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 第49章 積極去生活,認真去工作(6)
- 第48章 積極去生活,認真去工作(5)
- 第47章 積極去生活,認真去工作(4)
- 第46章 積極去生活,認真去工作(3)
- 第45章 積極去生活,認真去工作(2)
- 第44章 積極去生活,認真去工作(1)
第1章 做人應如水,做事當如劍(1)
做一個善于傾聽的人
卡耐基受邀參加一個橋牌聚會,由于他對橋牌不十分感興趣,碰巧當天參加該聚會的,另外還有一個金發(fā)女郎也不怎么喜歡玩橋牌,于是他們就聊了起來。
她知道卡耐基以前曾是電臺主持人羅威爾·湯瑪士的經(jīng)理,專門負責替他撰寫旅游各地的觀感見聞,供他在電臺上發(fā)表。
于是她立即向他說:“卡耐基先生!我好希望能親耳聽你述說一下你到各地旅游的所見所聞!”
他倆一坐在沙發(fā)上,她就立即告訴卡耐基說,她和她丈夫剛從非洲旅行歸來。
“非洲!”卡耐基聞言驚叫一聲:“多有意思啊!我一直都好渴望能去非洲看看,可是卻苦無機會,只有一次到過阿爾及利亞邊境,在那里待了24個小時。告訴我你是不是整個非洲全跑遍了。我好羨慕你,還是由你來告訴我一些非洲見聞吧!”
接下來的45分鐘時間,她果然沒再問起卡耐基任何有關(guān)旅游各地的見聞。事實上,她所需要的,只是一個耐心、專注的聽眾,來滿足她以自我為中心的意志。
這種心理反常嗎?一點也不!像她這樣的人,到處都可以碰得到。
有一次卡耐基在格林柏先生舉辦的餐會上,認識了一位植物學家,以往他從來就不認得一個學植物學的人,未料才跟他寒暄幾句,立即發(fā)現(xiàn)此人所學甚精,談吐高雅,告訴了他許多有關(guān)園藝方面的知識,并幫助他解決了不少這方面的困惑。
當天同桌用餐的賓客,至少也有十幾個人,但卡耐基卻顧不得禮貌,兀自跟這位植物學家聊了好幾個小時。直到將近午夜,卡耐基才向所有賓客與主人告辭準備離去。
臨行前卡耐基還聽到那位植物學家當著主人的面,夸了他好幾句,說他很健談,很有知識和見地,說跟他談話,不僅輕松愉快,而且受益匪淺。
但事實上,卡耐基在跟他談話的那幾個小時里,根本就沒開幾次口,大部分時間全是在聽他一個人述說。卡耐基對植物學一竅不通,哪有可能輪得到他插嘴。
但他會如此夸卡耐基,不外乎是卡耐基從頭至尾都興趣盎然地聆聽他的演說,而他也明顯地感覺到卡耐基真的是十分投入,所以他當然會感到很愉快。專注的聆聽,所意味的正是一種不假言辭的贊美。
它所帶給人的滿足與喜悅,絕非其他實質(zhì)的贈予所能相提并論的。
世界最著名的影劇記者之一伊撒克·馬士遜曾明確指出,世上許多人之所以不能留給人良好的印象,正是因為他們不能耐心地做一個很好的聽眾。
“由于他們只關(guān)心自己接下來要說的話,所以根本不肯耐心地去聽人家把話說完……多數(shù)大人物都曾告訴過我他們喜歡的是肯耐心聽對方說話的人,而不是那些爭著要發(fā)表意見的人。”
而聽人說話這門藝術(shù),卻非一蹴而就,真正懂得它的人,畢竟是少之眾少。
因此,如果你要將機智做事應用自如的話,便要記住:做一個好的聽眾,鼓勵別人談他自己。
紐約電話公司在幾年以前,曾碰到過一件相當棘手的事情,一名顧客非但痛罵公司之接線生,拒絕繳納電話費,而且還四處投書,借輿論來攻擊該公司。他還列舉出多項罪名,公開指控紐約電話公司。
最后,公司終于派出了他們處事手腕最高明的一位工作人員,登門拜訪這位暴躁兇悍的客戶,而他在拜訪這位先生時,所做唯一的事就是專注地聽對方將滿腹牢騷傾訴出來,并一再地點頭稱是。
幾個小時后,這位顧客的問題便解決了。
表面看來,這位顧客固然是義正詞嚴,誓死為公眾的權(quán)利和電話公司爭個高下。
而事實上,他真正需要的,不過是一種受到重視的滿足感。
剛開始,他是借著暴跳如雷、攻擊謾罵來獲得這種滿足,一旦他能從電話公司派出的代表身上,獲得那種受重視的感覺,原先的敵意自然就消弭于無形了。
做一個謙虛的人
許多人對于謙虛這項重要的品質(zhì),感到不以為然。事實上,謙虛是一種積極有力的品質(zhì),如果妥善運用,會使人們在精神上、文化上或物質(zhì)上不斷地提升與進步。謙虛是天真做人的精髓。因為謙虛,甘地使印度獨立自由,施韋澤為非洲人創(chuàng)造了更美好的世界。
