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換腦袋就換人
最新章節
- 第32章 用智慧的頭腦,拓展事業的平臺(15)
- 第31章 用智慧的頭腦,拓展事業的平臺(14)
- 第30章 用智慧的頭腦,拓展事業的平臺(13)
- 第29章 用智慧的頭腦,拓展事業的平臺(12)
- 第28章 用智慧的頭腦,拓展事業的平臺(11)
- 第27章 用智慧的頭腦,拓展事業的平臺(10)
第1章 前言
20世紀60年代,有400多年鐘表業歷史的瑞士年產各類鐘表1億只左右,產值40多億瑞士法郎,世界市場占有率在50%~80%之間,素有“鐘表王國”之稱。它的機械表暢銷全球,無有敵手。1954年,瑞士一位工程師發明了石英電子技術,曾寫了一份報告給他的行業首腦,竟然遭到鄙視,被認為毫無價值而受到冷落。1969年,一瑞士人試制出了第一只石英電子表,又被鐘表界的權威人士嗤之以鼻。就這樣,因循守舊的瑞士人固守機械表傳統,沒有及時將新技術產品大量投放市場。
后來,這種石英電子表被日本人買去,他們立刻研究、開發。5年后,第一批日本電子手表開始向世界傾銷,并立即打開了銷路。1982年,瑞士鐘表的世界市場占有率猛跌到9%,銷售總額退居日本、香港之后,屈居第三位。1/3的鐘表工廠倒閉,數以千計的小鐘表公司宣告停業,一半以上的鐘表工人加入了失業隊伍……
面對這種悲慘的現狀,瑞士人開始深刻反省。
20世紀80年代初,瑞士鐘表行業進行企業整合,一致對外,推出“斯沃琪”石英塑料時裝表,重燃瑞士鐘表業希望。短短20年,“斯沃琪”已經成為世界著名品牌,銷售出3億只,創下世界腕表銷售的新紀錄。
曾有人將商場比喻為戰場,隨時都會出現流彈和數不清的危機與變數。這種危機與變數不允許我們的工作永遠按著一種模式循環下去,這就需要我們時常換換大腦,讓自己具備能夠應對危機和變數的能力。
“換腦”從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員工個人的發展前景與企業的生存命運。因一時的應變不及或方法失當而導致的落敗在商場中比比皆是。那些已逝去的企業的噩夢,在今天的企業與員工的頭腦中敲響了警鐘。
高科技產業刮起的“頭腦風暴”已經在世界各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世人矚目的“頭腦帝國”;知識經濟時代的市場競爭已經由傳統的資本制勝演變為思想制勝、智力制勝和頭腦制勝;在當今突飛猛進的時代變革和不斷變化的市場形勢下越來越離不開高超的思想啟示和精明的頭腦導航……
這所有的一切都在向我們昭示著一個重要的職場理念:不換腦袋就換人。
對于企業來說,員工僅僅做到本本分分地完成工作,盡職盡責地維護企業的利益已經遠遠不夠。當你的思路不能有絲毫的突破,當你為企業創造的價值還不及你從企業拿走的薪水,即使這時候你既沒有出賣企業的秘密,也沒有浪費企業的資源,恐怕你也得走人!隨著新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對員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那就是積極思索、銳意創新、善于謀劃、長于變通,不斷在方法上、技術上、質量上和效率上尋求更新的突破和創造更大的業績。
只有在工作中充分發揮頭腦的作用,不斷轉換自己的思維模式與觀念才會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才是受企業歡迎的金牌員工。對于企業來說,如果員工不“換腦”,企業就要換人。本書將“不換腦袋就換人”的理論與豐富多彩的案例有機地結合起來,從“不換腦袋就換人”的深刻內涵、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等諸多層面來論述,旨在幫助人們靈活應對職場中的變化,斬斷纏系問題的死結,突破羈絆思維的難關,消除通向成功的障礙,成為職場中的常勝將軍。相信通過對本書的閱讀,你將從此不怕困難、不畏變遷,總是主動適應環境、適應社會、勇于挑戰,你也就永遠不會被換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