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耐基寫給青少年的勵志書
最新章節(jié)
- 第38章 讓快樂如影隨形——愉悅開心地生活(7)
- 第37章 讓快樂如影隨形——愉悅開心地生活(6)
- 第36章 讓快樂如影隨形——愉悅開心地生活(5)
- 第35章 讓快樂如影隨形——愉悅開心地生活(4)
- 第34章 讓快樂如影隨形——愉悅開心地生活(3)
- 第33章 讓快樂如影隨形——愉悅開心地生活(2)
第1章 你的青春你做主——從小學(xué)會如何與人相處(1)
以友好的方式開始
“一滴蜂蜜比一斤膽汁粘的蒼蠅更多”,通過這句話可以學(xué)會與人相處的秘訣。用一滴蜜去潤澤一個人的心,這才是聰明的做法。
對別人發(fā)火,出言不遜,你會暫時感到解氣,卻會讓對方難受。你那火藥味十足的口氣、充滿敵意的態(tài)度,只會讓他和你作對。
威爾遜總統(tǒng)說:“假如你對我握拳頭,毫無疑問,我的拳頭會攥得更緊。但如果你對我說:‘讓我們坐下來交換一下意見,看看為什么我們會有分歧?’我們會發(fā)現(xiàn),分歧并不大,不同的觀點很少,而相同的看法有很多。因此,只要我們互相耐心地交流,以誠意待人,我們就會互相理解。”
小約翰·洛克菲勒對這個道理有很深切的體會。1915年,洛克菲勒在科羅拉多州備受指責(zé)。那時,大罷工在科羅拉多已持續(xù)了兩年之久。生氣的礦工們要求科州煤炭鋼鐵公司增加薪水,該公司的老板正是小洛克菲勒。工廠設(shè)備遭到破壞,軍隊的瘋狂鎮(zhèn)壓造成了可怕的流血事件,也死了不少人。
但洛克菲勒卻成功地讓憤恨的罷工者認同了他的意見。為什么?事情是這樣的:他用了幾個星期的時間去交工人朋友,然后對工人代表做了一場精彩的演說,神奇地平息了工人的罷工,使不少人對他十分崇拜。他所說的都是事實,于是工人們回去工作了。
我節(jié)選了那段著名演說的開場詞,他的語句里充滿了友好。面對前幾天還叫著要把他吊死的聽眾,他的話是那么禮貌和友好,演講詞里用了這樣的話:“很榮幸今天能與大家見面”、“我拜訪過你們的家”、“看望你們的妻兒”、“今天我們是朋友,不再陌生,我們應(yīng)交換一下意見”、“抱著互助友愛的態(tài)度”、“大家共同的利益”、“我來到這里,承蒙各位的支持”等等。
洛克菲勒這樣開場:“今天這個日子,是我一生中值得紀念的,這是我第一次榮幸地和這家大公司的工人代表、職員和監(jiān)工齊聚在一起,我想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這場聚會的。在兩星期以前,我還對大家都不熟悉,只認得你們中的幾個人。但上星期我拜訪了南區(qū)煤礦所有的工人宿舍,和每一個代表談了心,今天,大家都見過面了。我拜訪過你們的家庭,認識了各位的妻兒,所以我們不是陌生人了,都是朋友,我們之間將會互相友愛,能和各位討論一下我們共同的利益問題,這讓我高興。我們的廠方職員和勞工代表都在場,我要說,我來到這里,承蒙各位的支持。我感到我們是一家人,因為,你們能代表公司的所有員工和勞工,而我是股東和董事們的代表。”
巧妙和善的言辭竟能化解深深的仇恨,這難道不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嗎?
