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大腦決定一切,不換腦袋就換人(1)

不換腦袋就換人

人與人之間的區別,主要是脖子以上的區別——大腦決定一切。

——比爾·蓋茨

宏基集團董事長施振榮曾針對目前的大多數員工只知道拼命工作(work hard),而不懂得如何聰明工作(work smart)的現狀提出了“不換腦袋就換人”的理念。所謂換腦袋就是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換掉習以為常的工作模式,在工作中充分發揮頭腦的作用。積極思索、銳意創新、善于謀劃、長于變通,不斷在方法上、技術上和效率上尋求更新的突破和創造更大的業績,這是新經濟時代對員工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更高期望。

過去,大多數企業里的工作都是一些體力活,需要員工用手工作就可以了。而現在,企業的發展不僅需要傳統的熟練工人,更需要能夠適應新的形勢,用大腦工作的新型員工。

一個知名企業家曾經對他的員工說:“我們的工作,并不是要你去拼體力,而需要你帶著你的大腦來工作。”從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一個優秀的員工應該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然而,在公司里,有些員工缺乏思考問題的能力,也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在遇到問題時,不是去多問幾個“為什么”,多提幾個“怎么辦”,而是逃避問題,這樣的員工不僅不受企業的歡迎,而且在職場上也難以發展。

某知名跨國企業通過正式途徑招聘了一位員工,但沒想到,還不到半個月時間,公司就不得不把她辭退了。

那位員工是一位剛畢業的女大學生,學識不錯,形象也很好,但有一個明顯的毛病:做事不認真,遇到問題總是懶得動腦,且總是找借口搪塞,推脫責任。

剛開始上班時大家對她印象還不錯。但沒過幾天,她就開始遲到,辦公室領導幾次向她提出,她總是找這樣或那樣的借口來解釋。

一天,領導安排她到清華大學送文件,要跑三個地方,結果她僅僅跑了一個地方就回來了。領導問她怎么回事,她解釋說:“清華大學好大啊。我都在傳達室問了幾次,才問到一個地方。”

老總生氣了:“這三個單位都是清華大學著名的單位,你跑了一下午,怎么會只找到一個單位呢?”

她急著辯解:“我真的去找了,不信你去問傳達室的人!”

老總更生氣了:“我去問什么?你自己沒有找到單位,還叫老總去核實,這像什么話?”

其他員工也好心地幫她出主意:你可以找清華大學的總機問問三個單位的電話,然后分別聯系,問好具體怎么走再去;你不是找到了其中的一個單位嗎?你可以向他們詢問其他兩家怎么走;你還可以在進去之后,問老師和學生……

誰知她一點也不理會同事的好心,反而氣鼓鼓地說:“反正我已經盡力了……”

就在這一瞬間,老總下了辭退她的決心:既然這已經是你盡力之后達到的水平,想必你也不會有更高的水平了,那么只好請你離開公司了!

雖然女孩的舉動讓很多人難以理解,但大家還是認為,像這種遇到問題不是動腦筋想辦法解決而是找借口推諉的人,在職場中并不少見。而他們的命運也顯而易見——不換腦袋就換人。同樣一項工作,有的員工可以十分輕松地完成,而有的員工還沒有完成就時不時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又如在生產一線,假設同一個時段里,同一臺設備,生產同樣的產品,讓不同的人來做,產量和質量就不一樣。這除了個人反應能力等先天條件外,關鍵就在于有的人用自己的大腦工作,他會去考慮如何用有效的方式在最短的時間內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產品,而有的人僅用雙手在生產。

在工作時多動腦筋、勤于思考,善用大腦工作的員工肯定比僅用四肢工作的員工更有工作績效。

有一家貯藏水果的冷凍廠突然起火,等到人們把大火撲滅,才發現有18箱香蕉被火烤得有點發黃,皮上還沾滿了小黑點。老板便把香蕉交到一名員工的手中,讓他拿到別的地方去降價出售。

于是,這名員工就在杜魯茨城最繁華的街道上擺了個水果攤,招呼來來往往的行人,希望能夠把這些被烤過的香蕉賣掉。

一開始,無論他怎樣解釋,都沒人理會這些“丑陋的家伙”。無奈之下,這名員工仔細地檢查這些變色的香蕉,發現它們不但一點沒有變質,而且由于經過了煙熏火烤,吃起來反而別有風味。一個好主意在他的腦中誕生了。

第二天一大早,這名員工便開始叫賣:“最新進口的阿根廷香蕉,南美風味,全城獨此一家,大家快來買呀!”當攤前圍攏的一大堆人都舉棋不定時,他注意到一位年輕的小姐有點心動了。他立刻殷勤地將一只剝了皮的香蕉送到她手中,說:“小姐,請你嘗嘗,我敢保證,你從來沒有嘗過這樣美味的香蕉。”年輕的小姐一嘗,香蕉的風味果然獨特,價錢也不貴,而且這名員工還一邊賣一邊不停地說:“只有這幾箱了,要買趕快了啊。”于是,人們紛紛掏錢購買,18箱香蕉很快銷售一空。