而我們在生活中常可以遇到好為人師的一類人,他們總喜歡指出人家這兒做得不合適了,那兒做得過分了,似乎他什么都在行,對什么都可以說出個道理來。
這種自負,恰好是自卑心理的曲折表現(xiàn)。
他們所以擺出一副“萬事通”的面孔來,就是唯恐被人輕視,他們炫耀自己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自己的地位。可是這樣做的結(jié)果更使他們捉襟見肘,遭人厭惡。
道理很簡單,你不相信別人有辦好事情的能力,別人也不會把你的能力放在眼里。
一個學生拿著一道題目問一位老師,老師正在思考時,一個大學剛畢業(yè)的年輕人為了表現(xiàn)自己年輕聰明、反應快,拿過題目就說:“這還不簡單,怎么這樣的題都做不出來呢?”
結(jié)果當他做下去時,卻發(fā)現(xiàn)自己也做不出來,搞得十分狼狽。所以,只有謙虛才能學習更多的東西,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們懂得的一切都沒有什么了不起,就不要好為人師了。一個人有才能是件值得佩服的事,如果再能用謙虛的美德來“裝飾”,那就更值得敬佩了。任何人潛意識深處都是爭強好勝的,自負正是人的本性之一。那么你的自我表現(xiàn),不恰當炫耀往往就會刺傷別人,所以謙虛也正是天真做人中使你受歡迎的有效方法。不論你的目標為何,如果你想要追求成功,謙虛都是必要的品質(zhì)。在你到達成功的頂峰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謙虛更重要。只有謙虛的人才能得到智慧。聰明的人最大的特征是,能夠坦然地說:“我錯了。”你必須要謙虛,才能在挫折和阻礙中找到成功的契機。每一次的挫折都具有某種意義,能夠使你成長。雷托尼奧本來是停車場管理員,他的工作并不如意,后來開始承包工程。他承包胡佛水庫的部分工程,卻意外地碰到許多堅硬的巨石。為了移開這些巨石,他遭遇了許多困難,并且造成工程延誤,使他耗盡所有。雷托尼奧對于自己的損失,并沒有責怪別人,或是抱怨命運作弄他。他對自己負責任。每一次遭遇挫折,他都謙虛地思考,試圖發(fā)現(xiàn)阻礙自己成功的因素。祈求上帝指引他。后來他終于從一次挫折中找到“成功的契機”,他決定改行,生產(chǎn)可以移動地球上任何一種石頭的機器。結(jié)果,世界各地都使用雷托尼奧的挖土機械。雷托尼奧擁有好幾個生產(chǎn)工廠,他個人的財富高達數(shù)百萬美圓。但是他謙虛的故事還沒有結(jié)束。為了表示感恩,雷托尼奧把他大部分的收入都捐給教會,自己大部分的時間則用來傳教。有時候,謙虛會把挫折變成精神上的資產(chǎn)。許多年以前,伯倫帝拜訪企業(yè)家李·布雷克頓先生,他曾任北卡羅來納州懷特維市的市長。當天他正好發(fā)現(xiàn),由于合伙人的疏忽,造成了一筆重大的經(jīng)濟損失,而對方是他多年來一直充分信賴的事業(yè)伙伴。“由你一手創(chuàng)建及管理的企業(yè),總數(shù)有多少?”“總共有15家公司,”布雷克頓先生說,“包括懷特維第一銀行。我從來沒有損失掉一分錢。所以這次對我的打擊才會這么大,我再也驕傲不起來了。”“很好,”伯倫帝告訴他,“你將體會出失敗和成功一樣有意義。如果損失讓你懂得謙虛,對于你仍然保有的財富心懷感恩,那么這次的損失將是一種幸運。你會比以前更成功。”幾個月后,伯倫帝收到布雷克頓的來信,他的收入已經(jīng)達到有始以來的最高峰,是謙虛彌補了上次的損失。富蘭克林是美國的政治家、科學家、《獨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他在美國創(chuàng)建時,曾留下了許多功績。有一次,富蘭克林到一位前輩家拜訪,當他準備從小門進入時,因為小門低了些,他的頭被狠狠地撞了一下。
出來迎接的前輩告訴富蘭克林:“很痛吧!可是,這將是你今天拜訪我的最大收獲。要想平安無事生活在世上,就必須時時記得低頭。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不要忘了謙虛!”