如果洛克菲勒去和工人們爭論,用權(quán)力恐嚇他們,或是暗示他們錯了,并用邏輯推理真理在自己這邊。會有什么后果呢?那只會讓他們鬧得更兇。
如果一個人對你非常地有意見,任憑你怎樣用邏輯推理,也不會讓他服氣。注意啊,那些苛刻的父母、嚴厲的上司和丈夫、愛啰唆的妻子們——人們都很固執(zhí),不會隨便認同別人。但和善謙虛的態(tài)度會讓他們不再那么固執(zhí)。
100多年前,林肯引用過一句話:“一滴蜂蜜比一斤膽汁粘的蒼蠅更多。”同樣的,如果你希望別人贊同你,就應(yīng)該先做他的忠實的朋友。用一滴蜜去潤澤一個人的心,這才是聰明的做法。
一位聞名遐邇的辯護律師丹尼爾·威伯斯特辯護時像耶和華那樣輕聲、安靜和友善。他這樣來表達最具威力的論調(diào),比如“這一點請陪審團來考慮一下”、“也許值得我們深思”、“相信各位不會忽視這幾件事實”、“相信各位對人性有深切的了解,很容易看出這些事實的本質(zhì)”。不用恐嚇,不用高壓手段,不用硬將自己的意見套在別人頭上。
你可能不屬于以上的情況,但你可能想讓房東少收房錢。這個方法能幫助你嗎?讓我們看看這個例子吧。
工程師史德柏想讓他的房東少收房錢。但據(jù)說房東很難打交道。他說:“我給他寫了一封信,告訴他合約期滿,我立刻就要搬走。其實我不想搬。只要少收房錢,我會住下來。但大家都對我說,房東太難說話,其他的房客都試過,沒有成功。我對自己說:‘既然我正在學(xué)習(xí)為人處世之道,不如來試試,也許會管用。’
“他接到我的信后,就帶秘書來了。我熱情地歡迎他,并沒有一開始就提到房租太高的事,而是使勁地夸獎他的房子。我恭維他的管理方法,說我很想再住一年,可惜我負擔(dān)不起這樣的租金。
“顯然,沒有任何一個房客對他如此熱誠,他幾乎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他向我說了他的委屈,說一些租房住的人的不好。有一個竟給他寫過14封信,煩死他了。另一位要他管住樓上的人,別打呼嚕,還說要退房錢。‘如果他們都能像你一樣,我會多么高興啊。’他說。就這樣我還沒有提出要求,他主動要減少租金。我實在地告訴他我能出得起的數(shù)目,他二話沒說就答應(yīng)了。他走的時候,還問我要不要幫我裝修一下。
“你看,如果我用其他房客的辦法,一定會碰釘子。我能辦到,是因為友好、同情、贊揚的態(tài)度。”
賓州匹茲堡一家電力公司的部門主任迪恩·伍考克也運用了這個方法。他的手下要去維修一根電線桿上的某種設(shè)備,這以前是別的部門的活,剛剛分配給他們干。他的部下了解這方面的知識,但未實踐過。公司里的員工都想看看他們的能力。于是,伍考克下屬的幾個組長和公司其他部門的人,一起去看他們干得怎么樣。
伍考克突然發(fā)現(xiàn)有一個人拿著照相機,要拍下當(dāng)時的情景。電力公司一般是很注意公共形象的,對那位帶照相機的人來說,這一幕看來著實可笑,幾十個人看著兩個人在干活。伍考克想了想,走上前去,對那位拿相機的人說:
“你對我們的活很關(guān)心嗎?”
“是的,我想我母親會更關(guān)心,她是你們公司的股票持有者,她了解了你們公司之后,應(yīng)該知道買你們的股票是個錯誤。多年來,我一直對她說你們公司過于鋪張,這下可以證明了。況且報紙也許想得到這些照片。”
“我想如果我站在你的角度,也會有一樣的感覺。但這一次情況不一樣……”迪恩·伍考克向那人說明是他們剛換了干活的人,公司因此很注意,才會這樣。他還保證,普通狀況下只要兩個人足夠了。于是,那個家伙收起相機,握著伍考克的手,對他的說明表示了感謝。
伍考克就這樣挽救了公司的聲譽。
杰拉德·文斯是新罕布什爾州李特頓市我們培訓(xùn)班中的一個學(xué)員,他說他曾用友好的姿態(tài),解決了一個索取賠償?shù)陌缸印?