后來,這名員工因為能夠主動尋找方法解決問題而受到了老板的重用。

步步高升是每一個職場中人的愿景,也是我們對自己親人和朋友的一個美好祝愿。然而,在充滿競爭的社會里,在以績效作為目標管理的企業里,現實很殘酷:不換腦袋就換人。人類社會已經步入了知識經濟時代,更進入了一個不斷變化的時代,作為職場中人如果不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與思維模式,那么很快就會跟不上潮流,被社會所淘汰。

先哲笛蘭說過:“你最好開始游泳,否則你就會下沉,因為時代在變。”

正因為時代是不斷變化的,所以,社會環境、市場環境都不允許我們的工作永遠按著一種模式循環下去,這就需要我們時常換換大腦。

我們不斷看到一些員工工作循規蹈矩、兢兢業業,可他們的工作并沒有多大起色,業績也不是很好,老板和同事對他們的評價也往往很一般,最后都只能走人了事。這些人的問題即出在沒能及時換腦,轉變自己習以為常的工作模式。

現代企業一流員工的核心素質是:永遠都能不斷轉換自己的思維模式與觀念,通過換腦袋來創新,通過換腦袋來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解決所碰到的各種困難與問題。

只有積極換腦袋、主動適應環境的人,才能不斷地完善自己,使自己適應社會,才能彌補領導的不足,成為領導的左膀右臂,他們是職場里的常勝將軍。他們在單位里創造主要績效,是今天單位最器重的員工,是單位明天的領導乃至領袖。

閱讀思考題:

1你有沒有覺得自己已經落后于時代的腳步?如果有,應該怎么改變?

2談談你對“不換腦袋就換人”這一理念的理解。

來吧!革自己的命

當今世界唯一最大的力量是變革的力量。

—— 卡爾·多伊奇

一個人能否真正“換腦”,讓自己在工作中充滿活力,關鍵是看有沒有自己革自己命的決心。日本推銷之神原一平年輕的時候,有一天,他來到東京附近的一座寺廟推銷保險。他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向一位老和尚介紹投保的好處。老和尚一言不發,很有耐心地聽他把話講完,然后以平靜的語氣說:“聽了你的介紹之后,絲毫引不起我的投保興趣。年輕人,先努力去改造自己吧!”“改造自己?”原一平大吃一驚。“是的,你可以去誠懇地請教你的投保戶,請他們幫助你改造自己。我看你有慧根,倘若你按照我的話去做,他日必有所成。”

原一平接受了老和尚的教誨,他策劃了一個“批評原一平”的集會。集會的目的是讓別人能坦率地批評他,所以他確定了下列三項原則:一是集會要使人人都能暢所欲言,所以人數不能多,以五人為限。二是為了要讓更多的人都有批評的機會,每次邀請的對象不能相同。

三是既然是他主動邀請別人來的,別人就都是他的貴賓,一定要熱誠地招待他們。

基于上述的三項原則,他做出了如下決定:

1集會名稱:原一平批評會。

2時間:每月舉行一次,一年12次。

3地址:在安靜的小飯館,以晚餐的方式(每人一小瓶酒、一塊炸豬排)進行。

4邀請人數:每次5人,并請其中一人當會議主席。

5參加限制:已參加過一次的人,最少隔一年再邀請他出席。

6禮物:為感謝貴賓的寶貴意見,會后贈送每人一個小孩玩具。

一切就緒,他立刻去拜訪幾個關系較好的投保戶,他誠懇地對他們說:“我才疏學淺,又沒有上過大學,因此連如何反省都不會,所以我決定召開原一平批評會,懇請您抽空參加,對我的缺點加以指正。”這些人覺得這種性質的集會很有意思,都很痛快地答應了。

原一平批評會終于開鑼了,他覺得自己就像是砧板上的一塊肉,等著任人宰割。第一次批評會就使原一平原形畢露:

你的個性太急躁了,常常沉不住氣。

你的脾氣太壞,而且粗心大意。

你太固執,常常自以為是,這樣容易失敗,應該多聽別人的意見。

對于別人的托付,你從不知拒絕,這一缺點務必改進,因為“輕諾者必寡信”。

你面對的是各種各樣的人,所以你必須有豐富的知識。你的知識不夠豐富,所以必須加強進修,以成為別人的“生活指導者”。

為人處世千萬不能太現實、太自私,也不能耍手腕或耍花招,一切都應誠實。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只有誠實才能維持長久。

