泊桑每年都有數量頗豐的精彩之作問世。然而,這位天才卻私生活放蕩,自二十六歲起就患有嚴重的心絞痛和偏頭痛,曾因忍受不了身體和精神的痛苦嘗試自殺。最終,他在療養院與世長辭,年僅四十三歲。

莫泊桑生命雖然短暫,卻是法國文學史上絕無僅有的高產作家。一生著有中短篇小說三百一十篇,并親手編選進十五部小說集,另著有六部長篇小說。他的取材常來自最平凡的日常生活,尤其關注被世人忽視的小人物。他的主人公有社會最底層的妓女,有諾曼底農村的小酒館老板,有生活千篇一律的政府小職員,有善良正直的鐵匠,有一心想當俘虜的逃兵,有愛慕虛榮卻偏偏錯投工薪家庭的姑娘,有堅守原則卻忽然被柔情打動的神甫,有甘愿為心愛之人獻出畢生積蓄的女人。這些小人物,不論是來自諾曼底農村,還是大都會巴黎,經過莫泊桑妙手雕琢,皆共同構成了十九世紀法國社會的風俗畫卷。

莫泊桑被評論家們稱贊為“講故事的高手”,他的每部作品都力求成為一個有趣的故事,追求故事本身或喜或悲的戲劇效果,尤其善于從日常小事中挖掘主題。如《騎馬》中的海軍部科員,用一筆意外之財租馬騎,自詡騎術高明的他卻撞倒了老婦人,從此必須負起療養的重擔;《圖瓦》里的小酒館老板,因為中風癱倒在床上,被老婆子逼著去孵小雞,最終喜劇般地大獲成功;《修軟墊椅的女人》中,靠修軟墊椅謀生的窮苦女人,為了愛情竟把畢生辛勞的全部積蓄獻給了情人,卻遭到無情唾棄;在《項鏈》中,愛慕虛榮的盧瓦澤爾太太借了別人的項鏈去參加舞會,但竟然把項鏈弄丟了,為了償還,她變成了徹頭徹尾的粗婦人;在《月光》中,虔誠信教的神甫卻被寧靜壯麗的月色打動,感覺自己仿佛闖入了本無權進入的情感殿堂。這些悲喜交加的故事,映射出莫泊桑心目中光怪陸離、色彩紛呈的大千世界。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最與眾不同之處是對事物的細致觀察,尤其注意觀察人們最不重視的“細枝末節”。他的作品無不堅持客觀寫實原則,將作者的觀點隱藏在文字背后,故事平淡準確得就像真實發生過,只留耐人尋味的情節供讀者自行思考。在《兩個朋友》中,作者無一字評論,只通過對兩個朋友情態的刻畫描摹,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對戰爭的深刻控訴;故事結尾對殺人者若無其事神態的細致描寫,更加深加重了對敵人的痛恨。這種通過觀察、寫實來表達的藝術風格,至今仍然被大量運用到影視和文學作品中。

本書精選了莫泊桑以不同背景創作的二十五篇名作——所有著名代表作均已包含其中,并特別收錄他在生命晚期因精神疾病致幻而創作的奇幻文學杰作《奧爾拉》。在這些作品中,莫泊桑以準確、精練的語言描摹了形形色色的法國社會生活,用逼真的細節描寫還原各階層人物的眾生相,呈現短篇小說臻于完美之作,無疑是中國讀者們欣賞短篇小說的首選。

品牌:果麥文化
譯者:木煒
上架時間:2016-06-29 18:07:06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果麥文化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轮台县| 新田县| 安徽省| 仪陇县| 扬中市| 平邑县| 象州县| 富蕴县| 任丘市| 阳曲县| 昌平区| 方山县| 凌海市| 安国市| 文安县| 桃园县| 桃园县| 习水县| 井研县| 房山区| 南部县| 高雄县| 黔江区| 金寨县| 木里| 黄石市| 三门县| 晋城| 邻水| 金湖县| 梁平县| 栖霞市| 吴旗县| 额敏县| 新乡市| 东至县| 如皋市| 惠东县| 汾阳市| 阜阳市| 辰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