他說:“今年初春,地面上的冰還沒有化,就下了一場大雨,雨水不能流到水溝里,卻流向我剛蓋好的新房子。
“雨水滲入房屋底層的水泥地板里,地板裂了,水淹沒了地下室,損壞了里面的東西。要花2000多美元來維修,但我在這方面沒有投保。
“我很快發(fā)現(xiàn)了建筑公司的問題:他們忘了建排水溝,所以水才會淹到地下室。在往建筑公司趕的時候,我思考著怎樣用我在培訓(xùn)中學(xué)到的東西來解決問題,我知道我是不能發(fā)火的。我進了他的辦公室,先和他說他前不久到西印度群島度假的事,當(dāng)我覺得差不多了,我才說起地下室進水的問題。他馬上答應(yīng)解決這件事。
“沒過幾天他打來電話,說他不但會擔(dān)負修理的錢,還要把排水溝給建起來,以免再被水淹。
“即使是他們的錯誤,可假如我不一上來就用和解的姿態(tài)的話,事情就沒這么容易了。”
還有一個例子。長島的社交名流戴太太說:“前不久,我請幾個朋友吃午飯,我很重視這次聚會。我想讓大家都高興,但沒想到讓我很喪氣。這頓飯吃得一點也不好。我的總招待艾米根本沒有露面,他派了個侍應(yīng)生來伺候我們。這位侍應(yīng)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一流的服務(wù)。明明我是主客,可他上菜時還是最后才給我。他還把很少的芹菜放在一個很大的盤子里。肉也不熟,馬鈴薯則是油放得過多。真是差勁,我雖然還要努力地露出笑臉,但十分生氣,心想:‘艾米,你等著吧。’
“但當(dāng)我第二天晚上聽了人際關(guān)系的課后,我認識到,把艾米整一下并不能解決什么問題。他會對我產(chǎn)生抵觸情緒,不愿再來幫我。我試著從他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他沒有買菜,也沒有做飯,是他的一些手下不行,他也管不了。可能是我的要求太高了。因此,我不僅不責(zé)怪他,反而應(yīng)該用友好的方式對待他。我想我應(yīng)該從贊揚開始,沒想到神奇的效果真出現(xiàn)了。第二天,當(dāng)他帶著抵觸情緒,準備吵架地出現(xiàn)在我面前時,我對他說:‘啊,艾米,我想告訴你,我請客人吃飯的時候,我是多么需要你在啊。全紐約你是最好的。而且,我也知道你對昨天的事情心有余而力不足,畢竟你沒有在場。’
“艾米露出了笑臉,說:‘你說得很對,太太,都是昨天那些人干得不好。’“我接著說:‘我又要請別人吃飯,艾米,你看是否再讓他們做呢?’“‘啊,夫人,沒問題。我保證不會再像上次那樣了。’“第二周當(dāng)我再請人吃飯時,艾米幫我定下了該上什么菜。他還決定只收半價的服務(wù)費,并表示絕不會再出什么問題。
“客人們到了,他們立刻被飯桌上的兩束奪目的玫瑰花吸引。艾米彬彬有禮地站在一旁服侍。就連我宴請瑪莉皇后的那次,也沒有這次招待得好。美味的食物,周到的服務(wù),有4個侍應(yīng)生負責(zé)上菜。最后,艾米親自拿來美味的甜點。
“吃完了飯,我的一位客人忍不住問道:‘你像是對你的侍應(yīng)生用了魔法,這種服務(wù)真是太好了。’“她講到點子上了,我的確施了魔法,那就是友好和真誠。”小時候,我光著腳走過森林,去密蘇里州西北部一個鄉(xiāng)村小學(xué)上學(xué)。我在那里學(xué)到了一則太陽和風(fēng)的故事。風(fēng)認為自己比太陽更強大,風(fēng)說:“你看到那個穿外套的老人了嗎?我能比你更快讓他把外套脫下來。”太陽聽了,就躲到云后面,風(fēng)就猛刮起來,越刮越猛,但是老人緊緊地裹住外套。
最后,風(fēng)太累了,它不刮了。這時太陽露出笑臉,它和煦地照耀著老人。老人熱得出汗了,把外套脫了下來。太陽于是告訴風(fēng),友好的溫暖比冷酷的兇暴更管用。
當(dāng)我剛讀到這個故事時,波士頓鄉(xiāng)下就發(fā)生了一件事,說明了這個道理。在美國,波士頓一直是教育和文化中心,那時的我連想都不敢想自己能去那里。但在我們班上課的畢博士30年前恰好在波士頓,他曾親身經(jīng)歷過此事。畢博士在班上講了這件事:
那時候,波士頓的報紙上盡是些墮胎方面的所謂專家和差勁醫(yī)生的騙人廣告。以看病為名,用“你會喪失性功能”一類的言辭來讓人上當(dāng)。他們讓人因為害怕而相信他們,實際也沒有真治病。那些“墮胎專家”讓很多人丟了性命,卻逍遙于法網(wǎng)之外,只需交些罰款或找找當(dāng)官的就可平安無事。
這個嚴重的情形,惹火了波士頓的民眾。傳教士們在演說中攻擊報紙,祈求上帝的幫助。社會上的各種團體都一起抗議。州議會也為此討論起來,要求宣布這害人的廣告是非法的。但都沒管什么用,都是因為后面的金錢和權(quán)力關(guān)系,這些努力成了泡影。
畢博士當(dāng)時擔(dān)任大波士頓基督教聯(lián)盟的良民委員會主席。委員會做各種努力,還是不起什么作用。這場打擊行醫(yī)騙子的運動,看來注定要失敗了。
一天深夜,畢博士想出了一個新辦法。他要用悲憫和贊揚的方式再做一次嘗試。他給《波士頓先鋒報》的發(fā)行人寫了一封信,說他一直對該報十分欣賞,新聞很真實,不具煽動性,社論做得更好,并表示他們的報紙是新英格蘭地區(qū)最優(yōu)秀的,就是在全美國也是最好的之一。畢博士又寫道:“可是,我的一位朋友對我說,一天晚上他的小女兒念著貴報上有關(guān)墮胎醫(yī)生的廣告,并問他其中的意思。他尷尬地不知道該怎么解釋。貴報原是一份完美的家庭報紙,但卻使一些家庭不得不面對這樣的事。這種事情能發(fā)生在我的朋友家里,就能出現(xiàn)在其他家庭里,要是你也有女兒的話,她看到這種廣告,將會對貴報有一個什么印象?如果她要問你什么意思,你會不會感到尷尬呢?
