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做人須守信,做事勿忘利(2)
- 做人要有原則 做事要有方法
- 李問渠
- 5471字
- 2015-03-21 10:56:43
但是試問,一旦顧客發現了這是一種欺騙以后,還有誰愿意再去光顧那位經理的商店呢?
許多人都認為欺騙、說謊話是一種有利的事情。他們以為欺騙的手段是很值得使用的。所以許多聲譽好的商店,也往往要掩飾自己商品的缺點、壞處,而登載各種欺人的廣告。
有些人甚至以為,在商戰中,欺騙的手段與資本一樣必需。他們相信,在言行誠實的同時想要在經營上得到大成功,實在是很難的。
現代新聞界中有一種很不幸的現象,就是刊物常有離開事實、顛倒黑白等傾向。
其實,一家刊物的名譽如同一個人的名譽。如果一家刊物常常有意地刊登不真實的信息,那么它必定會得到“造謠說謊者”的惡名。那些不肯離開事實、忠實于事實的刊物,在社會中所占的地位,要比那些雖銷路很廣但卻不忠于事實的刊物高得多。
不為利動,沒有私心,在任何情形下都有誠實的美譽,其價值比從欺騙中得來的利益大過千倍。
不堅持誠實,沒有正直品格的人是很危險的。他們在平時也許是愿意站在正直的一方面的,但是一旦關系到自己的利益時,他們就要離開正直,就要不說正直話,不做正直事了。
他們也許并不正面說謊、欺騙,但他們往往會留有一些應該說特別是作為一個誠實的人所必須說的話而不說。
他們不明白,在他們多得到一分錢的同時卻損失了誠實的品格。他們的錢袋中固然是有所增益了,但他們的人格卻降低了!
所以,世間不知有多少人會在日后覺悟到,欺騙的行為是不可靠的,是要失敗的!所以從實現愿望這一點考慮,誠實也是一種最好的策略呀!
天下沒有一種廣告能比誠實的美譽更能取得他人的青睞。
一個誠實的人,因為有正義公理作為后盾,所以能夠無畏地面對世界。而一個虛假欺騙者,卻會在內心聽到這種聲音:“我是一個說謊者,我不是人;我是一個卑污者,一個戴假面具者。”
欺詐者是墮落的人!這樣的人因為不誠實,所以不能夠與人相處長久,更不能達成自己對幸福和成功的愿望。
有些青年人,為了取得一些小名小利,會把自己的人格和名譽,像在跑馬場中賭馬一樣地肆意揮霍,這豈不是一種可悲的現象嗎?
一個人有著大宗的財產,然而他卻為千夫所指,為萬人所笑。出賣人格,出賣尊榮,出賣名譽,出賣一切有人格的人認為有價值的正直的東西,這樣的人,財產對他有什么用處呢?