從此,富蘭克林牢牢記住這句話,并把“謙虛”列入人生的指導方針之中。
做一個會忍的人
忍是很重要的一個字,因為在任何時間、任何場合,都有不如意的問題存在。有些問題無法解決,有些問題無法很快解決,更有些問題不是自己的能力所能解決。所以只能忍!小不忍則亂大謀,古有明言,不能忍的人雖可以暫時解除心理的壓力,但終究自毀前程,會失去長遠的利益。
如果你剛剛跳槽到一個薪水很高的單位,但不久就發(fā)現(xiàn),老板是個脾氣暴躁、為人粗魯?shù)娜耍聦偕杂羞^失便大發(fā)雷霆,出言不遜,嚴重刺傷人的自尊心。
有一天,這種禍事終于降臨到你頭上了。這時候,你該怎么辦?很多人夢想找到一份十全十美的工作,老板又好,薪水又高,但這樣的美夢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xiàn)的。不少人肯付出很多代價,只為換取一個薪水很高的工作或職位。而你,既然在這方面處于很大的優(yōu)勢,其他方面有一些小的犧牲也是理所當然的。如果老板真是個脾氣暴躁、為人粗魯?shù)娜耍@也給了你一個表現(xiàn)自己寬容、大度風范的好機會。
另外,就算他不分青紅皂白就出言不遜是大錯特錯,但是,要是你把這當成鞭策自己上進的動力,對待工作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從不出現(xiàn)任何閃失,難道他還能雞蛋里面挑骨頭不成?
再說,忍受他大發(fā)雷霆的人又不止你一個,其他同事如何面對呢?這樣在潛意識中可以為自己找來點心理平衡。當然,一貫縱容他的惡語傷人也不是長久之策,只是一定得想出個出奇制勝的點子。
比如,你和另一位同事協(xié)商好做搭檔,找一個適當?shù)臅r機,你假裝和你的同事在工作中發(fā)生了意見分歧,然后,你把自己老板平時最愛挖苦人的話全盤托出,再讓你的同事以“不問是非、惡語傷人、影響團結(jié)”等等為由逐一反駁。
此時,也許你的老板真能從旁觀者清的角度獲得一些啟發(fā)呢!每個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遇到一個脾氣暴躁的老板也不奇怪。如果有一天因為你的小過失遭到他出言不遜、大傷自尊心的指責,解決問題的方法應該是:首先,等老板把話說完后,承認自己的過失,并告訴他你想出來的補救措施,這樣,老板一定會消了心頭之火。其次,再告訴他剛才他出言不遜很傷你的自尊心而且于事無補。如果老板是個講理的人,聽了你的一番話一定會感到內(nèi)疚,下次一定會注意。想一想老板為什么這樣做,理解老板的意圖,然后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這是比較有益的方法,既可以保全這份滿意的工作,又可以理順與老板的關(guān)系。
其實,老板的意圖并不難理解,關(guān)鍵在于能否做到“設身處地”和“將心比心”,只要真心去理解,就能夠做到,但是若不想去理解,那永遠也無法得到真正的相互諒解。
例如,你是否理解老板的處境,他之所以脾氣暴躁又出言不遜,也許是出于無奈或是迫不得已,或是工作壓力過大,或是與他的地位和出身有關(guān)。
總之,你既是他的下屬就應該對他敬讓三分,就算想提出自己的意見也要注意語氣婉轉(zhuǎn)、時機成熟。
能有一份薪水很高的工作是十分令人羨慕的,要時刻記住:小不忍則亂大謀。
當然,每個人遇到狀況都不一樣,因此什么事該忍,什么事不該忍,并沒有一定的標準,我只能這么說:為形勢所迫時,就要忍!