他把這些寶貴的逆耳忠言一一記下來,隨時反省自己。原一平批評會按月定期舉行,他發覺自己就像一只蟬正在“蛻變”。每一次的“批評會”,他都有被剝一層皮的感覺。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批評會”,他逐漸把身上一層又一層的劣根剝了下來,他不斷進步、成長。他把在“批評會”上獲得的改進用在每天的推銷工作中,業績直線上升。

從原一平的這一行動上我們看到了他敢于革自己的命的決心,他之所以能夠成為日本的推銷之神,也正是因為他敢于革自己的命,積極改正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給自己進行了一次真正的“換腦”。

如果你想擁有一個智慧的頭腦,那么就從現在開始,革自己的命吧!當你開始不斷地進行自我革命,不斷超越自我的時候,相信你的企業、你的人生都將不斷邁向更高的境界。

閱讀思考題:

1你對于自己目前的現狀滿意嗎?

2工作中,你覺得你最大的缺點是什么?

3改正自己的缺點以后,會對自己的工作帶來哪些益處?

觀念決定成敗

觀念就是力量,僅僅認知上的改變,就是力量無窮的創意,創意不一定是改變了東西,有時候只是改變了自己,改變了想法。

——詹宏志

有兩個人同時在候車室等車,他們準備離開家鄉去外面打工。一個想去深圳,一個想去北京。但在他們等車時,又都改變了主意,因為鄰座的人議論說,深圳人精明,外地人問路都收費;北京人質樸,見了吃不上飯的人,不僅給饅頭,還送舊衣服。

去深圳的人想,還是北京好,掙不到錢也餓不死,幸虧車沒到,不然真掉進了火坑。

去北京的人想,還是深圳好,給人帶路都能掙錢,還有什么不能掙錢的?我幸虧還沒上車。不然真失去了一次致富的機會。

于是他們在退票處相遇并交換了車票。

去北京的人發現,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個月,什么都沒干,竟然沒有餓著。不僅銀行大廳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場里歡迎品嘗的點心也可以白吃。

去深圳的人發現,深圳果然是一個可以發財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賺錢。帶路可以賺錢,開廁所可以賺錢,弄盆涼水讓人洗臉可以賺錢。只要想點辦法,再花點力氣就可以賺錢。

憑著鄉下人對泥土的感情和認識,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裝了10包含有沙子和樹葉的土,打理得干凈精巧,以“花盆土”的名義,向喜歡植物又好干凈的都市白領兜售。當天他在城郊間往返6次,凈賺了50元錢。一年后,憑“花盆土”,他竟然在深圳擁有了一間小小的門面。

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個新的發現:一些商店樓面亮麗而招牌較黑,一打聽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負責洗樓而不負責洗招牌的結果。他立即抓住這一空當,買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辦起一個小型清洗公司,專門負責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名員工,業務也由深圳發展到杭州和南京。

前不久,他坐火車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場。在北京車站,一個撿破爛的人把頭伸進軟臥車廂,向他要一只空啤酒瓶。就在遞瓶子時,兩人都愣住了,因為5年前,他們曾換過一次票。這就是觀念帶來的差異。觀念決定命運,財富源于方法。這是每個人都認可的名言。人與人的差別從根本上說首先是觀念的差別。中國有句俗話叫“一念之差,失之千里”,說的就是觀念上的細小差異會給實際工作帶來很大的影響。

著名企劃人詹宏志曾說:“觀念就是力量,僅僅認知上的改變,就是力量無窮的創意,創意不一定是改變了東西,有時候只是改變了自己,改變了想法。”很多人在固定的生活圈里待久了,思維模式變得有些僵化,造成創意及活力的日益減損,無法打破習慣思考的模式,逐漸在狹小的領域里打轉,封住了自己的世界。

因此,要給自己“換腦”,就要勇于打破腦袋里舊有的觀念。這樣你才會采摘到豐碩的果實。在一家公司里,董事長總是對新來的員工強調一件事:“誰也不要走進5樓那個沒掛門牌的房間。”他沒有解釋原因,也沒有員工問為什么,他們只是牢牢地記住了這個規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冈山市| 大悟县| 象州县| 新郑市| 长寿区| 甘孜| 探索| 旬阳县| 兴山县| 本溪市| 山阳县| 青州市| 梅河口市| 星座| 蒲江县| 闽清县| 泽库县| 韶关市| 长乐市| 筠连县| 辽宁省| 弥渡县| 辽阳市| 惠来县| 简阳市| 乐东| 南丰县| 富平县| 巴彦县| 青州市| 武穴市| 大冶市| 托克逊县| 合川市| 葵青区| 三江| 凤台县| 四会市| 孟州市| 聊城市| 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