一個人腐化了他內在的最高貴的東西,失去了做人的資格,又怎么能稱得上是一個真正的人呢?一個不誠實的人會常常受內心的譴責,他沒有力量可以壓制住這種譴責。
服務于英國警界已30多年的尼格爾·柏加,最近于國際退役警員協會在日內瓦舉行的周年大會上,榮獲“世界最誠實警察”的美譽。
尼格爾·柏加現年54歲,未婚。有一次,他到英格蘭風景如畫的湖泊區度假,發現自己在時速30公里區域內以時速33公里駕駛之后,給自己開了一張違例駕駛傳票。他回憶道:“由于當時見不到其他警員在場,無人抄牌,而最簡單的辦法莫過于把車停在路旁,走下車來,寫一張傳票給自己。”
駛抵市區后,他立刻把這件事報告交通當局。主管違例駕車案件的法官起初大感意外,繼而大受感動,他說:“我當了多年法官,從未遇到過這樣的案件。”結果,他判罰尼格爾25英鎊。
尼格爾另一件為人樂道的往事,是他的母親在公園散步時擅自摘取花朵,作為帽飾,當他發現后毫不留情地把母親拘控。不過,罰款定了以后,他立刻替母親交付那筆罰款。他解釋說:“她是我母親,我愛她,但她犯了法,我有責任像拘控任何犯法的人一樣拘控她……”
品格是一個人最高貴的財產
品格,是人生的桂冠和榮耀。它是一個人在信譽方面的全部財產,是一個人最高貴的財產。品格,使社會中的每一個職業都成為榮耀,使社會中的每一個崗位都受到鼓舞。它比財富更具威力,它使所有的榮譽都毫無偏見地得到保障。它伴隨著時時可以奏效的影響,因為它是一個人被證實了的信譽、正直和言行一致的結果,而一個人的品格比其他任何東西都更顯著地影響別人對他的評價。
品格是人性最好的形式,它是道德規范在個體身上的體現。品格高尚的人不僅僅是社會的良心,而且,在任何的國度里,他們都是社會前進的動力和民族的脊梁,因為主宰世界的主要還是道德品質。就連拿破侖也承認,道德的力量比物質的力量強大十倍。
約翰·羅素爵士頗有見地地指出:“在英國,向天才人物請求幫助,但聽從品格高尚者的教導,這是一條根本的原則。”
弗蘭西斯·霍恩的一生就極有說服力地證明了這一點。悉尼·史密斯指出,霍恩將會風范長存,名垂青史。科克本爵士發表評論指出:“他的一生散發著耀眼的光芒,他的精神將感召每一個心地正直的年輕人。雖然他在38歲時英年早逝,但他在公眾中比任何個人更有聲望。除了那些鐵石心腸的人和那些卑鄙齷齪的人以外,所有人都尊敬、愛戴、信任和哀悼他。死去的議員從沒有人像他這樣獲得議會的尊敬。”
霍恩出生于一個普通商人家庭,他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因而并不是一個才華出眾的人,他和他的家人除了勉強維持生計外別無他物。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獲得如此殊榮呢?是他不同凡響的人格力量。他的見識、勤勞、嚴格的自律和善良的心地,這些品質是許多人所望塵莫及的。這種人格不是先天的稟賦,不是由什么特殊的元素構成,而是他通過后天的努力形成的。在參議院中,比他更具才華、更有雄辯口才的大有人在,但是,在道德品質各方面的組合中,卻無人可與他匹敵。
霍恩的一生表明,除了通過文化和慈善事業獲得影響外,還可以通過其他各種途經獲得社會影響,即使在公共生活的競爭和嫉妒中,這種影響也不可抹殺。
富蘭克林說:“正直誠實使我在人們中間享有聲望。”他把自己作為一個社會名流的崇高聲望,歸因于自己的個性品質,而不是自己的才能或其他方面。
誠實、正直和仁慈,這些品質應該與每個人的生命息息相關,也是一個人品格的最重要方面。正如一位古人所說的:“即使缺衣少食,品格也先天地忠實于自己的德行。”具有這種品質的人,一旦和堅定的目標融為一體,那么他的力量就可驚天動地,勢不可擋。他有能力實施善行,有能力抵制邪惡,有能力忍受各種困難和不幸。
在生活中有許多虛假的性格,對此,并不難以識別。克羅尼·克托雷斯曾經對一個以誠實正直著稱的人說:“我愿意以1 000英鎊來換取你的美名。”“為什么呢?”“因為我可以用它賺1萬英鎊的利潤。”這個流氓回答說。
讓良好的品行成為習慣