所謂形勢所迫就是客觀環(huán)境對你不利,譬如在公司里受到當權(quán)者的羞辱、排擠;對目前工作環(huán)境不滿意,可是又沒有更好的工作機會;自己做個小生意,卻受到客戶的羞辱;想創(chuàng)業(yè),資本卻不夠;失意潦倒,有人教唆你從事非法工作……
當形勢所迫時,你是很難施展的,仿佛困獸一般。有些人碰到這種情形,常會順著情緒來處理,像被羞辱了,干脆就和他們干一架;被老板罵了,干脆就拍他桌子,然后自動走人!
不敢說這么做就會毀了你一生,因為人生的事很難說,有時甚至會因禍得福,也有時可能會弄巧成拙!
但不能忍,絕對會使你的事業(yè)造成某種程度的中斷,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不能忍的人因禍得福的不多,大部分人都不甚如意,總是要到了中年了,才會感嘆地說:
“那時年輕氣盛啊!”
其中的關(guān)鍵倒也不在于這種不能忍的人命運不好,而是不能忍的人走到哪里都不能忍,不能忍氣、忍苦、忍怨,他總是要發(fā)作、要逃避、要抗拒,所以常常形勢還沒好轉(zhuǎn),他就垮了。
所以,當你碰到困境和難題時,想想你的大目標吧!為了大目標,一切都可以忍!千萬別為了爽快而揮灑你怒火巖漿般的情緒。
我們一生當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如果你能忍第一個問題,你便學會了控制你的情緒和心志,以后碰到大的問題,自然也能忍,也自然能忍到最后等到時機成熟時再把問題解決,這樣才能成就大事業(yè)!
從今天開始,練習你的忍術(shù)吧,因為你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呢!
在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忍的例子之一就是韓信忍惡少胯下之辱。那時韓信潦倒落魄,無心與惡少爭,只好忍辱爬過惡少胯下。這就是有名的“胯下之辱”的典故。
孫臏忍龐涓之辱也很有名,裝瘋賣傻,就怕龐涓把他殺了。結(jié)果呢?
韓信終于留下有用之身,成為大將,如果他當時斗氣,恐怕要把惡少打死了;孫臏保住一命,終于收拾了龐涓!如果他當時不能忍,早就沒命了。
卡納也很會忍,他在一家電器行當業(yè)務員,住在老板家里,他本不愿寄人籬下,但自己租屋又開銷太大,就這樣一住10年。
但他也不是平白住人家房子,他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也幫老板家里的忙,甚至陪老板的老母親散步、爬山,他自己的休閑時間都花在這上面。一直到了結(jié)了婚,買了房子,他才搬出來。
如果他不能忍,很快就搬出來,增加的開銷恐怕要延緩買房子的時間,他的忍,有了回報。
韓信也好,孫臏也好,卡納也好,都是忍一時之氣,爭千秋之利,很值得年輕人學習。
自己錯了就勇敢承認
當你坦然面對自己的錯誤時,會感到某種意義上的滿足。因為這消除了自己的罪惡感,也在某種緊張的氣氛下保護了自己,更有利于迅速準確地解決錯誤。
傻子也知道為自己的過失辯護,但如果一個人能主動去承認錯誤,就會改變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歷史上流傳有一個佳話:美國南北戰(zhàn)爭時期的李將軍,曾要求一人承擔畢克德進攻葛底斯堡慘敗的責任。
西方最讓人心動的一場戰(zhàn)斗當屬畢克德那次進攻了。當時的畢克德長發(fā)披肩,十分浪漫,跟拿破侖在意大利戰(zhàn)役一樣,差不多天天都在戰(zhàn)場寫情書。那個不幸的7月的一個下午,他把軍帽斜戴在頭上,迅捷地放馬向北軍發(fā)起沖鋒,他的部隊緊緊地跟隨著他,為他吶喊。整齊的軍姿,高揚的軍旗,閃亮的刺刀,驍勇的士兵,就連北軍也忍不住發(fā)出聲聲贊嘆。
隊伍迅速地向前挺進,越過果園和玉米田,踏著山上的綠草和野花。雖然北軍大炮持續(xù)向他們轟擊,但他們士氣高昂,毫不畏懼。
就在這時,墓地山脊后面突然躥出一隊埋伏的步兵,畢克德的軍隊毫無準備,遭到了瘋狂的射擊。山上頓時硝煙彌漫,死尸遍野。就在幾分鐘之后,畢克德的旅長,除了一個幸存,其他都死了,5 000士兵也損失了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