“我感到遺憾,貴報在其他方面挺完美的,卻登有這種廣告,使有些父母害怕讓孩子們看到。我想成千上萬的讀者都和我有相同的看法。”
過了兩天,畢博士很快就接到了《波士頓先鋒報》發(fā)行人的回信。這封信他珍藏了30年,現(xiàn)在他來上課時,他給了我那封信。信是1940年10月13日寫的,下面是信的內(nèi)容:
麻省波士頓畢醫(yī)生尊敬的先生:
仔細閱讀您11日給本報編輯的來信,心里十分感激。您的教誨,讓我決心做一件一直想做,但沒有下決心做的事。
從下星期開始,我將盡力讓《波士頓先鋒報》刪除有爭議的廣告。暫時沒有能力刪除的廣告也將進行謹慎編輯,不讓它們招來讀者的非議。
您的來信讓我大為受益,再次向您表示感謝,盼繼續(xù)批評指正。真誠的W.E.漢斯格理解了“一滴蜂蜜比一斤膽汁粘的蒼蠅更多”,那么,在一般生活中也會用友好和諒解的態(tài)度來解決問題。馬里蘭州路德維爾市的蓋爾·康納曾買了一輛新車,但在4個月以內(nèi)他的車子壞了3次。
“在汽車經(jīng)銷商的保養(yǎng)場,”他在我們班上說,“如果我和經(jīng)理講理或指責(zé)他,都不可能有效地解決問題。但我是這樣做的。那天,我走進汽車銷售廳,去找他們的老板貝特先生。當(dāng)我被帶進了他的辦公室后,我先做了一番自我介紹,我告訴他因為朋友的推薦,我買下他們公司的車子。我的朋友們都認為這里價格合理,服務(wù)也不錯。當(dāng)他聽到這些話,就露出了笑臉。然后我就提到了我的麻煩,對他說:‘我想你對良好的信譽一定極為重視。’他向我表示感謝,并保證一定會解決我的問題。之后,他不但親自去處理這件事,還在我的車子送修時,主動讓我用他的車子。”
古代希臘王克里薩斯宮中的一名奴隸——伊索,在公元前600年說了一些寓言故事,流傳至今。那些道理,在25個世紀前的雅典,在今天的波士頓和路德維爾同樣適用。別忘了太陽和風(fēng)的故事,同情、友好和表揚,比來硬的更管用。
爭論中沒有贏家
幾乎所有的爭論,都會使參加爭論的雙方更加堅持自己的觀點。不管在表面上是否占了上風(fēng),就像戰(zhàn)爭一樣,爭論中沒有贏家。
“二戰(zhàn)”結(jié)束不久,在倫敦的一個晚上,有一件事讓我大為受益。
那時候,我正擔(dān)任羅斯·史密斯爵士的經(jīng)紀人。史密斯爵士在戰(zhàn)爭期間是澳大利亞空軍飛行員,曾被調(diào)往巴勒斯坦駐軍。歐洲戰(zhàn)場勝利停戰(zhàn)不久,他在一個月內(nèi)飛行了半個世界,這轟動了全世界。因為從來沒有人完成過這樣的壯舉。為此他得到了澳大利亞政府5000美元的獎勵,英國女王也因此授予他爵士爵位。一時間,他成為英國被談?wù)撟疃嗟慕裹c人物。
一天晚上,我參加了一個為史密斯爵士舉行的宴會。宴會上,坐在我右邊的一位男士講了個笑話,這個笑話里面引用了別處的一句話,他說那句話引自《圣經(jīng)》。恰巧我知道那句話的出處,于是滿懷優(yōu)越感地告訴他,那句話出自莎士比亞的作品。他立即堅持說,不可能出自莎士比亞的作品,肯定出自《圣經(jīng)》。于是我們爭論起來。