習慣是人的第二天性,是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和思想的延續性重復。人擁有許多習慣,良好的習慣對性格的強化和支持起著巨大的作用。
麥塔斯塔索堅持認為:“人類的所有東西都是習慣,品行本身也不例外。”巴特勒在他的《模擬》一書中,強調了自我約束和抵制誘惑的重要性:養成了品行方面的習慣,最后就易于樂善好施,而不會屈服于邪惡。他說:“屬于感官的習慣是由外部行動所產生的,而屬于精神的習慣是由內在的實際目標所產生的,是實際目標把精神的習慣轉化為行動,或者是按照順從、真誠、公平和仁慈的原則去行動。”
布魯姆勛爵也多次強調了在青年時期進行訓練和榜樣作用的重要性。使節制飲酒成為一種習慣,酗酒就是可憎可恨的;使節儉成為一種習慣,那么揮霍浪費就有悖于個人生活的行為規范。因此,在生活的道路上,小心謹慎和時刻留意以防養成任何惡習,這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一旦個性向誘惑屈服一次,它就往往會變得極為脆弱,失去抵抗力;而一條原則要成為一條決不可動搖的堅定信念,是需要長年累月訓練的。
習慣一旦形成,它就會自然而然地發生作用,而無須你的努力。只有在你違背習慣行事的時候,你才會感覺到它的力量。一件事做了一次、兩次,你就會發現它變得容易,做起來得心應手。在一開始,習慣似乎不會比一張蜘蛛網結實多少,但是,一旦形成,它就會變得很強大。人生中瑣碎小事,單獨來看,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就像從天降落的雪花,一片接著一片,然而,這些雪花積累起來,就能形成勢不可擋的雪崩。
對年輕人進行教育訓練,使之養成良好習慣,這種重要性怎么樣強調也是不過分的。在年輕的時候,習慣最容易形成,而且,一旦形成,終生難變。這就像刻在樹皮上的字母,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變大變寬。“對一個小孩按照他應該走的道路從小進行訓練,到了老年他也不背離。”他會自始至終地堅持。人生道路的起步決定了人生的方向,決定了人生的整個旅途。
柯林伍德勛爵對一個他喜愛的年輕人說:“記住,在你25歲之前你必須養成自己的個性,它會為你終生服務。”隨著年歲的增長,習慣的力量越來越強大,人的個性也就慢慢形成,任何新的轉變都已經越來越困難。因此,改變一種習慣比學習一種習慣往往要艱難得多。也正因為這個原因,一位希臘長笛演奏家向那些曾經師從低水平樂師的學生索要雙倍的學費,或許這個理由是正當的。根除原有的習慣比拔掉一顆牙要痛苦得多、困難得多。試圖去改變一個懶惰成性的人,或一個揮霍浪費的人,或一個嗜酒如命的人,在多數情況下你是要失敗的。因為在每一個事例中,習慣已經成了他們生活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難于根除的。
甚至連幸福本身也可以成為習慣。有的人習慣于看到事物好的方面,而有的人則習慣于看到事物的陰暗面。約翰遜博士指出,看到事物好的方面這種習慣比每年獲得1 000英鎊的財富要有價值得多。在很大程度上,我們有能力去實施那些可以創造幸福和改善生活狀況的目標,而不必去考慮它們的對立面。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養成考慮讓人快樂思想的習慣,正像養成其他習慣一樣。讓孩子在這種快樂的天性中、在這種溫和的性情中和這愉快的心境中長大,在多數情況下,或許比教給他們許多知識,比讓他們取得許多成就更為重要。
付出就是無形的儲蓄
當你學會了如何正確地看待每一個人時,你在社交活動中能夠學到的東西會多得讓你自己感到驚訝。
當然,實際上只有在你自己付出了許多的同時才會獲得許多。你越是展示自己的才華,心地越是無私,越是慷慨大方,越是毫無保留地與別人交往,你獲得的回報也就越多。
要得到多少,你就必須先付出多少。任何東西只有先從你這兒流出去,才會有其他東西流進來。總之,你從別人那兒獲得的任何東西都是你原先付出的東西的回報。你在付出時越是慷慨,你得到的回報就越豐厚。你在付出時越吝嗇、越小氣,你得到的就越是少得可憐。你必須是出于真心的、慷慨的給予,否則,你得到的回報本應是寬闊的大江,但實際上你只得到了一條淺淺的溪流。
一個人如果能夠利用各種可能的機會去探知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可能會獲得全面而均衡的發展,然而一旦他忽略了培養自己在社交方面的才能,結果是除了自己那點兒少得可憐的特長外,他仍然是一個能力上的“侏儒”。
無論你是朝氣蓬勃的青年還是白發蒼蒼的老人,真誠坦率的付出都是令人愉悅的品質之一。那些愿意付出的人,沒有人會不喜歡。一般來說,這些人都心胸寬廣,慷慨大方。他們會喚起別人的愛心和自信,用他們的淳樸與直率換來別人的坦率與真誠。他們從不鬼鬼祟祟,他們坦誠待人、心胸寬廣、言談誠懇、坦率淳樸。他們是那么快就贏得了我們的信任!盡管他們有時會有許多小的錯誤或缺點,但是我們總能原諒他們,因為他們從不掩飾自己的錯誤,并總能積極改正。
如果自己有缺點,他們也從不隱藏,我們也總能報以寬容的態度。他們正直誠實、光明磊落,他們古道熱腸、樂于助人。就是他們具有的這些優秀品質,才讓他們成為最優秀、最杰出的人。每一個事業有成的人,在成功的路上,都曾經得到別人的許多幫助,因此我們應該對別人付出作為回報,這是公平的游戲規則。
付出是追求個人成功最保險的方式。
一個能夠為別人付出時間和心力的人,才是真正富足的人。為別人付出不僅利人,同時會提升本身生命的價值,不論對方是否接受你的幫助,或是否心存感激。
想想看,如果每一個人都為他人付出,終其一生幫助他人,世界將變得多么和諧與美好!當然,付出是沒有存折的“儲蓄”,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會得到別人的幫助。
付出也可以使你的事業獲利。費城的商業大亨約翰·馬克曾經說過,獲利的最好途徑是:“出人意料地提供有用的服務。”
美國東部某一個城市里,有一家經營非常成功的商店,他們所用的方法非常簡單。
店里的職員經常巡視商店附近的停車表,看到“已逾時”的信號就代為投幣,并且附上一張紙條,說明該家商店非常樂意為駕駛人服務,以免他們因為逾時停車而被開罰單。許多駕駛人專程到店里道謝然后買一些東西。
波士頓有一家大型的男裝店,他們所賣的每一套西裝口袋里,都裝著一張印刷精美的卡片,告訴消費者,如果那一套西裝令他感到滿意,可以在6個月后,拿著那張卡片回到店里換一條領帶。
當然,消費者很高興再回到店里,經常會再買一套西裝。
你所付出的額外服務會為你帶來更多的回報。
想想看種植小麥的農民吧!如果種植一株小麥只能收一粒麥子,那根本就是在浪費時間。但實際上從一株小麥上可收獲許許多多的麥子。盡管有些小麥種子不會發芽,但無論農民面臨什么樣的困難,他的收成必定多出他所種植的好幾倍。
這種情形同樣也適用于你所提供的各種服務。如果付出價值100元的服務,則你不但能收回這100元,而且可能會得到好幾倍的回報。而到底能回報多少,就看你是否抱持著正確的心態了。
如果你是以心不甘情不愿的心態提供服務,那你可能得不到任何回報;如果你只是從為自己謀取利益的角度提供服務,則可能連你希望得到的利益也得不到。幫助別人解決問題,也會幫助你解決自己的問題,因為付出是沒有存折的“儲蓄”。在一個多雨的午后,一位老婦人走進費城一家百貨公司,大多數的柜臺人員都不理她,但有一位年輕人卻問她是否能為她做些什么。當她回答說只是在等雨停時,這位年輕人并沒有推銷給她不需要的東西,也沒有轉身離去,反而拿給她一把椅子。
雨停之后,這位老婦人向這位年輕人說了聲謝謝,并向他要了一張名片。幾個月之后這家店主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派這位年輕人前往蘇格蘭收取一份大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